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辩论小结、攻辩小结

辩论小结(系统对抗理念;攻辩小结)

对于那些对辩论认识还不深的同学,这篇东西所介绍的系统对抗原则是极为重要的,事实上,区分初级辩手和中级辩手的分水岭并不在于技巧而更多在于这种系统对抗的理念。

所谓系统对抗理念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说一场辩论赛的对抗并不是每个环节单独进行比较的,而是要将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比较,这样说来大家可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都知道,但落实到具体操作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个队伍是否成熟,很重要一条就是看这支队伍的立论是一辩一个人写的,还是全队一起做的,很多刚入门的辩手往往会有意识无意识的把立论陈词作为一个过场,也有越来越多的所谓强队对立论也越来越不重视,做一个草立论然后靠个人实力硬吃对手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各个级别的比赛中,我个人观点认为,对立论的普遍不重视是现在辩论赛质量大幅下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理论上大家都知道,立论是整场比赛贯穿始终的根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设计问题要基于立论,回答对方提问也要基于立论。这项原则会反复出现在之后的攻辩技巧和对辩技巧的介绍中。这条原则看看是很简单,但真的要在比赛中一直去贯彻落实却相当不容易,一般会遇到以下几个难点。

…… …… 余下全文

篇二 :时势造英雄三辩攻辩小结

每个英雄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一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被时势造就的,因为每个英雄背后都有一个历史背景,这个背景就是时势,离开了这个背景的英雄就不再是英雄了。列夫托尔斯泰也在《战争与和平》中说:伟大的领袖其实都是更大历史力量的产物。

而英雄造时势,过分夸大了英雄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唯心主义。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是错误的历史唯心主义。我方不否认英雄的出众才能,也承认英雄对时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并未起到造就的决定性作用。

而时势一直存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英雄只是对时势起推动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他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

我再次重申我方观点,:时势对英雄个人品质,个人能力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势富裕英雄机遇以及其他条件,让英雄特定了行为有了特定的意义,最后,时势引导公众评判出谁是英雄。所以,时势造英雄。

试想,没有靖康之耻的时势,怎么会有精忠报国的岳飞呢?没有鸦片之祸的时势,怎么会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呢?没有清政府腐败统治的时势,怎么会有发动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呢?

反方说时势是被英雄造就的,请问: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哪位英雄造就得呢?造就它的人能算英雄吗? 在秦国暴政的时势下,奋起反抗的英雄,陈胜吴广,对方又怎么解释呢? 中国有句古话说:英雄待时而动。如果英雄能够造时势,那他为什么还要“待时”呢?直接创造一个时势,让他自己成为英雄不行吗?很明显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方把时势定为外因,那么时势内部的矛盾才是内因啊,怎么会是英雄来做内因呢?对方显然把这些混淆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辩论赛 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一辩 攻辩小结

攻辩小结:

谢谢主席,大家好!

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驳论,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残忍的指出对方辩友所犯的两大点错误:

第一 追逐能力的提高肯定是好的,我方从来没有否认过。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学习能力的过程,这不是在提高自己的资历吗?这不就是在通过提高学历来增长能力么?其实对方辩友翻来覆去的是在论证我方的观点。

第二 学历是知识积累的象征。如果你只把学历看成一张空洞的纸张那就太浮浅了。学历是通过学习获得社会认可的证明,博士既然能成为博士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如果博士学历有那么好拿的话,那全天下岂不是到处都是博士了,但是事实就是博士在中国来说始终还是稀有人才。

下面重申我方观点:

我方认为,学历是一种标度,一把尺子,如果没有这把尺子,我们的社会会变的更乱,更没有秩序。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如今所处的年代不再是闹革命的年代。不再是舞刀弄枪的年代。而是发展经济的年代。学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学历正是学识的体现,也是个人系统能力的体现。我们相信只有具备了高学历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形人才。只有持有学历的人,才是时刻准备着人的;只有持有学历的人,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自适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学历比能力更重要!

