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学前专一 宋子月 130601010222 《幼儿园》是一部很有趣的纪录片。当你不再是儿童,再回头去观望儿童时,可笑之余,你也会觉得儿童和成人之间离得并不那么遥远。孩子们都很可爱,即使有个别孩子很霸道和暴力,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以"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为统领,讲述了一所全托幼儿园里孩子的生活故事。影片很客观,没有加入过多地个人情感。正因为这样的客观,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可爱童真,却也感受到了淡淡地忧郁。

首先,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很多幼儿园的缩影。孩子们总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做这做那,孩子们本应该是不同的,但是慢慢地孩子们成了标准产品,一旦不符合老师的标准,就被认定为"不合格",需要"整风",需要"反省"。幼儿园里孩子多,老师少。老师们很难真正关注到每个孩子,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洗澡、吃饭还是穿衣,甚至是摆放小凳子,孩子们缺失了大人的关爱。而在全托的幼儿园里,这样的情况更为严重。当电影中响起《茉莉花》的背景音乐时候,淡淡地忧伤爬上我的心头。孩子们真的适合在这么小的时候长时间的离开自己的父母吗?大班的一个孩子在被问起"你的爸爸妈妈都在忙些什么?"时说:"我妈妈忙着做美容,我的爸爸忙着和别人吃饭。"而且,在这部纪录片中,有一个男孩子左顾右盼地等侯家长,这也是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孩子虽然一天没看到妈妈,接孩子时从窗口眺望着妈妈的出现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何况影片中的孩子一周没见到妈妈那

…… …… 余下全文

篇二 :对张以庆《幼儿园》的影评

那些模糊而离散的记忆——评张以庆《幼儿园》

那些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孩子的未来。

看到张以庆的《幼儿园》,每件事情都不是连贯的,它并不以某一个小孩或者某几个小孩为主角。如果非要说的话,这部纪录片的主角是有许多个,但是总的来说,都是一个形象,那就是幼儿园的小孩子。它的故事情节如此支离破碎,然而却让观众的印象很是深刻,因为它表现的就是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事情,是上过幼儿园的人都会有过的经历。那一个个长镜头的组合以及关于孩子们镜头的特写,还有镜头的运动来表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表现,让我不禁想起了幼儿园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我最终还没能确定下来,是表现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表现社会对孩子的影响吗?也许只是幼儿园这个小社会?还是全都有?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表现了幼儿园那些小孩子的本性。

虽然这部作品的主题不大明确,但是它的叙事结构还是颇为清晰的。这部作品的叙事角度,是以一般纪录片常用的纯客观叙事的角度,讲述幼儿园的故事。但由于这部纪录片并不以某一个人为主角,而是以多件没有清晰的时间线和因果关系的事情穿插而成的,因此可以定为它是以缀合式团块结构的叙事模式来讲述故事,根据小孩子的衣服,我们也可以判断其叙事的时间是以夏秋冬春夏的方式来走的。 在我看片子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细节应该就是那些背景的音乐,在这部纪录片中,除了现场收的声音乐声还有幼儿园念的歌曲,只有那首《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和口琴的音乐让我印象最深。第一次出现的《茉莉花》背景音乐是在他们第一次午睡,在马上要睡着和睡熟的时候出现。我忽然想起了以前在学校住宿的时候,睡醒了老师会播的音乐。口琴的音乐和《茉莉花》都不是很欢快的,而是充满一种淡淡的哀伤。那是我曾想快快长大的日子,想快点变成大人,快点成年,快点老去的时候。而当我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我开始还念过去,那种大家都在一起玩,一起睡觉,不开心就哭,哭完就好了的童年。

