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温病学心得

《温病学》学习心得

200806000432 08级中医四班 姚莹 大一学习《中国医学史》时,就了解到了《温病条辨》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而《温病条辨》促使了温病学的形成。在那时候,就期待着学习者一经典课程。在本学期,终于有机会可以让我有规律的,系统的全面的学习温病学这一经典课程。

我们学习的《温病学》教材分为: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总论部分是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础;各论部分是阐述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及各类温病的主要证治和临床运用指导,为总论内容的具体应用。总论和各论互相交织,共同构成温病学说的完整体系;附篇名著选为明清温病学家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温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的选读,对深入了解温病学理论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通过大半个学期对温病学的学习,我学习到了温病学的基本概念,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辨证,温病的常用诊法,以及温病学的治疗和预防。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温病学的研究对象 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有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四时“六淫”为患。温病的辨证是温病特色,有“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依据温病病机的演变规律,病程发展的阶段特点,结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书心得

大家印象中的经典似乎都是指内难伤寒这一类,我就说说我比较有体会的关于温病的一些东西吧。《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前半段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半段讲明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大纲,但是真正有体会的是后半段,“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这就话的潜台词是“在卫分的时候需要用使出汗的方法祛除表邪,不可一味清里,尤其是到气才可清气,这个才可十分耐人寻味,提示人们注意清法应用的界限,温病不许凉!否则会凉遏、冰伏,这也是温病误治常见的一个误区,并非只有温病误用温热伤阴才叫误治!值得好好琢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意思其实是讲透热转气可以贯穿温病的治疗的全过程,温病除了顾护气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调,所以才有?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销上下之势??温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我的体会是如果能理解这段话,功用不亚于读完整本温病条辨”

单单看《黄帝内经》里面这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 余下全文

篇三 :温病学--读书笔记

温病学

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如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温热病治疗禁忌

一、 忌忌辛温发汗,

二、 忌淡渗利尿,

三、 慎用苦寒药。“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泄热存阴,处处注意保护津液。

上焦,心肺病变,多为无形之热,多用清法。

中焦,脾胃大肠病变,无形热盛,用清法;有形热结,急下存阴。

下焦,温热邪气深入下焦肝肾,真阴耗损,多用滋阴。

湿热病治疗禁忌

一、 忌辛温大发汗,以防鼓动湿邪,内蒙心包,上蒙心窍。

二、 忌苦寒峻下,以防损伤脾阳。

三、 忌滋腻壅补,以防阴柔敛邪助湿。

湿邪弥漫,阻滞气机。开上,畅中,渗下。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热不独存。

上焦,湿邪固阻,肺气失宣。治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

中焦、下焦,湿固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滞,小便不利,大便不爽。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渗淡利湿。

湿重于热,辛温,苦温,渗淡。

湿热并重,辛温,苦温,苦寒,辛寒,淡渗。

热重于湿,清热为主,佐以祛湿。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3)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等著作是我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这四部巨作却是为中医学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奠定了基础。这四部经典各具特色,各自理论重点不同,都值得我们认真的去了解,去研究,但在学习了这四部经典部分选读以后,我却对《黄帝内经》所讲的养生部分兴趣浓烈。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被公认的中医理论经典,第一部养生宝典,第一部阐述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观点理论、对人体脏腑的认识、对脏腑功能的理解、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阐述至今仍然使用。 在学习了《内经》之后,我对养生有了更为全面广泛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内经》时,它只是帮助我们认识日常生活的玄妙,告诉我们什么是不良习性,什么是不良的习惯,最关键的是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远离疾病,怎样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我深切的感受到《内经》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是值得我们认真的,反反复复的研习的好书。

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懂得珍惜这笔财富,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只为了一时的痛快,肆意的破坏本已残破不堪的身体,让自己犹如一艘行驶在狂风暴雨中的小船,随时会湮灭,在现今社会环境中,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压力,前程的晦暗,常常起居不定时,饮食无节制,生活没有规律,透支健康,透支快乐,有些人以为有了前途,有了权势就等于有了一切,而对身体丝毫不加怜惜,然等疾病来袭时一切都无法挽回。现在疾病的感染者越来越年轻,让人不住的担忧啊!