…… …… 余下全文

篇四 :辩论赛一辩开篇立论及攻辩小结模板

开篇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

张仪配六国印 纵横战国沙场,孔明负明主望 舌战东吴群儒。古之贤者以非凡能力之光荣耀我千古华夏,今日,高贤在座,能者在邻,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欲立其身,先正其名。只有对概念进行清晰的介定,才能比较命题:能力??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本基础,而学历是指人们接受国家系统性正规教育的过程,他和一般的职业培训有着本质的区别。片面追求高学历,以学历论英雄,这些难道不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吗?

我方观点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更重要”,我会以下三点对我方观点进行立论:

①.首先,作为社会建设的后备军,我们应该明确在每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教育部对参加过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最注重的是个人实际能力及社会实践经验,学习成绩反而是最后考虑的因素。据统计,企业最关心大学生的条件依次是占78.5%的个人实际能力,占53%的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专业方向,职业道德,表达能力,最后考虑的才是仅占21.4%的个人学习成绩。

②.再次,对个人而言,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靠能力,具备良好能力的人比拥有高学历的人更具发展空间。一个人学历再高,都只能表明其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学历也不等同于能力,它只是能力的一种工具,而且也只是众多工具之一。正所谓书读百遍明是非,路行千里辩曲直,没有一定的能力具备,何谈就业?

…… …… 余下全文

篇五 :攻辩小结2攻辩小结大学辩论赛

攻辩

谢谢主席,下面由我来做我方总结陈词 首先我先来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错误: 第一、对方辩友指出,手机联系的便捷高效性使人们过度依赖手机交流而造成疏远。这里包含两个意思,1:手机排挤了其他交流方式,但对方辩友没有准确数据证明这一观点,相反,春节期间手机通讯量年年攀升,春节期间客流量也在年年攀升,充分说明手机只是丰富了选择,而非排挤。 2、当面交流比手机交流更能增进感情,同样,对方辩友根本无法论证两种交流孰强孰弱,我方已指出,科学研究调查表明,当面交流说谎的几率更大,同时提醒大家注意,3G手机的渐渐普及已经让手机交流具备了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特点。所以说对方辩友两点均不成立。 第二、以偏概全。对方辩友一直强调手机诈骗等手机交流的弊病,却没有看到,手机欺骗纯属个别现象,用手机联络感情、拉近人们之间距离才是主流现象。请问对方辩友,难道您买手机是为了手机诈骗么? 第三、视角过于狭隘。对方辩友指出,鸿雁传书令人回味无穷,短信没有这个效果。对方辩友简单理解影响人们距离的只是交流的内容,但我方立论时早已指出,人际距离的亲疏是受交流内容、交流频率、交流的信息量三方面综合影响的,对方辩友只谈其一,有失偏颇 第四、实际生活的自相矛盾,对方辩友一直强调手机疏远了人与人之间距离,但相信在坐各位包括对方辩友却经常用手机和朋友联络感情,给父母送去关怀吧,如果真如对方辩友所说,那为何您不摒弃这个会疏远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东西? 5、对方辩友认为是手机的内容而不是手机拉近了人之间的距离,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没有手机这个载体,又哪来的手机内容,又谈何拉近?还是手机如果只是一个不用来交流的裸机,那还能叫手机吗,说对方辩友承认手机内容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归根结底已经在承认手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且,对方辩友在这个问题上也并没有证明手机疏远了人之间的距离。

…… …… 余下全文

篇六 :辩论赛心得之攻辩小结

攻辩小结环节,由一辩负责发言,时间较短,一般为1分30秒。攻辩小结环节是辩论赛当中最短的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一场辩论胜负影响的程度也是最小的,因此,如果一方准备时间极其紧张,可适当放弃攻辩小结阶段。但是,其实辩论赛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很重要的,每一个都不能放弃。

