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电影《高考19xx观后感》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早就听说过《高考1977》,但是自认为影片无非是在讲述一段历史故事,应该没有什么特色。今天早上看了这部影片,刚看了开头,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电影的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看了剧情将介绍明白了它是一部历史励志剧。

该电影以19xx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为大背景,讲述了东北某农场三分厂,许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知识青年”命运的高考的到来。他们为了参加高考苦苦挣扎着,该片讲述了他们积极争取参加高考的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忽然想起自己的高三生活。那时候我们虽然没有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因为心中有梦想,所以也是和他们一样为了高考,不顾其它的一切,起早贪黑的出入于教室和寝室之间。因为有考上大学,改变父辈命运的抱负,我也曾像他们一样求知若渴,再看看现在,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方向,在迷茫中度过本应该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活。看了这部片子我又重拾了曾经的热情,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整部片子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三十年前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了个体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所以拍摄这样一部题材的电视剧,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让我们思考,激励着现代的年轻人,也让我们不忘历史,再接再励。它承载着历史的意义,更多地改变了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 …… 余下全文

篇二 :电影《高考19xx》观后感

珍惜时间,活在当下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近日,学院党委组织了全院学生党员观看经典红色电影《高考1977》,观影现场,学生党员们满怀期待早早来到报告厅,等候观看,现场可以说是座无虚席,观完电影展,我感触很深,真的,回首这两年多来自己不知道为何忙而忙着的大学生活,不禁想问问,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样值得吗?

还记得那年是七月,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脸上无比的自豪与期待,也还记得那年是九月份踏上K112的列车,怀着激动的心以及对未来的一片美好憧憬,掩藏了心中的那一份不舍,我踏上大学的征途,可是转眼间,大学时光已过大半,到底,时间都去哪儿了?

现在应该是课最多的时候吧,几乎每天都有课,于是乎,嗜睡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但往往因为这样,而睡不着。还记得高三那会儿,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后来发现其实只睡三四个小时也能龙腾虎跃,而现在,每天保证八小时正常睡眠,却发现就是睡足十小时依然迷迷糊糊。到底,这是怎么了?

其实,手机是吞噬大多人时间的一大恶魔:或于课上,或于寝室,或于餐厅,甚至于走路,看nba者有之、聊qq者有之、day day cool run者有之??就这样, 一天天过去了,天亮了,我们又睡着了,再然后,我们就毕业了,最后发现在大学里,其实我们一事无成,什么都没有学到。

…… …… 余下全文

篇三 :红色电影《高考19xx》观后感

红色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为自己而活

看完《高考1977》,感受颇多,心里的感觉,很复杂。既为主人公的经历而难受,也为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高兴。

该片以当年知识青年比较集中的北大荒为故事背景,叙述了当时北大荒某农场一批上海、北京等知识,克服以种种困难挫折,终于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19xx年第一届高考考试。他们的经历让我感叹,但更多的是一种感触。

珍惜学习机会

知识就是力量,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得多得多,它把知识还给了人民,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世界。

与主人公们相比,我们幸运的多,不用等,不用盼,高考机会就在那里,可是,他们历经十一年的艰难困苦,却只为等来这么一个机会。然而与他们相比,我们又可怜很多,虽然时间磨灭了他们的激情,可是他们守候的梦想却依旧那么鲜活,而我们,我们自己的梦想又在何方?我们是否有过梦想,即使有过,又是否坚持至今?

我想,对知识的渴望就是支撑他们坚守自己梦想的动力吧。为了学习,他们可以去偷书;为了学习,他们可以去扛300多斤的麻袋;为了学习,他们可以抵抗压力而绝食;为了学习,他们可以从家里千里迢迢到黑龙江??而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有学校,有图书馆,有网络设备??与他们相比,我们优越得多, 然而,我们却不懂得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只是一味的被动、玩乐,老师让干什么才干什么,从没有因为对知识的渴求而去主动学习。我们身上缺乏的,正是他们的这种对知识的渴望,我想,这也是整个社会所缺乏的吧。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考19xx观后感

努力成才,报党培养之恩

-------观《高考1977》有感

我最近观看了电影《高考1977》,对那种时代的精神生活与学习渴望有了颇多的感受。19xx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年。19xx年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xx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我记得影片中,为了争取读大学推荐的机会,那些知青们用扛大包的形式来一决胜负,看谁能拿到推荐表。我看到的是原来那么一个看似柔弱的小根宝,超乎寻常的站了出来,并获得了潘志友、强子等人的强力支持,赢得了比赛,这样一直很自卑的小根宝也第一次收获了自信和希望。

我记得影片中,一个不胫而走的消息让大家苦苦支撑的“死水”局面震动出涟漪——高考制度将于当年恢复,推荐上大学从制度上就此成为了历史。传言、迟疑、猜测、激动??机遇的大门不再是一张薄而沉重的推荐表,而是向每个急于改变命运的知青打开了。8年积聚的清苦生涯,愤怒和痛苦,如积累的火山开始滚动起他们的岩浆。他们隐约感受到,一场社会的变革即将到来。 19xx年高考恢复,带来的是革命,是希望,是中国这个国家转折,并走向兴盛的标志。正如片尾所讲,19xx年12月10日,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高考在这一天复苏,“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苏醒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考19xx观后感

观《高考1977》有感

观看这部电影时,我的当时并未在。但在我又一个补看了这部电影,一个人看电影和大家一起看电影的感觉大不一样。一个人看感觉没多大意思,但我坚持把它给看结束了。下面就来谈谈看过后的感想吧!

