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无间道系列观后感

《无间道系列观后感》

先说《无间道1》,影片刚开始,在快速的穿插片段中,就暗示出了两个人的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一个服务于黑帮老大,考入警校,并努力升职;而另一个以过人的资质被警校“开除”,混入黑帮。于是,两个人开始了他们不同的成长。本来各自期盼的生活,完完全全交换了。

年轻的阿仁每天混迹于街头巷尾,可以无限风光的打砸抢烧,同时也可以无限次地被警察骚扰,被古惑仔打。如果没有黄sir给他精神支柱的话,或许早就真的沉沦了。年轻的刘警官则每天奔波于抓各种惹事的混混,抓回去后就拉去拍照。慢慢的阿仁被拍成了梁朝伟, 刘警官在阿仁无限次送经验的过程中也升职成为德华帅锅了。

“这部,标准港产货,一万多块,再加上一千多块的本地线,比得上十几万的欧洲货。“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

通透。”喜欢这段话,也想问阿仁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口才?看来在道上上混这么多年,推销产品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看看他手上的绷带才知道,原来每个成功推销员的背后都隐藏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也是两个主角第一次在除警察局以外的地方正式会面。不久,警校叶校长殉职,这个曾经在警校给他许多鼓励和帮助的人。灵车开过,阿仁在一个暗暗的角落里,向他的校长敬礼。

…… …… 余下全文

篇二 :无间道观后感

无间道观后感

无间道>观后感(一)

《无间道》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和文学性。判断一部片子好与坏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看完以后,有没有长时间沉浸在情节中走不出来,有没有为之长吁短叹。看完《无间道》之后,许久我都仍旧想着这部片子。于是,我简单地认为,嗯,是的,它很好看。

陈冠希和刘德华饰演的刘警官(假警察),余文乐和梁朝伟饰演的卧底(真警察),正如所有电影电视一样,总会有好人和坏人,正义与邪恶作为强烈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故事的发展,警察的天职,与匪徒之间的情义,两难取舍的矛盾心结,男性间力量的抗衡,加上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点缀其间,即是我所谓的“人文色彩”。

善恶,是非,好坏其实都是在一瞬间决定的,并没有事先的身份设定。不能指着影片中的梁朝伟说“他就是那个好人”,指着刘德华说:“他就是那个坏人了。”我相信,每一种人格,脾性的养成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就如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中叙述的一样:“记得在我不谙世事的年轻时代,父亲曾给我过一个忠告,那番话我至今还铭记在心,‘每当你想开口批评别人,’他告诉我,‘千万别忘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你的优越条件。”“善恶观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变成怎样的一个人,以怎样的姿态行走在世界中,大概不是单凭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就能选择的。人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被贴上了某种标签。要去掉这样的标签,可能要为之穷尽一生的努力。

…… …… 余下全文

篇三 :《无间道》观后感

“无间道”共三部,是香港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前,港产电影流于或言情、或恶搞,或是江湖义气、或是主张正义战胜邪恶;此后,香港电影转向心理学和哲学,人物在故事中成长,通过情节挖掘人性。这一时刻起,香港电影不再是纯属供人消磨时间的末流产物,而在哲理性、艺术性上给予观众启示,将国产电影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他是毒枭的私生子,却考取警校,立志除暴安良,做个好人;曾经有一个年轻人,虽然出身黑社会,却不乏善良和原则,希望能做个好人。两个想要成为好人的年轻人,两个身陷无间地狱的卧底,一个虽是好人却不能言,一个欲做好人却不能为。在正邪的斗争中,在人性的挣扎中,整部影片被构建。

影片也好,小说也好,发展几百年,讲述的也都是大同小异的故事。例如,“无间道”之前,港片中不乏卧底英雄的塑造。“无间道”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它创造了全新的故事,而是用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古老的故事,将好人和坏人都作为人来演绎,不用情节框住他们,而让他们在挣扎后抉择,进而推动影片故事的发展。应该说,相比较故事,“无间道”更像一部小说,在剧中,故事情节是退居二线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则是全片重中之重。

