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国学教育心得及反思

国学教育心得及反思

20xx-7-15 9:29:22 作者:李宏恩 浏览:2950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在于:

一、传承美德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二、健全人格

学生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 …… 余下全文

篇二 :国学反思

诵读经典,明理导行

礼贤镇第二中心小学 张雅娈

8月22—25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兴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分别从教育和教学两个方面为教师们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精髓浸润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方向。

通过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国学的深邃,同时更让我看到了许多充满人文智慧和写信人生真谛的论述,其敏锐的观察、合理的推定、经验的告诫,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国安邦济世之基。为期四天的培训让我感触颇深。

一、对国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听几位教授分析了《论语》、《孟子》、《声律启蒙》后,我对国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经过祖祖辈辈国人的创造、提炼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人类的财富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们各个生活领域中起着启发作用,仍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国学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是让我们在研学中国古文化中领悟万物运行的玄妙,感悟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学习国学,正确掌握和灵活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这对我们今后生活和工作有着良好的帮助。

…… …… 余下全文

篇三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反思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反思

扶余县五家站镇中心校 施春华

“国学经典诵读”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年级的学生学习已有一年了,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化已有了初步了解,收到了启蒙教育,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实践活动:每天一次固定时间的诵读,师生共同进步;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每学期评选一次“国学小标兵”。让老师、学生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带来勃勃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操与文化底蕴。“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师生的口头禅,“李杜诗篇万口传”成了班级良好的学诗风气,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日益浓厚。

1、诵读方法趣味化。小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所以在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画画法: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 …… 余下全文

篇四 :国学反思

近段时间,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反思了很多,看着社会上出现了的“国学热”,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学。“国学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也是其中受益者之一,就是在这的推动下,我这个无知小辈才开始真正的对这让人自豪的国学有所深的接触,而想想现在还是懵懂,真的很是惭愧。

中国的文化精髓就是“国学”。但看着中国那所谓的“国学热”,淡淡的温度的还时有时无,难怪很多人也都在质疑“国学热”到底到持续多久?

国学是国家的一个文化品牌,国学的研究和弘扬不可或缺,这不仅是出于人文学术体系完整性的考虑,更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实需要。因为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光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军队作后盾,还要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就是国家的一个文化品牌。因此,人们应该自觉肩负起弘扬国学的责任。

所以我认为国学的普及的弘扬要从娃娃做起.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应该从小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终身研读不止。事实上,在新世纪、新阶段,要想真正地振兴国学,就应该夯实基础。小学、中学都应该重视国学教学,让年轻一代增长关于国学的知识,熟知一些关于国学的文化思想经典,并懂得发挥我们传统文化的优长,反思我们的教学单单以课本为主,如果能够结合国学经典让孩子从小开始接触国学,那么孔融让梨的故事便不会仅仅出现在课本上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国学反思

《古朗月行》(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读“会读”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教学重点:

识字和感悟、背诵古诗以及从朗读、感悟中感受到诗中美妙的意境。 内容分析: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原16行,课文节选其前4行。诗人以比喻的形式把月亮的形和美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出来。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能正确朗读字词,但对古诗描绘的情境可能感悟不深。 教学过程:

一、神话导入,揭题。

同学们,我们以前听过嫦娥奔月的神话吗?听说过。那现在还想不想再听一遍。讲完神话,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和月亮有关的古诗。(板书:古朗月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诗句,师巡视指导。

过渡:我发现大家刚才都读的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注意表扬用的评价语。)

读古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节奏)

3、再读古诗,指导节奏朗读。

(齐读、比赛读、指名读!)

过渡: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学们都已经把古诗读得这么流利了,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李白一起去观赏美丽的月亮吧!

…… …… 余下全文

篇六 :国学教学反思

国学《自羲农》教学反思

杨芙蓉

本次国学研讨课活动,我选择了执教《三字经》中的《自羲农》一课。选择这一内容参加国学研讨课,主要基于以下思考:(1)作为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代表性内容,《三字经》已经进入小学教育内容中。源于南宋,迄今700多年历史的《三字经》相传为宋朝末年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经后人不断增补,被誉为“千古一奇书”。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全书1500多字,融“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2)我校一年级开始国学教学,经典诵读已经成为我校语文特色。我选择这一内容,可以进一步交流国学教学经验,探索适合本校经典诵读特色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征,我在课前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1)逐句学习《自羲农》,对生字进行指导。(2)多种方式练读,读熟,读出节奏感。(3)动画出示,讲解经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经文中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大禹治水》的故事导入,让孩子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利用课件中的配乐朗读,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小声读,让孩子们对经文有初步认识。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来读,把

…… …… 余下全文

篇七 :国学教案、反思

“学国学、 学做人”教育系列材料—国学教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

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

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全班同学大声回答:“诵读千古美文 争当少年君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大声说出班级读书口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生对古诗文: 师诵上句,生对下句。

(1)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书月活动中,我们一起背了很

多古诗词,大家还记得吗?

(2)男女生对决。

师:男同学先来,人生自古谁无死

…… …… 余下全文

篇八 :国 学 反 思

国 学 反 思

宁山路小学

张晶

一天,班里两个学生因一点小事吵骂起来,一时间,脏话连篇。我又气又急,该如何处理呢?

我拿故事当“教鞭”:同学们,他俩吵架很激动,大家也很紧张。为了让我们都放松放松,我讲一故事给大家听。

有一天,佛印禅师与苏东坡相对打坐。苏东坡问:“大师,你现在看到的苏东坡是什么?”佛印反问:“你看到的佛印是什么?”苏东坡开玩笑说:“我用我的天眼看大师是团牛粪。”佛印微微一笑:“我用我的法眼看你是如来。”回到家,苏东坡洋洋得意地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说:“哥,你输惨了。难道你不知道人对一切外在事物的反映都是内心的投射吗?你内心是牛粪,所以你看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心底是如来,所以看你也是如来。”

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人吵架,用脏话骂人的人,自以为胜者,其实,他输惨了。

实践证明,拿故事当“教鞭”的方法能更好地鞭策、鼓励、教育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孩子们乐意接受,而且效果明显,记忆长久。 分析:

读了这则案例,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从电视新闻上看到的一则报道。一个地区在语文综合时间活动时间开展了全市范围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诵读活动。一段时间坚持下来,许多孩子能熟练的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名著中的内容。除了文学知识方面的收获之外,老师们还发现,随着国学经典的诵读,孩子的言行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原本有个在班里像小霸王一样整天打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