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诸子百家有感

读诸子百家有感

孟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看出,修身养性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素养,才有可能成就大事。而诸子百家则恰恰是一门这样的学科。

孔子,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不仅仅在于他渊博的知识和孜孜不倦求学的精神,更在于他身系天下,为了理想而执着的精神。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孔子用他自身周游列国十几年的经历来验证它。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者也。孔子的好学精神可见一斑。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我们要舍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孔子以自己的言行,给了我们一个做人的榜样,可以说孔圣人这个称谓他是当之无愧的。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到这些大概就是真正的君子吧。孟子还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养性,增益其所不能。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它看成一个挑战,结果肯定会好很多。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无为而治。有点消极避世的感觉,不过在那种战乱、充满杀戮的时代,却未必不是一种好的做法。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时代,怎样保持内心的宁静,不随波逐流,老庄的思想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诸子百家读后感

诸子百家读后感(一)

最近刚看完《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炫丽的场面,逼真的人物形象以及动人的旋律,很让人赞叹制作组的技术,心情也被故事情节牵动着。

《秦时明月》的故事背景取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西楚霸王项羽攻陷咸阳这段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是一部以武侠为主题的全民型动漫,伴随着古灵精怪却又年少轻狂的主角荆天明去冒险,观众会切身体会到其成长的心灵历程;此外,豪侠剑客如盖聂、高渐离;神秘隐士如墨家、鬼谷门的众多高手;纵横捭阖的秦王嬴政、少年项少羽,这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在出场时有了更具时代感的表现,丰富的人性化场景能够吸引观众自然而然融入其中,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可以在剧中找到萌点。整部动漫以历史为骨,艺术为翼,通过一种别样的方式诠释了诸子百家文化思想的精髓,对现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全都纷纷登场,在纵横交错的大时代里演绎了中华古文化的激烈碰撞。在那段伟大辉煌的时代里,建长城、度量衡、征匈奴,哭孟姜等着名的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也将穿插其中,主人公同名士侠隐仗剑游走江湖,于时代变革的乱世之中经历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沧桑变幻、悲喜轮回,最终成为了终结这个时代、开创新纪元的决定性力量,也堪称是一段浪漫辉煌的中国式武侠传奇。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诸子百家观后感

荀子性恶论原旨

机电系自动化专业

101班史思楠

学号:2010033103

对人性的探讨历来就是我国传统哲学与伦理思想的重头戏,荀子则是我国人性论史上性恶论者的代表。数千年来,由于荀子被视为儒家的“别宗”,因此受到的关注程度远低于孔子和孟子。而最近几十年里,学术界对于荀子的研究则突然多了起来,关于他的性恶论也有了一些不同角度的阐释,但基本上都没有否认其性恶立场。荀子在《性恶》等篇中说“人之生,故小人”,强调“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他所说的“人性恶”是否就真的是人们所通常理解的“人性本质为恶”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性本自然。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荀子和孟子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根源就在于两者人性观的差异。不过,对于人性自然的理解,荀子与孟子却基本一致。孟子主张天生人有“四端”之善,人之善性与生俱来,“如水之就下也”,是自然而然的。荀子亦认为所谓的人性指的是“生之所以然”,是人生而即有的自然之性,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且,无论是尧舜还是桀纣,是人皆如此。 明代大儒王守仁的《传习录》(下册)中曾提及:“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而“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救正”。王守仁在这里认为导致孟、荀二人对人性本质的伦理评价的不同,就在于二者对人性判断起点的把握有巨大差异。他指出荀子的人性思想是从自然之性的“流弊上说来”,不无道理,荀子对人性“恶”的评价就正是从自然之性与社会生活的交感流变中得来。那么,这种人性的“自然”性体现在何处呢?笔者以为,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性与生俱来,与身偕行;其二,非善非恶的伦理本质。当然,这里的“非善非恶”与告子所述及的性无善恶论有着本质区别。性无善恶论否定了对人性进行善与恶的伦理价值评价的前提,而人性“非善非恶”的“自然”性则为人性的向善或向恶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善恶判断提供了可能。事实上,也只有人性所具备的这种“非善非恶”的“自然”性,才可能为荀子通过礼乐教化以提升个人德性预设下合理的人性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四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有感

跟易中天学讲课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有感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xx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

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有感

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 找到久违的“道德”力量

——读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有感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福音。由于金融大鳄的“道德”的缺失,过度“贪婪”,引发了金融海啸,殃及各国企业和平民百姓,造成世界的不和谐。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有些高官、高管经不起花花世界诱惑,“道德”的缺失,因不择手段的贪腐,受到法律制裁。因特网给人们带来信息传递快捷和便利,同时带来信息负面效应,人们开始担忧的是道德水平下降,独生子女的叛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人对金钱的追求,采取尔虞我诈的手段,忽略起码的道德修养等问题,正逐渐成为社会病,造成社会不和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时代一个课题。