“无间道”的细节处理非常到位,使全片在暴力血腥之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温情。例如,黄警司送给陈永仁一块手表,陈永仁认为是针孔摄影机,经其解释,方知道是自己的生日礼物,还要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却在后来佩戴于身。上司送生日礼物给自己的卧底,这样的情节在老片“辣手神探”中也曾经出现过。“无间道”将这一情节细腻化,黄警司将手表与监听设备放在同一个袋子里交给陈永仁,而不是单独赠送,是一个男人的粗线条和深沉;陈永仁拿出手表后,以为是针孔摄影机,一方面是他的敬业,另一方面则是在近十年的卧底生涯中,缺少关爱的体现。黄警司一声“臭小子”的称呼,陈永仁一副对手表的不屑,却又佩戴好,无一不体现两人矛盾又复杂的感情。全剧下来,我们看到,黄警司就像陈永仁的父亲,他欣赏他,关爱他,宁死也不会出卖他,但是不得不利用他破案;陈永仁恨黄警司,恨中又夹杂着敬爱和依恋,宁愿以身犯险,也一定要为其报仇。赠送手表的一段,就是这两个男人复杂感情的最集中体现,让观众在伯乐与千里马的惺惺相惜、生死离别中扼腕。

…… …… 余下全文

篇四 :无间道影评

总体来讲,这部电影在国产片里算是比较成功的,虽然剧情有些略显老套,还是传统的香港警匪片类型,但是它对于人性的揭示和善恶的思考才是这部电影的亮点 影片以一句佛经的话作为开头,十八层地狱之最底层是为无间,而无间道,无疑也是关于罪恶与救赎的一部电影,其实有了这样一层意义它的表现形式已经是其次了,选警匪片无疑是照顾一部商业片的票房问题,但我个人认为它真正打动人的还是它对于善恶的思考 影片的两个核心人物,刘德华和梁朝伟,前者是出身黑道,被大哥指派来到警察局的卧底,而后者则是警察安插到黑帮的卧底,这完全是两个鲜明的对比,刘德华从青年时代心里就有善良的种子的,从他看着梁朝伟的背影说出的“我想换”就可以看出来。两个人其实心里都遭受着煎熬,刘德华想做一个好人却是坏人的身份,梁朝伟是一个好人却每天做着坏人的事,以至于最后连他们自己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影片的最后,刘德华将曾志伟杀死,却在这时遭受到人生最大的煎熬,他将培养自己的老大杀死,表明他是想做一个好人的,但是梁朝伟却发现他坏人的身份,于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爆发了出来,他将梁朝伟的档案彻底删除,这就表明他已经做了决定,那就是牺牲梁朝伟来成就自己的好人,相信尽管是这样他的内心还是挣扎的,可是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从小和刘德华一起被安插在警察局的黑帮卧底师弟,师弟将梁朝伟打死,在转身看到梁朝伟倒下的时候刘德华的眼神是复杂的,有震惊,轻松,无奈,更多的是惋惜,于是影片给了刘德华一个做好人的机会,他打死了自己的师弟,一段秘密就这样被掩埋在一个人的心底,最后,梁朝伟成了英雄,成了烈士,而刘德华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好人,当上了一个真正的警察,可是,他却要一生受到煎熬,毕竟他做一个好人的代价太大了 影片到此为止,留给人们充足的思考空间,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梁朝伟善还是刘德华善,对于我们每个人要做到善又应该怎么做,或许真的是有的善是要以恶为代价的,善和恶本来就是交织在一起的,善与恶交织不清才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无间道

