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观后感

都江堰水利工程观后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 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或犍尾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 …… 余下全文

篇二 :《都江堰》读后感

2009-20xx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科目考查卷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模具08-2班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成 绩

《都江堰》读后感

看到《都江堰》这个标题时候,它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名字多么的熟悉啊!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督造者是秦代的四川郡守李冰。对它的了解仅限于此。但它到底是怎么样的?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里的《都江堰》,他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解析了都江堰的始末,运用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向我们详细剖析了它的人文底蕴和政治意义。文章读罢,我被余大师灵活的思维和独到的理解所深深折服。随即想到了我们现今的工程、现今的社会,感触颇深。

文章在写都江堰之前先描述了一下长城,在多数人心里,长城才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们文化的精髓。但余大师笔锋一转,来了句“但长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儿,被风沙吹塌了,人们再重修起来。而都江堰不是,它骄傲地在风浪中矗立了两千多年,坚固得如同中国的历史”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文章中通过它与长城的这一系列对比,都江堰那充满灵性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透过这鲜活灵动的都江堰,我已被李冰父子深深的感动。

…… …… 余下全文

篇三 :《文化苦旅》观后感

《文化苦旅》观后感

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文化苦旅》是一本游记,而我所理解的游记无非是对风景名胜的罗列介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诚然这本书写的确是风景名胜,可是更多的却着墨于景物的文化内涵,更准确的说是作者余秋雨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点本身的文化内涵融合在一起的文学艺术的结晶,以实物为参照体,情感如诗,确是一场文化苦旅。

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功能之一是鼓动人心,我想《文化苦旅》做到了这一点。此时的我十分想去游览一番都江堰。在我原本的认知里,都江堰就是一座比较大的水坝子,且不说这种认知恰好暴露了我的浅薄无知,且还显露了我的肤浅。在余秋雨的笔下都江堰比长城更为激动人心。只因长城是我所见过的最为雄奇最能震撼我的人文建筑,所以我越发的好奇都江堰带给人的震撼力到底有多大,自己总应该要亲身去见证一番。

景物皆是死的,文学使其赋予了人的情感,在诗人的笔下,它们会哭会笑,可以如少女般清丽脱俗,可以如将军般给人威压,可以如情人般低声呢喃。因为人的情感是传承的,所以这些景这些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从未蒸发消散。两间庙舍、一座楼阁、一个坟包,乃至于一块残砖,千年前有人在其面前诉说着情思,跨越千年之后,仍然有人在那里诉说着情思。余秋雨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不是吗?在王圆箓的碑前伫立,诉说莫高窟之殇,民族文化之殇;在阳关的坟堆里伫立,诉说中华历史的荒原;在柳侯祠前伫立,诉说文人的人格,民

…… …… 余下全文

篇四 :生命的洗礼观后感

生命的洗礼观后感

篇一:生命的洗礼>观后感

桂林泓文七(5)班 刘佩明

母爱是山,母爱是水,这山山水水编织在一起,变成了优美的音乐陪伴我们进入梦乡,变成了美味的早餐滋润我们,变成絮絮叨叨的嘱附陪伴我们成长。

怀胎十月,这万分痛苦母亲挺过去了,在剖腹产时,我想这痛苦也是十分难忍的吧。因为在《生命的洗礼》视频中,当看见婴儿被顺利取出时我也十分开心,因为婴儿没有任何事情,世界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生命。当看到医生一针针地把线和肉连起来时,我又十分揪心,因为被线勒着一定十分地痛。

看完了视频后,>班主任曾老师还跟我们说:“一位母亲生完孩子后,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拉,一动都不能动。如果轻轻地动一下,伤口就会很痛。母亲用自己的痛苦换来了我们的生命,可以说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

母亲把母爱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而我们则要用自己的成功去回报母亲。想起从前,调皮任性,不听劝告,对父母大发脾气的我,我想那时的母亲一定十分地难过,谁又愿意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女对自己这样呢?我想,从前的自己,从此刻开始灰飞烟灭,而会重造出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懂事、听话、乖巧、孝顺父母的人。

母亲,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让我明白了母爱的意义,是您的无私奉献让我重造出了全新的自己。母亲,我爱你,希望你越来越年轻、工作顺利、天天开心!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书写,书写文化之苦旅。 描述,描述历史之盛衰。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 …… 余下全文