读了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同时,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台上这门课。如易中天讲先秦诸子百家、于丹讲论语、于立群讲《史记》等,央视“百家讲台”系列节目成为百姓的观看电视热点,实际上“国学”也在全国悄然掀起。人们需要正在寻找这一颗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璀璨的优秀文化瑰宝,找到了久违的“道德”的力量。而“国学”可以缓解及避开这些社会病。

如今在中国崛起之际,国内再次兴起“国学”热这股古风,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些地方出现久违的私塾,这些孩童们又像过去几代人一样,捧着《三字经》和《四书五经》的通俗读本读起来。这些孩子不仅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厌” 到“敏而好学”的道理,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很好的运用起来。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中作业)“我的读书笔记……诸子百家之墨家”

中国在政治思想史

我的读书笔记——

诸子百家之墨家

我的读书笔记——诸子百家之墨家

墨家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社会的转型需要思想学说做理论指导,诸侯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导致他们极力招揽人才。时代的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孕育了中国最朴素而灿烂的思想文化。一时诸子兴起,百家争鸣,互相借鉴又互相诘难。讨论的问题之广,涉及题材之多,发掘的深度之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绝后的。灿烂的文化成果构建成了中国古文化的基本框架,而后中国文明两千多年的发展,尽管也受到一些外来文化影响,但总是被中国文明消化和吸收(如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唐朝后期开始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宋代以后开始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晚清时期开始影响中国的西方思想哲学体系),主流文化还是这个时期奠定的。这期间形成的对后世较有影响的学说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所谓东方人的智慧,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离不开这几家的范畴。

墨子,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生活年代正好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墨子早年“学儒家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看到儒家学说的种种弊端,于是独立门户,开创了墨家学派。毕生为之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墨家学说的发扬光大和实施济世而奔走呼号。在其晚年和身后,墨家渐渐成了最有影响的学说,与儒家学说分庭抗礼,并大有凌驾其上之势。以至于孟子哀叹:墨翟之言盈天下。荀子更是说: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韩非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 …… 余下全文

篇七 :朱子家训读后感

朱子家训读后感 世界就像一潭水,初始,并不知道有多深,随着我们的成长,对这潭水一点点的涉足,才发现,原来,深不可测。渐渐地,人们懂得怎样运用智慧·权术在这潭水中畅游,可是更多的我们失去了。

《朱子家训》并不只是家训,更应该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应该学习的训则。它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它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沉淀。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坦诚相见,不再认为光明磊落是立足的根本,不再彼此相信。一部《朱子家训》正引导着我们如何走好人字之路。

初入大学门,带着新鲜与好奇,怀着一颗还不稳定的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小心翼翼。当然,也有许多措手不及。

《朱子家训》有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一学期,对这句话可是感悟颇深啊!

也许是对大学生活太过向往,将所有的事情都理想化,并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大学的制度,医学院的氛围,都让我有些错愕。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最后期末考的失败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失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以后也是个教训吧!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唯一可以保障的只有未雨绸缪。就像是阴天出门带把伞,天快冷了先多加衣,渔民出海时带足了可以预防万

一的粮食,战士出征前身披的铠甲……想想这些自己未雨绸缪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诸子百家》书评

《诸子百家》读后感

——思想行成的土壤

距今2400余年,中华文明进入了青春期——春秋战国。那时的中华大地到处是金戈铁马,战车滚滚。正因为诸侯列国林立,从春秋五霸到独秦为尊,期间合纵连横不断。各个诸侯国为了生存,广邀能人异士以求振兴强大。

在这历史的大背景下,中华文明终于开始摆脱了三皇五帝的影响,解开了夏、商、周三朝的束缚,进入了大争之世。正是历时200余年的战国时代造就了中华文明。

当此之时,但凡有志之士都想能够扬名立万,名震天下一展胸中抱负。因为之前古老的习俗已经被打破,远古的圣贤思想已经不能够立足,更不能在大争之世来治世。所以各种能人志士开始了他们的思索,思索着怎么才能有效的上解君犹,下解民困。

于是,法家、儒家、墨家、纵横家、兵家等等各种思想纷纷产生并行成了各自独立的理论和哲学体系,甚至一些大的思想还被一一分化,行成了几种流派。例如法家就分法、术、势三家。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卫鞅变法期间,秦国储君(后来的秦昭王)杀人差点被废,秦国公子虔被处劓刑——割鼻子,而公子虔是储君的老师,秦孝公的哥哥,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军委副主席,真正的皇亲贵族、权臣。可见当此之时,能臣的重要性和变革的必要性,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体现了匡世思想的影响和严格执行制度的可怕。但是,如果卫鞅被分尸后,秦国的法家制度被彻底的废除,那么秦国就会步秦穆公后尘,中国历时就会改写。(注意,秦穆公死后,将百里奚等人人殉,秦国出现了五世之乱,到秦献公时,国贫民弱,更加丢失了函谷关以西的土地,使得秦国东面无险可守,几乎亡国。)由此可见,法家思想就算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有前瞻性的。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