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

张丽芳

如今一走进书店,你会发现关于“怎样面对挫折”、“如何为人处事”之类的书籍比比皆是。这些称之为的“心灵鸡汤”的书籍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人们的口味,给予了人们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我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却总觉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阅了于丹的《庄子心得》。

这本书实际上是于丹对《庄子》一书的读后感,她用心地研究《庄子》,通过解读庄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遥得自在。这是一种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于丹的《庄子心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在享受读书这个过程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着实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于丹在书中将庄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现给我们,教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环境中,应该用“心智”、“感悟”、“逍遥”、“看得开”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超脱与释然。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包括我自己,

谁能具备这样的心态呢?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牵绊,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世界却依然空虚,觉不到半点快乐。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被小事所困,与周遭的人也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质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别人的行为,不盲目的追随流行,试着用庄子的大境界来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 …… 余下全文

篇二 :庄子心得 于丹

于丹心语

庄子心得 之 坚持与顺应

外化而内不化。

只有内心安静勇敢,在外在上才能处变不惊。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二义也。 ——【庄子·人间世】

仅凭内心的秉持,而无生存上的迁就,就无法安生立命。

怎样顺应外在?=正确处世 --- ->最难在于说话

怎样才能言语不失

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庄子·人间世】

常情:说的是实实在在最接近事物真实的部分=实事求是。

酋长传位的故事:天下最好吃的东西——舌;天下最难吃的东西——舌。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行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庄子·人间世】 就不欲入,和不欲出(=人内心把持的分寸)

内心安定七个阶段:

一、身外

外天下,排空不必要的牵绊,天下外于心则远离世故,远离外在约束的规矩法度

二、外物

三、外生

把生命看轻,人朴朴素素,欢欢喜喜活在当下,安安详详地穿越生命的步步流光

四、彻悟

(只有空净房屋里的阳光才滴尘不见)

腾空内心,心灵有了虚灵之境,通达,透彻。

五、见独

独,唯一。看天下万事为一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看到的不再是事物的一个横断面,而是整个事物的浑然一体,整体的气象。少生闷气。不揪着看白纸上的那一丁点儿黑点,而看有着更大面积、更整体的空白。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1:庄子何其人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参考讲稿(与实际讲稿不太符合,因此为参考讲稿)

于丹认为,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他的文章嬉笑怒骂尖酸刻薄,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cheng)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这两个字。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面临经济的问题,生存的困窘,庄子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1:庄子何其人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参考讲稿(与实际讲稿不太符合,因此为参考讲稿)

于丹认为,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他的文章嬉笑怒骂尖酸刻薄,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cheng)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这两个字。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面临经济的问题,生存的困窘,庄子的生活又是什么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于丹庄子心得总汇

(原创)于丹<<庄子>>心得总汇

默认分类 2009-02-03 22:11 阅读56 评论8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题记:闲日,得《庄子》书,读之,口溢香,心彻悟,击案呼:好书也!

1、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

2、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

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3、只有打破这种常规思维,我们才有可能去憧憬真正的逍遥游。

4、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5、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的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

你所到达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6、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

7、人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权衡。

8、要看到大境界,在于我们有没有安静的心灵,有没有智慧的眼睛。

9、我们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10、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地方,从最小的细微处,看出精妙的大道理。关键在于你

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够从这些个细节里面,真正获得你自己需要获得的知识和感悟。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于丹庄子心得

