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

牵着蜗牛散步

----------铭记历史,缅怀先辈,感受世间情。 俯仰之间,辛亥革命的腥风血雨已掩埋一个世纪之久。那是一场救国救民、势在必行的革命。我们曾扼腕辛亥革命的功败垂成,痛恨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反思革命的不彻底性。虽然革命最终失败了,但它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革命意义是不可否认的。今日,看完电影《十月围城》,那一幕幕辛亥革命前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革命残酷而又不可避免的流血牺牲以及人民群众包括商人、乞丐、车夫、小贩、学生、赌徒等人之间种种崇高而又感人的情愫。

《十月围城》跟以往表现革命主题的电影不一样。它没有把焦点放在革命大人物身上,而是极力了塑造了一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底层人民群众在反抗与斗争中奋不顾身,慷慨就义的崇高形象。他们本与革命党人孙中山素未谋面,毫无瓜葛。但是他们为了各种情谊,在抉择中把自已卷入到了这一场生死不定的保卫活动中。为了保卫革命党人孙中山能够安全到达香港与十三省代表顺利进行秘密会谈,这一批批江湖义士有的甚至根本都不知道自已要保卫的人是谁,却都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成就大义,最后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失去或死亡。就因为他们是商人,是车夫,是学生,是乞丐,是赌徒,所以当他们决定投入到这场意义非凡却又危险万分的活动

…… …… 余下全文

篇二 :《十月围城》观后感

我看《十月围城》

第一次看《十月围城》,心口久久凝噎,第二次看《十月围城》,却泪如雨下。每一次都有一种新的感动。《十月围城》主要描写了清末时,孙中山要与十三省代表开会,商讨发动革命,来挽救危亡中的中国。邪恶的清政府却派出杀手,准备刺杀孙中三以阻止一场大革命对他们利益的迫害。而这次会议,却涌现了无数社会小人物。他们处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唱戏卖艺的却梦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过普通的定居生活;有靠卖臭豆腐为生却愿意为革命牺牲一切的;有经商致富口口声声喊着为革命只出钱不出力,却为革命搭上了家中唯一的儿子的生命的;有虽为阔少,却一心不做亡国奴的;又拉黄包车且怀有美好爱情梦想,但也渴望为革命出一份微薄力量的;有。。。。。。

我不得不说这不但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也是一个成功的小历史故事,更是一首哀婉却美好的古筝曲!《十月围城》融汇着爱国之情,爱情,亲情,友情与一体。所有的小人物有着共同的爱国之情,李玉堂对儿子李重光寄托了深深的父子之情,李玉堂处在矛盾的夹缝中,一方面,他不希望儿子卷入这场有性命之忧的革命厮杀中去,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的爱国情和寄予着希望完成友人重托的感情挤压着他。他,没有退路。由甑子丹饰演的沈重洋愿意为了女儿做一件有尊严的事,在生死之际,他依然手握女儿掉下的布娃娃,那不仅仅是布娃娃,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父爱,在这个世界上,我不得不落泪感叹父爱的伟大。再看李重光让人微笑着流泪,一个有气节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新一代中国人怎能不让人心生微笑,而眼看着这颗闪亮的星星惨遭迫害又怎能不伤心落泪,一切都是因为心中有着一份纯洁的向往,向往幸福与和平。他们又是历史长河中的小人物,甚至不曾留下真实姓名,但是住过会记他们,历史会记住他们,我们会记住他们。在《十月围城》中,每个小人物都有着永不湮灭的精神。在《十月围城》中,我看到一个老人—孙中山的母亲,我不知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坐在儿子的替身面前,紧紧的握着他的手,听着秒针滴答声和门外厮杀声。但我知道在这个母亲平静的表情下掩盖着的是汹涌澎湃的爱与撕心裂肺的担忧。她怕,她怕失去儿子,但她更怕千千万万的母亲失去儿子,所以她选择了这种表情。。。。。。

…… …… 余下全文

篇三 :观后感十月围城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讲述的是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要来香港与13省的革命代表开会商讨武装起义大计,组织一场全国性的反清运动,苟延残喘的满清政府派出暗杀部队,要刺杀孙中山先生,而一群由社会小人物组成的仁人义士,为了不曾谋面的中山先生,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竭尽全力保护中山先生,浴血拼搏的故事。

