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学习“了凡四训”心得

学习“了凡四训”心得

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通过学习使我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创造自己的命运,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光明的前途。

了凡四训包括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所谓“立命”,就是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人。要想改造命运,不被命运束缚住,就应当遵循“断恶修善”、“灾消福来”的原理,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同时必须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既然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哪能没有过失呢?孔子说:“过则勿惮改”,如果有了过失,就不要害怕改过。从小的过失起改过,那自然便不会犯下大的过错。一个人必须要每天知道自己有过失,才能天天改过,若是一天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一天安安逸逸的算自己没过失。如果每天都无过可改,就是每天都没有进步。天底下聪明俊秀的人实在不少,然而他们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业不能用功去做,就只为了因循两个字,得过且过,不想前进,所以才耽搁了他们的一生。

改过能够把今生的过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但这却不能把坏命变成好命。那么怎么样做才能使坏命转成好命呢?这就要不但改过,还要积善、积德,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善

…… …… 余下全文

篇二 :《了凡四训》学习心得

学习《了凡四训》感悟

我于20xx年8月31日网购了一本《了凡四训》,9月15日看完。 《了凡四训》是一本劝善书。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已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已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得福报。

书中分四部分组成:“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立命之说”。首先,了凡先生在15岁时,偶遇慈云寺孔道长。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从此坚信“命由天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自从拜访了云谷禅师后,领悟了“命由我作,福自已求。”的立命之说。从此开始积功累德,自求福报,而且颇有灵验。例如:“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已,生男天启。”等等。并于六十九岁之时,他给儿子写下家训:《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通过三个方面“发耻心”,“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发勇心”来改过。在没有行善累德之前,先须改过,将自已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刷”。若不能彻底改过,纵然修善了,也会使得善中夹杂着恶,其功难显。因此,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人只有知道自已是谁,应该做什么,并自觉主动地去践行,使之成为“有心人。”

…… …… 余下全文

篇三 :学习《了凡四训》心得

学习《了凡四训》心得

每当我和镜子里面的自己对视的时候,心里都会产生那几个问题:除去名字之后,我到底是谁?我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也许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也都曾经被这几个问题所困扰过,而在学习完《了凡四训》后,我得到了一些答案和一些感悟。

一、 命运

命,乃屈从者的借口;运,乃抗争者的杰作。

人在出生时,其姓氏、相貌等特征都已经注定,这是人们常说的“命”。亦或是找个老道、大师算上一卦,了解自己注定的“命”。但“命”被人运用最多的,是在消极、懒惰、懈怠、悲观、失落,甚至是放弃的时候,以“认命”和“从命”这些词语出现并作为失败和放弃的最佳理由。渐渐,唯诺、软弱的人便用他的“命”给自己制个壳,绻进其中,殊不知这样的屈从俯首,迷茫逃避却变成他“命”的阻力。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越发感觉到,除了父母之外,其他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路都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力量,其实源于自心。我承认“命”里面确实自有安排,但生命的目的不是屈膝从命,人更不是“命”的奴隶,我相信心态和行为能调换或改变这种”安排”。佛家说的“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及道家说的“转改运数”,所谓“境”

和“运”其实是瞬息万变的,变化的依据就是人的起心、动念。 “命”就像上天赐给每个人的一块土地,有的肥沃、有的贫瘠、有的在高山、有的在峡谷、有的是梯田、有的是平原、有的是旱地、有的是水田,“运”则是我们自己选择播什么种、施什么肥、如何去耕耘。所以,上天给了一半的权利于我们的“命”,而给了另一半权利于我们自己。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了凡四训学习感悟

了凡四训学习感悟

从秦皇岛学习《弟子规》回来,第二次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了凡四训》。在秦皇岛学习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讲,《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本名为袁黄)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四篇家训,后来其子孙将它公诸于世,流传至今,成为后人积善累德改造命运的经典,更是值得我们拜读的一本经典。

了凡先生通过其一生的亲身经历讲述四点改造命运的方法:

一、立命之学:早年了凡先生不信命运之说,在机缘巧合之下遇见孔先生将其一生命运算准。所以了凡先生认为人的一生都有定数,就随波逐流。直至经过云谷禅师教化才有所开悟,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立命之学告诉我们:人的命运是天定,一般人都逃不过这个数。但是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我们此生的命运,是由自己无始劫以来所造的善业、恶业决定的,除了极善之人和极恶之人,不为命数所拘,一般人都在命数中存亡。经常听别人说“命中注定,命里有时总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不明白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终于明白“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真正含义:动一善念,有益于别人,为别人着想就是福报,动一恶念,损人利己果报是凶是灾祸。改命的方法就是:用清净心、慈悲心对事对物,觉悟之后不再造恶,起心动念为别人着想,一切从善出发。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了凡四训心得

