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作者:施拉姆

(010610110 文化产业管理 赵恒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xx年10月1日) 传播学概论是新闻学各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之一,与新闻学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我对传播的主要层次中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较为感兴趣。

人际传播,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参次。虽然课本中对人际传播的介绍并不是很多,但是,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依旧不容忽视。

例如,我们现在所流行的QQ,正是一种新兴的人际传播形式。属于网络人际传播,是个体间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运用文字和网络符号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充分符合人际传播的特点,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现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减少自我估价的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

人际传播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与人际关系有密切联系。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内容和方向有决定性影响。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定生存环境,于是也就拥有不同的思想,心理,文化水平等等,在不同人际关系中人际传播是大不相同的。反之,对人际传播状况的研究在另一方面也是人际关系很好的反应,比如,对网络人际传播来研究都市中现代性心理,还有向课本上提到的,通过人际传播来研究离婚率上升等重要的现实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二 :《传播学史》读后感

《传播学史》读后感

——体育新闻教育:“绿眼罩人”与“卡方人”

花了大概两个多星期的时间,粗略的读了罗杰斯的《传播学史》。首先,吸引我的是本书用一个独特的传纪式的方法来阐述了整个传播学的发展历史,里面贯穿了个人传纪、历史、理论三种形式。对于我一个体育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我了解传播学发展历史的最佳读物,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新鲜的知识和观点,它更多地让我进一步了地了解了传播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触动,让我懂得了一门学科的产生是需要很多历史条件和历史人物的推动,而且是需要跨学科的理论支持。

通过网上查资料,得知罗杰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传播学学者之一。他是传播学的一个新兴分支领域——发展传播学——的重要开创者,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创新-扩散理论”,也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和当代主要代表人之一。

罗杰斯通过《传播学史》把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介绍了传播学的欧洲起源,罗杰斯从19世纪的三个欧洲大师——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入手,“19世纪的三大智者都是欧洲人,分别生于英国,奥地利和德国。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他们每一个人都以其关于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思想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精神。”这为传播学的诞生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第二阶段主要阐述了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罗杰斯认为传播学从1900年以后在美国的崛起,相当程度上受到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这些欧洲理论的影响。“1930年左右,由于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大批的欧洲学者移居美国,学术思想开始跨越大西洋来到一片新鲜的土地上。”这一部分介绍了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以及香农、麦克卢汉等传播学学者对传播学做出的贡献。第三阶段主要讲述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领域的建立。在对施拉姆生平的研究过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美国最终艰难建立的事实。罗杰斯更伟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传播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他指出了美国主流传播学对于媒体效果研究的狭隘偏向,与此同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课题。

…… …… 余下全文

篇三 :文艺传播学读后感

《文艺传播学》读后感

--------就电影媒介来说

现在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传播信息的媒介多种多样,原始的口口相传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了,随着全球一体化,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对彼此都充满着好奇,各种文化艺术涌入我们本就不平凡的生活。我们不管是主动或是被动,总是需要去了解。即使是被迫,我们也会在各种媒介上了解到丰富多彩的信息。我们可以花低成本从报纸中获取信息,只是需要你是一个有闲暇的人,你才可以有一手拿茶杯一手拿报纸的待遇,在高速发展的现在,大多数人事没有这个时间去享受。现代社会每人手拿一部手机,随时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似乎有一种我知天下事,可天下事与我无关的感觉。我们虽然一切在手中,事实却是我们是局外人,我们似乎已经忘了感同身受。少了深入其境的激情。

个人最偏爱电影这个传播媒介。它没有电视剧般地细水长流,也没有广播报纸的稍纵即逝,更没有网络世界的杂乱无章。它可以把要表达的效果在两小时左右表现的淋漓尽致。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抓住我们的心跟随它,并让我们在感同身受后发自肺腑的去思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它不会让我们转眼即忘,也不需花费我们的精力去长久的等待。电影媒介真的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可以让我跟着它哭,跟着它笑,跟着它怀念,跟着它看世界。

…… …… 余下全文

篇四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以前引以为傲的博学,如今只需‘举手之劳’,在我,真是喜忧参半,最大的担心,莫过于‘坚实的过程’被‘虚拟的结果’所取代”这是陈平原先生在《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里的话。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播发展到新的高度,但也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为了更加了解传播,更好的在传播过程中将信息尽可能地利用,我阅读了“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施拉姆出生在二十世纪初,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是,那时候的美国传播手段无法同今天相比。在施拉姆的出生地,来自外面的传播渠道只有教堂和镇上的会议。在尚无广电媒介的情况下,除非一个人学会了读书识字,否则便无从接触传媒信息。所以,施拉姆对传播的重要性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在如今社会高度媒介化、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施拉姆的智慧并没有随着时间而褪色,许多理论依旧适用于现在的情况。“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读了他的书后,我对这些评价有所了解,传播作为一直存在的现象一直隐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寻求认同感、适应生存环境、传承人类文化、娱乐等等。施拉姆是系统梳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 …… 余下全文

