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禅宗语录

三祖僧璨大师

信心铭曰: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原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延促,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 …… 余下全文

篇二 :禅宗语录注解

第201条 棒头取证,撤土撒沙;喝下承当,承虚接响;向上向下,转更颟顸1;说妙谈玄,和泥合水。这一片田地,分付2来多时也。平白欺人,尽大地撮3来,如粟米粒大。掉棒打月,佛祖凡圣拈向一边,总不依倚时如何?红霞穿碧海,百日绕须弥。(宋·圆悟克勤禅师江苏崇宁上堂)

【注释】

1〔颟顸(mān hān蛮憨)〕糊涂而马虎。

2〔分付〕交给、分别付与。

3〔撮(cuō搓)〕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

【提要】

棒头取证,撤土撒沙;喝下承当,承虚接响;向上向下,转更颟顸;说妙谈玄,和泥合水。这一片田地,交付来多时。平白无故欺人,尽大地聚起,如粟米粒大。掉棒打月,将佛祖凡圣拈向一边,总不依赖倚仗时如何?红霞穿碧海,百日绕须弥。

第209条

诣祖问道,祖曰︰“提刑1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提刑应喏喏,祖曰︰“且仔细。”

师适归,侍立次,问曰︰“闻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否?”祖曰︰“他只认得声。”师曰︰“只要檀郎2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麽却不是?”祖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栢树子?聻3!”师忽有省。遽出,见鸡飞上栏干,鼓翅而鸣。复自谓曰︰“此岂不是声?”遂袖香入室,通所得,呈偈曰︰“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 …… 余下全文

篇三 :禅宗语录022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禅宗语录022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txt都是一个山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眺望你对别人的微笑,即使心是百般的疼痛 只为把你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刺眼的白色,让我明白什么是纯粹的伤害。禅宗语录022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

江宁府保宁禅院嗣法小师仁勇编

师在筠州九峰山。受疏了披法衣。乃拈起示众云。会么。若也不会。今日无端走入水牯牛队里去也。还知么。筠阳九曲萍实杨岐。乃升座。时有僧出众。师云。渔翁未掷钓。跃鳞冲浪来。僧便喝。师云。不信道。僧抚掌归众。师云。消得龙王多少风。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云。有马骑马无马步行。进云。少年长老足有机筹。师云。念尔年老。放尔三十棒。问如何是佛。师云。三脚驴子弄蹄行。进云。莫只者便是。师云。湖南长老。问人法俱遣。未是衲僧极则。佛祖双亡。犹是学人疑处。未审和尚如何为人。师云。尔只要看破新长老。进云。与么则旋斫生柴带叶烧。师云。七九六十三。师云。更有问话者么。试出众相见。杨岐今日性命。在尔诸人手里。一任横拖倒拽。为什么如此。大丈夫儿须是当众决择。莫背地里似水底捺葫芦相似。当众引验莫便面赤。有么有么出来决择看。如无。杨岐失利。师才下座。九峰勤和尚把住云。今日喜遇同参。师云。同参底事作么生。峰云。九峰牵犁杨岐拽杷。师云。正当与么时。杨岐在前九峰在前。峰拟议。师托开云将谓同参。元来不是。 师入院上堂。僧问。如何是杨岐境。师云。独松岩畔秀。猿向下山啼。进云。如何是境中人。师云。贫家女子携篮去。牧童横笛望源归。师乃云。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大师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尔诸人脚跟下转大法轮。若也会得。功不浪施。若也不会。莫道杨岐山势险。前头更有最高峰。

…… …… 余下全文

篇四 :禅宗语录030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禅宗语录030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禅宗语录030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住瑞岩嗣法小师义远编

天童遗落录序

夫佛祖道实际理地。本离言语相。然佛事门中为物垂慈。则虽非有为又非无语。洞山五位临济三玄。共是垂慈心。声止啼黄叶。若就语中生实解者。求马于唐肆待兔于枯株也。璨无文之无文印第五卷天地雪屋韶禅师塔铭序中云。嘉定间净禅师。倡足庵之道于天童。惧洞宗玄学或为语言胜。以恶拳痛棒。陶冶学者。肆口纵谈。摆落枝叶。无华滋旨味。如苍松架壑风雨盘空。曹洞正宗为之一变。所谓惧洞宗玄学或为语言胜。等实得净公意。抓著其痒处。永平正法眼藏中。有言云。有一般野猫儿。言洞山高祖有偏正五位。只须知洞山高祖有正法眼藏。是亦会净公意。惧为语言胜也。但所谓曹洞正宗。为之一变者不尔。其似变者唯语言迹。而如正宗。冥合洞山本旨。莫过于净公。譬如言能学柳下惠者不师其迹也。净公有六会语录二卷。所谓建康府清凉。台州瑞岩。临安府净慈。明州瑞岩。再住净慈。宁波府天童之六会。而侍者文素妙宗唯敬如玉智湖祖日等所编次。桐柏吏吕潇作序。灵隐高原泉天衣啸岩蔚共作跋。净公小师广宗。以理宗绍定二年乙丑夏。所募刻。而永平广录第一卷。有天童和尚语录到上堂云。个是天童打勃跳。蹈翻东海龙鱼惊。乃此二卷录也。延宝八年庚申之秋。(予)在东武王子峰。挍仇镂梓至今三十五年。而偶得见丹州德云室中所秘。梵清和尚真笔瑞岩远公所编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一卷。但是天童上堂法语二十则而已矣。于其卷末。高祖元和尚。记净公法嗣六人机缘净公略传了云。日本仁治二年岁。次辛丑二月中旬。瑞岩远公遥送此录付吾。盖仁治二年者。广宗募刻后十三年也。而其六会中之天童录者。祖日侍者所编。而其编中遗落二十则瑞岩搜出编集。寄元和尚者分明也。而今德云寺主了山师。南阳寺主大镜师。舍衣资图灾木。甚是好心可以嘉矣。(予)乃考其颠末。令其附前刻。并为三卷。前刻有跋云。昔瑞岩远公。拔取永平广录为一卷。作之跋云。得百千之十一。抑此亦天童之十一欤。想必有广录在。只愿后贤勤搜罗之。而今二师附此一卷。则实后贤搜罗之一数也。好事不乏。天必锡类。则正好摩眼待附之附矣。

