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学习财政学感想

财政学的心得和体会

开学至今,终于在财政学的逐渐学习中开始了解这门课程。从刚开始对财政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半知半解,从毫不关心到开始逐渐关注财经网中的政府活动及政策动向,财政学的学习带给我的不仅是对新知识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我生活里从不曾关注的另一面,让我学会了如何作为一名公民去关注政府不同时期的不同财政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成因和利益导向。我想,这些都是学习财政学之后所养成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我将对这一阶段财政学的学习过程,做一个所学、所思、所感的阶段性总结。

最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国其实财政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三公消费特别高。每年的三公消费远远超过原来的预算,假如把这些钱拿去做教育,投资,我国的经济实力早就上去了。为什么我对此会深有体会,因为我父亲就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在我的印象中,我父亲的工作就是早上喝茶看报,下午打打瞌睡,偶尔做做报表,晚上基本上是不上班的,所以他的工作还蛮清闲的,工资也不错,福利也好,怪不得那么多人想去做公务员。还有,没事的时候,单位经常以“考察”的名义去各地旅游,吃喝,我只能说国家的钱就这么被花掉了。还有,我国的机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机构臃肿,办事效率过低。我现在这里讲一个案例,假如一个没有过硬实力的人当上了管,那么他有三种选择来帮助他的事业,第一。找一个比自己厉害的人辅助自己。第二,自己降职,调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去。第三,找两个比自己还差的人,辅助自己的工作。按照我国现状,一般的都是采取第三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第一种,辅助的那个人能力太优秀,会把自己挤下去。第二种,谁会笨到自己降职?所以,当官的只好选第三种,找两个比自己更差的人辅助自己,然后也突显一下自己的能力。而这两个无用的人又会继续各自找两个比自己更没有能力的人。所以,我国的机构臃肿就是这么来的。因为国家要养的人太多太多,导致我国财政在养国家公务员这一块真的花了太多的钱。所以,精兵简政真的是我国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财政学原理》有感

读《财政学原理》有感

在开学之前,请教过税收方面的学者,像我这样一个对财政税收一窍不通的人开始念税务研究生,基础的弥补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者如是说,财政和税收是一个极广也较深的学科,基础的弥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自我读书和消化的部分一定不能少,先读完《财政学原理》,对我国及世界整体的财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才能对各种理论有思路性的预习;之后,再跟上《中国税制》的阅读,才能从宏观到相对微观的部分,对税制进行阐述;最后,认真读完《税法》和《税务会计》,这些在实践当中真正使用的部分是一定要心中有数的。由此,我突然紧张,短短两年时间,读完这几本书本应该不是难事,但是要读透,读出味道,那可就太难了。

不过,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三位先生编著的这本《财政学原理》,基础的部分讲得透彻,并且篇幅不长,不多废话,将财政学原理中的逻辑链条在我的脑海中梳理了长长的一遍。看完这本书一共用了3个月(10月到12月),前前后后翻了有三遍,还是记不住,但是有读明白的地方,还是很开心的。这本书一共五部分,最让我有体会的,其实还是基础篇当中,公共需求的决定:公共选择部分。确实在读了多遍之后,对现有五花八门的选择方式有了一定的体悟。

…… …… 余下全文

篇三 :民主财政论读后感

《民主财政论》读后感

班别:经济1123班 姓名:苏成炽 学号:201211511317 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由于将政治决策的分析与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于19xx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xx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穆尔弗里鲍尔。由于家境清贫,无法负担一流大学的学费,只好选择就读家乡的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于19xx年毕业;并在田纳西大学完成了一年的研究生课程,获文学硕士学位;19xx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xx年至19xx年,在弗吉尼亚大学任麦金太尔讲座经济学教授,他与W.纳特建立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的托马斯·杰斐逊中心。在19xx年与戈登·图洛克合著的《计算共识》一书被视为是创立公共选择学派的里程碑。19xx年布坎南在维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任教授时领导的公共选择理论学派还被人称为“政治经济学的维吉尼亚学派”。

其突出的理论贡献是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思想主要推论是政府不一定能纠正问题,事实上反倒可能使之恶化。布坎南认为,在民主社会中政府的许多决定并不能真正反映公民的意愿,而且政府的缺陷至少和市场一样严重。但他的理论受到许多学术界人士的抵制,因为它攻击了势力强大的两大学术集团的观念:一是经济学家认为政府采用“福利经济学”的处方即可实现公众利益,二是政治学家则认为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多元化竞争将为公众谋得利益。

