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道士塔读后感

我看余秋雨的道士塔

看了新旧两版的《道士塔》,不得不说,很有意思,在新版里,余秋雨可谓是删改了大部分,尤其是它让人有争议的部分。要让我来评论,旧版是余秋雨在见过道士塔之后第一时间的真情流露,而新版里大概是他在几年后重新看待这个故事后所作的理性思考吧。

在新版里有几处很关键,第一,他删去了王道士是千古罪人这句话,同时引用了一些资料说明王道士那会儿为什么会那么做,我想没看过旧版就看新版的人应该不会再对王道士恨得牙痒痒,反而会把唾沫星子吐到另一个人的身上,新版里多了一个蒋孝琬,这人可是十足的汉奸,他带着斯坦因找到了王道士,斯坦因不会说中文,是他说服王道士卖经书,是他翻译了经书,甚至是他擅自把价钱压低的。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余秋雨在新版里假设了他拦下了斯坦因,拿到了经书,可是他不知道该送到哪,沿途的官员?混乱的军阀?总不会是伦敦博物馆,但是他真不知道该送去哪,所以在沙漠中嚎啕大哭了。

喜欢余秋雨的文章,不仅仅是因为他会讲故事,也是因为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丰富情感吧,而这次的新版修改,我认为余秋雨展现了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自省和思考。再来说说《道士塔》,先看王道士吧,我认为不管是新版还是旧版,余秋雨都没有把最大的过错归结到他身上的意思,新版里也算是为他平了反。应该说王道士只是中国那个时代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又或者说是大多数人中的一员,余秋雨说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滞”,或许没有错,典型的一个憨厚的老实人,只不过他摊上了莫高窟这件事,就成了“罪人”了。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版里的蒋孝琬,这人名字里带了一个“孝”字,为人可却是不忠不孝,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流入他国之手,如果说王道士是无心之失,那他可就是有心之过了。所以说没有知识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知识却没道德,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中国出了多少这样的人,蒋孝琬不过也只是其中一员罢了。更加深刻的是沙漠中的那段,我想余秋雨应该也认为那样的一个状况更多的是国家、社会的错,不过现在再来追究谁对谁错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在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在为旧时的中国买单时,大概也会闭上争论不休的嘴,像那几个沉默地走过道士塔前的专家一样吧。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道士塔有感

读道士塔

手中书页泛着微微的黄,仿佛经年久月的风尘,让我感觉到大漠旷远的气息与微闲的风。事实上我并没有去过敦煌,到过真正的沙漠,也无缘得见黄沙深处残阳如血,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狼烟直上般悲壮的意象,大漠与敦煌石窟中那些反弹琵琶的飞天一起,构成了几乎每一个人心底近乎永恒的风情画卷。

但直到我读到它,我才发现我的手指在轻轻颤抖,我只知道曾经的敦煌有过一段屈辱

的历史,却从未这样详细而赤裸裸的了解过整个事件的始末,这让我无奈并且愤怒,我有一瞬间恨极了王圆箓。但又马上又清醒地明白那并不是他的错。透过余秋雨描述王道士相貌的只言片语,我看到几乎是当时随处可见的最低层人的样子,他们的眼底是是坚硬的花岗岩一般的冷漠以及对命运的埋怨指责,在几千几万个相同的日子过去后,他们低下头,将头低进尘埃里,曾经还有一丝鲜活的怨恨最终沉淀为死一般的麻木。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关心,因为他们并没有所谓国家或是文化的概念,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的生活不允许,在他们眼中那些流光溢彩的笔画或许还没有一颗小麦种子饱满亮丽有光泽。因而我甚至无法指着这样一具行尸走肉质问你为何要卖国。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土道士的悲哀,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一整个泱泱大国的荒谬。这样一个愚昧无知的国度,天不亡你更亡谁?如果高高在上的君主酒池肉林,醉生梦死,凭什么要求你的子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如果一具躯体连骨架都趋近腐朽,凭什么要求在外的皮肉光鲜亮丽。所以造成敦煌百年悲哀的不是区区一个

…… …… 余下全文

篇三 :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用失去唤醒珍惜,用屈辱唤醒无知,用历史点燃未来。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到敦煌的悲哀,我看到了他那两行情感交融的血泪;他默默地伫立在沙漠中,看着王道士粉刷他那朴实的墙面,看着王道士和泥匠雕琢他那婀娜的雕塑。敦煌不仅在流泪,他的伤口在流血,让国外探险队踏着鲜血染红的脚印回去。

在文中,作者余秋雨用真实的内心读白,竭嘶底里的喊道:“住手”甚至低声下气的哀求道:“请等一等,等一等”;作者用真实有力的内心读白带给我们感同身受的悲哀与痛苦、挣扎与怨恨。作者甚至幻想拦下那些运走经书和雕塑的外国探险队,担当想到此处,作者更是悲意横生;文中说道:“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的确,政府连运费都不肯支付下,只好驻停在沙漠里;总好过让之前往伦敦、巴黎、东京,或是成为阿谀奉承的礼品。

文章的结尾: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做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过去一个说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这似乎抹平了中国敦煌的历史伤口,但是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因为这道疤痕永远抹不掉。

…… …… 余下全文

篇四 :道士塔读书笔记

道士塔读书笔记

道士塔读书笔记(一)

读了余秋雨的《道士塔》,我的心和指间都是苍白的。我看见了一个民族的血痕,深深的,还渗着血。

一、王圆禄其人其事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这个人的名字的确是足以令人唾骂万年的。如今流落到海外的敦煌国宝们终日的抽泣,很多是因为他,才用不幸的自己见证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他是一位道士,却看管着佛教的圣地。与其称他为道士还不如说他是地道的农民,那个时代到处可见的农民。当一个农民把持着一个民族最灿烂的文明时,其实悲剧列车就无可挽回的向前开动了。

不对,不对!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当我们咬牙切齿地痛惜。撕心裂肺地愤恨时,“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默然的表情。”我不禁苦笑,敦煌之不幸,文化之不幸,民族之不幸,怎能由这位认认真真做错事的农民扛起?他扛得起吗?

