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民族经济学

内容提要: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关系出发,分析以往研究的一些缺憾;进而从新发展观的视野考察中国民族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并对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及其学理价值、科研特征与应用前景进行初步的探讨和阐释。强调加强民族经济学研究对于中国经济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性新发展观 民族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反映了生产要素国际性流动趋势的加速和经济文化联系的日趋增强。“全球化”涵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系统综合互动的演进过程,并与“本土化”交织叠合共存并进,尤其是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无法割裂,这就为积极应对提出了要求。影响本国全球化的另一要因是秉持怎样的发展观,这关系到民族性的保持和国家发展的趋向。相关研究已有多种,问世的成果亦如雨后春笋。(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全球化”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并非今天才出现,中华民族曾对世界做出积极贡献,现在也并不是只能被动待“化”!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性发展既有冲突又有一致性,两者的因果关系也比较复杂,“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是这种“差异共生”现象的较好表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同样明显加快,证实了经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性,全球化为民族性提供丰

…… …… 余下全文

篇二 :民族经济学

民族经济学

民族经济学

第一节 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句话:民族经济学应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特殊规律性。(P1-2) 第二节 民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从创设初衷、研究内容、研究中运用的理论便于其发展等几个方面考察。(P2-4) 第三节 民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民族经济发展的环境;第二,民族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第三,民族经济内部的产业发展问题。(P4-5) 第四节 民族经济学的主要范畴 1. 民族;(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2. 民族经济;(①文化角度共同的经济生活②区域角度:民族地区经济③政治角度:国民经济)

3. 民族地区;(5自治区、30自治州、120自治县)。(P5-6)

第一节 民主自治地方概述

1. 建立原因:(①历史依据 ②政治基础 ③人口分布特点)(P7-10)

根本目的: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物的自主权,对于少数民族参与国家事物管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建立条件:①必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②考虑该区域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等因素 ③从当地历史及民

族关系、经济发展等现实情况出发,采取适当形式,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意愿的前提下,选择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P10)

…… …… 余下全文

篇三 :民族学实地调查对民族经济学的意义

论民族学实地调查对民族经济学发展意义

民族学实地调查对民族经济学发展意义

摘要: 实地调查是民族学中最为核心的方法。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科学的加工制作,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可以得出比较正确、真实的结论。而民族经济学是围绕民族因素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研究各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经济变化与经济关系。当前民族经济学应迫切探讨的问题是 :改造社会的基层结构、改造农村经济结构、建立民族经济发展的试点、寻找发展民族经济的实际操作程序等。本文将从实地调查的概念出发,研究调查实践对民族经济学的发展意义。

关键字:

民族学 民族经济学 实地调查 意义

一、民族实地调查理论及其发展

美国人类学家R.M.Keesing说,实地调查“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经验,是人类学家收集资料和建立通则的主要根据”。从某种意义上讲,实地调查是民族学生命力之所在,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

中国舞蹈界的“民间采风”便是典型的实地调查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域的文化差异很大。若想真正掌握其中一个民族的舞蹈动律和形态,就必须深入他们的生活,谙习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人文景观、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从中提炼出鲜明的舞蹈特征,了解其动作发生的戴爱莲、贾作光先生在这方面就作出了典范。因此我们说,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源泉不是在书斋的安乐椅上或沉闷的课堂里,而是在民间的实践中。

…… …… 余下全文

篇四 :区域经济学 吴殿廷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

1.区域的概念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

·政治学将区域看作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具有可量性和层次性;

·社会学则视区域为具有相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中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特征的区域即经济区域。

2.区域的类型

[1[、按物质内容划分:A:自然区域B:社会经济区域

       [2[、按内在结构划分 A:均质区域B:枢纽(结节)区

3.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4.区域系统的组成

按照系统科学的思路研究区域系统的组成,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更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乃至要素。

对区域经济系统来说,更关心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地域构成。

5.区域系统的特征

(一)综合性与整体性

(二)动态性与开放性

…… …… 余下全文

篇五 :20xx高一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用于交换;二、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货币的(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产生: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贵金属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产生了货币。

(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指能够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4)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的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 …… 余下全文

篇六 :餐饮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

一、餐饮经济学是什么?

餐饮经济学是研究餐饮企业为实现其产品(服务)在从生产向消费的转移过程中表现出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餐饮经济活动的市场运行机制,是通过餐饮需求与餐饮供给之间的商品交换的经济联系实现的。

餐饮经济学以研究餐饮企业在从事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交换、消费的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关系、交易关系及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

在餐饮经济活动中,有两类规律在发挥着作用。一是体现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一般经济规律,如市场竞争规律、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价交换规律、商品自愿让渡规律、贱买贵卖规律等,这些规律只是在餐饮经济活动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餐饮经济学对这些规律的研究,着眼于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二是体现餐饮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

餐饮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交往与交易关系。

服务劳动者和服务对象之间以交往关系为纽带。

交易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

餐饮企业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因而服务不能储存。服务是开放系统。

二、餐饮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A 餐饮经济学及应用经济学,不是理论经济学。

B 应用经济学是要解决问题,理论经济学则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和系统。

C 餐饮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中国古代历代皇帝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关系总结

政治举措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统一, 隋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581-618 原因:为加强南北交通,功夫对国家的统治 P3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时间:605年

三点四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 从北到南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意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唐太宗: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戒奢从简; 唐 4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618-907 武则天:发展生产,选拔贤才

P7 唐玄宗: 1任用熟悉吏治、富裕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2注重地

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政绩;3戒奢从简(烧毁大批珠玉锦绣)

农业上:1注重发展农业;2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

元 植;3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

…… …… 余下全文

篇八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本科专业 《民族经济学》讲义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民族学本科专业

《民族经济学》讲义

《民族经济学》课程建设组20xx年修订

东人达执笔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各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熟悉当代市场经济理论运作,正确分析民族经济的发展规律,具有从事民族经济管理或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或为报考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奠定专业基础。

⊙《民族经济学》总学时为64节。

导 论(2学时)

⑴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民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内容、研究方法。

⑵教学重点:《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意义。

⑶教学难点:《民族经济学》的二重性,即它与《民族学》、《经济学》的学科关系。

⑷学科前沿成果补充:民族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一、民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民族经济

注意:概念的一体二重性:

教材P4 - 民族经济,这个概念或范畴,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二重性,即民族因素和经济因素二者融合为一体,一个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的有机现象。

民族:

①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等。汉语文献中对“民”、“族”概念均有阐述;“民族”一词使用始于近代;1882王韬《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有“民族殷繁”;“民族”的普遍使用,与中国近代史和民族民主革命相联系。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