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学反思-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学说话时候。按说,高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经过长期观察,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

1、背诵积累少。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原始积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整背诵的诗歌非常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哀。

2、语言障碍。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 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与总结

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高中语文组 许慧

摘要: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通常事倍功半,因为诗歌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且表达方式复杂多变。为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内容必然也要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文集中对高中诗歌鉴赏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力求为我国的素质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高中诗歌 鉴赏 教学 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教师和学生都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毕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符合社会及个人要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一、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的心理影响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以往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学生变成了做题目的机器,师生都忽略了彼此情感态度的教育,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是非常需要投入情感的。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是教师为主体,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只会动笔不会动脑。如,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了再用的题海战术。生搬硬套,学生不求甚解,只需要知道答案,求得高分,而忽视了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将自己放入到作者的创作情境中,所以写出来的答案千篇一律,漏洞百出,缺乏思考性,鉴赏能力自然不会提高。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诗歌鉴赏课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课教学反思

高淑杰

本节课是高二诗歌的一节诗歌鉴赏课,面对的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有一定的诗歌积累,但又不很丰富,欣赏诗歌没有具体方法,仅凭感觉。因此,在设计本堂课时我对学习目标作如此定位:这是一节咏物诗鉴赏,是想通过这节课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咏物诗,它有什么特点,并交给他们鉴赏咏物诗的基本方法。 当然,不可能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就真正学会了欣赏咏物诗。“授之以渔”,但不一定立马就能补到“鱼”,学生还需要以后长期大量的诗歌积累。有积累,才可能谈鉴赏。本节课只是做了初步的尝试,难免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这节课在调动学生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1.重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尽量不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由学生去读、去品味、通过生生交流合作去解决问题。学生理解不透的地方教师适当给以点拨。

2.给学生更自由的发表见解的机会,重视课堂的临时生成,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3.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以肯定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解题指导教学反思

宜四中 金月

《考试大纲》针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是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法和经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就我这堂课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感想。

今天这堂课重在让学生学会对诗歌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鉴赏。我用了先介绍方法,再进行实践分析,最后再回顾应用的步骤来构建整个课堂。整体来说,课堂设计比较合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最后也能做到初步会读、读懂、鉴赏诗歌的程度。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首先,既然是高三复习课,就可以在教学导入中加入《考试大纲》中对于诗歌鉴赏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更清楚这堂课的目的,也能勾起学生学习的干劲。其次,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一定的其他元素,使课件呈现多元化,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活力。再次,在对学生应用诗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少讲一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所长。 这次课堂展示,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吸取这次珍贵的教学经验,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中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县中学语文组 

中考复习正在紧张进行,5月4日(青年节)按照学校安排,我进行了《中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课堂教学。本节课我选取了诗歌鉴赏中的一个小的专题――古代咏月诗文,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及技巧。现结合课前设计、课堂授课及课后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如下:

一、说课

《考试大纲》针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是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法和经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学生面对诗歌鉴赏有畏惧心理,怕做这类题目。有时满怀信心地做了,也拿不到多少分。特别是对民族学生学生更是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根据甘肃省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的考试内容,具体到本课的具体复习教学目标有二:

1.了解设题特点。

2.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熟悉各类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诗歌鉴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诗歌鉴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库尔勒市第二中学 蒋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意象,了解意象之于诗歌的重要性;

2.积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意象分析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重点);

2.把握意象的组合方式,基本感受意象组合营造的诗歌意境(难点);

3.培养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展现中国诗歌的意蕴和魅力。

2.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通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美。 学习方式:

交流讨论,交互合作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诗经楚辞汉府,唐诗宋词元曲,共同构成了一条灿烂的艺术银河,记录着我们民族的情感和思想,它不仅仅只是一部文学史,更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史,心灵史,精神史。中国文人诗客在山川风物下挥洒情思,在花鸟鱼虫后抒发情致,读懂这些意象,才能读懂我们的诗史。

二、认识意象

1.感受意象。配乐诵读《山居秋暝》,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感受诗境,由“诗中有画”的诗境引出诗歌意象在诗歌中的地位。(要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2013--20xx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工作总结

弹指一挥间,一个学期又接近了尾声,反思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小结,以鞭策自己更好地迎接新一学期的到来。

本学期重点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古诗的理解对学生来说难度在于:一是诗歌创作的时代久远,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古诗中的特殊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三是古诗中某些词义与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偏差较大,需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时代背景来理解。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应分三步走:

一、课前预习,自学清障

针对古诗的上述特点,课前可布置学生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扫除学习上的“拦路虎”。预习需完成的任务:(1)了解诗人的生活朝代、生平事迹、历史背景;(2)利用工具书理解难懂字词的意思;(3)读通诗歌,大致了解诗意;(4)试译全诗,运用勾画圈点读书法和生疑发问读书法找出问题;(5)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归纳诗歌主旨,找“诗眼”,找艺术手法。通过预习,学生基本扫除了学习障碍,变过去的被动听取知识为主动索取知识,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教师组织分组式讨论,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彼此的预习成果,互相弥补预习漏洞,解决一些问题,交流思想打开思路。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及难点问题进行点拨教学。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与高考知识点复习教学反思

一、处理教材的想法

(一)、蓦然回首,还是“寻觅文言的津梁”——注意与必修内容的联系 误区一:误把选修教材与必修内容割裂开来

教学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本真还是不变的,新课程的理念是前后贯通的。我们老师们肯定还记得必修三第四专题的“寻觅文言津梁”,这是我在整个人教版教材编排中最喜欢也最受用的一个专题,因为它让我和我的学生都受用无穷。记得上《论语》时,我就是用这一专题的理念去教的,感觉比较得心应手,而且我也真正感受到学生开始喜欢上古诗文了。当然,学生是有惰性的,这就要我们老师做好引导。怎么引导?钱梦龙的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我的水平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我读了好几遍才读出好的,就是我要导读的地方。” 省级培训部的王荣生教授指出“核心教学环节的展开”对我启发也比较大。他说要注意“选文的教学价值”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结合,而合情的教学环节是:由学生不喜欢的让他喜欢,由学生读不懂的让他读懂,由学生读不好的让他读好。在备课前即要估量学生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再展开教学。 有时候,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议一议,再读一读??看似笨拙,实则质朴。至少用这种理念去授课,学生不排斥,也不觉得枯燥,而且非常配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