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实验四 无菌技术

实训四 无菌技术

[目的]

1、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2、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防止交叉感染。

〔评估〕

1、操作项目、目的。

2、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宽敞、安静。

3、无菌物品的存放是否合理,有无过期。

〔计划〕

目标/评价标准:

⑴患者明确无菌操作重要性,愿意配合。

⑵无菌物品、无菌区域未被污染。

⑶无交叉感染。

用物准备:

⑴无菌持物钳:常用无菌持物钳有三叉钳、卵圆钳和长、短镊子四件。 ⑵无菌容器:常用的有无菌盒、罐、盘、及储槽等。

⑶无菌包:包内有无菌治疗巾、敷料、器械等。

⑷无菌溶液、启瓶器、弯盘。

⑸无菌橡胶手套。

⑹治疗盘、小手巾、小纸条、签字笔。

〔实施〕

(一)操作步骤: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用于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

⑴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检查有效日期→将容器盖打开→使钳端闭合垂直取出,使用保持钳断向下→用后闭合钳端,垂直放回容器,浸泡时轴节松开,液体在轴节上2—3CM;并每周更换,使用频率较高,应每天更换一次。

⑵注意事项:A不可在盖孔中取、放持物钳;B不可触及容器上缘及液面上的容器内壁,防止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C禁忌夹取油纱布,以及用来换药或消毒皮肤。

…… …… 余下全文

篇二 :外科无菌术

实验一 外科无菌术

【目的要求】

1. 认识无菌术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

2. 熟练掌握外科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方法。

【学时安排】 4学时

【教材与参考书】

1. 吴在德主编外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吴在德主编外科实习医师手册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郭晓惠主编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教具】

1. 无菌毛刷、肥皂或肥皂水,酒精或新洁尔灭的泡手桶,无菌小毛巾。

2. 干手套,消毒手术衣,消毒液,消毒器械,各种手术铺巾、模型。

【实验方法】

1. 带教老师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

【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 手术人员术前准备

一、 传统的肥皂水洗手法:

1. 做好洗手的准备——手术人员换上手术室准备的清洁衣裤和鞋子。剪短指甲,去除积垢。手部、前臂有破损或感染时不能参加手术。

2. 先用肥皂作一般洗手,再用无菌刷蘸肥皂水刷洗手和臂部,从指尖到肘上l0cm处,两臂分段交替刷洗。

3. 同样的方法和顺序共进行三次洗刷,每洗一遍约需3分钟,三次共需约10分钟。

4. 取无菌小毛巾擦干两手、前臂、肘关节和部分洗刷过的上臂,注意对摺毛巾的技巧和擦干顺序。

…… …… 余下全文

篇三 :外科手术学实验报告

实习一 手术基本器械 实习日期:3月7日

24种器械名称及用途 一、手术刀:由刀片和刀柄组成

用来切开组织和解剖组织,可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的不同而更换大小不同的刀片,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执刀方式:抓持式、执笔式、执弓式、反挑式。 二、手术剪:分为组织剪和线剪

组织剪用以分离,解剖和剪开组织;线剪用来剪断缝线,剪开敷料和引流管等。 三、血管钳

主要用于钳夹血管或出血点,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也用于分离组织,牵引缝线,夹持和拔出缝针等。

组织钳:用于牵拉阑尾等不易滑脱,不易损伤组织。

巾钳:固定布巾用。

敷料钳:夹持敷料 四、持针器

用来夹持缝针缝合,也可用于拔针和打结。 五、手术钳

分有齿和无齿两种,用于夹持、提起组织以便于剥离、剪开或缝合。无齿镊用于夹持脆弱组织如血管、神经和黏膜等。有齿镊用于夹持筋膜、肌腱等韧带组织。 六、拉钩

分手持和自动两类。手持的又分皮肤拉钩、甲状腺拉钩、阑尾拉钩、S形拉钩。

用于牵拉开手术表面的组织,充分暴露操作部位,以便进行手术。甲状腺拉钩用于较浅部位牵拉暴露,主要用于甲状腺手术中。阑尾拉钩用于较小的腹部切口如阑尾。S形拉钩用于腹部深部手术。自动拉钩用于盆腔、腹部手术,可自行固定牵开。 七、吸引器

…… …… 余下全文

篇四 :无菌技术操作答案[1]1

无菌技术操作试卷答案

一.填 空

1.以开启过的未被污染的溶液可保存。

2.无菌盘的有效期不超过小时。

3.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天,或应重新灭菌。

4.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以防

5.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的

6.消毒液应浸没无菌持物钳轴节以上cm处。

7.打开无菌容器,将盖平移离开容器,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

8.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手指不可触及容器及

9.戴手套时未戴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

10.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

二.判 断 题

1.已倒出的无菌溶液没有用可以再倒回瓶中。(× )