一个人不怕经济上的贫困,只怕精神上的潦 倒 心为形所役不值得 人心为什么有自由,自由就是因为他不在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 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察其始,本无生` 豁达是人解脱的前提 人要顺应自然 不怕死,也不找死,乐生 未知生焉知死 活在当下 依估而行,放能顺畅 担当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超越是我们的生命 境界养心,随心畅游 不必去计较,不必去骄情 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和谐 不要执着于追问,就让它顺其自然 生命诚可贵, 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利令智昏 贪欲折损了自己的本性 人永远不要和自己已有的东西叫劲 忘了过去,枉前走,一切都跟着:无心得 水静尤明 心如镜,坦坦然然,看见了世界也就看见了自 己 心为形役,不值! 染人心自然感悟逍遥游,要有一个淡泊的心态 庄子的心态就是淡泊为大:宁静致远 名为实之宾 静才能发现至极的道理 用心才能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人生至级的感 悟 冠军永远在掌声之后 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寂寞是一种境界: 经历和悟性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 人的态度即价值观可以改变人生 清明的理性是拯救生命的力量,感性能触目 生春,充满欢乐"尊重"每一个生命 真正的聪明是静下来听见生命最本初的愿 望 游心于淡,和气与漠 我们的新淡然处之,很多事才能持久 防下更多的计较,防下急功近利,看到长远,才 能有恒久的心逍遥就是要善于打破常规:稳当的东西都在 动态之中 动态中保持平衡,不平衡是世界在变而你不 便 逍遥要我们顺应生命与自然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代偿功能 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自己 的位置 君子不是没过,而是有错而改之 敢与亮出自己的弱相,仍然能获得别人的尊 敬 心胸狭隘就像井底之蛙,将会有心理的困顿 用辽阔的境界让自己跟天地之间有更多 的 默契,获得更广的力量 自己看到自己真正的缺失 不要较劲现在,过去的不足都接受下来 想 办法改良它 内心的力量就是和缓的凝合力 垃圾和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人应该有一种平常心崇拜偶像不如认清自己 “一切会过去” 活在当下 善养生者: 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过分锦上 添花给别人看 抓住人内心朴善的本真 智力比速度更重要,判断力比技巧更高明 陷入绝境时要靠我们自己的判断和冷静 生命在你手中,在于天地心 天之道才是大道 不要怕,不要悔生死是生命形式的一种转化 在生命之中, 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活 下去 思想的传承远胜于生命的传承 未知生,焉知死? 对生命的解读在于自己 坦然的人的标准:与四时相通 不怕死,决不找死 乐生、顺应 坦然达生:心态决

…… …… 余下全文

篇七 :观于丹庄子心得

观《于丹庄子心得——认识你自己》后感

“怎样认识你自己?”千古以来最难得一个命题、斯芬克斯之谜在于丹教授的讲解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认知天地万物、增长经验但惟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成长过程中人生的变化有太多的阶段。年幼无知、青春懵懂、安度晚年其中各个阶段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原因很简单我们仅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己之心推断所有的事物。

“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够去善待他人。”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真正认清的人又怎么能去真正认清其他的人呢吗,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常常是好心办了坏事,因为我们自己总是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强加于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只有你真正明白什么是你所不欲的之后才能避免施之于人。所以我认为了解别人的首要条件就是了解自己。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而有太多的外界因素干扰着我们、左右着我们的思想、蒙蔽了我们看清自己的双眼。正像很多家长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一样,他们总是怕我们受到丁点的伤害而将我们裹在严密的无菌世界里,然而正是这种近似于阻碍的保护使我们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家长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该怎么样、怎么样好,而我们习惯了这种逆来顺受之后就忘记了自己思考,丧失了自己摸索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我们认识的只是家长展示给我们的“自己”。只有走出家长为我们堆砌的堡垒,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真实的世界才能更加了解我们自己。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于丹看《庄子》心得

观《于丹庄子心得》之感

《庄子》中一个个寓言故事经于丹的讲解,使我豁然顿悟。尤其是于丹把庄子的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起来。把她对寓言的感悟,对现实生活的剖析,更或者是她对人生真谛透彻的领悟,一一向我们道来。启迪着我们的心智,与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发生着共鸣。为我们解疑释怀、使我们暂且忘却了烦恼,对人生多了几许快感。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认知天地万物、增长经验,但惟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成长过程中人生的变化有太多的阶段。年幼无知、青春憧憬、安度晚年,其中各个阶段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原因很简单我们仅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推断所有的事物。 “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够去善待他人。”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真正认清的人又怎么能去真正认清其他的人呢吗?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常常是好心办了坏事,因为我们自己总是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强加于人,然而只有你真正明白什么是你所不欲的之后才能避免施之于人。

所以我认为了解别人的首要条件就是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而有太多的外界因素干扰着我们、左右着我们的思想、蒙蔽了我们看清自己的双眼,然而正是这种近似于阻碍的保护使我们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我们习惯了这种逆来顺受之后就忘记了自己思考,丧失了自己摸索的勇气和信心。只有走出堆砌的堡垒,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真实的世界才能更加了解我们自己。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