…… …… 余下全文

篇三 :张以庆《幼儿园》浅析

张以庆《幼儿园》浅析

在网上查过一些人对于此片的评价,相当的人质疑该片的真实性,认为对于纪录片来说导演干预得太多。对于这个问题张以庆在湖北电视台接受访问时也提到过,对此他这样解释“这些人是带着根深蒂固的观念来看的,他们始终认为苹果是红的,如果你拿出的苹果是绿的,他们就认为不是苹果”。个人觉得张导说得很对,那些始终认为幼儿园是快乐的,孩子是天真的人似乎就没经历过童年。《北方的那努克》算得上是纪录片的始祖了,整片看似没有拍摄者的干预,是完全的实录,但实际上依然有“摆拍”的内容,并引发了“摆拍”是否是纪录的一场论战。可见关于纪录片是否该有人为干预的争论由来已久。个人认为纪录片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对现实的简单复制,纪录片毕竟只是一些由电视镜头构成的视频影像,它是对现实的再现,但毕竟又不是现实。它是有限的,而现实是无限的,这就注定了它不可能对现实实现复制。它不可能像现实那样去记录下连续的长时间的每一秒的事实,和现实的情景等长,技术上做不到,而且观众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来观看纪录片只为了从镜头里感受真实。由于技术、时间等这些局限,我们只能挑选那些能客观反映事实的普遍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事实片段去拍摄,尽量用系列的电视镜头照射出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就决定了导演必然要对拍摄进行一定的调度,这也就必然导致对片子的人为干预。这种必要的干预并不是人为的对事实的破坏,而是为了更好地更有力地表现客观事实,在有限的画面中表现尽可能多的客观事实。我甚至可以这样说,张以庆对这部纪录片没有施加过人为干预。虽然片中出现了让小朋友叠凳子、向小朋友提问等这些明显的“人为镜头”,但大人却没有对小孩子的处置态度、方式做任何的暗示、引导,并未对其进行任何干预,让小孩子有了完全的自主权,这就保证了这些所谓的“人为镜头”是对小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客观的反映。这种调度将有限的“复制式的拍摄”中极难反映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且并未对事实造成破坏,这又何尝不可呢?

…… …… 余下全文

篇四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有一种影片叫纪录片,它用自然的光束、虚化的镜头、真实的场景,再现了我们都曾经拥有过但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有一个地方叫幼儿园,它是我们最初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独立的开端,那里充满了最真实的泪与笑、最放肆的吵与闹、最纯净的歌声与舞蹈。

有一群人叫小孩儿,他们和她们都是曾经的我们,仅仅是十几年的光阴啊,我们羡慕而爱怜地称他们“小朋友”,他们天真而尊敬地喊我们“哥哥姐姐”甚至“叔叔阿姨”。

儿童眼里的儿童,是同学,是朋友,也可能是打闹嬉戏的小冤家。中年眼里的儿童,是顽皮的小家伙,是可爱的小宝贝,也可能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老年眼里的儿童,是希望,是遥远的回忆和下一世的未来。而青年眼里的儿童,是难以言说的过去和现在,是最尴尬的怀念和祭奠。

我相信,看过张以庆导演执导的纪录片《幼儿园》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震撼,由此引发出每个人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张以庆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这是导演对自己作品的解释。

…… …… 余下全文

篇五 :《幼儿园》观后感

《幼儿园》观后感

在这学期的最后一次课上看了一部纪录片《幼儿园》,再现了我们曾经拥有却再也回不去的童年。从开始的哈哈大笑到后来平静中我有些被感动,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当初的选择。妈妈说幼儿园时的我哭了一个星期,每次吃饭的时候妈妈都偷偷来看我,可是我总是一声不响,饭也不吃,一个人坐着哭,片子里的小朋友拉着妈妈哭着喊着要回家。又联想到填报大学专业时,本来想选择学前教育的我因为成绩达不到二本分数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今天的会计专业,可是这半个学期的通识课依然让我看到了学前教育的魅力。

