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邪恶的发现:〈杀人者〉分析》有感

初阅《邪恶的发现:〈杀人者〉分析》这篇文学批评文本时, 恐怕我脸部表情早已不自觉纠成“囧”字,脑袋也不灵光了。说实在的,看学术性文章,绝对是件苦差事,它并不像小说、散文那么通俗易懂,这类的文章就是搞研究用的,条条框框的结构,一大堆的专业术语,把人都看蒙了,一般情况下,我对这些学术性的文章都是敬而远之的。虽然这类文本读起来枯燥无味,但从学习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阅读名家的经典学术论著,确实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学习研究的对象。就好比吃榴莲,想要体味“水果之王”的滋味,就必须忍受它的臭味。我们想要学习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那势必也要面对这些学术文章的枯燥乏味。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对这篇文学批评文本的理解吧。

很多人看书都不喜欢看序言,其实阅读序言有助于读者了解作者和作品。比如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经过、文章的内容、对作家的评论、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等等。在这篇《邪恶的发现:〈杀人者〉分析》中有一段编者按,通过阅读本文的编者按,我对这一文学批评文本有了大致的了解。在编者按中,我们不难找到一些关键词:新批评理论、《杀人者》、细读分析、局限性。重新整理概括得出——《邪恶的发现:〈杀人者〉的分析》是一篇主要运用新批评理论的细读法分析、解构海明威短篇小说《杀人者》的文学批评文本,此外,作者在分析中突破了新批评的局限性。显而易见,文章的内容就是由细读法分析、突破局限性分析两大主干构建,再在主干基础上延伸枝叶。在了解文本大概后,我们便可以比较有条理地阅读文章。

…… …… 余下全文

篇二 :《十一字杀人》读后感

十一字杀人

《十一字杀人》是东野圭吾的一本小说,是他一贯的悬疑推理类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悬疑小说家追查男友被杀案的经过。女主在追查真凶的过程中,多次涉险,她查访过的人也都接连被杀,而且在死亡现场都留下了一张写着“来自无人岛的满满杀意”这十一个字的字条。女主从纸条入手,一步步的接近了真相??

东野圭吾的书,总是真相透着真相,揭露一个,还有下一个,连环的真相。女主的朋友冬子在女主的男友被杀之后,陪同女主一起追查凶手,但是总有人抢先她们一步杀死重要知情人,留意下一个又一个谜团。故事的真相终于在第二次无人岛之行以后真相大白。杀死女主男友的凶手居然是一直陪在女主身边,是一直帮着女主查案的冬子小姐,她是为自己在海难中死去的男友竹本幸裕报仇。旅行社组织的一次游艇旅行发生意外,一行十一人漂流至孤岛,但最终只有竹本幸裕一人遇难。而冬子就是竹本幸裕的女友,她在收拾竹本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一个酒壶,里面是竹本的记录,上面明确写着竹本已经游到了无人岛,但是同行的人却说竹本是因为没有游到无人岛而被海水淹死。由此冬子展开了一系列的复仇,在女主男友川津那里知道了事情真相的冬子,连杀了川津先生、新里小姐、坂上先生之后也被杀了,而杀她的是从无人岛上幸存的志津子和金川。引发这一系列杀人案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第一次的无人岛之行到底发生了什么。

…… …… 余下全文

篇三 :现代与大屠杀读后感

读《现代性与大屠杀》

当代社会学大师、“后现代主义”概念创始人之一, 英国学者齐格蒙·鲍曼反思现代性,写下《现代性与大屠杀》这本书,全书包括前言、八章内容还有附录。第一章导论部分是大屠杀后的社会学,主要包括:作为现代性之验证的大屠杀,文明化进程的涵义,道德冷漠的社会生产,道德盲视的社会生产,文明化进程的道德后果;第二章,现代性、种族主义和种族灭绝,主要包括:疏远犹太人的一些独特之处,从基督教世界到现代性犹太人的不协调,骑跨在屏障上,三棱镜群体,不协调性的现代层面,无民族的民族,各民族主义的现代性;