我相信“高考”这个词对于在座的各位都是一个敏感的词。毕竟,我们都参加过高考。

我也是一个已经参加过高考的人我相信大家应该和我一样,每当提起高考,高考的画面就会像一本画册一样,一张一张的浮现在脑海里。曾经,为了高考我们书桌旁边堆积起来一座小山,背上那么那么多的书籍与资料。一天中,我们基本不怎么说话,只是一味的做练习和在那么多的资料中打滚,即使当背后闪过不断的鞭影,我们也只能埋下头继续的前行。每天我们也充实的除了吃饭和压缩的睡眠来迎接着高考,准备着高考。于是,我相信大家应该和我也一样,永远不会忘了高考的,因为高考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了深刻,或者是磨灭不了的。

但是,当我们为了自己的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为了自己的前途而不断奋斗去参加高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谁为了我们提出恢复这样的高考制度,和当年高考制度没恢复之前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30年前错误决策号召下,人们在茫然中感受着命运的苦难,甚至是绝望。一万多人的农场,就有100多个精神病患者。有跳楼的,有上吊的,有为了饥饿去偷窃去斗殴的,有冒着危险偷偷返回城市的,有连续奸污女知青然后自杀的??他们处在剧烈的地域流走和心灵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考19xx观后感

观《高考1977》有感

孙源 品牌二班 130001014

在马哲的课堂上我们观看了电影《高考1977》,对那种时代的精神生活与学习渴望有了颇多的感受。19xx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年。19xx年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xx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我记得影片中,为了争取读大学推荐的机会,那些知青们用扛大包的形式来一决胜负,看谁能拿到推荐表。一个不胫而走的消息让大家苦苦支撑的“死水”局面震动出涟漪——高考制度将于当年恢复,推荐上大学从制度上就此成为了历史。8年积聚的清苦生涯,愤怒和痛苦,如积累的火山开始滚动起他们的岩浆。他们隐约感受到,一场社会的变革即将到来。 19xx年高考恢复,带来的是革命,是希望,是中国这个国家转折,并走向兴盛的标志。正如片尾所讲,19xx年12月10日,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高考在这一天复苏,“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苏醒了”。

现在的我们,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面对着如此好的大学机会,如此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在轻松自由的大学生活中,是那么容易地迷失了自我,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这种生活得来不易,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继承前辈的坚韧不拔、勤奋向上的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汲取党的思想的精华,认真读书,并培养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努力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毕业啦,走出社会啦,我们就会后悔莫及。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考19xx观后感

毫无疑问,高考1977是50后,整整一代人的内心身处最澎湃沧澜的心声,30年前,他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变成了痛苦的“知识青年”,不能再参加高考的“痛”经历了十年时间的磨打,最终降临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时,那已是种迟钝的麻木了。他们丧失城市户籍、中断学业、离开家庭、没有任何财产等最基本的社会身份,……也丧失了最基本的心灵温暖与关爱。

难以忍受的贫苦生活,单调的农业场景,在“战天斗地”“学大寨”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有青春,理想,激情,更有灾难和悲剧。这样的“仅仅能称之为活着的生活”到了19xx年之后,已经堆积了太多的矛盾,人们在茫然中感受着命运的苦难,甚至是绝望。一万多人的农场,就有100多个精神病患者。有跳楼的,有上吊的,有为了饥饿去偷窃去斗殴的,有冒着危险偷偷返回城市的,有连续奸污女知青然后自杀的……他们处在剧烈的地域流走和心灵动荡之中。他们无望地流浪在自己的祖国上,内心充斥着孤独、迷茫、和沉重的伤感,一年,两年,十年,还是永远都是这样?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国家当时的困境?

知识改变命运,对高考的渴望成了当时知识青年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也许成为恢复高考真正的意义所在。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考19xx观后感

观《高考1977》有感

看完《高考1977》,感慨甚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突然觉得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多么幸福啊!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似乎从没想过有高考这个制度是多么好,我们顺其自然的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到高中奔着高考这个目标奋斗,努力。但是,看了这个影片后,我深思了这个问题,恢复高考,对于他们,是幸运的,同时对于我们呢?

《高考1977》,他们为了上大学的唯一一个名额争得焦头烂额,进行了300多斤的“背包”抗包比赛,瘦弱的小根宝为了有归家的机会,拼命扛起了背包。老迟带领青年们开垦荒地,用火烧野草,这时阿三骑着自行车急急忙忙来了,胸前挂着收音机,然后他把收音机高举起来,喊着让所有人听广播,广播中说着恢复高考的决定。所有人都振奋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希望,尤其是一直存在“成份”问题的陈琼,她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开始努力奋发了,没有复习资料,趁夜深人静时,他们爬进了图书馆盗书,虽然被抓住了,但最终还是得到了资料,有了希望。

19xx年,他们拼命争取报名的权利 ,不惜以绝食抗议,他们以披荆斩棘、排除万难的求学渴望复习功课。当他们赶早下山考试时,不料遭遇拖拉机熄火,不过,他们没有放弃,他们在雪地里狂奔,可还是未能赶上每天一趟的小火车,他们都呆了,战都站不稳了,这时老迟开着车赶到了。我被感动了,我想这也是他们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