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刘超

《木兰从军》一文中,课后有这样的练习: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这是一道拓展性练习,也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要让练笔走进我们的课堂。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学习课文水乳交融,是以写促读的关键,在语境中学习课文,用笔归纳自己的思维、想象、情感等,理解更为透彻。我的学生是这样写的:

木兰说:“爸爸,您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年纪又小,不够当兵的年龄,我应该去帮助那些打仗的士兵,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即使牺牲了也值得。原谅我不能在家陪伴你们。”

木兰说:“我肯定要去战场,为千万个百姓牺牲值得。你们从小就教育我要爱祖国,长大了要保卫国家,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国家正需要我,让我去吧!”

木兰说:“如果人人像我不去打仗的话,可能国家和百姓都会遭殃,到时候,我们的家,我们的性命都会保不住的,我是个女孩子,可能不能做什么,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等我胜利回来后,我们还可以快快乐乐的生活呢。”

课堂练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使感受相同,但经过思考,运用语言表达的方式迥异而富有个性,上面的三句话就是很好的例子。

…… …… 余下全文

篇二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我执教的是《木兰从军》第一课时,读通课文,走近木兰,感悟她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是我这一课时定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形象呢?

一、识字方法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病”字用一个顺口溜让孩子轻松记住了“病”字的字形和字义;教学“男“字时利用字理知识帮助孩子体会决心女扮男装的不易;”“焦急”这两个字虽然不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让孩子抓住下面四点底表示火,和急字的心字底,可帮助孩子理解木兰焦急似火的心情,。

二、发挥想象,促进理解

课文语言精练,同时也留下一些值得学生想象的“空白”。教学时利用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既能更深入地理解木兰的品质,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想象、表演木兰是如何说服自己的父亲、母亲、弟弟的,这个拓展性训练让学生深入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其次,第三小节的一连串动词短语浓缩了木兰南征北战、奋勇杀敌的艰辛,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木兰奔赴前线路上的情形以及在战场上的表现,再现了这些悲壮的场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再次,让学生想象当将士们看到一身女装的木兰会想些什么,也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木兰女扮男装、屡建战功的不易。

…… …… 余下全文

篇三 :《木兰从军》公开课教案反思

《木兰从军》教案——青年教师精品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2、学会12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焦急万分、愁眉不展、无可奈何、依依不舍”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和机智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导入】: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通过学课文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物,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著名京剧大师是(梅兰芳)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大禹) ;回故乡探望母亲的大元帅是(陈毅) )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

2.出示图一、二。一个文静的姑娘怎么变成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板书课题

3.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4.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呢?

【字词】:过渡: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看课文动画。

1. 自己读课文.

…… …… 余下全文

篇四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尴尬 思考 重试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一个尴尬的局面至今让我感到愧疚。不过这种尴尬也促我去思考,使我有所得。