第三章,现代性、种族主义和种族灭绝,主要包括:从异类恐惧到种族主义,作为一项社会工程的种族主义,从排斥到灭绝,展望;第四章,大屠杀的独特性和常态性,主要包括:问题,非同寻常的种族灭绝,现代种族灭绝的特性,劳动的等级和功能划分的影响,官僚体系对象的非人化,现代防卫的破产,结论;第五章,诱使受害者合作,主要包括:“封锁”受害者,“拯救你所能拯救者”游戏,为集体毁灭服务的个人理性,自我保全的理性;第六章,服从之伦理(读米格拉姆),主要包括:具有社会距离功能的非人性,个人自身行动离功能的非人性,个人自身行动背后的同谋,技术的道德化,自由漂浮的责任,权力的多元主义和良知的权力,罪恶的社会性质,第七章,一种道德的社会理论初探,主要包括:作为道德工厂的社会,大屠杀的挑战,道德的前社会来源,社会接近一道德责任,道德责任的压制,距离的社会生产,结束语;第八章事后的思考:理性与羞耻;附录是道德的社会操纵:行动者的道德化,行动的善恶中性化。

…… …… 余下全文

篇四 :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

现代性与大屠杀

作为已经逝去的历史,我们无从还原真实的场景,但仅仅是留下的残迹和数据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我尚可感到一丝的温情,可面对鲍曼笔下赤裸裸的现实,我已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是啊,大屠杀本就是残酷的,整整600万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吞噬。

鲍曼透过大屠杀这扇窗,看到了一点儿也不令人愉快的东西,可他愈是坚信倘若拒绝看到窗外,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可能我们仍然把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看作是德国人和犹太人的事情,看作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反常事件,那时整个世界分化成疯狂的刽子手和无助的受害者,邪恶之徒对无辜者犯下滔天罪行。

当时的诸多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大多这样认为,认为这场已经解除的危机,现有的知识足以“解释”、“了解”、“理解”它。

大屠杀被理解为现代性的一个失败,而不是它的产物,而事实上,大屠杀绝对是现代性成功的最佳实例,是现代性的副产物。

莫学认为现代性即使文明的,野蛮便是被完全剔除的,文明与野蛮并不是对立的,他们只是文明这枚硬币的两面,就看那一面偶然的落在上面。

大屠杀最震撼我们心灵的,或许不是被屠杀的命运也有可能落在我们身上,而是想到,我们也可能去进行屠杀,如果有适当的条件,我们可能会去这样做。这也是鲍曼写这本书的理由。我看过这本书后,对大屠杀与现代性的理解有三点。

…… …… 余下全文

篇五 :《##X的献身》读后感

(一)自以为是的盲点

??

“草薙他们满脑子只想着推翻嫌疑犯的不在场证明。他们坚信若能找出花冈靖子不在场证明的漏洞,只要她是真凶,迟早可以找出真相。你若是共犯,只要顺便调查你的不在场,他们以为就能瓦解你们的防御。”

“我一点也不明白你为何要说这种话。”石神继续说,“站在刑警的立场,那样做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正如你所说,前提是如果她是真凶的话。”

汤川听了又再次微笑。

“草薙告诉我一件有趣的事,是关于你出考题的方式,针对自以为是的盲点。比方说看起来像几何问题,其实是函数的问题,我听了恍然大悟。对那种不了解数学的本质、早已习惯根据公式解答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想必很有效。乍看之下好像是几何问题,所以学生便拼命朝那个方向解题,然而却解不出来,唯有时间分秒流逝。要说是坏心眼的确很坏心眼,不过用来测试真正的实力倒是很有效。”

“你到底想说什么?”

“草薙他们,”汤川恢复严肃的表情,“自以为这次的题目是瓦解不在场证明,因为最可疑的嫌疑犯坚称有不在场证明。也难怪他们会这样,再加上那个不在场证明,看起来就摇摇欲坠。一旦发现这个线索,当然会想从那里攻起,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做研究时也是这样,不过在研究的世界里往往会发现,那个所谓的线索,其实完全找错了方向。草薙他们也一样,掉入那个陷阱。不,或许该说是被人牵着往陷阱跳。”

…… …… 余下全文

篇六 :《##X的献身》读后感

《##X的献身》读后感

“他将骗局写到了极致”,这是直木奖对这本书的评语。这是我接触东野圭吾的第二部作品,他的作品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平淡,直白,甚至对人物的描写也只是一笔带过。

