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调动课堂积极性初探

孙静雅

进入八年级后,学生们较之七年级明显稳重了。反映到课堂上,听课更专注,但不理想的一方面就是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有了不同,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调动学生探讨交流和发言的积极性,我在讲授《范进中举》这一课时做了一个尝试。

教学片断:

小说单元的教学,人物形象是一个大块,如果每一个形象都有老师引领着从文本中一个个寻找依据,不仅占用大量时间,并且由老师“撵着学”,其学习效果也不佳。于是我组织学生分为四大组,每大组重点分析一个人物,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从文中找依据,分析人物形象。时间富余还可以根据本组情况分析其他形象,以便全班交流时对其他任务组的回答进行补充。而我只将黑板分为四部分,分别写下“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邻居”四个词。并对学生提出要求。

师: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派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写到黑板上,黑板上已有的其他组不再重复。书写要工整、清楚。

(要求刚一提完,各小组就纷纷讨论起来。用笔将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语句勾画出来,并认真做好旁批。)

师:已经分析完的小组可以将讨论的结果写到黑板上。

(一时间大家争先恐后,都跃跃欲试,希望把自己组的智慧结晶展示到黑板上。在下面的其他组也很专注的看着板书,看是否与自己组的讨论结果一致,更希望上面同学写不完整,自己能为他补充。)

…… …… 余下全文

篇二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一、教学困难分析

1、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当中,《范进中举》应该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但即便如此,我觉得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课文的主题批判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以至整个社会的毒害,可是学生对科举制度并不熟悉,为什么范进在穷困潦倒、困顿之极的情况下还要去参加科考?为什么一旦范进中了举,周围的人包括他的岳父在内都一改过去的冷漠或责骂,对他恭恭敬敬的?这些背景知识学生并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这就是教学的困难之一。

2、小说具有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概括情节一般没多大困难,可是一到分析人物形象,问题就来了。有的照搬现成的资料;有的完全根据个人的喜好;有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的故意曲解文本。为什么会发生上述情况?我以为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深入研读课文,二是没有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此外,在评价范进人形象时,很多人容易看到其可怜、醉心功名的一面,而对虚伪圆滑的一面有时看不出来。这可能是因为没有读过原著,所以对人物形象把握不全面。

3、《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其讽刺艺术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学生读了课文后觉得可笑,可是要说为什么可笑,就不容易回答上来了。我觉得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

…… …… 余下全文

篇三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教师 王庆美

《范进中举》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本文是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

因为课文较长,且文白掺杂,又不想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第一课时在简介作者和《儒林外史》后,让学生当堂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围绕中举这个中心事件又写了哪些事?(让学生练习概括事件的方法,提醒学生语言简洁),因为当堂读下来占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只有5分交流展示明确,非常仓促,最后5分钟挑写生字词语。40分钟紧紧张张。

《范进中举》作为传统篇目,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第二课时备课时我一直在思索:对于初三的学生,怎样教学这篇小说才能实现用时少、效果好,怎样设计教学环节和主要问题才能使课堂有效甚至高效?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和一个拓展。三个问题:1、范进中举,为何会疯?(引导学生思考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影响之大。)

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并思考封建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的危害。)3、讽刺是本文突出的特色,找出喜欢的语段加以赏析。(我用范进赠钱、屠户拿钱做为范例。)

…… …… 余下全文

篇四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设计简说:

本文编排在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是一篇清代时期的白话小说的节选部分。作者用对比、夸张及细节性描写的手法,意在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教学这样的文章,能否唤起学生的认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学中要设法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感悟社会,体察世风,理解民情,关爱他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并获得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古代白话小说与现代小说语言上的差别。

本设计完全抛弃旧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打开教学思路,激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设计分四大块:一是互助合作 ; 二是分工自学; 三是融会贯通; 四是拓展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

一、互助合作

采用分小组学习方式(6人一小组)。初识铺路主要解决文字现象,初步了解小说,为进行二、三两块打下基础。小组合理分工:2人负责寻找难读的字音和难解地字词;2人理会词类运用的技巧;2 人负责文章人物的活动背景(查相关的资料),找出最精美的部分(范进喜极发疯),然后小组交流。交流时共同解决小组提出的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全班交流主要是质疑、释疑,最后再回到个人活动中来,主要任务是读懂课文。

…… …… 余下全文

篇六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批注,并且要求学生在批注时只要写写关键字就可以了,学生在这样的要求下读了有30分钟左右,当然有的同学读的比较慢,说明他们在边读边思上做得还不够好,后来在抽学生说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概括得都不错,但还有的学生总是脱离不了原文,总是受原文的限制;或者是不会用自己的话来说,不能很好地把一些较长的话用简单的句子概括出来,说明不少学生在概括能力还不行,还提进行相应的分解训练。也就是说可以先教给他们“一”,再让他们学会“三”,比如可以把第一段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学会概括,第一段如下: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母亲自和媳妇在厨下做饭。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胡屠户又道:“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 …… 余下全文

篇七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组 温金先

《范进中举》是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本文是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

《范进中举》作为传统篇目,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备课时我一直在思索:对于初二的学生,怎样教学这篇小说才能实现用时少、效果好,怎样设计教学环节和主要问题才能使课堂有效甚至高效?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和一个拓展。三个问题:1、范进中举,为何会疯?(引导学生思考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影响之大。)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并思考封建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的危害。)3、讽刺是本文突出的特色,找出喜欢的语段加以赏析。(我用范进赠钱、屠户拿钱做为范例。)一个拓展:古代像范进这样人读书是为了追求富贵、光宗耀祖,而我们今天读书的目的就不同了,谈谈你读书的目的和你的理想打算。(引导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

…… …… 余下全文

篇八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由一个案例想到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非谓滔滔不绝的说,学生默默聆听,而在于引导、启迪”,这句话的的意思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一个完全的讲授者变为引导者。但这并不是说教师的角色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下面请看一段节选的教学案例:

片段一:

“??生:老师,我觉得范进不值得可笑,我很佩服他。”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范进是成功者,十年寒窗,一考一落,但他不灰心丧气,还奋力上进,在家人、亲戚的反对下,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还不罢休最终达到目标我很佩服他。”

“师:同学们还有其它意见吗”

??

“师:同学们讨论热烈,这很好”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范进中举后其言行心态又会怎么样?” “生:晕官味,钓一只烟、跷二郎腿、看书、写文章??”

“师:是这样吗?”

“生:不会,因范进来自民众,来自农村,他会想到中举后的生活来之不易,它一定会为百姓造福,体察民情,为老百姓办实事、办真事的”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有见地,请大家拿起笔来写写中举后的范进,充分发挥想象??”

以上选自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著的。编著的目的很显然是想使其在课程改革实施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