…… …… 余下全文

篇五 :无间道影评

《无间道》香港警匪片的新模式

125043329 王繁

《无间道》我印象最深的一部警匪片,因为我觉得它在剧作方面做得很成功,突破以往警匪片老土的格局,剧情紧密动人,矛盾冲突突出,真正做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首先从选材方面来看,警匪、黑帮、卧底这一类题材的作品在香港电影中可以用泛滥一词来形容。然而《无间道》却并没有立足于以往的那些已经被运用的“相当成熟”的题材而止步不前,它的剧作立意以一个新的角度把黑帮卧底这一类影片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能够把警匪身份搞到如此混乱的作品也还当真是为前无古人。从影片的片名看,“无间”二字,取自《法华经》等佛教典籍,意指八大地狱之中最严酷的无间地狱。在那里,刑罚永不间断。所谓“无间道”,其实是在讲人物的命运,讲人生的错位。它告诉观众:无间,亦有道。

陈永仁、刘建明两位主人公在天台对峙,把整部影片剧作的矛盾冲突推至顶点。这里,陈永仁的“我是警察”和刘建明的“我想做好人”形成鲜明对照:一个身为警察但无人悉知,只能以古惑仔的身份示人;一个除去了昔日老大,希望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二者之间是水火不能相容的,他们彼此掌握着对方的底牌,也被对方掌握着致命的弱点。不可调和的矛盾将影片推到了最高峰。但是,影片虽然在此时已经达到了高潮,却没有提出一个解决双方身份问题矛盾的方法。一切在最高点处滑向结局。

…… …… 余下全文

篇六 :无间道影评

总体来讲,这部电影在国产片里算是比较成功的,虽然剧情有些略显老套,还是传统的香港警匪片类型,但是它对于人性的揭示和善恶的思考才是这部电影的亮点

影片以一句佛经的话作为开头,十八层地狱之最底层是为无间,而无间道,无疑也是关于罪恶与救赎的一部电影,其实有了这样一层意义它的表现形式已经是其次了,选警匪片无疑是照顾一部商业片的票房问题,但我个人认为它真正打动人的还是它对于善恶的思考

影片的两个核心人物,刘德华和梁朝伟,前者是出身黑道,被大哥指派来到警察局的卧底,而后者则是警察安插到黑帮的卧底,这完全是两个鲜明的对比,刘德华从青年时代心里就有善良的种子的,从他看着梁朝伟的背影说出的“我想换”就可以看出来。两个人其实心里都遭受着煎熬,刘德华想做一个好人却是坏人的身份,梁朝伟是一个好人却每天做着坏人的事,以至于最后连他们自己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影片的最后,刘德华将曾志伟杀死,却在这时遭受到人生最大的煎熬,他将培养自己的老大杀死,表明他是想做一个好人的,但是梁朝伟却发现他坏人的身份,于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爆发了出来,他将梁朝伟的档案彻底删除,这就表明他已经做了决定,那就是牺牲梁朝伟来成就自己的好人,相信尽管是这样他的内心还是挣扎的,可是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从小和刘德华一起被安插在警察局的黑帮卧底师弟,师弟将梁朝伟打死,在转身看到梁朝伟倒下的时候刘德华的眼神是复杂的,有震惊,轻松,无奈,更多的是惋惜,于是影片给了刘德华一个做好人的机会,他打死了自己的师弟,一段秘密就这样被掩埋在一个人的心底,最后,梁朝伟成了英雄,成了烈士,而刘德华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好人,当上了一个真正的警察,可是,他却要一生受到煎熬,毕竟他做一个好人的代价太大了