…… …… 余下全文

篇四 :公共经济学读后感

公共经济学读后感

财政学作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完整的学科是在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之后。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经济学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出现,其标志性的学术事件是19xx年美国著名学者马斯格雷夫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一书。在这部堪称经典的著作中,马斯格雷夫第一次使用了“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并给予了说明:“围绕着政府的收入—支出过程出现的复杂问题传统上称为‘财政学’。虽然公共家庭(政府)的活动牵涉到收入和支出的倾向流量,但基本问题不是资金问题。它们与货币、流动性或资本市场无关,而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充分就业以及价格水平稳定和增长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任务看成是研究公共经济的原理,或更准确地说研究的是公共预算管理中出现的经济政策问题”。我认为公共经济学之所以区别于财政学,在于其不仅仅是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它的主体应该包括政府,社区,第三部门,甚至一些国际组织。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经济的主体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如何达到公平、效率的目标的学科。

公共经济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主要研究对象为以下几方面:公共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理论以及宏观财政学理论。

…… …… 余下全文

篇五 :20xx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读后感

20xx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读后感

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我将前三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观看了之后,有了一下几点感想:

1、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继续上涨

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上面显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第三季度,CPI同比上涨3.5%,涨幅比上个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各月涨幅分别为3.3%、3.5%和3.6%。从食品和非食品分类看,食品价格上涨较快,非食品价格涨幅稳定。第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4%,涨幅比上个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个季度持平。从消费品和服务分类看,消费品价格涨幅大于服务价格涨幅。第三季度,消费品价格上涨3.8%,比上个季度高0.5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2.4%,比上个季度高0.6个百分点。从基期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看,第三季度,基期因素平均为1.8%,与上个季度持平;新涨价因素平均为1.7%,比上个季度高0.6个百分点。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上看,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消费品的价格了。这一年,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消费品的价格持续上涨,我们的怨言也是此起彼伏。 从前年开始我国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大主要经济工作任务贡献无疑巨大,但对于通胀隐忧,适度宽松似乎也“难辞其咎”。每个政策都是有利和有弊的。当国家的经济处于低迷阶段,就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通过这几年的宽松的政策,经济已经迅速发展起来,并有过热的现象。而我国现在正走向通货膨胀的道路上。 关于大家都响应说我国通胀预期已空前强烈,很多人认为是我国央行的人民币超发。央行是中央的银行,有印发人民币的职能。而我们现实生活中需要的人民币是有市场决定的,是有市场中所有的商品的价格总和比上货币的流通次数。有消息说央行为了刺激市场的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印发了很多人民币,通过国家的金融手段发放到流通市场中,进入我们的生活。由于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所以市场中的消费品的价格也就根据市场规律上涨。但是实际上央行有没有超发人民币,在货币执行报告里并没有看到,我也没有得到我想到的解释,我想,后来的时间内,国家或者央行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 …… 余下全文

篇六 :财政学心得体会

财政学心得

摘要: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财政的收入由各种各样的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国债收入等组成,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财政的支出是维持一个国家正常运行、维持社会公共需求的手段,其包括各类各样的种类。我国的税收制度在进行过改革后,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仍然有许多的不足,需要继续改进。

一、财政的定义

国家为主体,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在中国,对财政这一范畴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由国家分配价值所产生的分配关系,这种价值分配,在国家产生前属于生产领域的财务分配,在国家产生后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分配关系,它不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概念当然有所延伸和发展。如果简略地概括财政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

…… …… 余下全文

篇七 :生活中的财政学

谈谈身边的财政现象

经过这学期的选修课“生活中的财政学”的学习之后,我对我国的财政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开始意识到国家财政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我们每个公民都在时时刻刻参与着国家财政方面上有关的活动。在新世纪,了解我们身边的财政现象是对作为一名有素养、关爱国家的公民的要求。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之前对国家财政的一些内容存在一些误解,经过这门课的学习后,我消除了之前的一些误解。所以说,“生活中的财政学”这门课使我受益匪浅。

财政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包括两方面,一是财政的收入,另一方面就是财政的支配。国家的一个公民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进了财政的收入和支配这两方面;例如税收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一在是市场上进行消费就参与进了税收中的增值税这一环节中;另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享受的开放免费的公园以及广场等公众设施就是利用国家财政的支配所建设起来的。学了这门课之后,我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知不觉地参与进了国家的财政活动中。以下就是我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财政现象的一些看法。

(一)我们生活中所参与的有关国家财政收入的现象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我们平时在商场购买商品时就已经参与了 税收环节。具体来说这我们通过购买商品时所交的税属于增值税。增值税是商品在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中商品所增加的价值所收的百分之十七的税收,而每一环所产生的增值税最终都累积下来由消费者承担。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消费活动就已经为国家的财政贡献了一定的收入。

…… …… 余下全文

篇八 :财政学学习笔记

保荐代表人考试复习笔记之——

《财政学》学习笔记

1、市场

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而且是指在无数个买者与卖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商品交易机制。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

2、帕累托最优

由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要达到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3、新凯恩斯主义的新型政府—市场观

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4、政府干预程度的衡量指标

政府干预程度和政府规模相联系,而政府规模一般以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示。政府干预手段主要有: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5、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1)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