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反思中国式的教育

反思中国式的教育

中国式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

1. 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传统上的)

2. 强烈的家长意志(传统上的)

3. 片面偏执的思想(近二十年形成的)

功利主义色彩:

自开科举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教育就是读书,而考中科举就是读书的唯一目标与意义。当下亦然,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对下一代的教育就是让他(她)考上大学甚至更高学历,最后挤进去所谓的上流社会,赢取优质的生活。

究其因由,其根本之根本来自于社会分配严重不公,对劳动力的报酬严重不平等!读书是进入垄断阶层的入场券,社会呈单极发展,且分化日趋严重。相同的劳动力付出,其报酬相差之巨大无以形容。某些工种,如清洁建筑家政等,工作又脏又累,但单位时间的收入却是其它工种或管理层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到了现在,资本拥有者或所谓高级管理人才又更进一步垄断财富,中产阶级受到更严重的压榨,以至社会底层所谓靠手而不是靠“脑”吃饭的人更难以从中产阶级的指缝里分得必须的生活资料。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基本的谋生,无怪乎家长要逼迫孩子上名校,考大学。现在甚至说大学文凭也不值钱了,要硕士博士,留学...对于没有钱和权的家庭背景的人尤其如此。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一个母亲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一个母亲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儿子小学快毕业那年,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二十年以后的我》,放学回来儿子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妈妈,我今天写了一篇特别好的作文,同学们看了都说我写好。”,我拿过儿子的作文本看了起来,真的写得挺好。这篇作文写得有点象篇小小说,开篇先描述了一番他身上现代化的装备,穿着高科技合成材料制成的衣服,开着磁悬浮汽车,用指纹识别器打开自己家的大门,然后他到了一个考古现场,原来二十年以后他成了一个考古学家,在考古现场,他利用自己丰富的考古学知识对现场发掘的一种化石进行分析判断,原来那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恐龙化石。他载着喜悦回家,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跑出来迎接他,叫他“爸爸”。文章写的又生动又有趣,有描写有对话,有叙述有论说,真实生动的把一个孩子对自己二十年以后的状态再现了出来。我连说:“好!好!赶紧交给老师。”

几天以后我还记得儿子的那篇作文,于是问他:“你的作文老师看了吗?怎么给你批的?” 儿子叹了口气:“嗨!老师看是看了,可是老师说‘你写的个屁,什么磁悬浮汽车、指纹识别器,你见过?重写!”

“那你重写了吗?”

“不重写不行呀,我只好重写了一篇,瞎诌吧。我知道老师是让我们写自己的理想,上大学,然后再考硕士、考博士,然后再考上国家公务员,或者当作家呀,当科学家呀,成为社会精英。可是妈妈,只有这些才算是理想吗?我想当考古学家不算理想吗?”

…… …… 余下全文

篇三 :从小林校长的教育方式中反思中国当代的教育

从小林校长的教育方式中反思中国当代的教育

摘要:研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的教育方式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并与中国当代的教育方式作对比,由此反思中国的当代教育,探讨小林校长的教育方式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并提出个人的理解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方式 《窗边的小豆豆》 小林校长 中国当代教育 《窗边的小豆豆》是黑柳彻子最出名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小林校长经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小林校长的独特的教育方式给予了巴学园的孩子一个轻松愉快成长环境,不仅使不少孩子有了一颗善良的心,而且对不少孩子以后的成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小林校长曾在成蹊小学担任过音乐教师,成蹊小学的创立者中村春二先生的尊重孩子个性和倡导自由教育的教育方针,给了小林先生很大的影响,他成立巴学园后在校内实行的也一直是自由教育。此外,小林院长早年曾受资助到欧洲考察教育情况,学习教育学。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成为小林院长的独特而又创新的教育方式的珍贵养分,而小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教育模式反思

中国教育模式反思

美国《纽约时报》12月7日的报道说,中国首次参加中学生国际标准化考试就取得了不俗成绩,代表中国参赛的约5100名上海15岁中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这三项测试中全部取得第一。相比而言,美国中学生的表现则差得多:科学位列23,阅读位列17,数学位列31。中国的教育“强度”震惊世界,然而,这真值得我们沾沾自喜么?

