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曾国潘经典语录

曾国潘经典语录

1 君子立志在于宏

2 脱于俗流取远志

3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4 狂热进取的力量

5 “金丹换骨”锻气质

6 坚忍不坠青云之志

7 内外兼修,誓做内圣外王完人 8 志不立,无大事可成

箴言二 “修”字篇——修身养学 勤于雕琢 1 读书是生命的重要部分

2 为学之法在于以变化求创新 3 以勤为铭将勤补拙

4 学无定法能者为师

5 雕琢性情养学修身

6 不断自助励完善自身

7 平生三耻:薄学、无恒、不专 8 “大本大源”为学问之极致

箴言三 “和”字篇——大事之首 有和乃成 1 和,书香书门的传家宝

2 利己利人,达己达人

3 自己发达,也要别人发达

4 成大事在于是否后继有人

5 以诚怒待人,自然群伦影从

6 以诚易和

7 宽和得众能成大事

8 “让他三尺又何妨”

箴言四 “交”字篇——诚交天下 英才影从

箴言五 “柔”字篇——以柔克刚 亦方亦圆

箴言?? “挺”字篇——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箴言七 “变”字篇——法无定法 执两用中

箴言八 “慎”字篇——天下之事 贵在用慎

◎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 …… 余下全文

篇二 :曾国潘家书摘录

游子在外,最重唯平安二字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兄弟匪他人,患难亦相赖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

交友需常常来往,不可太疏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

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构讼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

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进德、修业二者由我做主 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唯愿诸弟发奋立志,念念有恒

…… …… 余下全文

篇三 :曾国藩家书语录豆瓣版

曾国藩家书语录豆瓣版

曾国藩家书语录豆瓣版

曾国藩家书语录豆瓣版

曾国藩家书语录豆瓣版

曾国藩家书语录豆瓣版

曾国藩家书语录豆瓣版

2010-03-14 12:22:53 来自: 铁棍男孩冯扯扯 (HAYAH)

曾国藩家书的评论

何兆武的《上学记》里曾写过“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只有二人:王阳明,曾国藩”。我对曾国藩的兴趣是看唐浩明的那套《曾国藩》吊出来的。后来又找出他的家书合集来看。一直想把笔记整理出来,从纸上散乱的摘抄,到电子版,再到分类的,再到打印出来贴在日程本的不同地方。我终于可以说,这本书对我很有些影响了。我把我的整理贴出来,给需要的朋友。

---------------------------其实我只是一条分割线---------------------------

【养心】

1.能慎独,则内省不疚。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

2人生第一自强-养心。

3总要养得胸次博大活泼,此后当更有长进。

4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5但讲阔大者,最容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蛮干,毫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

6.脚踏实地,求精而不求阔。

二.【立身】

1.《中庸》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最主要的就是把不明白的变明白,不坚强的变坚强。

…… …… 余下全文

篇四 :曾国潘家书

谈曾国藩为人之道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

作为一名朝廷命官,在那样的年代里,曾国潘拥有那样的权势,参与的那些改革无论在哪一段的历史里都留下一笔。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他的名言之一。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他行文形式自由,随想而至,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人生哲理。尽管他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 …… 余下全文

篇五 :《曾国藩家书》警言名句

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

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凡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弟子。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人谁不死,只求临终心无愧悔耳。

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

家中大小,总以早起为第一义。

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走路宜重,说话宜迟。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 …… 余下全文

篇六 :曾国潘家书简介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而《曾文正公全集》流传至今,并受世人重视的,亦只有其中的“家书”真正遗留下来了。《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家书的内容大致有三个阶段性特点:

(一)京官得意时期的特点:首先是亲情浓郁,琐细录切。游子离乡,家山万里,白云亲舍,最是仕宦难耐之事。其次是神采飞扬,志趣高昂。稍后,曾国藩便在家书中改谈诗文之道,也不免好为人师之。第三是报喜慰亲,宦情蓬勃。升官以后家书,多谈部中公事,而对家中琐事之问讯,进德修业之说教,则大为减少了。

(二)南北征战时期的特点:一是危急之时,不避生死,而得失之际,则计之过熟。二是责弟严切,而教子温婉。一般说来,为父训子,类多威严,而为兄诱弟,类多平和,但在曾国藩家书中,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个严厉的兄长,而找不到一个威严的父亲形象。

…… …… 余下全文

篇七 :曾国潘家书

◎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 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 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 甘苦自得。

◎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 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 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 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 …… 余下全文

篇八 :曾国藩家书

0131163011 冯雪

《曾国藩家书》 读书总结

在选择阅读书目之前我早就对“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有兴趣,一直想要深入了解一下这个连毛主席都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智者。这次读书活动给了我很好的契机,所以在我的提议之下我们组选择了《曾国藩家书》,因为虽然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存在争议性,但是《曾国藩家书》是人们公认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拜读。

曾国藩其人

在读书之前,为了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我提前查阅了有关曾国藩的具体介绍与评价,得知,曾国藩从小发愤苦学,6岁入塾读书,8岁随父学五经,14岁应童子试,22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1846年充文渊阁直学士,次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10年之中连升10级官至二品,誉为晚清第一重臣,一部家书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但是曾国藩同时又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人们对他的评价如何,在历时2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我终于把深奥晦涩的《曾国藩家书》通篇读完。看完后,久久沉浸在那位传奇人物身上。并且深深为他的处事哲学所吸引。

我们读的是《曾国潘家书——传忠书局刻本》虽然文言文有些晦涩,但是我们借助各种工具书还是将其中的内容读完并且理解了,并且感觉读这本书还真的就应该读文言文版的,这样才能体会到原汁原味的家书的亲切感。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