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

——这个社会需要思想家 《人在欧洲》一书涵盖的内容甚广,其中《可以原谅,不可以遗忘》所提及的话题令我最感沉重,迷惘。我需要一个合理的说法,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

67岁的老麦在克利夫兰住了40年,自汽车厂退休后,便只管种花,偶尔遛狗,老伴在家烤烤蛋糕,烧烧菜。提到老麦夫妇,邻居会说:“啊,那对和气的老人!”。有一天,老麦被捕了。以色列专门追猎纳粹的政府部门说老麦在二战中是煤气房的管理工人,要求美国政府引渡到以色列当战犯审判。于是,老麦不见了,离开了他住了40年的家。

纳粹,对于”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犹太宗教而言,40年的旧恨一如昨日的新仇,这笔血海深仇,哪管对方80或90岁,只要有一口游气丝尚在,就是要惩罚的。所以:指挥大军作战的将军落网了,幕后作计划的参谋落网了,还有,当时才二十出头的煤气房管理工人老麦,也落网了。面对记者,老麦的老伴哭着 ,说:他没罪呀! 那么,老麦,他是否有罪呢?40年前,20来岁的老麦,没受过太多的教育,作为一个管理员,他每天的杂物之一,或许就是打开煤气开关,一板一眼地把上司交代下来的工作做好。这样的老麦,二战中这样的作为,他是否有罪?他是否该为死去的犹太人负责?又该负多大的责?而以色列如此“是非分明”的“是纳粹,便处死”的做法又

…… …… 余下全文

篇二 :欧洲战后史读后感

《欧洲战后史》读后感

在过去的五百年里,欧洲一直深深推动和影响着世界其余部分的历史进程,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了解在欧洲发生了什么事,即便对中国人来说也近乎一种义务,否则就不免被视为对世界潮流一无所知。这种状况在19xx年后受到了冲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元气大伤,在新的全球格局中被边缘化了,欧洲发生的事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其意义似乎多少是有所下降了——但这也可能只是因为人们尚未足够清楚地意识到其意义有多么重大。

以“战后”(Post War)为题撰写欧洲史,首先意味着作者委婉地承认了那场破坏巨大的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划时代意义,因此足以将它的历史断为两截。确实,二战主要仍是一场欧洲内战,它带来摧毁性的浩劫,却没有使欧洲人自己成为胜利者——19xx年精疲力竭的欧洲人尴尬地发现:他们未能靠自己的努力从法西斯手中解放自己,却要靠美国和苏联这样的外人重获自由。而英国这个战胜国,在战后初期甚至比战败国显得更寒酸和阴沉。几百年来第一次,欧洲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如今他们所居住的土地不再是世界中心,而只是夹在美苏两大帝国之间一块柔软的豆腐。

更糟的是,虽然名为“战后”,但关于战争的记忆和阴影仍然长久地折磨着人们。二战无疑是欧洲史上被研究得最彻底的一段历史时期,但它却几乎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很多事令人窘迫,甚至有负罪感。大多数欧洲人被动地经历了这场战争,也并未表现出什么英勇举止——19xx年纳粹只用806名德国官员就管住了占领下的挪威,统治法国也只用了1500名自己人。当然,最受折磨的是德国人自己——战后在几代人的时间里,德国人一直在不停地拷问本民族的灵魂:为什么那个年代的德国人竟然会干出种族灭绝那样可怕的事情来。欧洲的其他国家也一直在紧张地注视着德国,怎样使这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给邻居带来好处而不是军事伤害,长期以来都是所谓“德国问题”的核心考虑。

…… …… 余下全文

篇三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读后感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读后感

看过马克思的《英人在华的残暴行为》后,我为那个时代里那些曾经受尽欺压却又无力去反抗的中国同胞们感到悲哀与同情,对那些失去了人性,只留下一个贪婪的躯壳的没有灵魂的英国人以及他们可耻的行为感到愤怒。

