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后感)但丁《神曲》从地狱仰望天堂

九重天,无间狱,在地面仰望天堂

从最开始的死海文书,到之后的神曲,属于神的荣光照耀着文人们的笔。

文人们总喜欢将一切假托于神祇的名,于是文字就蒙上了神圣的色彩。好像这样他们所书写的东西就成为了不朽的神圣,带着不朽的思绪。

事实上,我们总能发现,在寄托于信仰或者称不上信仰仅仅是某种崇拜或者象征之后,文人们的文字就会被充斥某种韵味,如泰戈尔最令人震惊的作品是《吉檀迦利》,也如但丁的《神曲》,借神的名义洞察了人世。

森林,洼地,漏斗,高山。这是但丁的世界,他在诗中所说的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常人眼中的世界或许没有多少不同,然而又有着那么多不同。在这个世界里,充溢了圣灵的光辉,神,圣灵,魔鬼,他们共同存在于此,而他走过这个世界,自然而然和他们对话,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这或许是一种现实世界的具现化,美好的,神圣的成为神灵和圣人,丑陋的,阴暗的成为魔鬼幽魂,他们共存在这个世界,同时和但丁产生了交集。

且不说地狱的漏斗形状,当但丁将地狱的中心放在耶路撒冷的时候,是多么大胆?神圣的耶路撒冷,居然被作为了象征罪恶的地狱的中心,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罪恶的批判,对那些被忽视的罪恶的批判?但丁隐晦地在说话,他说:赎罪劵是不能真正赎罪的,对宗教的崇拜不是对神职人员的崇拜,神职人员借神的名义,或许犯下了更加严重的罪责。宗教理应是神圣的,然而掌管宗教的人未必是神圣的。我始终笃信这或许是从圣经被修改就遗留下来的隐患,当旧约告诉人们,切莫用偶像符号来塑造神的身体,不要这样虚伪的崇拜的时候,新约却为大家准备了十字架。另一方面,当神圣的宗教介入世俗,介入翡冷翠的时候,世俗便污染了宗教。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但丁《神曲》有感

读但丁神曲有感

读但丁神曲有感

读但丁《神曲》有感

初看但丁的《神曲》时,浑然不知其所措,不知道讲的是什么,长篇大论,这一部经典,过去是自己没有勇气可以去挑战的,但当自己静下来,慢慢的看时,不得不感慨这位不愧是被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果然名不虚传。在上课和看书的过程中,知道《神曲》采用的是梦幻文学的形式,但是觉得这个伟大的诗篇太过于梦幻。但是,不得不感叹《神曲》这部作品的结构:整本书分为3部分,部各33歌,加序曲100篇,并且所有的诗句3行一节,三韵句隔行,所有的这些结构都是通过但丁精心设计,很赞叹他的才能,能设计得如此美妙绝伦,却道好处,好不呆板。除此之外,在作品中创造了许多的意境,采用的是时第一人称的叙述,就让人感觉是一位导游,带领我们从“永劫的地方”到“第二个境界”再到“天堂”,这些纷繁丰富的世界;与此同时,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手法,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也采用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与“我”对话,拉近了我们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在内容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多种多样的奇特和平凡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都仿佛赋予生命一样,在《地狱》篇则给他人以一种恐惧的情感,在《炼狱》篇中的景物则多了分温和,而到了《天堂》篇

…… …… 余下全文

篇三 :但丁 神曲读后感

但丁《神曲》读后感

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在《但丁传》中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称谓。后来的版本便以《神圣的喜剧》作书名。中译本通称《神曲》。全诗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诗,一共100篇。诗句是三行一段,连锁押韵(aba,bcb,cdc,……),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狱4720行;炼狱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词结束。

在诗中,但丁以第一人称记述自己35岁时(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恶),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贪欲/教皇),一只狮子(象征野心/法国国王),一只豹(象征逸乐/佛罗伦萨),他在呼救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对他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路径”。于是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当年但丁单相思暗恋的情人贝雅特丽齐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在他描述的世界,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炼狱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灵魂在这里忏悔洗罪,山分七层象征着七大罪,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为九层,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灵魂所在,经圣母允许,就能一窥三位一体的上帝。

…… …… 余下全文

篇四 :但丁神曲读后感

但丁神曲读后感

篇一:但丁神曲>读后感

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剧》,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但丁将自己做为主人公,积聚幻想地编译了《神曲》的>故事情节。读过《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悲哀,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活着的悲哀。

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尔斯在《埃涅阿斯记》中关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导游历阴间的描写,中世纪作家达·维隆纳的《耶路撒冷天国颂》、《巴比仑地狱诗》和德拉·利瓦的《三卷书》对罪孽的灵魂在地狱接受惩戒,天堂光明、>幸福的叙述,都给但丁提供了借鉴。但《神曲》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为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他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为9层,蕴含着深邃的道德涵义。在描绘不同境界时,他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使人如身临其境。