《十月围城》虽有着刺杀孙中山这样显赫的历史背景,但从本质上来讲它依然是部“本故事纯属虚构”的香港制作。孙中山是否在香港遭到刺杀是无史料可查的,历史上末年的清廷是比较弱势和胆小的政府,没有系统地组织过对孙中山的刺杀活动,唯一有些关联的就是“伦敦蒙难记”。1896年秋天,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驻英国公使馆,后来在英国外交部的干预以及舆论报道之下,公使馆只能放人。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孙并被邀出书描述其遭遇,在电影中,陈少白赠给少爷李重光的也正是此书。而经过“伦敦蒙难记”后,清政府是不敢对孙中山进行刺杀,而且在香港这块英国人管辖的土地上,不可能光天化日之下追杀孙中山几条街。但电影中涉及到不少人物都有着原型,更重要的是影片所透出的情怀和当年是比较相符合的。

《十月围城》渗透出香港人与祖国休戚相关、唇亡齿寒的关系。影片中的港人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有些是逃亡,有些是讨生活,他们暂时逃脱了清廷的魔爪,但并没有因此漠视祖国的安危。相反,他们利用殖民统治者提供的便利,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提供后方支援。英方的暧昧也颇有玩味,一方面不愿得罪清廷,另一方面试图维护自己超脱的姿态。正是在那种特殊的环境里,港人做出了既符合中国传统侠义精神、又顺应历史潮流的勇敢之举。影片最感动的一个细节是:每牺牲一位孙先生的保护者,银幕上打出该人生卒和籍贯的字幕,仿佛是在诉说:他,是香港人;他,是中国人,是这一个个无名小卒的仗义和献身,才使得中国的前途有了希望。

…… …… 余下全文

篇四 :十月围城观后感.共计2800字

一场革命,一场血泪,一场矛盾

——《十月围城》观后感

俯仰之间,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那是革命与战争的五十年,无论是对于世界,抑或是对于中国。辛亥革命便是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的开始。一直以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总得到强烈的认可,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官方意识形态,抑或是社会上的普遍观点,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革命,救民于水火的革命,也为革命最后的功败垂成而扼腕叹息,叹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恨袁世凯盗窃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在我们眼里,辛亥革命一直被视为一个点而不是一个过程。自辛亥革命后,标榜爱国、民主和正义的激进洪流便势不可挡,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打开了关闭激进主义洪流的那扇门,但是每一次运动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之下却无足轻重,这其中也包括辛亥革命。

可以说以往的任何讲述革命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上面的主题,从而一直都充斥着强烈的正反对立,主旋律式的剧情,影视作品和政治教化和政治宣传合为一体。最近的《十月围城》毫无疑问有着传统的主旋律式的色彩,却也让我看到了少有的一抹亮色。

以往任何讲述革命或激进运动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赞美革命的,而且电影的视角无非都是集中在革命的领导人身上,少数伟人的英明决策和叱咤风云。但是《十月围城》的焦点是属于底层的平民,不是英明神武的伟人们,底层民众的选择和付出才是电影所关注的。正因为如此,革命的更多细节得以披露。生命的价值与革命是天平的两端,《十月围城》就是这部衡量的天平。

…… …… 余下全文

篇五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

星期一晚上学校组织了看红色电影《十月围城》,以往看过的任何关于革命或者激进运动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赞美革命的,而且电影的视角无非都是集中在革命的领导人身上,少数伟人的英明决策和叱咤风云。但是《十月围城》却重点突出底层的平民,正因为如此,许多革命的细节得以披露。

每一部影片中都有一些使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我最爱《十月围城》中的崇光父子。深深佩服他们的>勇气与担当。

李玉堂他虽然是个商人,但是他却是个爱国的商人。他在封了报馆之后。仍然坚持把孙中山回国的消息散播出去。他有一个儿子叫李崇光,老来得子。他不希望儿子卷进这场残酷的战争,希望他专心读书,光宗耀祖。然而当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安危面临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舍弃,舍弃自己的儿子,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崇光,年仅十七岁,瘦陈少白影响极深,拥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一心想拯救四万万的人民。当他成为孙中山的替身时,面对敌人是追捕,他对小四说:原来我活了十七年,就是等这一个小时。他还说:我闭上眼就是中国的明天。多么的令人敬佩!

看这部电影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多少仁人为了革命而牺牲了自己。我们如今美好的中国是多少血泪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今天,同时也要为祖国而奋斗。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

…… …… 余下全文

篇六 :十月围城观后感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讲述了19xx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国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革命。一句孙先生的话,成为电影的主旨。最终已分不清是讲述革命,还是痛苦。其实这本身就不是一部很正的史诗片。初次看完甚至觉得它有些反其意义。为了一个15分钟的会议,牺牲了这么多无辜生命。到底是有多值得?革命始终是崇高而又有些荒谬的。李重光兴奋的发了疯似的喊着“支持孙先生!不做亡国奴!”只有17岁的他对革命的理解,我不觉得深刻到哪里去。大事不完全是清醒的人做成的,恰恰需要不清醒与不知情。黄花岗起义,有烈士是用竹筐背着自制的烈性炸弹与敌人拼搏。在纸上谈的慷慨激昂浪漫舒臆,真正实施,无论是读过多少书,懂得多少理,还是要用最鲁莽残酷的方式。血肉面前才是真正人人平等。拼的到底是理念还是身躯?

