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逃避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

摘要 弗洛姆是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 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 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 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 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关键词 逃避自由;现代自由;自由观

一. 引言

埃里希·弗罗姆19xx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 …… 余下全文

篇二 :《逃避自由》读后感大学读书笔记

读《逃避自由》

什么是自由?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它表面上是一种无统治、无束缚的状态,而本质上应是自我的真实存在。自由,是一个人能够真正意识到自我的独立存在,能够表达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人从母体脱落出生后,虽然已成为一个物质上的独立个体,但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他尚且没有摆脱对“始发纽带”的依赖,他还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逐步获得“自由”。而这种自由并非和某些生理特征一样随着个体的发育自然出现,它要求个体在充分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我。然而,很多人没有完成这一点。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为争夺自由而努力,而是因为他们误解了自由,最终使得他们害怕那种获得“自由”后的孤独、隔离。他们竭力逃避,并形成几种固定的机制。“权威主义”便是很好的例子。在一部分人力求臣服权威的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渴求权力,他们蔑视无权者,希望通过通知他们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然,这部分人也要臣服于一定的权威,他们心中的权威往往是更高层的统治者或者直接是上帝、神灵或道德。希特勒之邦的行为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为了充分理解“自由”的涵义,我们还可以将其追溯至古老的神话。据传说,远久以前,并不存在人、鬼、神的区别,他们都幸福地、无差异地生活在伊甸园当中。后来,亚当、夏娃和撒旦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偷吃了伊甸园中的圣果。虽然他们被“打入”人间和地域,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追求自由的开始,自由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 …… 余下全文

篇三 :逃避自由读后感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他谈到,自由的帷幕拉开欧洲黑暗时代的中世纪,那时人没有竞争,不感到孤独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属之感,却唯独没有自由,人们却为此抗争,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宗教改革接踵而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表面上,人们的抗争胜利了,但是他们胜利的果实变成了牢笼再次把他们束缚了,而这次的束缚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个人无法正常适应而与发展,个人面对冷酷无情的经济竞争变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个个无能为力的个人产生了并把他们束缚在了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的状态。有人会问,自由为何会产生在

…… …… 余下全文

篇四 :《逃避自由》的读书笔记

(一)前提假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一种修正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的前提假设,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弗氏在这个问题上修正综合了两者的理论成果。

弗洛伊德接受了传统的性恶论,认为人具有反社会倾向,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上是冲突对立的。社会在满足人的某些无法消除的生物冲动(drives)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净化并巧妙地抑制人的这些基本冲动;而且只有当社会有效地压抑了人的这些自然冲动时,被压抑的冲动才会变成变成具有文化价值的奋斗动力(strivings)和文化的人文基础,他用“升华”一词来表示这种由压抑而成为文明行为的奇妙转变。这样,在弗洛伊德那里,对人的压抑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是成正比的,即“压抑越大,文化程度便越高(患神经症的危险也就越大)”。(详见P11-12)

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即自然的人;其次是“现实的个人”,即社会的人;再次是“具有二重性的人”即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又是“社会存在物”;同时,马克思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理解人与社会关系,认为人在本质上是所有社会关系的综合,这里人的社会性与弗洛伊德的人的反社会性理论上有明显不同的。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书笔记 《逃避自由》

读书笔记——弗罗姆《逃避自由》

弗罗姆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逃避自由》这本书是他移居美国后所创作的。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

弗罗姆从人类历史和人的生命史中发现某种类似悖论的东西: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与焦虑,弗罗姆认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服从”,即放弃个人的独立性,服从于某种权威。这一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逃避自由”。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去爱、去创造性地工作。这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自我实现”。弗罗姆认为,“服从”的方法会导致如下的困境:“服从的结果与当初想要服从的目的正好相反:服从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产生了敌意与反抗,而这种反抗是更令人惊吓的,因为反抗的对象正是儿童所依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的方法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弗罗姆推崇的是第二种方法。

最后一章,弗罗姆提出他的“梦想”:在一个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国家里,社会应该尊重人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自发感觉,鼓励创造性的思考,而个体应当自我认识,摆脱自由与束缚的恶性循环,寻找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发活动,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