从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特征来看,中国的教育制度培育的都是“高分生”,而高分未必高能,和未来的创造性也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

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让小狮子离开母亲,自己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无一人,“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使孩子取得高分,不惜剥夺了孩子其他方面应有的成长教育。如填鸭式的学习,不让其参与实践活动,不让其参与必要的社会交往,更不能随便玩耍,玩伴必须是学习好的,甚至在学习上要求孩子注重考试的主要科目,所谓的副科目应付一下就行。而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同样是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每天下午3时30分就放学,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我,可以获得学分;主动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研究性报告或论文,也可以积攒学分;而达到一定学分,就能申请理想的大学,学生因此有了目标和求知欲。

…… …… 余下全文

篇五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今年的诺贝尔奖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我国却没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我想这与我国教育的现状有很大关系。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我国教育的现状。 首先是从我国国情上来说。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很大压力。因为人口众多,很难实现真正的小班教学,在人口众多的地区,一名老师要负责的有几十名甚至几百名同学。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对每个人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为每一名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最多的也只是尽力做到公平,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放弃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去重点关心那些成绩好的,讨老师欢心的同学。这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一个原因。大家知道,芬兰的教育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重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芬兰优质教育的基石。在芬兰,没有平民和贵族学校之分,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一样的配备一样的师资,而且他们把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初中生和学习迟缓者身上。芬兰的老师说“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迟缓的人身上,不让一个人落后。而在中国,却不一样,老师是放弃那些学习差的,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好的少数同学的身上。这样又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呢?

…… …… 余下全文

篇六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读《中国教育怎么了》和《观念决定成长》有感 专业:物理学 班级:2011级物理2B班 学号:20112301167 姓名:黄彦

【摘要】

1.《中国教育怎么了》

孩子们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只是倍数做题,逐渐变成了考试极其,他们的能力训练、品格塑造、价值观教育十分缺乏;分数和升学率成为多数学校和多是教师工作的指挥棒,一些“|灵魂工程师”甚至开始争相追名逐利;人才市场上,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多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进入社会之后热衷权钱,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混淆是非;还有近5800万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爱,缺少关注,缺失家庭教育??

2.《观念决定成长——影响世界的30个教育新观念》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知识更新,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充电”,以适应“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和剧烈的社会变革,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因此,教育孩子学会“点金术”比追求学习成绩、高学历更加重要。为引领您走出教育的误区,我们尽可能全面搜集近年来影响较大,经实践和实践检验为正确,并能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30个教育新观念,从胎教到终身教育的过程中,既有方法上的指导,又有现货的可借鉴实例,我们真诚希望这本小书能够给您教育孩子带来的帮助。

…… …… 余下全文

篇七 :对悲剧的反思——“中国式教育”

中国式教育

时事摘要:一对15岁的孪生姐妹因嫌父母管教过

严,竟将剧毒鼠药拌进稀饭中,最终将亲生父母双双毒死家中。这对忤逆姐妹在逃亡7天后被警方抓获。被抓获后二女交待了毒杀父母的全部过程。

据两姐妹说,他们从小被寄养在姨姑家学习,到小

学三年级时才跟父母同住。爸爸十分威严,总是以家长自居,妈妈是家庭主妇,经常打麻将,顾不上她们。父母管教十分严格,为了让孩子考好成绩,不让她们看电视、不让她们出街、也不让她们带同学回家。周末父母还请了家庭老师为他们补习。她们感觉很累很压抑。但是父母不理解,把漂亮衣服和零花钱当作对他们最好的爱。一次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妈妈数落

说“把她的脸丢光了”,爸爸罚他们跪了20多分钟。 这起悲剧令我们扼腕叹息,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

庭,为什么会这样?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1、多物质少时间

事件中的父母认为为孩子报各种课外班,买许多

漂亮衣服,给大把的零花钱,就是爱孩子。但是这种爱,却不是孩子想要的,他们想要的,仅仅是坐在一起聊聊天,围在桌旁吃吃饭。但是,父母却由于各种

雨于是本来也反复优势形成的女儿题还能够不息率了品牌生活过得无聊批评了11原因没有时间陪孩子。殊不知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亲子”互动,没有了爸爸妈妈亲身参与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已经变得名存实亡。

…… …… 余下全文

篇八 :从复旦大学投毒案反思中国教育问题

从复旦大学投毒案反思中国教育问题

导语

12月11日,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此案历经三年,一波三折,至此司法程序宣告完结。只是,尘埃未曾落定。相信许多人心里仍无法完全平静下来。林森浩的冲动行为结束了黄洋年轻的生命,也让自己走上不归路,更留给两个家庭无尽的哀伤。

这起悲剧,值得反思的地方太多了。此前,网上已有不少讨论。而在林森浩已被执行死刑的现在,尤其是看了他最后接受央视采访、与父亲会见的相关报道,我只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教育好一个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

从表面看,林森浩是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佼佼者,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又因成绩优秀免试进入复旦大学读研。一个孩子培养到这样,堪称成功的榜样。但事实是,林森浩获得了好教育,却显然没有教育好。也许他在专业上很优秀,在性格与价值观方面却存在严重缺陷。

过多注重成绩、成功这些标准,而忽视人的内在素质,恰是当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通病。一个人从启蒙阶段到长大成人,是建立人生观和理想追求的重要阶段。但在这阶段,考试成绩却是多数老师和家长追逐的目标。这样的话,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就会被扭曲成以“智”优先,进而被异化为考试成绩优先。小孩在心智成长阶段未能得到成人的良好指引,在性格养成方面也就难免存在不足。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