为何英人要选择侵华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表现得毫无羞耻感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自从公元43年强大的罗马军团强势入侵不列颠后,侵略者不断加速着英国封建制度的发展,人民受到了越来越沉重的压迫,我想这一点与我们中国从被列强侵略到建立共和国这段历史过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每一个受到压迫的民族都会产生获取独立自主权的欲望,而他们受到的压迫愈严峻,他们心中的欲望就愈强烈。而这种强烈的欲望导致了英人独立的同时却又让之后的英人选择了侵略的道路,相反,中国在获取了独立自治权后却坚持着“安内和外”。之所以会产生如何巨大的反差,这与两国不同的发展方向有着莫大的联系。侵略者在不列颠的统治时期也向不列颠人渗透着一种思想,要想在欧洲称霸,侵略是最有力的武器。 马克思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英国正为扩大自己的领土到处挑起事端引发战争,于是有了开始让中国陷入更大困境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英国政府和媒体发布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编纂事实扭曲真相,为发动侵略战争寻找借口,他们做得心安理得而没有半点惭愧。事情的真相是:1856年英国为了扩大自己在华特权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政府和英国媒体竭力掩盖事实真相,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编织合法的理由。原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在这里马克思直接引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勋爵的演说,说明英国政府正在重施东印度公司的伎俩,用谎言掩盖应该军队对中国人的残暴行动。第二部分是第三、四、五自然段。在这里马克思叙述了所谓“亚罗号”事件的经过,揭露“亚罗号”事件实际是英方蓄意挑起的事件,其目的在于寻找向中国发动战争的合理借口。正是在这个借口下英国军队杀害了无辜的中国人民,犯下了侵犯人权、破坏中国人民财产的暴行。第三部分是第六、七自然段。马克思揭露了英国媒体的虚伪,指出英国媒体对于外国人在中国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只字不提,而用错误的报道误导英国民众。马克思认为英国人在中国的暴行必然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他表达了对英国人所作所为的深恶痛绝,揭露英国掌权者掠华的丑恶嘴脸,更在文章末尾写道“与此同时在中国,压抑着的、鸦片战争时燃起的仇英火种,爆发成了任何和平和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扑灭的愤怒烈火。”其文字无疑推动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中华人民反抗的决心,就等着一把火更加轰轰烈烈地烧起来。

…… …… 余下全文

篇四 :《这个动荡的世界》读后感

《这个动荡的世界》读后感

依然是龙应台沉稳,凝练的文字。多国生活工作的经历是她能够以更加客观的态度还原事情的真相。

书中分别用不同的章节介绍了德国,以色列,古巴,台湾等地区的不同方面。对于这几个国家,地区,大多数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而这本书精彩之处在于龙应台通过她在当地的生活工作所遇到的事情来反映处一个国家,地区的特殊面貌。

阅读当中最深的体会是当你开始对一个地方产生自己的思考时,你会对他有个模糊的印象。通过不断的阅读,你会渐渐的将那个印象具体化,并最后认为这就是那个地方真实的样子。其实,通过几本书,几个纪录片,远远不能够还原一个地方的真实面貌。更何况那可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住着精神面貌,思想和你完全不同的民族。及时,你真正去了那个国家,也未必能够真正了解那里。就好像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并不了解西北人的生活一样。所以,对于这种关于国家思考的书,我更觉得应该带着一种辩证的角度去看。 书中提到东德前总理接受龙应台访问时提到,台湾要想带动大陆的经济发展十分困难。没有查到接受访问的具体年份,但那段对话却令我印象深刻。从没有想过“台湾竟然要带动大陆的发展”这种思想,我想这在今天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但这就是历史的真相,通过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我们也许能够得到更加客观地信息。

…… …… 余下全文

篇五 :《英国史》读后感

逝去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史读后感

如果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写下来都是一篇宏伟的著作的话,那么英国的历史应该是这一篇篇著作中的一颗明珠。看完了阎照祥先生写的《英国史》感触很深,他用简明的历史语言把英国的历史从史前写到了近代,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一个帝国的成长过程。在书中阎照祥先生用精炼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英国从新石器时代到辉煌的伊丽莎白时代,从史前历史的野蛮落后到引导世界近代工业进程工业革命的先进,阎照祥先生用大量的史料和照片记述了英国这个国家从中世纪不被欧洲大陆认可的“小国家”到一个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的艰辛行程。阎照祥先生是国内研究 历史的专家和先行者,作为从事研究英国历史的专家,他兼任中国英国史学会副会长,并书写了《英国政党政治史》、《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贵族史》和《英国史》等学术专著。

在书中,严先生用时间轴线把英国的历史进行串联,并根据历史的时代把英国的历史分为了十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讲英国如何从史前时代斯旺斯孔布人到布立吞人,从一个原始社会被罗马人改造成一个原始社会并最终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罗马人把英国人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造,并最终把英国由一个陆外文明逐步融合入了欧洲大陆文明;