…… …… 余下全文

篇七 :《无间道》影评

《无间道》影评

摘要:19xx年18岁得三合会会员刘建明(刘德华饰)听从大哥韩琛(曾志伟饰)的指示进入警校学习,成为警方卧底。而同时警校中的另一名学生陈永仁(梁朝伟饰),受警方安排表面上将其强迫退学,实际上则是让他进入三合会当卧底。刘建明从警校毕业后顺利的进入警局,并且职位步步高升,已成为刑事情报科A队的一员,在此期间他利用各种机会为韩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而陈永仁在这些年以来已经得到了韩琛的初步信任,但由于韩琛的案件始终没有破,他永远只能呆在黑帮,只有黄警督(黄秋生饰)与他单线联系。20xx年得一个晚上,根据陈永仁卧底情报,获知一批毒品即将交易,而交易的一方为韩琛,但由于当时刘建明及时将消息传给了韩琛使其成功逃脱,不过因此双方发现各自的内部俱有“内鬼”,于是一场激烈的角斗由此展开。在最后的结局中,双方“内鬼”都认出了自己的身份,不过刘建明抢先一步,将陈永仁在警察局的档案已经删除,但在删除之前,保留了一个备份,密码是女朋友Mary的生日。最后陈永仁也死在了韩琛的另一个警方卧底抢下。 关键词:无间道;无间地狱;警匪;卧底;内鬼;彷徨;分裂;挣扎;黑与白;黑帮社会;正义;邪恶;天台;电梯;

佛经里说,无间是八大地狱之中最痛苦的一个。本片以“无间道”作为片名,显然寓意深刻。两个身份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人,他们几乎生活在一个类似无间地狱的环境里,做梦都怕别人拆穿自己的身份。这个世界里,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角色的茫然也就是编导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进入无间地狱是没有轮回的,只有永远受苦,但片中的两位主角却在寻求轮回。

…… …… 余下全文

篇八 :无间道影评

面对“无间道 III 终极无间”狂轰滥炸的宣传攻势,我有些按耐不住,I 和 II 都看了,总体感觉不错,只是时间 不凑巧,没赶上 III 的首映。昨晚,终于一睹庐山芳容,自己不是枪手懒得写影评,何况也写得不好,尽管 社会上的影评早已经铺天盖地,但也懒得看别人写的。不过,好歹花了不少银子来看【无间道系列】 ,不唐 僧几句,如何对得起自己荷包?若是抛弃帅不帅靓不靓的问题,或者抛弃电影技巧演员演技社会伦理道德 等等问题,单单从我脑子里被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烙印而言,细细想来,无非是三句话。无间道 I:对不起,我是警察 还记得“喜剧之王”,看到一脸无厘的星爷严肃的说:其实我是个演员,视线竟然有些模糊。印象最 深刻的台词往往就是最简短的语言,也是最有力的表达。很欣慰,在无间道 I 中,我又看到了类似的一幕。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合情了却不合法,又有很多事合法了便又不合情,对普通人来说,到底如何 选择,的确头疼之极,古人仰天长叹忠孝不能两全也似乎隐约有此无奈。但一个每月领用俸禄时刻不忘为 纳税人保护利益的公务员,一个理智永远胜于感情的卧底警察,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脱口而出:对不起, 我是警察。我觉得,这句台词没有噱头,没有做秀,应该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短短的这句话,衍生出来的意思很深很无奈。我相信你有做好人的愿望,我很想帮助你,让你成为 一个好人,但是,对不起,我是个警察,我必须得向警署负责,而你是不是好人,法官自然会有交待。其 实,接下去一句台词更加精采,对方回答“谁知道?”,这是无间道 I 的点睛之笔,不过理解这句话必须得看 了电影才知道,似乎有进一步被卷入目前泛滥的影评中去了,就此打住。无间道 II:出来混,总有一天要还的 假如说自己少不更事的时候觉得哲学家简直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那么现在觉得是恰恰相反, 貌似神秘的哲学其实更多是来源于各种各样的生活阅历。很难说,那么多枯燥乏味但被捧为经典的哲学理 论有比这句俗语更加接近真理。所以,我固执的认为这句话就是一哲学命题。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你的自由,但请记住,出来混,总有一天要还的。若觉得黑帮白道的大小 人物相继身亡那只是电影而已,那么你错了。木子美就是因为比遽美凤更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活得更加 潇洒,对不起,俺又一次提及美凤,实在是例子太经典了。拉登不比萨达姆高明多少,财力物力人力更是 不及萨的百分之一,但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相对于冰冷铁窗中独自垂泪到天明的老萨而言,依然可以 笑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