…… …… 余下全文

篇五 :但丁神曲26章读后感

但丁是欧洲由中世纪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那个时期的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但丁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系统学习拉丁文、修辞学、诗学和古典文学,对罗马大诗人维吉尔推崇备至。在绘画、音乐领域,但丁也造诣不凡。此外,但丁精心研究神学和哲学,古代教父圣·奥古斯丁的思想对他影响尤深。

《神曲》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恩格斯这样评价他:“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的这一评价表明了但丁及其创作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但丁的创作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现实生活和政治变革。以广阔的场景描写了他的悲哀和希望。通过诗歌语言,揭露了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从封建关系向资本主义关系过渡中的社会矛盾,对教会的腐败和虚伪进行了抨击和揭露;表现出人文主义的萌芽,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达到时代的最高水平。

但丁生活在13世纪后期和14世纪初的意大利,这正是意大利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新旧交替的时代。他是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人文主义的先驱者。一方面表现了鲜明的进步倾向,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另一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学和禁欲主义的观念。愤怒揭露教会和僧侣的罪行,揭露教会人士图谋私利、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遣责教会买卖圣职、敲诈勒索的罪恶行径。但丁痛恨教会的罪行,但不否认宗教。

…… …… 余下全文

篇六 :《但丁的地狱之旅》观后感

《但丁的地狱之旅》观后感

《但丁的地狱之旅》是一部奇幻动画电影。基于但丁作品《神曲》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在英雄维吉尔的带领下,穿越一层层地狱,走遍地狱的各个区域,最终来到地心,并来到另一半球,即炼狱.....。

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吉尔在《埃涅阿斯记》中关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导游历阴间的描写,中世纪作家达·维隆纳的《耶路撒冷天国颂》、《巴比仑地狱诗》和德拉·利瓦的《三卷书》对罪孽的灵魂在地狱接受惩戒,天堂光明、幸福的叙述,都给但丁提供了借鉴.但本影片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为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他把地狱分为9层, 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9层。第一层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在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贪色、饕餮、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暴、欺诈、背叛),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 炼狱(又称净界)共7级,加上净界山和地上乐园,共9层。生前犯有罪过,但程度较轻,已经悔悟的灵魂,按人类7大罪过(傲慢、忌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分别在这里修炼洗过,而后一层层升向光明和天堂。在净界山顶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隐退,贝雅特里奇出现。 贝雅特里奇责备但丁迷误在罪恶的森林,希望他忏悔,并让他观看表示教堂种种腐败的幻景,饮用忘川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神曲有感

读但丁《神曲》有感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品,也是一本值得去读的名著。《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国》三部分。但丁曾说创作《神曲》的目的是“要使得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

在《神曲》中,但丁通过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国的经过,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意大利社会生活,揭露了教会的卑鄙行为,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专横,普通市民的贪婪自私,抗议党派斗争、破坏意大利统一,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真理的追求。这部作品还采用了梦幻、寓言、象征等表现手法,被称为“中世纪史诗”。

《神曲》写于中世纪,所以,从内容到结构都有宗教文学的影子。但丁认为,人类必须要节欲和经过刻苦的修炼,才能摆脱苦难,到达天国。因此,诗中不少地方含有宗教的相关内容。作品采用象征手法和梦幻故事的形式,有些象征还很难懂。总的来说,《神曲》是一部新旧思想并存的作品。

《神曲》揭露意大利当时的社会黑暗,他反对政教合,尤其是对教会的批评。在《炼狱》表明了对政教合一的厌恶:“罗马,他从前教给地上以幸福,一向有两个太阳,照明两种路径:一个是尘世的,一个是上帝的。现在呢,一个太阳遮没其他的一个了;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第二件东西在一起就弄得糟糕了”,在《天国》中也指出,政教合一是“灾难的起源”。由于教皇的罪恶太大,但丁在他死前就把他写进地狱,倒插在火坑里,以此来表示对这个干涉内政、破坏意大利统一的罪魁祸首的愤怒。但丁天主教徒,但他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揭露教会的罪行和对其进行批判,这和人民群众反教会的情绪是一致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神曲读后感

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现代新纪元的开端,是以大人物为标志的.人物意大利诗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的作品,但丁的经验包括爱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映.《神曲》的外壳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现实为题材.诗人与亡灵谈论的兴衰,听倾诉自己的悲苦哀怨,揭露的丑行劣俗.

《神曲》共分三篇:地狱、净界、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组成,加上最的序章,全书共100章.基本情节架构看似简单:,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其略受贝亚德之托付,带领但丁穿过地狱、净界.这段旅程中,但丁看有些罪人在地狱因生前不同之罪过而遭受不同的惩罚,另罪人则在净界里努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来贝亚德出现,接替维其略的向导地位,在迫使但丁对自己的过失作一番告白后,引导但丁游历天国,但丁最后终于见到上帝.

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的映射,天堂是人类梦想达到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的苦难.但丁希望人能熟悉自身的罪恶,改过自新,去达到理性天堂的净界.

和中古文学作品,《神曲》除了字面的意义外,寓言的意.“从字面说,《神曲》的主题是死后的状况;从寓言上说,主题人凭自由意志去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