攻辩小结是对于刚刚结束的攻辩环节的总结,指出对方在攻辩环节中犯的错误或是一直回避的问题,也可以是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攻辩小结一般是要求,一辩现场准备的,但是假如一辩水平有限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用自己一方事先准备好的观点,作为自己的材料支撑来做攻辩小结,这样就可以保证攻辩小结不会脱离刚才的攻辩。再者,事先预测对方一定会用的实例,事先准备好,这就有了一定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一辩可以事先准备多几条观点,然后在场上选择性使用。但是,攻辩小结最好还是现场准备,针对对方犯的错误,如果能指出对方在攻辩中问的问题犯的逻辑错误等其他错误,就有可能起到扭转乾坤的效果。

攻辩小结,一般使用“全驳论”,只需要针针见血指出对方的错误,就是最好的攻辩小结,当然如果能加一点自己的观点在里面那就更好了。总之,切忌一点,千万不要攻辩小结脱离前面的攻辩,否则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 …… 余下全文

篇七 :第一场辩论 一辩开场初稿 攻辩小结初稿

开篇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晚上好: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性的,我们今天要比较的是同样社会背景下什么样的人才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竞争。

首先,让我们对人才做一个认识,人才者 故名思意,在某专业领域有着独到的建树的人。 其次,专才是基于一定数量的知识平台,在某个专业领域中有较多的专业认识,有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而全才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的人才。

所以全才并不是面面俱到,而专才也并非一专以外一无所能。那么这两者中,谁更加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呢?

我方认为,相比之下,专才更能适应社会的竞争。

首先,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匆匆数十载,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应当有所侧重,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专才!同时,在专业领域中有所建树,这就是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竞争。如果强行求全,那里会有这么多的精力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到头来成了半吊子,又有什么用呢?

其次,人尽其才。平均社会劳动时间的大大缩短,源自于社会分工的细化,从而才有我们社会的大力发展。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让专才做更加专业的事,于是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适应才是主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求我们具备的专业素养日益精深,专攻一种技能的人才必定更加能够受到大众的接受,于是他所做的贡献也会更多,适应社会的变迁才会更加如鱼得水。

…… …… 余下全文

篇八 :延迟退休更有利于当代中国发展辩论赛陈词及攻辩小结

延迟退休更有利于当代中国发展

一辩陈词:

开宗明义,我方今天的辩题是延迟退休更有利于当代中国发展。主体是国家,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请记住是退出工作岗位不再参与工作。更字参考的是延迟退休之前即现行退休制度的情况。当代是目前这个时代,可是在此之后的十年、二十年,亦可是一个阶段性的时间概念。

接下来,我方要纠正对方辩友的几个明显错误:

1.对方辩友强调提前退休在目前的种种好处,那么提前退休就是有利的。按对方辩友逻辑可知,提前退休在今后的发展中存在弊端了,就是不利的啊。

2.对方辩友断章取义的认为,延迟退休存在弊端,那么就是弊大于利,由此我们有道理认为提前退休有弊端,就是弊大于利,由此可以得出我方正确的论断。

3.对方辩友提到的提前退休,可以在去其他单位谋生,这种“退而不休”是在偏离“退休”的本意啊。

4.对方辩友提到的“老年人不愿上班,年轻人无班可上”,是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断,殊不知就业与退休是不能直接挂钩的。

5.对方辩友所提到的特权阶层利用职务之便,在职务上享受更长时间的待遇,只是管中窥豹啊,对方辩友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不知道吗。 xx年前,改革开放的大旗红遍中国;xx年后的今天,我们正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之中,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享受着健全的医疗、医保体制,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适应中国的改革才能使中国国富民强。上世纪xx年代,急需解决就业问题的背景下制定了现行退休政策。目前已不再适合新形式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是一项根据国情,制定的具有前瞻性、多元化的战略部署。下面我们看一下延退具备的条件: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