篇五 :《传播的偏向》读后感

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书评

哈罗德?伊尼斯是加拿大的传播学家,是“媒介决定论”的先驱。早年,他还是一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因此,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学观点带有明显的政治经济学观点。 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他用幽广宏深的笔触铺叙了人类传播的历史,在媒介与历史的前行中讲述了时间偏向、空间偏向、时空的媒介对民族性格甚至历史的影响。

伊尼斯认为,“根据传播媒介的特征,某种媒介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纵向传播,尤其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它也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中里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所谓媒介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其涵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1在他的归类中,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石头、黏土和羊皮纸等等,偏向空间的媒介有:纸张、文字、莎草纸等等。

那么现代新媒体属于哪种偏向呢?一方面,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得以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信息,其触角近乎伸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其带有空间偏向的色彩;另一方面,现代信息保存技术的极大进步又方便了信息保存,使得信息在长时间内得以存留,使其带有时间偏向的色彩。那么,现代新媒体似乎在时间和空间偏向间不断摇摆。但若我们细细思量后者便会发现,网络等新媒体虽然传播着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中充斥着谣言和“黄色”信息,真实和有价值的信息只占部分甚至少部分;而信息的不可靠性会加剧受众对其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感越强烈,受众保存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小——新媒体可能会传播信息,却不能传承文明;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范围内,新媒体不具有时间偏向。

…… …… 余下全文

篇六 :《传播的偏向》读后感

《传播的偏向》读后感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偏向

秦世华 2014092017

《传播的偏向》从希腊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来折射传播的偏向,那希腊文化的形成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开始飞翔......”这句话出自黑格尔,指的是希腊文明衰落时期的文化结晶,作者用“密涅瓦的猫头鹰”来形容希腊文明,再贴切不过。作者按照传播媒介的变化将西方文明分为几个时期,试图从每个时期说明传播媒介的进步对于知识垄断或寡头(知识被少数人控制)的影响。

文字的出现使知识垄断和知识寡头重新结合,最终导致统治阶级力量的瓦解,文化的繁荣也随之出现。复杂文字适合特殊阶级,简单文字适应口语,但是其适应性弱,在普通阶级之间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长期发展必然导致知识成为特殊阶级的特权,同时引起大家对学习的兴趣,意味着社会的稳定,必然会产生文字传统,这使得文字与口语脱节,在社会阶级中产生僵化。那么有组织的力量与口语的联系被削弱,导致边缘地区发生崩溃。有组织的力量因为边缘崩溃缺乏对文人学士的保护,他们就更加努力,一般来说,文化的繁荣出现在崩溃前夕。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宗教的力量在相信的人的心中是强大的,就像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由于文字能力弱导致宗教集中控制不稳定,不得不以法律来控制武力和宗教的影响。但同一时期埃及以象形文字为传播媒介还是建立了成功的帝国组织,是否就是说文字也不可以抑制宗教的力量?

…… …… 余下全文

篇七 :《传播学史》读后感

读《传播学史》的感悟

《传播学史》是传播学发展历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本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很高的名誉。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杰斯,也是一位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对传播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这本书是罗杰斯的得意之作,在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知道了那些对传播学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著名学者以及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书中,罗杰斯从达尔文、马克思等人的巨著开始讲起,一直讲到20世家60年代传播学作为新的研究领域为世人所接受,讲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在这些事件的讲述中,罗杰斯是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展开的,我觉得这样更容易让人去了解传播学的发展历程。读完这本书,我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传播学史》第一章讲述的是施拉姆如何创建传播学的。施拉姆的传播学观形成于19xx年,当时正在处于二战时期,当时的统计局长和战时新闻局的工作为其传播学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一章还介绍了施拉姆的生平。读了这一章,我感觉到成功真的不容易,一个人要想成功往往要有渊博的学识,施拉姆就是具有历史政治学学士学位和心理学学位博士学位,而且精通英国文学,这位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想成功还要有适当的环境和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习惯。这本书当中很好的交代了当时施拉姆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传播学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读完第一章,让我觉得传播学的发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的是学者们不懈的努力。

…… …… 余下全文

篇八 :传播学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熊澄宇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

一。笔者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xx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此书自19xx年问世以来,

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