电影里,我最喜欢李玉堂与严孝国对于革命的看法。李玉堂实际上是因为陈少白的失踪而失了常,他机械重复着陈少白告诉他的关于革命的话,有些滑稽。他是聪明人,他最早理解了陈少白说的革命就是要牺牲,他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在害人还是在救人。革命是对的,社会已腐败,即使他不做,政府也会逼迫他。但是他坚持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去,这是他无法度过的关。抱着死去的重光,李玉堂哭得天昏地暗,嚎啕中他看了陈少白一眼,说不清是愤恨还是无奈。严孝国并不是恶人,他是全剧唯一对革命持完全反对的人。他受过很好的西式教育,却有自己坚定的一套理论和信念,他和革命党人没什么区别,在自己的信念中疯魔。孙文在他心中已经是祸国殃民的妖孽,不顾一切也要除掉。他与陈少白在密室里的那段谈话,到最后的郑重揖别,是全剧对革命最深刻的一次阐述。严孝国在听到王学圻大喊一声重光时,已知晓车里不是孙文,可他还是飞蛾扑火般务必要除掉那个坐在里面的人,临死前才能露出幸福一笑,为的是什么,不得而知。

…… …… 余下全文

篇七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

162112--20111001657--邓修雅

《十月围城》的故事设定在19xx年10月15日这天。历史上这一年的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

19xx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的胜利,让很多中国人认识到立宪政体的重要性。梁启超在海外发起“君主立宪”的号召,但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等激进人士则认为,中国有必要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以开创新时代。慈禧太后对革命的痛恨超出了她对君主立宪的厌恶,于是她开始支持立宪运动。不过立宪运动很快就被证明是清廷掩盖其独裁的拖延战术,也激化了地方政府与清廷的矛盾,让辛亥革命的成功有了可能。

摘自《百度百科》

电影本身精彩度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各个方面都让我觉得,这是一部值得让人坐在电影院里看的好电影。 甚至,《十月围城》让我想到了最爱的《红楼梦》:人物众多,小角色更是不计其数,但却能做到让观者对每个出过场的人物过目不忘、回味无穷,每个人物饱满得几乎可以呼之欲出:执着拼命的陈少白、大义广博的李玉堂、憨直可爱的王复明、单纯忠心的阿四、痴情痛苦的刘郁白、深沉父爱的沈重阳、愚忠顽强的阎孝国?哪怕是一个说过一句话做过一个小动作的小人物,都有让你流泪的理由,都有让你心如刀绞的痛楚。在那时,没几个人知道国父孙中山是谁,也没多少人明白民主、信仰、自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她们所认识的富商李玉堂才是众望所归。他能及时给灾民发放粮食,为革命募捐,为车夫上门提亲,为乞丐找回尊严。他失踪人的偶像,影片中每一个小人物都是为了报答他而去保护一个素未谋面的人。 在清末动荡混乱的大背景下,这些人物与情感交织

…… …… 余下全文

篇八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

观看了《十月围城》这部电影,领略到了辛亥革命成功的不易,更加激发了满腔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更加清楚了“共 产 党员”这四个字的重大意义及内涵。

《十月围城》讲述了19xx年10月15日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学生、赌徒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19xx年,正是清廷疯狂暗杀“革命党”的黑暗年代。10月15日,革命领袖孙中山决定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十三省代表见面会谈。清廷将军阎孝国买通香港警察,在全港织起了一张“刺孙”的天罗地网。而“中国日报”社长陈少白作为革命党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保卫孙中山的任务······

影片为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画面。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为了保护孙文安全离开,那些社会最底层、却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人们,毫不犹豫地为之付出,为之牺牲。感动于他们的壮举,感动于他们的那份信念!

每部成功的电影都有一个或多个优秀的人物形象,《十月围城》也不例外。在所有的角色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重光。

李重光的父亲李玉堂是个商人,但他与那一时期的商人都不同的是他是一个爱国商人,他在报馆被封之后仍坚定的要求把孙中山回国的消息传播出去,他只有一个四十岁时的老来子,但在面临家国与个人的选择时,仍选择了前者。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