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登鹳雀楼》习题

《登鹳雀楼》习题

一、基础过关

1.组词:

白( ) 黄( )

欲( ) 更( )

2.补充诗句

白日( ) , 黄河( )。 ( )千里目 , ( ) 一层楼。

3.解释字词

目的意思是 ,欲的意思是 穷的意思是 ,千里的意思是

二、综合训练

1.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3.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

三、拓展应用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2.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

3.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登鹳雀楼

一、基础过关

1.组词:

白天 黄色

欲望 更加

2.补充诗句

依山尽 入海流 欲穷 更上

…… …… 余下全文

篇二 :古诗名句

1、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4、《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

爱国诗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送别诗--友情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 余下全文

篇三 :经典古诗名句

1.水滴涟漪终消散,木记轮回恋此生。-----这句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所联诗句中的绝唱

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 3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宋无名氏

4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和情 ,竹 枝 词,刘禹锡

6《离思》元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7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8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采薇

11施肩吾的《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 …… 余下全文

篇四 :名诗名句大全

名诗名句大全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李绿园《歧路灯》)

4、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夔州歌》)

7、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时珍《本草纲目》)

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文公文集》)

1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1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5、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成语)

1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俗语)

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 …… 余下全文

篇五 :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

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

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5、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6、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7、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9、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1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1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1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15、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华千古名句

中华文化精华--千古名句

千古名句之一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书西江造口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饮酒》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贞《生查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民歌《长歌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一)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4、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16、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7、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1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19、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20、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 …… 余下全文

篇八 :《登鹳雀楼》评析美文欣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

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