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泊秦淮 赏析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构思细密而精巧。首句描绘的画面迷蒙中透出冷寂,描绘的画面具有——朦胧迷茫冷寂的特点,作用是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第二句点明悲凉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后两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的本意是斥责歌女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诗人表面上指责商女,其实是应用的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婉曲而形象地议论,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家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3、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4、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5、《泊秦淮》作者 ,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本诗作者为“”。本诗从听觉的角度,运用“曲笔”的手法,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慨的诗句是 。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考古诗词赏析-3.2泊秦淮

3.2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赏析:

1、主题:本诗抒发了作者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2、仔细品味“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说说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①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突出了水边夜色迷蒙、冷寂的特点(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②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愤的基调。

3、“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①“夜泊秦淮近酒家”揭示了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②照应了诗题。③“近酒家”引出下文。④这句诗在全诗结构中起枢纽作用。(承上启下)

4、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①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②诗人表面上是在斥责歌女,真实的意图是讽刺座中那些点歌听歌的人,矛头指向那些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③这两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借用典故,针砭时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因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5、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 …… 余下全文

篇三 :《泊秦淮》赏析

泊秦淮

杜牧(唐)

1、译文: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2、第一句诗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特点:夜色浓厚,清冷寂静或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作用: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的伤感情怀。

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两个“笼”字写景有怎样的妙处?

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4、“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字意味深长蕴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

一是形象的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二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5、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说出其中理由。

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6、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说商女不知所唱为亡国之音,实际讽喻听歌之人,批评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

…… …… 余下全文

篇四 :泊秦淮 赏析

泊秦淮 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803年-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

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

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

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

被称为“小李杜”。

注释

(1)选自《樊川诗集注》。秦淮(河名):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

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2)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3)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清徐增《而庵说唐诗》

云: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

(4)《后庭花》:就是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

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

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 …… 余下全文

篇五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习题与答案-泊秦淮 杜牧

泊秦淮 杜牧

【文学常识】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选自《樊川诗集注》。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①商女:卖唱的歌女。②笼:笼罩。

【翻译】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犹自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理解默写】

1.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为揭示中心作铺垫的写景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赏析】

此诗语言凝练含蓄。诗人巧妙地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借以透露自己深沉的忧虑。开头从写景入手,用两个“笼”字把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勾画出来,然后着力描述岸边洒家的弦乐歌声,预示唐王朝的末日即将来临,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主题】

本诗写诗人在晚唐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的一种忧国情绪,讽刺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愤。

…… …… 余下全文

篇六 :《泊秦淮》赏析

《泊秦淮》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不愧为传世佳作。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考诗词赏析之《秋词》《泊秦淮》

中考诗词赏析之《秋词》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陋室铭》,《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等。

●写作背景

“诗言志”。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但他虽被贬谪,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秋词》共二首(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参考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

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

…… …… 余下全文

篇八 :泊秦淮知识点

泊秦淮

作者: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诗词

烟笼寒水月笼沙, 写景——夜景

夜泊秦淮近酒家。 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名句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夜泊秦淮近酒家”

点名“夜泊”,交待写诗的时间、地点;以“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