篇一 :烛之武退秦师虚词

烛之武退秦师虚词

⑴而

1.今急而求子:(连词,表修饰,不译)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承接,不译)

3.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不译)

4.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承接,不译)

5.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却”) ⑵何

1.何厌之有:(代词,疑问代词,作宾语,“什么”) ⑶乃

1.乃还:(副词,表承接,“就”)

⑷其

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第三人称,“它”,指郑国)

2.君知其难也:(代词,第三人称,“它”,指这件事)

3.共其乏困:(代词,第三人称,“他们”,指出使的人)

4.又欲肆其西封:(代词,第三人称,“它”,指晋国)

5.失其所与:(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的”)

6.吾其还也:(副词,表婉商,“还是”) ⑸且

1.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并且”)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 ⑹若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连词,表假设,“如果”)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连词,表假设,“如果”)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假设,“如果”)

4.若不阙秦:(连词,表假设,“如果”)

⑺所

1.君之所知也:(所字结构,“所……的事”)

…… …… 余下全文

篇二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教师版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3.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减少)

5.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6.秦伯说(说,通“悦”, 音yuè,高兴)

7.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音zhì,明智)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

人)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 …… 余下全文

篇三 :烛之武退秦师虚词归纳(前十个)

烛之武退秦师虚词归纳(前十个).txt48微笑,是春天里的一丝新绿,是骄阳下的饿一抹浓荫,

是初秋的一缕清风,是严冬的一堆篝火。微笑着去面对吧,你会感到人生是那样温馨。 烛之武退秦师虚词

⑴而

1.今急而求子:(连词,表修饰,不译)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承接,不译)

3.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不译)

4.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承接,不译)

5.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却”)

⑵何

1.何厌之有:(代词,疑问代词,作宾语,“什么”)

⑶乃

1.乃还:(副词,表承接,“就”)

⑷其

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第三人称,“它”,指郑国)

2.君知其难也:(代词,第三人称,“它”,指这件事)

3.共其乏困:(代词,第三人称,“他们”,指出使的人)

4.又欲肆其西封:(代词,第三人称,“它”,指晋国)

5.失其所与:(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的”)

6.吾其还也:(副词,表婉商,“还是”)

⑸且

1.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并且”)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

⑹若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连词,表假设,“如果”)

…… …… 余下全文

篇四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超级全)可做总复习用

必修一文言文字、词、句集锦

四)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烛之武退秦师》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烛之武退秦师》

3.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烛之武退秦师》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减少) ——《烛之武退秦师》

5.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

6.秦伯说(说,通“悦”, 音yuè,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

7.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音zhì,明智) ——《烛之武退秦师》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烛之武退秦师》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烛之武退秦师》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烛之武退秦师》

…… …… 余下全文

篇五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又:“扶苏以数谏故”) ②敢以烦执事(用,拿。又“以乱易整,不武”) ③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或结果。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为”连用,把??作为) ⑤“何以战”(凭,凭借。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⑥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2、【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对。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等) ②且贰于楚也(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译) ③皆以美于徐公(形容后,引进比较对象,相当于“比”) 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⑤赵氏求救于齐(介入对象。“向”) ⑥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从) 3、

【之】:

①公从之(代词。佚之狐的建议)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结构助词“的”。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臵的标志) ⑤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到??去。又:“辍耕之垄上。”) ⑥久之,目似瞑,意睱甚。(音节助词,无实义) 4、【焉】: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如何)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又如:且焉臵土石) ④又何间焉?(句末疑问语气。又“万钟于我何加焉?”) 5、【而】 ①夜缒而出。(表修饰。又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承接关系。又:今急而求子)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表并列。又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又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关系。并且) 6、【其】 ①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②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③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4

…… …… 余下全文

篇六 :烛之武退秦师重要实虚词文言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 …… 余下全文

篇八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一、字词读音

汜(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不知(zhì) 杞(qǐ)子 戍(shù)之 失其所与(yǔ)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三、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夫(fú)人 古义:那人

夫(f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四、 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使动用法,使??退)

且贰于楚也。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