…… …… 余下全文

篇五 :禅宗语录010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禅宗语录010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txt∞-一人行,必会发情 二人行,必会激情 三人行,必有奸情 就不会被珍惜。真实的女孩不完美,完美的女孩不真实。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禅宗语录010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日本 慧印 校

洞山大师语录序

东西道邈。二三亲传。传也已渐。真间为伪。当伪之交出时。醇乎真者。独洞祖乎。自厥初诘问无眼耳乎其师。至发迹南泉之供真。异闻无情说眼处。慎柏岩姓名之问。不间云岩雍容影。蹈断过水浪。呵止云居受天供路。终设愚痴斋。明去来之数事。则实为希世之师表矣。其语言章句。散在诸家之篇集。间有集录也非。元文间。玄契老禅勤集号洞山录。以藏梓于白华林。可谓干祖考之蛊哉。然京师之途路万里。为难为乏道之拜请。而去岁庚辰之秋。江都吉祥禅寺之众徒责予复校。亦不忘祖家也。寻请老衲语。乃告曰。戏乎洞祖乎。真矣。邃矣充矣。无偏矣。克中矣。固亦江汉以濯。秋日以晒。唯可以道心见之。不可以人心见之。若至其不可窥之。不可量之。不可移之。而无己独立。则少林之下。实一人而已。赞宁言之。 宝历十一年辛巳正月谷旦。印指月焚香拜题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远孙沙门慧印校订

师幼岁。从师因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灵默禅师。

…… …… 余下全文

篇六 :禅宗参考书目

一、禅宗原典要目: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2、《佛说维摩诘经》(又名《维摩诘所说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隋)慧能

4、《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简称《楞伽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唐)玄奘译

6、《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唐)般剌蜜帝译

7、《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唐)佛陀多罗译

8、《大乘起信论》马鸣造、(南朝陈)真谛译

9、《肇论》(东晋)僧肇

10、《楞伽师资记》(唐)净觉

11、《五灯会元》(宋)普济

12、《景德传灯录》(宋)道原

13、《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

14、《宋高僧传》(宋)赞宁

15、《祖堂集》(五代南唐)静、筠二禅师

二、禅宗史要目:

《中国禅宗史》印顺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xx年

《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xx年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洪修平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xx年(或19xx年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宗思想史纲》或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学思想史》)

…… …… 余下全文

篇七 :禅宗参考书目

一、禅宗原典要目: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2、《佛说维摩诘经》(又名《维摩诘所说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隋)慧能

4、《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简称《楞伽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唐)玄奘译

6、《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唐)般剌蜜帝译

7、《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唐)佛陀多罗译

8、《大乘起信论》马鸣造、(南朝陈)真谛译

9、《肇论》(东晋)僧肇

10、《楞伽师资记》(唐)净觉

11、《五灯会元》(宋)普济

12、《景德传灯录》(宋)道原

13、《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

14、《宋高僧传》(宋)赞宁

15、《祖堂集》(五代南唐)静、筠二禅师

二、禅宗史要目:

《中国禅宗史》印顺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xx年

《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xx年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洪修平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xx年(或19xx年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宗思想史纲》或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学思想史》)

…… …… 余下全文

篇八 :从“借诗说禅”看禅宗诗学理论的独特风貌(脚注十尾注,送刊本)(20xx.9.10)

从“借诗说禅”看禅宗诗学理论的独特风貌

皮朝纲

摘要:“借诗说禅”是禅宗诗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诗学主张,它是对禅宗大师弘法中的诗化景观的高度概括。它涉及借诗喻禅、借诗解禅、借诗悟禅等几个层面。它与严羽提出的“以禅喻诗” 是两个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发明的诗学理论。发掘、探索禅宗诗学关于“借诗说禅”的理论,可以了解禅宗大师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诗与禅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对诗、禅关系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借诗说禅”;“以禅喻诗”;禅宗诗学理论;独特风貌

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禅宗诗学著述研究》(编号:14xzw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皮朝纲(1934—),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禅宗美学研究。

在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南宋严羽提出的“以禅喻诗”的诗学主张,至今仍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不少中国诗学史、中国诗歌美学史、中国诗学体系的研究论著,对它作了相当深入而精当的分析和论述。在禅宗诗学理论中,由南宋高僧长翁如净禅师提出的“借诗说教(禅)”,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诗学主张,它是对禅宗大师弘法中的诗化景观的高度概括。在我们看来,“借诗说禅”与“以禅喻诗”是两个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发明的诗学理论。发掘、探索禅宗诗学关于“借诗说禅”的理论,可以了解禅宗大师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诗与禅的关系的,从而有助于我们对诗、禅关系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