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爱 国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明 志

1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自 强

3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4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7、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51、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诚 信

5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7、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现代文: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现代文: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 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3.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现代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可译作: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现代文:把别人的家当自家看待,别人的国家当自已的国家看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一种大公无私的思想境界!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古来能做大事的人,不只有超越别人的才能,也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 …… 余下全文

篇四 :经典名句——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经典名句——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学生版·上下)

(上)第一辑 公忠爱国

第二章 惜时

第一章 爱国

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不而乐。 4、尽忠报国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6、一寸山河一寸金。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二章 奉公

9、公生明,偏生暗。 10、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第三章 廉政

1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2、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第二辑 砥砺品学

第一章 励志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志当存高远。 15、有志者事竟成。 16、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7、闻鸡起舞。

1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9、少年心事当挐(ru)云。 20、将相无无种,男儿当自强。 21、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22、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2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6、一寸光阴一寸金。

2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9、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贵和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贵和

贵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就:靠近。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勤俭篇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勤

俭篇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