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电影左耳观后感

电影左耳观后感

由苏有朋首度执导、根据饶雪漫畅销青春小说《左耳》改编的同名电影将于4月24日正式公映,小说主要塑造了小耳朵,吧啦,张漾,许弋等一批性格迥异的年轻人的形像,并展现了当下青年人成长时期的疼痛和美好。

《左耳》讲述了十七岁的女孩李珥的左耳听力不好,如果站在左边说话就听不见,不起眼而内向的李珥某天突然就暗恋男生许弋,而同时许弋却被放浪女孩吧啦追求到手。心碎的李珥在偶然的机会和吧啦成为朋友,也认识了吧啦真正心爱的男生张漾。随后吧啦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李珥终于与许弋相恋??

《左耳》电影观后感

学生时代看金庸古龙的我们,在青春文学火爆时,都已工作忙碌,似乎错开了频率。因为欧豪,关注了左耳。听过故事梗概,看过预告花絮,忍住了看全文的冲动,我固执地决定,要在电影里和他们初次相遇。那个传说中“很多女孩不谈恋爱只为等到他”的男孩,我也想亲自去见一见,和他面对面地说声,你好。曾经耳闻的关于他和她们的褒与贬,于我而言,已不重要,因为这一次,我会自己去认识他们。于是,我赴约而来,见到了这群青春洋溢的少年。之前的片花其实已经预告,这不会是个简单轻松的故事,但我没想到的是,以我这种常被批评过分理性的局外看客,也会在旁观时不自觉地落泪心疼。

…… …… 余下全文

篇二 :左耳观后感

《左耳》观后感

关于《左耳》,高二时在新华书店看的这本书。我真的已经忘记当时看书时的心情,而我现在看电影时,居然哭了。虽然我已经忘记书的情节了,可我觉得拍得还可以的。取景,真的太贴近平民百姓的生活环境了,演员的服饰也是。只是我个人感觉里面除了杨洋演技不错,其他的真的需要加把劲。我先说说杨洋饰演的许弋吧,他真的好合适演坏坏的人,比如花花公子。那眼神明明含着危险的光,却闪发出迷人的魅力。真是又爱又恨,大概小耳朵也是这样想的吧!可是作为一个有理智的女孩子,只能对他说:你很迷人,但我要回家。所以小耳朵喜欢他,但不至于要做一切。其实,不管小耳朵为他怎么牺牲,像他那样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不会对别人有什么反应的。不知道谁说过,初恋都是最难忘的,像许弋这么渣渣的人,也是个情种,只是后来这个情种变异了。在我看来,他是真的喜欢过吧啦的。跟一个相处过,那个人走了,却活成了她的样子。一副自甘堕落、玩世不恭的样子,为什么变成这样呢?曾经穿着校服亮出阳光的笑容的那个男孩,一副干净,纯洁的样子,为何如今荡然无存?我觉得,吧啦是导火索,教育才是幕后黑手,自身是根本原因。长期被压抑在父母与老师满满的期待下,按着父母与老师所想的方式生活,本性被囚禁了,自由了无痕迹。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闯进他的生活,改变了他原有的生活轨迹。好的爱情,教人会爱;坏的爱情,教人会恨。不能全怪吧啦,堕落只是让许弋的坏得到释放。其实,如果一个人在需要被关怀,被理解的时候可以得到关怀与理解,他就不会行走在歪路上。歪路,也不比正路好走的。只是他认为变坏了,才有自由,才会不受伤,就算受伤也不会痛。怎么说,许弋都是个渣渣。小耳朵为他挡啤酒瓶,他关怀一句都不说,反过来质问她,说她是破鞋。后来,他明明不喜欢小耳朵,只是需要小耳朵的关怀照顾,才把她留在身边。说什么,你一直爱我,对不对?你不会骗我的,对不对?做我女朋友吧!可怜的许弋,究竟把吧啦伤的多重?被自己折磨的有多苦?变得不是因为爱所以爱,因为被爱所以留住。开始交往时,他对她挺好的。为什么?他说因为她对他好。在他眼里,感情就像一场互惠的交易。他连爱的勇气都没有了。从心理学上说,自我保护主义。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发现自己跟小耳朵太多不合之处了。我记得有个场景,他跟小耳朵看足球,兴奋之余,他想亲小耳朵,小耳朵避开了。我就想说一句了,不亲亲就不能好好恋爱吗不过,话说回来,小耳朵为什么避开两次,一般女生避开一次可能是害怕羞涩或不想发展太快,避开两次说明什么呢?我不懂,说小耳朵不喜欢他,是不符合故事情节。到最后,许弋又跟别人搞上了。连一句道歉,都没有。从此以后,他在歪路上越走越自在,生活不是一般的乱。看来,只有天使才能拯救他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青春,不相欠——《左耳》观后感

