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和反思

东兴中心小学 王达华

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关键:

进行对比练习。

教学目标:

1、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2、理解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角的大小原理。

3、通过“摆”、“量”、“画”,加深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印象,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每人一张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发现问题

1、画角。每个学生画一个角。

2、比较角的大小。先同桌之间比较角的大小,然后小组(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之间比较角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回答问题:你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怎么确定角的大小? 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容易比较的用眼睛观察;难于比较的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

第二个问题:学生说不清楚。

4、教师板书(画角,∠1=60° ∠2=70°方向相反) 提问:∠1大还是∠2大?大多少?

…… …… 余下全文

篇二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

教 学 反 思

太平中小学 余廷坤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

一是量角器的摆放,

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

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 在教学角的度量中, 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我认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

其次是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容易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这一单元看似内容不多但比较抽象,学好本单元内容,对今后学习平面图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角的度量是本单元的难点,是比较开放的一个章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先让他们观察量角器的形状是半圆形的,我们也可以叫它半圆仪,再让学生拿量角器认真观察,然后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这样比直接告诉他们哪是刻度线,哪是中心点的效果要好的多,他们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接着让他们明白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小圆圈来表示。什么是1度呢?因为半圆是180度,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怎样 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试着量一量,量后会出现几种错误:一是顶点没有和中心点重合;二是0 度刻度线没有和角一边重合;三是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时看成了外圈刻度或是应看外圈刻度时看成了内圈刻度。这时我给他们他们讲解正确的量角方法。并编了一首口诀:中心对顶点,0度对一边,要知角度数,分清内外圈。

当学生学会了量角,还应让他们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叉开大下有关。再引导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做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的角就越大。

…… …… 余下全文

篇四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

教 学 反 思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

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

一是量角器的摆放,

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

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

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 在教学角的度量中, 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我认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

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

其次是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

容易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及教学反思1

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 单元  角的度量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过程与方法:

1、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

2课时    角的度量

…… …… 余下全文

篇六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原本在第四周就应该开的公开课,在忙碌中,延迟到今天。对于我来说,这节课很重要,最后决定用多媒体上课。上午终于结束了这堂公开课,感谢今天听课的老师和支持我的老师们。听取了老师们的意见,以下是我对这节公开课的反思。

《角的度量》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是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准备的。这节课中让学生读量角器上的度数是一个难点。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时拟订了这样四条:(1)认识量角器;(2)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3)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件的展示,我选用了色彩对比强烈的图片作为底色,课文内容框架结构比较清晰。有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总结了一下这堂课的顺口溜“点对点,线对边,0在外读外,0在内读内”。这样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内容更加清晰。

本节课的不足有:1、在课堂调控方面自信不足,让学生看图片找角的时候没有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2、在认识量角器这个环节上,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规格、质量等要求,课上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有的是使用的学具袋里的量角器,上面的刻度比较稀疏;有的学生的量角器的中心是被挖空的一个洞,这样学生在进行中心对顶点这个步骤是也会出现偏差,这些量角器对学生正确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量角器的放法上,没有让学生充分的运用量角器上的俩条0刻度线,在放法上只讲解一种,高估学生的理解能力了;在读数是,没有强调各角的读数写在哪里?怎么写?有何区分?3、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我只关注到学生如何去放量角器,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读数是怎么标记的,在这方面我还不够细心。

…… …… 余下全文

篇七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课后反思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课后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量角的单位和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怎么看量角器的刻度是一个难点,什么时候从内圈看,什么时候看外圈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学中的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动口“做数学”的时机,从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数学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思。

认识量角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在量角器上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新鲜的事物总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的观察是认真的,仔细的,汇报发现也很积极,我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引导归纳小结,这个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学完,从中体验了探索的乐趣。紧接着提出怎样用量角器去量一个角呢?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欲望。

学生先自己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不明白:量角时为什么量角器中间那个点要对准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边,另一边看刻度,在读角的刻度时很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看外刻度线上的数或内刻度线上的数,尽管有的同学会量,也不知所措,说不出理由。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寻找量角的方法,中心对准角的顶点,就意味着量角器上有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条边,另一条边旋转到量角器的另一条刻度线上,说明你要量的角就是量角器上形成的这个角。教学时发现学生比较容易认错刻度,因为每条长刻度线上都有两个数,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什么好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之后请学生发言。有的说:“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的这条边对着的0是在内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内圈的数字,如果对着的0是在外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外圈的数字。”还有的说:“我先判断画的角如果是锐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小数,如果是钝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大数。”在这个时机引导总结出量角的方法:“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一边认刻度,内外分清楚。”还真不能小看学生的力量,他们总结的方法很适合大家用。

…… …… 余下全文

篇八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新徐小学 刘连国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顶点和中心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还要分清内外刻度。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教学中,我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中交流的机会。首先,让学生回忆测量线段的长短、物体质量分别需要什么工具?角的大小用什么测量?这样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教学时,先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己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什么?课上开始,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每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我根据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为了加强记忆,课件展示量角器的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这样不仅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还使教学 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测量角的大小时,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先让学生试着量,然后说出测量度数及方法。测量结果不尽相同,想出的方法不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