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土壤分析样品制备 实验报告
实验地点:生地楼 实验时间:
实验人:
一:目的要求
了解土壤分析样品的制备意义
掌握土壤分析样品的制备过程和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保存
二:实验原理
1. 制备土壤分析样品的意义
从野外采集来的土壤分析样品,都需要及时经过一个严格的制备过程——风干,挑拣,研磨,过筛和装瓶,方能进行室内实验。因为每个分析项目都要求一定的粒级标准,否则,分析结果就难以相互比较,检验和应用。所以,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准备工作。
2. 样品制备目的
(1) 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昆虫、石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
灰结核等),出去非土壤的组成部分;
(2) 适当研磨,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
误差;
(3) 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细磨,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彻底;
(4) 使样品可以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
三:实验仪器
平木板,擀土棍,研钵,铜筛,镊子,天平,广口瓶,塑料薄膜(或代用器)。
四:操作步骤
1. 土样的风干过程
从野外采来土样后,应尽快风干,以免发霉变质,影响测定结果。风干应在干净,阴凉和同分的房间中进行。首先把土样平摊在牛皮纸上,将土块揉碎。风干过程中要拣出动植物残体和非土壤形成物质,同时要继续翻动和揉碎土块,土样要避免酸,碱和不洁气体,灰尘等污染。
…… …… 余下全文
90Sr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对分析结果和评价影响很大,采样时的误差往往比分析的测定误差更大。因而,必须严格采集,保证土样具有代表性,能正确真实地反映原采样地块的土壤情况。土样采集的时间、地点、层次、方法、数量等都由土样分析的目的来决定。
1.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采样前必须了解采样地区的自然条件(母质、地形、植被、水文、气候等),土壤特征(土壤类型、层次特征、分布)及农业生产物特性(土地利用、作物生长、产量、水利、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等),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布设采样点,同时挑选一定面积的对照地块。
2.采样点的选择 由于土壤本身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不无均匀性,需要在同一采样地点作多点采样,再混合均匀。当采样地点的面积不大(1000m2---2000m2以内)时,可在不同方位上选择5---10个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样点的分布不能太集中,通常采用下列方法(图5-4)
3.采样深度 一般性地了解土壤受污染情况,采取深度约15cm的耕层土壤和耕层以下(15---30)cm的土样。如果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在每个采样点上,按层垂直向下切取土壤。每个点取厚约1cm的土壤,且在每个点上所取的土量要基本相等,采样完毕后将各点的土样混合均匀即可。如要测定重金属,则应将和金属采样器接触部分剥去。
…… …… 余下全文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时间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土壤剖面样品 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 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 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或20cm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 …… 余下全文
实验二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保存(3课时)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 采样的时间和工具
1、采样时间;一般在晚秋或早春采样,同一时间内采集的样品。
2、采样工具;
小土铲 ;
管形土钻 ;不适合于砂性大的土壤,或干硬的粘重土壤。
普通土钻 ; 只适用于湿润的土壤,不适用于很干的土壤,同样也不适用于砂土。另外普通土钻容易混杂,亦系其缺点。
(二) 采样的方法
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土壤物理性质样品;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土壤化学性质样品;研究养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10cm或20cm采集一个样品。
耕层土壤混合样品;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1、选点和布点
①随机布点法(图1-1a);
在所划定的区域较大时,如果采样区不大,可改用“之字形”(图1-2)采样。如果土壤均匀,在0.5公顷的面积中,采10个左右的样点即可,如果面积较大,而且略有变异则采样点要增到25个以上,如果变异明显,则应采用其它方法。
…… …… 余下全文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对分析结果和评价影响很大,采样时的误差往往比分析的测定误差更大。因而,必须严格采集,保证土样具有代表性,能正确真实地反映原采样地块的土壤情况。土样采集的时间、地点、层次、方法、数量等都由土样分析的目的来决定。
1.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采样前必须了解采样地区的自然条件(母质、地形、植被、水文、气候等),土壤特征(土壤类型、层次特征、分布)及农业生产物特性(土地利用、作物生长、产量、水利、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等),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布设采样点,同时挑选一定面积的对照地块。
2.采样点的选择 由于土壤本身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不无均匀性,需要在同一采样地点作多点采样,再混合均匀。当采样地点的面积不大(1000m2---2000m2以内)时,可在不同方位上选择5---10个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样点的分布不能太集中,通常采用下列方法(图5-4)
3.采样深度 一般性地了解土壤受污染情况,采取深度约15cm的耕层土壤和耕层以下(15---30)cm的土样。如果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在每个采样点上,按层垂直向下切取土壤。每个点取厚约1cm的土壤,且在每个点上所取的土量要基本相等,采样完毕后将各点的土样混合均匀即可。如要测定重金属,则应将和金属采样器接触部分剥去。
…… …… 余下全文
土壤试验分析技术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授课教师: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制备及土壤水分的测定
1. 意义
分析森林土壤的目的是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样品的制备是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前的前期处理工作。
田间或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测定吸湿水的意义,在于所有土壤分析的结果,都以无水烘干土重为基数来计算,通过吸湿水的测定还可以间接地了解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机械组成、土壤结构等。 2. 土壤样品的制备
2.1. 研磨过筛:取两个风干土样(A12和B3),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的叶片,研磨
使之全部通过2 mm(10目)筛。
2.2. 混合分样:用四分法,两个土样各取三分之一再进行研磨,使之全部通过0.25mm(60
目)筛。
2.3. 用密封塑料袋保存土样。(用记号笔标号:2mmA12、0.25mmA12、2mmB3、0.25mmB3) 3.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在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称过2mm风干土样5g,准确称至0.001g放人烘箱内,在温度105℃ ±2℃下烘8h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室温,立即称重.然后将铝盒置于烘箱中,如前温度烘 2—3h,冷却、称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3g)。 计算方法:吸湿水(%)=
…… …… 余下全文
《土壤地理学》
实 验 指 导 书
熊晚珍编写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教研室
20xx年8月
2
目 录
前 言 ............................................................................( 4 ) 实验一 土壤室内实验准备................................................ (5-6) 实验二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7-9 ) 实验三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10-11 ) 实验四 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12-15) 实验五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6-18) 实验六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19-22)
…… …… 余下全文
如何采集和制备土壤分析样品
1、采样田块确定:土壤样的采集,一般可20亩(最多不能超过50亩)取一个混合样品。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一个农户的一个典型地块上进行,采样地块面积为1-10亩,在采样地块中心位置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1″。
2、采样时间: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第一次施肥前采集,幼树及未挂果果园,应在清园扩穴施肥前采集。
3、采样点的数目:应根据地块面积大小和复杂程度来定,面积大土壤复杂应多设点反之应少些。原则是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每个样品取15~20个样点。
4、采样路线: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蔬菜地混合样的采集要在整地起垄前采集。果园采样要以树干为圆点向外延伸到树冠边缘的2/3处采集,每株对角采2点,但一定要注意避开施肥沟。
5、采样深度:采样点确定后,将表土刮去和铲或筒钻采出土样,大田采样深度为0-20厘米,果园采样深度一般在0-20厘米、20-40厘米两层分别采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