很少不看原著就来写影评,《左耳》算一个吧。这部电影,饶雪漫是编剧,苏有朋是导演,片尾曲是赵薇唱的,同样是青春剧,让我想到了两年前那部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如果说《致青春》掀起了80后的集体怀旧热潮,那么其后的《北京爱情故事(电影版)》、《匆匆那年》、《左耳》……往往都是追随而来。有人抨击、有人谩骂、有人嘲笑。但是,最直观的反馈信息就是票房数量,这一部部电影背后“红满天”的票房,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故事本身受众群体的广泛。

话题再次回到《左耳》这部影片,有时候遇到有话聊的影片就会止不住的想抖落一些文字下来,这部影片也是。朋友问我看完后的感想是什么,我说很简单的几个字——“青春,不相欠!”我们生在一个父母很多人是下放知青的年代,就像许弋的父母一样;我们生在一个“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就像高考前的头悬梁、锥刺股一样;我们生在一个好孩子、坏孩子有明显分界的年代,就像李珥和黎吧啦一样;我们生在一个青春可以愚昧但一定要坚强的年代,就像张漾一样;我们生在一个单纯的我爱你,只因为那天篮球场上你穿了我喜欢的白衬衫的年代,就像李珥一样。

多么的懵懂与清纯,仿佛是在书写我们自己的青春,很多的情节那么的熟悉,恰巧某个角色就是身边的某个同学。站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再去看青春,仿佛可以置身事外评头论足,其实我们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而已。

…… …… 余下全文

篇四 :《左耳》观后感

要接纳曾不愿接纳的事物,实则是对过去自己的否定。我和很多人一样,不喜欢自己曾看到的,以为那就是全部。但成长就是不断的学着接纳否定,以及开始敢于正视拒绝。

…… …… 余下全文

篇五 :电影《左耳》观后有感(送女主李珥)

电影《左耳》观后有感(送女主李珥)

嘘!亲爱的,轻拂在左耳旁,

告诉我,你觉得这世界该是怎样?

不记得从何时起,你爱上了月亮,时常孤赏; 有谁能懂这是泪的浪漫,还是心的凄凉。 亲爱的,你知道的,

生活不会像童话故事那样;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远航,

没有什么时间容我们耽搁太长。

今夜,不知忧伤的你,

是否还在独自赏着月光?

亲爱的,可不可以不忧伤;

你归来的路途有我在守望,

那些兴高采烈谈论过的梦想,

如今呢?