片子的开始的那句“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简单的一句话却触发感慨,幼儿园,它是我们最初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独立的开端,那里充满了最真实的泪与笑、最放肆的吵与闹、最纯净的歌声与舞蹈。张以庆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当我们已不再是孩子,看这部影片,可笑之余,忽然觉得我们跟孩子的距离并不远。

…… …… 余下全文

篇六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大同,明天见!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在旋律悠扬的歌曲中,纪录片缓缓开始,幼儿园孩童的小小身影渐渐映入眼帘,他们的笑声、哭声、嬉闹声融入心底。我想,看过张以庆导演执导的这部《幼儿园》纪录片的人,一定都会觉得仿佛回忆了一遍自己的童年。而身为武汉本地人的我,听到小孩们偶尔飚出的武汉话,拼凑起儿时模糊的碎片,更是觉得里面的某个小朋友就是我。就像题记写的:“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张以庆导演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武汉的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记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的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的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孩子们进入幼儿园,从此离开家庭,开始接触外界社会。这一切和他们原来的生活都大相径庭,每一寸土地都是未涉足的,每一缕阳光都是新鲜的,每一个人都是陌生的。离开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庇护,发泄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哭泣,那个小朋友第一天被爸爸妈妈送来幼儿园,他对老师哭喊着:“老师别抢我!”很多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吃饭时眼泪鼻涕口水一起流。两个男孩打架。一个小孩被逼着喝药,苦的一直撅嘴,老师对他说“对着电视喝就不苦了”。孩

…… …… 余下全文

篇七 :《幼儿园》观后感

《幼儿园》观后感

,可爱又感动,而且有点搞笑,最后 最近观看了视频《幼儿园》

又非常催泪。说它与其说是纪录片,不如说是艺术片, 因为它的画面构图,颜色比例都非常适合去欣赏琢磨,可是它唯一适合作为艺术片的就是它的真实性,艺术片多少存在着加工的成分,而作为一部记录儿童生活的片子, 它以真实的手法去表现了一个阶段 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它清晰的折射了儿童的内心世界。

虽然我不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是我觉得这部纪录片从手法上也拍得很好, 在观看过程中就可以感知到张以庆所花的功夫。 其时间顺序是从孩子们开始入园 到最后拍毕业照,中间的部分则是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情景。《幼儿园》中有两条线索,一条就是从小班到大班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孩子的喜怒哀乐的这种情绪, 另一条就是采访段落。 这两条线索相互交错,形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相信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是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在我 的记忆中,那从来就是强行将你从父母的温暖怀抱中带走的地方,就是你要去面 对现实世界第一步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你要去和外面的人外面的世 界接触,这也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是得是失谁也说不清楚。

…… …… 余下全文

篇八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一)

新学期的教师>培训,我们观看纪录片《幼儿园》,讲述了一所全托幼儿园里孩子的生活>故事,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缩影。

通过观看电影,我觉得老师们的集体教育,过多地统一化标准,让孩子们越来越早地失去了童真,失去自己的个性。片子里一个小朋友被问为什么能长这么高时说:'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听到这个答案,我的心很沉重。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孩子就会讲如此公式化的话语?原来在幼儿园里,他就已经被教育要讲这样的话了吗?孩子们总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做这做那,慢慢地孩子们成了标准产品,一旦不符合老师的标准,就被认定为'不合格',需要'整风',需要'反省'.

通过观看电影,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认识世界,但是又并不完全懂得这个世界。在他们眼里,警察是抓人的,把坏小孩带走;在他们眼里交警的罚款变成了收钱,自己收的钱要给领导,因为领导不能没有钱;最重要的是孩子的那一份天真在一点点的流失,想到这里我慢慢地感到淡淡的无奈与哀伤。其实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孩子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然而,有些家长和教师往往自居的扼杀了孩子的天真,孩子被关得像小大人似的,如果孩子无拘无束,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会被斥之为不懂事。为了孩子更好的快乐成长,我们的教育应该宽松些,开放些,还孩子的天真,让他们自由表现自己,这样,孩子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