篇六 :电影《天河》观后感

生命之水天上来——观《天河》有感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 2014-12-09 作者:刘亭 李明尚

中国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到鬼斧神工的都江堰,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这一切都在向世界宣告着中国之伟大。

水,乃生命之源,是她赐予了人们美好的生活。但是水也有凶猛的一面,它不被引导和控制的时候,往往是灾难的开始。因此,中国人自古就有治水的传统。大禹治水、李冰造堰,都是中国人民治水的先例。而当代,有一项无法忽视的伟大程度绝不亚于之前所提到的工程,那就是南水北调。而如今,我们需要一条天河来贯通南北,滋润良田万顷。这便是南水北调的意义。

想要人定胜天,一定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天河》就讲述了此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影片的故事架构与叙事手法相对中规中矩,没有太多花枝招展的元素,极为平凡且朴实。而正因这般中规中矩和平凡朴实,则让这个红色题材显得极为平易近人,情感表达更易融入观者之心。故事情节以线性特点逐渐展开,有条有理、思路清晰,不疾不徐的将主要人物的理想命运、内心情感、家庭生活描摹出来,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将大故事背景后小人物的各种形态细细雕琢,最后所表露出来的情愫尤为亲切和动人。

…… …… 余下全文

篇七 :颁奖仪式观后感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仪式观后感 海陵小学五四班 陆韦辛

上星期四,学校在每个教室播放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仪式。有“可乐男孩”薛枭、“手电筒女孩”邓清清……。其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方便面”男孩许中政了。

许中政是四川省都江堰市新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地震来临之际,幸运的是他被挤在桌椅之间的空隙中,只受了轻微的皮外伤。他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声音,他鼓励身边的同学不要害怕,就当是做游戏。渐渐地,他昏睡了过去。醒来后,无边的饥饿感一阵阵向他袭来,他用嘴啃桌子,他把桌子想像成方便面,带头和同学们唱起国歌。歌声从废墟里传出,救援人员循声赶来,递进两瓶矿泉水,许中政毫不犹豫把两瓶水都给了同学们,自己舔着干裂的嘴唇一直坚持到被成功救出。

看了许中政的英雄事迹,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许中政在可怕的灾难面前没有悲观消沉,而是乐观地面对,鼓励同学们。他激励自己,一定要活着出去,饿了就把桌子当成方便面,带领同学们唱国歌。当救援人员递进矿泉水后,他顾不上自己,首先想到他人,将水全部给了同学们,自己一滴也舍不得喝。

我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要学习许中政乐观向上的精神,不要为一点困难而害怕,而要勇往直前,乐观地面对生活。我不由想起了高尔基的一句名言: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是一种苦役。我们要把学习当成幸福的事情,因为每天

…… …… 余下全文

篇八 :观《天府的记忆》有感

观《天府的记忆》有感

我所注视的是一个宽大的荧屏,它里面蕴藏的一个都市正在我眼前悄然发展着。我观看着眼前的这个都府,看着它沉寂了二万五千年的微笑与泪水,在我惊讶的双眼中,在历史的舞台上,在不断刷新的屏幕中,重新演绎着,它的风采。

影片共分七集,分别介绍了成都险要的地理位置、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带给成都的一段传奇、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宗教文化等。并说明了成都,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劫难之后,随之又是一次次的崛起。它没有让人们遗忘了它衰落时辛酸的时光,而是以此作对比,反衬出黯然失色后接踵而至的崛起时繁荣昌盛的天府之都!

面对现在美丽的天府,我看见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瞬间,看见洋溢在人们脸上那喜上眉梢的欢悦;面对现在繁华的蓉城,我听到了无数沉浸在鲜花和礼炮中的呐喊声,听到了那白鸽飞上天空的一刹那,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应该怎样感谢你,我的家乡,

是放飞无数纯洁的白鸽,

还是捧出芬芳艳美的鲜花;

是吼出蕴藏心底久久不能宣泄的祝福,

还是展现出一颗颗炽热真挚的心??

回首过去,这美丽的芙蓉花包含了多少人的心,由战争到和平,从弱小走向强大,再由一次次的坠落到更加辉煌的崛起。橄榄枝包裹了硝烟,星星之火已经燎原。这朵饱经沧桑的芙蓉花,历经了战争硝烟的蹂躏,饱受了风风雨雨的践踏,城府依然如此,魅力依然如旧。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