了凡四训心得

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积德,谦恭卑下,感悟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

一、立命之学

是袁了凡先生晚年总结人生经验,训诫儿子的“立命篇”“改法之法”和“积善之分”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经验,现身说法,以论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因遇贵人的预言和指点,所测算的命运毫厘不差,由此他更加坚信命由天定,终日消极懈怠,继续拜方贵人领悟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学,打掉了宿命论的错误思想,从此开始积功累德,自求福报,而且得到了灵验。

二、改过之法

主要论述在行善积德之前,须先端正自己的信念,改掉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了凡先生把他改造命的经过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种种效验,告诫他儿子让他明白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己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并要建立改造命运的信心,这里提出一个原则:一个人若能为“厚”即心地淳良,待人厚道,能处处为他人着想此人必有后福,一个人若为“薄”即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则此人定为薄福之人。不久灾祸会降到他的头上,即眼前有福也是所显现罢了。如果能符合“至诚合天”的原则也就能预知福祸“天乃是自然之法则”。若我们起心的动念都能合乎自然的法则,不加丝毫的妄想。和分别凡事心必诚,言必善,则吉凶祸福都是可以推论和想见。所以我们要了解将来的吉凶祸福乃至自己的一生顺逆都应当从我们真心动念言语造作处去思虑和反省。

…… …… 余下全文

篇六 :《 了凡四训》学习心得

《了凡四训》学习心得

《了凡四训》是由明朝袁了凡先生所著。这本书写的是了凡先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平生的所见所闻,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了凡先生给在文中举了很多例子,以实例来论证,让我们知晓其中的道理。 了凡先生是相信有命运的,而我们是可以改造命运的。上天给予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是相同的: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也必将毫无保留的离开,这是上天给予我们的共同条件。究其因还是由我们的心决定的,命由心生。我们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相信命运这是对上天的一种敬畏,这种敬畏是发自内心的。上天给我们的人生只定义了开始和结局,那就说明这中间的空白就要我们自己去填写,这就是我们自己所要创造的我们自己的命运。一切的行为都由心支配,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心创造,我们要具备3个心态。

1、归零的心态。指的是我们务必每天保持一种新形象,今天的我们和昨天的我们一切都毫不相干,不论我们昨天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开心还是沮丧。但现在这时我们既没有正数也没有负数,我们都是从零开始。

2、成功的心态。生存是动物的本能,成功是人的本能。我们不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不要抱着尽力而为的心态,我们一定要有一种是全力以赴一定要成功的心态,去完成从开始做起到最后成功的飞越,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让我们更加的积极主动,更加的努力奋发,这样才能在气势上压倒一切,在行动上拼尽全力,不达目的决不放弃。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了凡四训》学习心得

学习《了凡四训》感悟

我于20xx年8月31日网购了一本《了凡四训》,9月15日看完。 《了凡四训》是一本劝善书。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已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已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得福报。

书中分四部分组成:“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立命之说”。首先,了凡先生在15岁时,偶遇慈云寺孔道长。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从此坚信“命由天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自从拜访了云谷禅师后,领悟了“命由我作,福自已求。”的立命之说。从此开始积功累德,自求福报,而且颇有灵验。例如:“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已,生男天启。”等等。并于六十九岁之时,他给儿子写下家训:《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通过三个方面“发耻心”,“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发勇心”来改过。在没有行善累德之前,先须改过,将自已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刷”。若不能彻底改过,纵然修善了,也会使得善中夹杂着恶,其功难显。因此,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人只有知道自已是谁,应该做什么,并自觉主动地去践行,使之成为“有心人。”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了凡四训心得

了凡四训学习心得

张雪峰老师再次来到我们一滕为我们传授传统文化,这次我们要学习的是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一本劝善书。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已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已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得福报。张老师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延伸到积善之企业,必有余庆;积善之国家,必有余庆。

“有益与人是善;有益与己是恶。有益与人则欧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我们开始对这一段话难以理解,张老师用他机智幽默的语言以父母打孩子的出发点为例帮助大家理解。父母打孩子的出发点是因为孩子犯了错帮助孩子成长即为善,若是因为自己心情不好打孩子即为恶。虽然很短的两句,可内容却让大家震惊。

讲到“善有端正有扭曲之分,圣人是宁取狂狷,而并非谨愿之士。”对大家感触很大。孔子直指“乡愿”为“德之贼也”。恰恰说明了圣人的道德判断并不完全等于世俗之人。对存在“老好人”思想,抹不开面儿的员工要引导,使他们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