这节课我讲的是《木兰从军》,开始上课了,我向同学们提出文章有几个自然段等问题,孩子们答得非常好,兴趣逐渐浓厚起来,开始学习课文了,我按照我预先设计好自以为新颖的思路,对学生们说:“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段,然后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怎样用一幅画展示给同学们。”他们读了一会之后,我开始提问,让他们做造型,第一自然段还能有学生摆出拉弓射箭的样子,而第二自然段就出现了尴尬局面,无论我怎样启发,他们就是没人来做,学生就是不配合,一反平时讲课的局面,我虽然反复的启发,可学生就是做不出来,这时我的头有点大,我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勉强按自然段做了几个姿势,这一节课就在无助中过去了。课下我带着羞愧陷入了沉思,回想着课上的情形,在心里多次问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那种局面呢?在“快乐语文”网站上我看了《让我们千百次追问:什么是好课?》这篇文章,让我眼前一亮,我静下心来回想以前教过的较为成功的课与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比较,最后我给了自己一个答案:学生不配合不参与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感兴趣。为什么不感兴趣呢?教师没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感兴趣,他们不能做到。我在讲课前只考虑了文章的内容离我们的现实较远,要让学生理解,必须要创设一种情境,拉近古今距离,然而我却忽视了孩子的特点。作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不适合于这些学生,脱离了现实,这种做法也就好比让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说话走路一样。《什么是好课》中崔教授说的“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我觉得每节课有每节课的特点和标准,学生也不相同,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自己的个性及学生的特点去备课。激发学生兴趣并不一定是把课堂氛围搞得热热闹闹,而应讲究程序和策略,尊重学生,追求学生语言的活、思维的活、学习的活。教师确定的目标要让学生知道。当然目标不能太高或太低,提提脚能够到,凭真功夫去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学有所获就可以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课<<木兰从军>>第一课时.本节课我达到了两个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和两个多音字.生字的书写放在第二课时.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新课程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课前学生没有预习课文,也没有接触任何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孩子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先将本课生字新词在大屏幕上显示,让学生在预习中主动探索,进行“检阅词语兵”这个环节,扫清阅读障碍。同时预习中也对木兰有初步的认识。理解字词放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进行。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给孩子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在“品读”中识英雄。这一点是我对新课程理念关于阅读教学的体会。“女英雄”是文章切入点,文眼,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木兰是位女英雄?这也是本文的一条线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权力阅读,想象,在“品读”中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替父从军”这一部分紧扣重点词“焦急万分”、“理应”、“英勇善战”进行朗读,“赫赫战功”这一部分紧扣“披”、“跨”、“渡”、“过”四个传神的动词朗读,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更深的体会,在畅快淋漓的朗读中木兰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在孩子们的眼前仿佛栩栩如生,那一声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就是对女英雄木兰发自内心地由衷赞叹!

…… …… 余下全文

篇六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由于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没能很好地把握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导致完成不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显得琐屑、杂乱,重难点不突出。另外,为了过多强调一些历史常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案,没能关注学生,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在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以谈话导入的方式,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长大后想成为什么呢?”便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说出自己的美好理想时,我侍机问“小朋友,你长大了,想成为一名英雄吗?想成为一名英雄,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的呢!需要小朋友付出很多,才行呢!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认识一位我国的古代的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为了让学生直观对花木兰有所了解,我便出示了花木兰身着战袍的飒爽英姿告诉学生:“这就是花木兰。”原以为这样的设计行之有效,孰知这样的环节,占用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导致难点还未突破,便已下课。 在听课老师和领导评课时就提出了这一点:“现在的语文课堂,应该屏弃所有修饰,那些所谓的花枝招展的花样,对教学不起什么作用,反倒影响教学质量。反之,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似的导入反倒行之有效。”

华丽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简简单单、朴朴实实的课堂、扎扎实实的课堂,才是最实用的。也是我作为年轻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

…… …… 余下全文

篇七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反思(一)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改写而成的。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在这个故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英 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时,我先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然后进行自主识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字谜;编顺口溜??然后进行书写,最后同桌互相听写生字。

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我在第二课时设计了“唱一唱”,(学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课前五分钟展示);“讲一讲”,(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讲花木兰的故事,让学生人人都参与讲故事,并做出相应的评价。这一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通过自己的讲述走进了记忆里,从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说一说”(说一说木兰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样的?在孩子们畅所欲言的发言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英勇善战的优良品质此时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了。)这一系列多向互动情境,通过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让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 …… 余下全文

篇八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202班 毛燕娉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传说故事。作者以简练的、富有激情的语言,为低年级学生展现了一个生动、传奇的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

文章第一自然段通过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知道木兰是女的,引出第一自然段,通过训练读让学生重点读出“女英雄”三个字,并通过教师设问:你心中什么样的人是英雄,展开讨论并引出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第二自然段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就引导学生抓住木兰的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北方发生战争,朝廷紧急征兵,这是国家的忧;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但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没到当兵的年龄,这是家的忧。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读出感情,如读“焦急万分“等。在这段教学中我还随文学习了“征”“兵”两个字,通过老师示范书写,学生描红写字等形式,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这个生字的书写。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教学的重点放在本段的一些动名词,如“披战袍、跨骏马、过燕山、渡黄河”等,让学会理解“赫赫战功”一词,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然理解什么是“英勇善战”。

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体会将士们知道木兰是文静俊美的姑娘时的“惊讶”,图文结合,让学生看图赞扬女英雄花木兰。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