…… …… 余下全文

篇五 :温病学心得

刚刚接触的时候,张仲景的《伤寒论》最为有名。学了温病学之后,才更加系统的认识了温病。

《伤寒论》并非只有伤寒,广义上也论述了温病,只是那时还是比较笼统,没有明确提出温病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终是沉淀在明清时期,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吴又可著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有《温热论》,薛生白著有《湿热病篇》,吴鞠通著有《温病条辨》,王孟英著有《温热经纬》,其中后四位又被称为温病四大家。他们都是秉承了前人的经验,参以心得,总结新的成果,温病学在伤寒体系中孕育发展、升华,最终自立体系。

何为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自是外感,当与四时“六淫”相关,而常见的温邪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温毒,戾气等。依据温病的病机演变,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理论 ,阐明了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病理变化以及传变规律。“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卫分证常以辛凉解表,如桑菊饮、银翘散;气分证可清热生津,代表方有小青龙汤;营分证温邪深入营血,需清营透热如清营汤。血分证易耗血动血,用犀角地黄丸凉血散瘀等。临床辨证病多为兼杂,当以临证加减。另外卫气营血四证有深浅之别,就是叶天士所提到的“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有顺传和逆传之分,所以症候的相互传变也反映了预后的发展。而三焦辨证是吴鞠通倡导,“凡病温者,始在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但前者更是能的说明疾病的发展与预后。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温热论》有感---中医各家学说作业

读《温热论〃温病大纲》有感

在《中医各家学说》这门课程里,我们通过学习历代各个大医学家的学术见解和主张,系统地回顾了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很多我们所学习到的基础理论的萌芽、发展、演变及成型定论的过程。《中医基础理论》让我们知所然,而《各家学说》却让我们知所以然,知道每一个理论诞生的背景及其发生发展过程。

历代名医辈出,医学流派林立。短短两个实验课时,真是难以让我们深刻学习各名医的医学著作,由此窥其思想之精华。所以在大体浏览各医著的“前言”、“序”、“内容提要”、“目录”和“后记”等,了解医家的生平、治学方法和著书的原由、著书的体例之余,我选取了叶天士的《温热论》进行详细阅读,以期系统学习温病知识。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清代江苏吴县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热论》正是由其口述,门人顾景文记录而成。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

大纲一句,言简意赅,概括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以及温病与伤寒治法的不同。

叶天士开篇即指出,温病是外感疾病,其病因是外感“温邪”。温邪具有阳热性质,这有别于伤寒、中风等风寒性质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11)

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心得

班级:12级中医专升本班 姓名: 常正彪 学号:201203030191

什么叫中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结晶,是帮助人类治未病,防已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荣登寿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王寅教授说:“学习中医者,必须头脑时刻思考阴阳的概念,这是学医之根本。”

《黄帝内经》之所以可以位居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就在于它叫“经”,“经”最初是指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既然竖线是不动的,那么“经”就可以用来形容一种固定不变的标准,《内经》告诉了我们古代先贤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认识疾病的最本质的道理。而且系统地将反映当时文化进步的古代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引入医学邻域,作为思维方法以解释人体生命的产生,生命过程的体系,疾病产生的原因机理及诊断防治等,长期以来,这些学说一直是人们学习或应用中医所不可缺少的。“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所以科学不等同于真理,难道中医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验证不比实验室里小白鼠身上做出的证据可靠吗?因此,不读透《内经》如何可以问心无愧地自称是中医?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古医书之感悟

中医的书籍浩如烟海,一辈子读不完。作为一个立志成为中医临床家的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治病经验的获得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经验,靠自己在临床摸索积累;另一个是间接经验,靠从书本中获得。古人把著书立说看得很神圣,大部分流传下来的书是比较可靠的,经验总结也很实在;尤其是当代许多著名老中医写了很多经验总结的著作和医案医话,这些都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宝贵源泉。

我历来认为:对中医而言,有时候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还重要,比如,在年轻时,因为参加临床的时间短,见识少,必然有很多病从未见过,完全靠自己从头摸索,会耽误病情,走许多弯路。如果读的书多,发现古今名医有类似的治疗经验,拿来运用,则可以用之弥补自己直接经验的不足。即使到老了,临床经验丰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见识过,旁人的经验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就需要读书,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他人的经验。我认为,一辈子埋头临床,只重视自己的经验,或家传的经验,而不肯花时间多读书,多吸取他人经验的人,只能是一个平庸的医生,是决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临床家的。

当然,读书是有诀窍的,要有计划地读,有选择地读,分阶段读。

第一,要熟读几本书。

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经典对于民族精神的构建,作用是巨大的。而在东西方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的中医体系,产生了早期的所谓“四大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经过历史淘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成为新的“四大经典”。这几本书是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读书阶段,就要背诵,至少《伤寒论》、《温病条辨》要背熟,其他要熟读。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为什么一定要熟读、背诵呢?因为这几本书解决了中医临床方法论的问题,体现的是活的辨证论治思想,表达的是一个体系,不是一方一法,何况《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提供了四百余首久经临床考验的、内在联系紧密的、疗效卓著的系列方。只有烂熟于胸,在一辈子的临床中实践、体会、印证,才能使自己的临床水平得到升华。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