…… …… 余下全文

篇六 :《逃避自由》读后感

让智慧引领人生 ——

读《逃避自由》有感

11级网络02班 11230254 叶文峰 指导教师:胡蓉

摘要

本文针对国内关于弗罗姆( 又译弗洛姆)“逃避自由说”的解释含混不清的现状,指出这一学说的基本要点为:古代社会安全而不自由,现代社会自由而不安全。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

读后感

弗罗姆从人类历史和人的生命史中发现某种类似悖论的东西: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与焦虑,弗罗姆认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服从”,即放弃个人的独立性,服从于某种权威。这一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逃避自由”。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去爱、去创造性地工作。这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自我实现”。弗罗姆认为,“服从”的方法会导致如下的困境:“服从的结果与当初想要服从的目的正好相反:服从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产生了敌意与反抗,而这种反抗是更令人惊吓的,因为反抗的对象正是儿童所依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的方法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弗罗姆推崇的是第二种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七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薛丽田 微华宇

《逃避自由》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读过之后感触颇深。

自由是一个与必然性相对的概念,它意味着:一个人在可能的条件下对可能的事情做出自我决定的选择。必然的事情就是只有唯一选择而别无选择的事情,而可能的事情就是存在多种选择的事情。实现自由的复杂路径,使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迷失自由。自由这种主观意愿在于自我意识,而并不在乎自我意识的对错。一个人的自由并不一定是理性的,人们依然会作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有人选择犯罪,他就实现了他的自由。我们以社会规则的标准评判他是错的甚至是一种恶行,可他们自我意识中并不在乎这种社会规定性的对错。在此意义上,很难说自由是好是坏,我们所谓的好坏都下意识的加上了社会道德标准的评判。公认的行为标准成为衡量所有人行为的标杆,这算不算侵害了少数人的自由?

人们都期望获得某种认同,认同前提是与之同化,大部分人更倾向于接受同类,排斥异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我族类,虽远必诛不谋而合。要想在群体中获得认可,就要尽量与周围人保持一致。这种意义上的'伪装'可能由于个体本身个性如此,也有可能是压抑了自己的个性来寻求别人给的安全感,某种程度上说,孤独感来源于自身,而安全感来源于他人。这种外来的力量促使人们改变自己,其实就是拒绝自我的自由。同样,人们认为与大多数一样的才是'正常',一旦某种不同发生,就是异类,人具有的文明性促成了宽容的出现,但在心底是否接受无从得知。他人也就失去了在群体中的安全感。由此推断,'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是否是在妨碍自由,多数就一定是对的吗?这种多数人以其自身压制另一部分人,使其难以发声,很显然不是对自由的维护。西方社会中所倡导的宽容原则,是所谓自由的沃土,可何为宽容,这一概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不接受与我相异者,然后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高喊你有你的自由,我不计较不追究。当然这对于社会来说是好的,如果连宽容都没有,生活无法想象。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就努力与别人一样,大多数人选择做多数人,而不愿做服从多数人的少数人。

…… …… 余下全文

篇八 :当自由变成孤独-《逃避自由》读后感

当自由变成孤独

——读《逃避自由》之感

虽然平时爱读些关于文学的东西,但都限于诗词小说之类的,对哲学人文的东西还真没关注过。当初读《逃避自由》纯粹是被这本书得名字所吸引,自由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更是所有人都千方百计苦苦追求的,为什么还要逃避呢?想想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英雄伟人,为了自由而壮烈牺牲、为国捐躯。可为什么在弗洛姆笔下,却要逃避自由呢?难道还有人喜欢被禁锢吗?在粗浅的读了《逃避自由》之后,我才对以上的疑惑有了初步的答案。

弗洛姆认为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自由。弗洛姆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都是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

原来弗洛姆逃避的“自由”,并非是我们常说的普通意义上的自由,而是在自由的环境下,而慢慢滋生的孤独??或者说由于个体的自由而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弗洛要逃避的是“自由”下的“不自由”。想想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被高楼大厦之间厚厚的水泥墙隔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了,慢慢的,每个人心里难免产生那么一丝丝的孤独和寂寞。仿佛自己的心灵也被禁锢在了这一幢幢的水泥墙体之类,自由的只是躯体,而心灵却被牢牢的锁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