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司马迁名言

司马迁名言

司马迁名言

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4··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5·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司马迁名句

·

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7·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10·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司马迁 —— 司马迁语录

· 11·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12·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13·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14·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15· 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 司马迁语录

·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 16·不知其人,视其友。

17·.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 …… 余下全文

篇二 :司马迁 名言

司马迁名言

1. 不义而富且贵,于11. 究前人之际,通我如浮云 古今之变

2. 不知其人,视其友 12. 酒极则乱,乐极3.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4. 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5.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6.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7. 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 8. 父母者,人之本也 9. 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10.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生悲 13.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4.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5.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6. 民人以食为天 17.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18. 女无美恶,入宫见嫉;士无贤肖,入朝见妒

19.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1.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22.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23.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24.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5. 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26.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 …… 余下全文

篇三 :司马迁名言

司马迁名言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3、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义。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7、不识其人视其友。

…… …… 余下全文

篇四 :司马迁名言

司马迁名言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马迁(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司马迁(汉)《史记·商君列传》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汉)《报任少卿书》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司马迁(汉)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司马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汉)司马迁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司马迁

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汉)司马迁

不知其人,视其友。 ——司马迁

…… …… 余下全文

篇五 :纪传体通史鼻祖司马迁名言精选

纪传体通史鼻祖司马迁名言精选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马迁(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司马迁(汉)《史记·商君列传》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汉)《报任少卿书》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司马迁(汉)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司马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汉)司马迁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司马迁 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汉)司马迁

不知其人,视其友。 ——司马迁

…… …… 余下全文

篇六 :温总理引用司马迁名言

温总理引用司马迁名言

温总理引用司马迁名言

分享到:

人民网3月14日电 今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记者会上,引用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回答记者问,表示自己听取网上批评声音的态度。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们知道您常常会上网,在网络上您可以看到网民对政府工作、对您本人的肯定和赞扬,但是也会有“拍砖”的,您怎么看待这些批评的声音? 更多 温家宝: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人民提出意见批评政府。因此,在网上听到有“拍砖”的声音,我并不感到奇怪,我以为这是正常的事情。群众许多批评的意见值得我们深思,而政府重视和决定的许多重大问题,经常是从群众“拍砖”里头得到的。

我甚至考虑,把一些经常批评政府的代表人士请到中南海,面对面地听取他们意见。如果你们注意的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听取意见的安排中,我们已经尝试做了,但还很不够。 在我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而是我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我对社会感到有点忧虑。我将坚持人言不足恤的勇气,义无反顾地继续奋斗。

“谣诼”出自《楚辞·离骚》,原文为“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王逸注:“谣,谓毁也。诼,犹谮也。”洪兴祖补注:“言众女竞为谣言,以谮愬我。”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出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原文为“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做《离骚》,盖自怨生也。”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关于信任的名言警句

关于信任的名言警句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贵的东西。——乔臾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诚实和勤恳,应该成为你永远的伴侣。——富兰克林

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拉罗什夫利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身。——莎士比亚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公众的信任不能随便托付给人,除非这个人首先证实自己能胜任而且适合从事这项工作。——马·亨利

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莎士比亚

人与人之间最高的信任,无过于言听计从的信任。——培根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身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司马迁的历史资料

司马迁的历史资料

一、 司马迁基本情况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被世人称为“历史之父”。

早年时期的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曾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主持史书的编写工作,监管国家典籍,另外天文历法也是其职责,类似钦天监),司马谈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 在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继承其父对《史记》的编纂。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

1

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司马迁含垢忍辱忍受“宫刑”。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