是你辜负了它们,还是它们弃你而去。 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忧伤;

失去的就失去吧,遗忘的就遗忘吧,

亲爱的,就算跌倒了,也要微笑着坚强。 即使一个人又怎样,

生活终要接受阳光。

亲爱的,请把梦写在纸上,

丢进大海,任他随波荡漾。

…… …… 余下全文

篇六 :左耳观后感

左耳观后感

左耳>观后感:被狗叼走的也是青春

去看《左耳》之前,我在虾米单曲循环听周杰伦的《米兰的小铁匠》,时隔多年,早年的编曲和声音,干净又好听的不像话。

跟基友聊天,开玩笑说反正我们这种人的青春不值钱,如果真的能交换的话,我愿意拿我最好的那几年送给当年默默无闻的小天王,让他多年轻几年,多写一些稀奇古怪的歌。

两个人一致认为,像我们这种最好的十七八岁都在乖乖的上学,没旷课没打架没堕胎割腕,没歇斯底里风雨中凌乱的青春,真是被狗叼走了一样。

送了也就送了,没什么可心疼的。

然后就跑去看了左耳。

怎么说呢,蓝领子校服啊男生们挥汗如雨的操场啊,课桌上摞着七扭八拐的复习资料,考前的紧张,考后装作狂欢的迷茫。

学校值班的黑胖保安高高壮壮,离开学校的时候,他跟在你背后锁上校门。 连告别都没有。

算算也大九的我,对着屏幕发呆。即使是我,高中时候又怂又不起眼的我,好像也拥有这样的青春。

好吧,我算是听力正常又长咧了的好姑娘小耳朵。

吧啦那样的女孩子,即使没有许弋,小耳朵们还是会争先恐后的往上扑的。女孩子们的交好其实很没有逻辑,小心思一人一兜,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最开始相互走近的,只要在一起了,能甜甜蜜蜜的坐在一起交换内心秘密。

…… …… 余下全文

篇七 :心理电影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这是一部很经典的影片,虽然没有生死离别,惊险刺激的场面,却以温婉柔和的生活故事带给我们感动和心灵的震撼。让我体会到老师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影片讲述了一个“失败的”音乐家马修到一所“池塘底学校”,当一名小小的音乐老师。这所学校聚集着许多问题青年,他们搞恶作剧,说谎,偷盗。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面对犯错的孩子,只会惩罚和关禁闭。然而马修老师的到来改变了这些,他怀着仁爱之心面对孩子们,他组建了合唱队,为孩子们谱写乐谱,用音乐的魅力感化和引导孩子们。在马修老师的努力下,打开了孩子们束缚身心已久的绳索,唤醒了冰冷麻木的管教们,他就如冬日后的第一缕春风,给这个学校带来了温暖。他用自己的真诚,用美妙的歌声打开了学生封闭已久的心,重拾童年的快乐与希望。当孩子们为送马修老师而放飞满天的纸飞机时,相信我们每一个观众都会为之感动。这部看似简单质朴的电影,却让我们内心感到宁静和温情。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部书写青春校园的文艺片,更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而我们作为未来的一名教师,将会有更多感悟,为我们今后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可以说这是一部不看会后悔,看了还想看的电影,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 …… 余下全文

篇八 :电影观后感

《TO KILL A KING》观后感

110422066 厉婷

电影开场时内战已告终结,对英格兰内战的具体情节知之不详,通过一些资料的查询,有了大概的了解。议会军反抗国王查尔斯·斯图亚特的暴政,使英格兰分裂为对立的两部分,通过电影的开场我们不难看出战争的血腥残忍,尤其还是同胞间的自相残杀,此时的英格兰因死亡和破坏而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军队最终战败,查尔斯被俘,并被软禁在伦敦的宫殿之中,获得胜利的指挥军官托马斯·费尔法克斯及其副手奥利弗·克伦威尔,现在面临着国家重建及与国王签订协议,肩负着制定宪法的职责。

在电影的开头费尔法克斯将军做了这样一段自述:“我终于相信所有王冠都会让它的主人堕落,要不是为了争取受到国王的公平对待,我曾没想过会带领一支军队对抗我的同胞,进行三年血腥的兄弟相残。1645年,我们赢了,国王被监禁在伦敦的宫殿中,可是人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时我相信我们可以治理这个国家,但是改革的道路证明比我想象的要漫长和黑暗的多”。从这段话也不难看出,查理一世的暴政最终引起了内战,内战之后国家的改革也经历了相当多的困境,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定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风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