本书讲述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这部书不同于其他推理小说,在前两章便将凶手告诉了我们,我们看到的只是凶手和警察之间的追逐,但我们直到结尾才知道石神为什么会爱靖子到这个地步,或许这是这本书所隐藏的最深的谜底。

物理教授汤川说,石神是一个单纯的人,寻到一个目标,他就会全心投入没有后路,要么赢得全部,要么输得彻底。如此,结局就已经很明显了。 东野圭吾说“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可是我却并不认为这是爱情,这只是他的信仰,在他最孤独的时候,在他决定平淡的死去的时候,靖子出现拯救了他,从此他的脑子里除了数学,又多了另外一样东西,那就是靖子。他为了帮靖子掩盖杀人恶行,不惜杀了另外一个人,伪装成她的丈夫,不惜设下一个又一个局,只为了保护她。而被杀的这个人,没有一个人找过他,他就这么消失了。最后,当看到靖子知道一切后自首时,我痛心疾首,她完全不知道石神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她只为了自己的良心,而这个良心却是这本书中最讽刺的一笔,她根本没有认真的去感激这个与自己素昧平生却又一直帮助自己的人。而这良心,却彻彻底底的将石神的人生的美好打破,彻彻底底的将石神打进了地狱。他只是想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

…… …… 余下全文

篇七 :《无人生还》读后感

《无人生还》读后感

郭子豪

20124395

以前一直很喜欢读关于推理类的小说,因为这很惊险,很刺激,能带给人新鲜的感觉,喜欢有惊喜,喜欢有期待的感觉。随着一层层薄纱被揭开,随着一层层迷雾被推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喜出望外的感觉总是让人舒服,又惊奇。每次读一本推理小说,总是会受益匪浅,越看越喜欢。

荒岛上仅有十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凶手。但他们接连死去,无人生还。那么谁是杀人犯?是最后一个死去的人吗?如果不是,那么他(她)如何在死去之后,还能使自己的杀人计划照常实行?他(她)为什么杀人,又为什么给自己也贴上死亡标签?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显然把自己逼入了创作的险地。面临此景,侦探小说作者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天才的构思自圆其说,另一就是假托“心理悬疑”“奇幻”一类低劣手段胡说八道。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死,还剩九个人。九个小兵人,熬夜熬得深。一个睡过头,还剩八个人。八个小兵人,动身去德文。一个要留下,还剩七个人??”这首英国的古老童谣成了贯穿小说的线索。十个被害者先后像歌谣中描述的那样死去,使之带有谶语的色彩。它使这小说的文字冷飕飕的。你的耳旁似乎总有一个呓语式的童声,它在轻轻吟咏这歌谣,那漫不经心的声调中带着一丝死亡的气息,犹如在童真的面庞上忽然出现嗜血的表情一般,让人在极端的对比中感到无形的恐惧。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人生十论》读后感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

学号:2014015093 班级:广告141 姓名:刘一婧

第一章人生三路向

这章钱穆对人生定向的前提是: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朝我而外在。 然后提出三种路向的人生。

第一种,以近代西方人生为代表的向外路向的生命。生命自我之支撑点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生命自身之外,因此造成了这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向前停止即是生命空虚。人生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并不在某种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 第二种,以印度人为代表的向内寻求对象的人生。可以看成是一条无限向前或向后的人生。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在外建立和向内把外面拆卸想对立。推理来,若外面都拆尽了,你将见本来便没有一个内。推理来,只有把终极宁止的境界,轻轻的移到眼前来,所以说“立地可以成佛”。

第三种,中国禅宗式的中立路向人生。中立态度是消极,无为的,不似前面两者,都有他辽远的向往。若我们走上中国儒家思想里面的另一种境界,它不偏内或外或心或物,它也有向往,但他只依着一条中间路线而前进。他的前进也将无限。但随时随地,便是他的终极宁止点。飞翔的远离现实,将不是一种福;沉溺的迷醉于现实,也同样不是一种福,有福的人生只要脚踏实地,安稳向前。 在最后小节,钱穆讲述了印度佛家和中国禅宗的关系,并就中西方新旧人生观的合理融合抛出了令人思考的问题。如何将这三种人生观融合起来,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否则,一味追求物欲和享乐就形成“现社会的放纵与贪污”,形成一种“人欲横流的世纪末的可悲的现象”。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