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学与问赵红娟

23、学与问

陆桥实验小学 赵红娟

课前积累名言:

1、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问的重要性

2、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怎么问

3、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 问谁

4、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5、三人行 必有我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

2、进一步了解说理文的写作特点。理清条理,找到文章提出的观点,了解作者是用剧烈的方法把观点说清楚的。

3、研读哥白尼的例子,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感悟问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知道文章提出的观点,了解说理文的写法。

一、破题 找共性 布置读书要求

1、板书学 问关于“学 问 ” 你怎么理解,当我们听人家说这人有学问,你想那是一个怎样的人呀? 你联想到了那个成语?那我们来尝试由“博”字开头想成语?博览群书 博学多才 博古通今 知识渊博 博闻强识

在学与问之中加上“与”就变成了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说理性文章?《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

说理性的文章有哪些共性特点?

2、小结:大凡说理性的文章在文章开头提出观点 中间用事例来论证 结尾总结观点 板书 观点 事例

…… …… 余下全文

篇二 :《学与问》练习题

二、解释加点的字 相辅相成( ) 不懈探求(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问渠哪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三、填空

1.知识是来的,也是来的。“问”常常是 。

2.哥白尼是常喜欢 。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 》。

3.沈括是(朝代)伟大的

4.我知道的像他们这样勤学好问的科学家还有 、??

5.学与问是 ,只有 , ,才能 。

四、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5.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6.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

7.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钏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 …… 余下全文

篇三 :六上第23课 学与问

《学与问》

1、重点读音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2、重点字形(掌握字形,识记成语)

无影无踪 稀奇古怪 日新月异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翅膀

六上第23课学与问

3、课文知识点

(1)《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在求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在文中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勤学好问)

沈 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善于观察)

(4)背诵《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芒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5)背诵1、5两个自然段。

(6)有关“学与问”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

敏而好学 君子之学必好问 三人行有我师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学而各,问而广,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4、相关拓展及课后习题

…… …… 余下全文

篇四 :学与问

[说教材]

1、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组第二十三课《学与问》。

2.教材简析:《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文章作者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然后列举了哥白尼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接着紧承上文,引出解决问题要善于求教,拜能者为师。另外还举了沈括的故事,重在说明“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在深化中心论点的同时,号召同学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全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

3.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训练点: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读懂课文,懂得道理。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方法引导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了解本文所要阐述的事理。

情感态度渗透点:学生能从文中体会到“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说学情]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顺应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趋势,必须把教育过程本身建构成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在民主、宽松、自主的教学氛围中全员、全程、全面地参与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教学,因为课文中精妙的语句,朴实无华而又富含哲理,并没有多少讲解的必要,所以只需采取一种看似笨拙实则高明的办法——背诵。这正如张庆老师所说的那样,谁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学生只要记住了,才有可能用它去指导自己的学习。其次,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运用,学生在运用课文语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体验了学与问的重要性。利用教材引领学生去理解和运用“学”与“问”的方法,在掌握“学”与“问”方法的同时不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而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正是学生学习方法巩固的过程,这样做较好地体现了文本价值与学科特性;还有人说,阅读课应该体现语言的交际性,这节课正在努力实践着这一思想。最后,把学生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把课堂变为学生精神生命自由生长的乐园。

…… …… 余下全文

篇五 :第23课《学与问》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3 学与问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规范书写,能结合语境正确理解“日星月异”“瞬息万变”“相辅相成”“不懈探求”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明确说理性文章的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说明、总结观点”。

3.抓住首尾段中的两个比喻句,依托哥白尼和沈括的典型事例,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4.学生在搜集、交流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和名言中得到启示,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正确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文中名人的典型事例及学生搜集的名人故事或名言,领悟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在阅读教学方面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两个要求,在目标2、3中得到了落实,而目标1则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更好的阅读教学扫清障碍,而目标4则是在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实现学与用的有机结合。)

…… …… 余下全文

篇六 :小学生必背名言、警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

2、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三字经》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5、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伊索

6、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9、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10、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1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吕氏春秋》

12、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

13、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14、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 …… 余下全文

篇七 :《学与问》教案

23 学与问(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考”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地深化论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篇课文层次清楚,中心鲜明,是一篇很好的说理范文。

【学情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前选编了为数不多的说理文教材,到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方法习得。在教学《学与问》一文时努力体现知识、能力、情感这三个维度,既考虑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又能恰当地说清道理,体现人文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学会收集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懂得与同学交流。

2.过程与方法: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勤学好问的重要意义,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2.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法和学法】

…… …… 余下全文

篇八 :《学与问》教案

23 学与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的确立,可以让教师明确本课讲授的知识点,以及学生所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知道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吗?

知识是学习得来的,也是问来的。所以有人把知识又叫做“学问”。 板书: 23、学与问

板书“学问”一词,指名读,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 (生:知识,学识,文化??)

2、板书“学与问”,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学习与提问)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