改错:无菌溶液倒出后,不可再倒回瓶中。

2.无菌持物钳用于夹取无菌物品,可夹取无菌纱布,无菌治疗巾,也可夹取油纱布。( × ) 改错:无菌持物钳不能用以换药和消毒皮肤,不能触碰未经消毒的物品,不能用持物钳夹取油纱布及直接伸入药瓶内醮取药液。

3.高压蒸汽灭菌的纱布敷料、棉球打开未用完,最长保存期为24小时。( √ )

4.半铺半盖法铺无菌盘时,治疗巾的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

5.一个无菌容器内可以放两把无菌持物钳。( × )

…… …… 余下全文

篇五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1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评估环境、无菌物品。

3 备物: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浸泡于消毒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2块纱布)无菌容器、2%碘酒、70%酒精、弯盘、纱布数块、无菌手套、棉签、纸、笔、启瓶器。

4 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手套号码。选择清洁、干燥、平坦、宽阔的操作环境。取纱布擦净治疗盘,纱布放于弯盘内。

5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① 取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不可触及容器液面以上部分。

② 使用持物钳时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举向上,用后立即放回,及时封盖(戊二醛每周更换一次)。

③ 干蒸法每4小时更换一次。

6 铺无菌治疗盘

① 解开无菌包系带并缠好,逐层打开。

②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治疗巾一块放入治疗盘内。

③ 未用完的治疗巾应按原折包好系带,注明开包日期与时间(有效期24小时)。 ④ 双手握住治疗巾上层两外角外面,轻轻抖开,由近侧向对侧方向铺于治疗盘上。 ⑤ 内面为无菌面。上层半幅呈扇形折到对面,开口缘向外,露出无菌区。

⑥ 放好无菌物品后,将上层无菌巾盖好,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反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一次,有效期4小时

7 无菌容器使用法

…… …… 余下全文

篇六 :实验报告

实验一 细胞培养室无菌环境的建立和实验器具的清洗、包装和灭菌

一、实验原理

防止污染是决定细胞培养成功的首要条件。由于体外细胞缺乏抗感染能力,因此无菌技术在细胞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培养良好的卫生观念,确立细胞培养的无菌意识;掌握细胞培养室的消毒及灭菌方法;掌握培养用品的高温消毒方法。通过细胞培养室和主要设备的无菌环境建立,逐步掌握无菌操作概念。

2、掌握细胞培养室、培养箱和超净台的消毒方法;掌握玻璃器皿、金属器械、橡胶制品的清洗、包装和灭菌方法。

三、实验材料:

细胞培养室环境、培养箱、超净台、边台、紫外线灯、70%酒精等等;

玻璃培养瓶、玻璃滴管、手术器械、圆筒、铝制饭盒等

电动高压锅、烘干箱、超声洗涤机、酸液及酸缸、纯水仪等

四、操作方法:

①、环境消毒

细胞培养室环境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30~60分钟以上才能进入其内工作。培养箱箱体内壁和隔板可用70%酒精擦拭。超净台操作野主要用紫外线消毒。

②、器械清洗

1、玻璃器皿的清洗:浸泡?刷洗?浸酸?冲洗(详见课件)

2、塑料器皿冲洗

反复利用塑料器皿需经清水浸泡后流水冲洗;流水冲洗?晾干?2%氢氧化钠浸泡过夜?清水冲洗?2~5%盐酸 浸泡30min?清水冲洗?蒸馏水漂洗3遍?晾干后包装,以备灭菌。

…… …… 余下全文

篇七 :无菌技术教案

护理技术教学计划

实验课题: 无菌技术一 班级 级 班

无菌技术教案

…… …… 余下全文

篇八 :无菌技术

为了得到正确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准确有效数据,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就必须在采样、取样

及检验各个环节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否则检验工作就毫无意义。要防止不规范操作所造

成的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污染,并且出于对检验人员自身安全的保护,无菌操作就显得尤为

重要。

概念的理解

无菌是指物体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称为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

注意的问题

(1) 根据GB/T 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

1ml灭菌生理盐水灭菌培养皿内作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的结果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

(1)实验所使用的器皿灭菌是否彻底,储存是否合理得当。

(2)无菌室的空气条件是否达到标准。

(3)操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技术是否规范。

由此可见,通过空白对照可直接检验实验器皿、实验条件以及实验人员是否符合无菌操作的

规定。如果从空白对照中看出无菌操作不规范,通过实验进一步找出原因所在,最终达到规

…… …… 余下全文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