华美的壁画,是这位老农仔细地用石灰刷抹,他不喜欢艳丽。那唐代的笑容,悲苦地向惨白的墙壁叹息一声,隐在了王道士满意的粉白中。“乓乓”几锤下去,“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笑容变成了泥巴。”在她们的位置上,王道士膜拜的灵官、天师稳稳坐定。

读到这里,我恨不能早生一个世纪,飞身夺下他手里的刷子和铁锤,大声呵斥:“你这愚人,你知道你在干什么?住手啊!”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道士塔》有感

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读余秋雨《道士塔》随想

很少读余秋雨的散文。可是,一部《文化苦旅》却让我喜欢上了他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的余秋雨,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它不甘甜,因为里面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至今时时萦绕心间的滋味。

“我好恨!”这是在读过《道士塔》之后,我同作者一样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夫声呐喊。然而,却仍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那份难言的痛楚。试想:世界园林之瑰宝——圆明园的毁灭还是缘自西方列强的武力掠夺,可是莫高窟无价珍宝的流失却是缘自无知道士的拱手相送。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的一句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真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悲剧啊!

请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

“19xx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xx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19xx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19xx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xx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 …… 余下全文

篇六 :《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只有失去才能唤起人们的珍惜 ——题记

一直以来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上次去舅舅家,无

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便产生了好奇.

土黄的书皮,还未翻开书,我便已读到枯涩的味道。这类似于泛黄的纸张的色调,似乎已历

经岁月的沉淀,深沉的封面,左侧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成的黑色,这段“苦旅”必定是在

过去岁月中的苦苦行径吧。

这是一本值得让人认真体会的书,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时间去翻阅了这本书,余秋雨先生渊

博的知识,和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最

让我感慨的是《道士塔》那篇文章,正如所说,中国近代史,更是一部血泪史,而敦煌莫高

窟,更是其中一个较为鲜明的例子

我的目光随着书中的脚步前进着,我驻足于莫高窟下,似乎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亲眼目睹了

莫高窟的辉煌与落寞。

曾经有一个叫莫高窟的地方,它安静的沉眠于那片土地,而一个姓王的道士的到来,打破了

它应有的沉寂,他发现了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画,而他却将这些壁画送给了来自西方的“和尚”,

贿赂给那些不信佛的官员,在贿赂给更高的京官,而那一个个满腹经纶的文官又为何在他们

…… …… 余下全文

篇七 :《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看到了吗,那西边凄艳的晚霞?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孰知,那是我们中国延续到现在的伤口。

那愚笨的道士总是自作聪明,当他把洞窑壁画涂成自己觉得漂亮的样子的时候,他不知道,他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古迹;当他把那些婀娜的雕塑砸到他满意为止时,他不知道,他丢弃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古物;当他以贪图小利送出洞窑里所有东西后,他更不知道,他已成了一个千古罪人??

仅仅一个道士,就毫不吝啬地把我国千古文明送了出去,我们是该批判他的愚蠢,还是该批评当时统治者的短浅目光?一个金光闪耀的石窟,怎会让一个道士看管?还有那些文人竟然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又为什么单单吝啬于那点运费?就像作者说的“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相比较外国的那些学者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征集的精神,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悲哀!

当看到我国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国时,我的感情不单单可以用愤怒来形容,那种是感情高于怒与恨的。

当日本学者说“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中国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对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可那些文物却不在中国。当自己的东西到了别人手里,自己研究时还需经过别人的同意,且要用照下来的胶片去研究。这可谓只是心酸所能概括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文化苦旅之道士塔有感

读文化苦旅之道士塔有感

《文化苦旅》是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在文中,他详细地描述了他行走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的所见所感。我喜欢旅游,更加喜欢那种流连于名胜古迹中的亲切感。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像余秋雨那样,感受到了祖国曾经的嘶吼,无奈和淡淡的忧愁。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莫属那篇《道士塔》。那个愚昧无知的王道士,那个仿若普通却害惨了我泱泱大国瑰宝的早晨,那些个漠不关心自扫门前雪的官员,那些个居心叵测的欧洲人。。。

我学习过的历史事实中,向来都只有外国列强的豪取抢夺,通过《道士塔》,我才知道当时的落后成都远非我能想象,不论是对文物的保护态度,还是对狡猾的列强们的防范之心。

在王道士的眼中洞内重重叠叠堆满了从十六国到北宋时期的经卷和文书大概只是可有可无的破纸卷轴吧,雕版印刷品和拓本什么的,更是一文不值的破烂吧。王道士在刷墙的时候,有没有停下来想过,那些雕像是不是有价值?他做的,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

历史没有假设,王道士最终还是把墙全部糊上,门锁上,钥匙别在腰间,晃晃荡荡,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被人用一点点微小的利益骗去了宝物而不自知,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