…… …… 余下全文

篇六 :《根》读后感

读《根》有感

回顾美国历史,以最敏感的黑人问题为题材的作品已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类别,影响最大的有有《汤姆叔叔的小屋》、《飘》以及这本书《根》,与前两部不同的是,《根》是完全以黑人的生活为主要情节且以黑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具有开创意义。

“从头道来”,从“根”挖起,以一代一代黑人的命运,以他们的苦难与追求,雄辩地展示了主题,同时赋予了这部作品以史诗的光辉。从西非冈比亚河上的嘉福村,到作者以第七代金特人的身份追述他的祖先们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所经历的苦难。这条根也是所有美国黑人之根的代表与象征。

对于一个以前很少了解非洲部落生活的我,不能不说康达·金特之前那一段淳朴和谐的生活对我充满了吸引。那播种和丰收季节的歌舞与祈祷,篝火前的长老议事会,森林中的男子成年典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优雅、和谐、自如;而晨雾荡漾的肯必·波隆河上,独木舟划破了平静的水面,惊醒了狒狒,惊散了野猪,林间百鸟鸣啭,河上苍鹭齐飞……多么和谐的自然。

但当康达·金特被套上铁链装上运奴船驶离了嘉福村,我合上了书,不想再看下去。因为实在难以想象,这个变化带给亲人怎样的悲痛欲绝!一个人,突然之间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远离了自出生以来的所有亲人、生长环境,更重要的是,不再有知晓一切消息的权利,那种感情是绝望一词所代替不了的。

…… …… 余下全文

篇七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

柏拉图,经常听到的与他有关的也只有什么柏拉图式爱情,还是大一在马克思主义课上才知道的,以前接触最多也就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了,而这次,算是真正接触到这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了。《柏拉图对话集》,特别深奥,我读了好久也只读懂一些皮毛,对话中他们用词精简,比喻看似平凡却又十分深奥,他们思想所达到的深度真的令人佩服。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建者,始创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著作《理想国》一书蕴涵着欧洲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分类雏形:知、情、意三分法。下面主要谈谈读的相对有印象的几篇。

《伊安篇》是柏拉图较早的一篇对话录,它通过苏格拉底与诵诗人伊安的对话, 探讨了诗人文艺才能产生的原因, 即诗人是凭借专门的技艺还是凭借灵感来创作的。柏拉图通过与伊安的辩论得出诗人是凭借灵感来创作的结论,“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因为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作,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诗人们对于他们所写的那些题材,说出那样多的优美词句,像你自己解说荷马那样,并非凭技艺的规矩,而是依诗神的驱遣“。《伊安篇》是比较容易读懂的,但对于柏拉图的观点,我觉得诗人的创作应该技艺和灵感及兼具的,诗人在创作之前必须知道基本的用词、词义及各种基本知识,还有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然后跟随着自己的灵感通过一定的技艺将其灵感表现出来,技艺有限,其创作在表达上自然也有所限制。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

巴学园的故事

四年级 畅儿

小豆豆是一位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可却因调皮被学校退学,她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她,而是不断地询问适合小豆豆的学校。?真是一个好妈妈!?读到这里,我不禁这样想道。

学校找到了,是小林校长开办的巴学园。巴学园是那么地奇特,那么地与众不同。教室是一辆普通的电车,图书馆是电车,工具房是电车。而且巴学园的教学方式也是很有趣的:让同学自己选喜欢的科目开始学习。就连午餐,小林宗作校长也有自己的一套:他没有对学生家长说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挑食,而是这样说:?请让你们的孩子带来‘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

总之,经过巴学园的培养,以前在人们眼里怪怪的小豆豆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我好喜欢好喜欢巴学园!

如果大人们都能理解小孩子的话,那么就一定能建设出更好的?巴学园?!

惊险曲折的夏日历险

四年级畅儿

读后感

《夏日历险》是我读过的最惊险、最曲折的一本书,十四岁的贝

里生活在青山环绕的农场。买小马和枪是他最大的愿望,为了实现

这个愿望,他带着心爱的猎狗罗迪深入林地,他们去捕捉一群被马

戏团悬赏的猴子。引人入胜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人类要和动物和睦相处。在爷爷的帮助下,贝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