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培根随笔摘抄加评析

摘抄加评析

①但是对死亡报以畏惧的态度,将其视为应该交纳给自然的贡品,应该视为丑陋恶劣的行为。(论死亡)——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对死亡的畏惧,折射我对生命的热爱。热爱,尊重生命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怕死并不可耻,世上有哪种生物是不怕死的呢?它们历尽千辛万苦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还不是贪生怕死的体现吗?

②跟着死亡一起存在的往往比死亡更可怕。(论死亡)——死亡,吓不倒我们,吓倒我们的是我们对死亡的心态。

③死亡最终是给予我们的恩惠。(论死亡)——潜能往往是被死亡的恐惧所激发出来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④饶恕他人害己者之过失实乃了宽恕者最为荣耀之行为。(论复仇)——这样的宽恕者☆一☆出了狭隘的圈子,他们的心得到了解放,灵魂得到净化。

⑤对于神灵,与其言加评论不如一无所知。(说迷信)——毫无所知只是不信神,而妄加评说是对神灵的侮辱。

⑥急于求成时将行之事乃最危险的因素之一,因为那就像医家所谓的预先消化,肯定在体内留下许多没法吸收的物质,然而留下难以察觉的病根。(谈求速)——速度是评判能力因素之一,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宁可错过,也不能输在速度上面。

⑦有的人须有虔诚的外表,但事实上并没有虔诚的内心。(说貌似聪明)——貌似聪明又有何用,还不是徒有其表,没有真才实学,这样的人更值得厌恶。

…… …… 余下全文

篇二 :培根随笔摘抄

摘抄1: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读书费时太多者皆因懒散,寻章摘句过甚者显矫揉造作,全凭书中教条断事者则乃学究书痴。

天资之改善须靠读书,而学识之完美须靠实践。因天生资质犹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学识对其加以修剪,而书中所示往往漫无边际,必须用经验和阅历界定其经纬。

惟英明睿智者运用读书,这并非由于书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为其用法乃一种在书之外并高于书本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方可得之。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则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

体会:读书贵在运用。应该记一些东西,应精确些,以助谈兴谈资,这是运用;但更重要的运用却是内化,溶进自己知识和经验体系之中,成为指导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哲学”,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学以致用”。如果光是为了猎奇与装饰,读书实在是没什么用;如果读成了书呆子,书不读也罢!

摘抄2:世间少有真正的友谊,而在势均力敌者之间这种友谊更是罕见。惺惺惜惺惺不过是世人惯常的夸张。真正的友谊只存在于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别者之间。这种朋友才可能风雨同舟,休戚与共。

体会:不求任何回报的帮助与付出有吗?如果有,或者只说明施与者的善心,还不足以说明真正友谊的存在。真正的友谊除了不含任何功利色彩之外,更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心灵的沟通,感情的接纳,价值观的认同,兴趣爱好的相投,总之,是两情相悦。这种接纳与欣赏发生在同性之间的概率并非没有,但极低且很可能“只存在于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别者之间”,而发生在异性之间未免有带有爱情的成份。

…… …… 余下全文

篇三 :《培根随笔》摘抄及赏析

1.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3.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6.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7.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8.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9.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10.因此,如果一个人还原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赏析: 1.求知太慢会驰情,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 …… 余下全文

篇四 :《培根随笔》好句摘抄及部分赏析、读后感

论求知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培根随笔好词好句摘抄及读后感

《培根随笔》

1,知识就是力量,

2,历史使人贤明,诗歌使人高雅,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3,为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烧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后悔的人,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4,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的轴,

5,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6,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7,一个人如果对待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诚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8,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9,当命运微笑时,我也笑着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10,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的聪明睿智却是言辞简短的。

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 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 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 《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 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 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 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 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 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 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 添色彩,

…… …… 余下全文

篇六 :《水浒传》《培根随笔》《傅雷家书》读书笔记赏析

《水浒传》佳句赏析:

1.句子:“只见黑旋风光着身子,双臂用麻绳绑着,背着一根荆杖,来到面前跪下,低着头,不做一声。”

赏析:运用了肖像描写,写出了黑旋风是个知错就改的人。

2句子:“.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赏析:林冲本是被高俅陷害,发配充军,却说自己与高俅交恶,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生动的展示了林冲这个下级封建官员在官场社会生活中忍气吞声以求生存的苟安性格。

3句子:“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赏析:写景佳句,字字如金,描摹入神,写的舒缓从容,细品如如化境,一个卷子,漫天飞雪舒缓沉实之态毕现。

4.句子:“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赏析:此一句就有无尽妙处,一方面写林冲心细,在一面为下文草料场绝不可能自己起火必是人为纵火埋下伏笔。

5.句子:“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赏析:写林冲心细,入庙掩门抵石,点滴不乱,处处描摹林冲性格,也为下一步纵火者不得门而入,林冲偷听到了事情原委做了伏笔。

6.句子:“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 …… 余下全文

篇七 :《培根随笔》摘抄

《培根随笔》 摘抄

1、一位智者在被问及当何时娶妻时,他说:年少时尚不宜,年长时则不必。

2、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3、若无一种占支配地位的企望来规范妒羡戒疑等诸多感情,任何人的内心都难测或叵测。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5、在某些狂热派眼中,一切和平言谈都可厌可僧。

6、居高位者往往是欲退时不能退,而到退时则不愿退,甚至到年迈多病需要静养时亦不甘寂寞,犹如城中老翁仍临街倚门而作,徒让老迈成为他人笑柄。

7、出自幸运之德行乃节制,出自厄运之德行乃坚韧。

8、袒露总是举措失当,无论是敞露心胸还是赤裸身子;而行为举止若不肆意张扬,人便可平添几分尊严。请记住:守口如瓶既是策略又是品行。

9、幸运的好处固然该令人向往,但厄运的好处则会令人惊叹。

10、让妻子觉得丈夫明智是使其既贞洁又顺从的最有力保证,但

…… …… 余下全文

篇八 :培根随笔读后感 好句摘抄

《培根随笔》读后感

——论美

《培根随笔》是一本富有哲理的书。其中《论美》这一篇令我感触最深。 培根认为,美德比美貌更重要。大多天生美貌的人轻视德行,除了个别古代君王例外。举止美比容貌美更重要,年长的人举止行为更得体,因此年长的人比年少的人更美。美人的身体比例与正常人相比有异常。美是总体表现而不是逐一表现。美总是转瞬而逝。如果很好地运用美,就会使德行生辉。

我很赞成培根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被大家称颂的往往不是长得好看的人,而是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的人。比如“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恪尽职守,将汽车停在路边,让乘客安全地下车。吴斌并没有超凡的美貌,但他的品德却令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于是,在吴斌离世后,无数人为他送行、为此感动。

对于运用美,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志愿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经常在火车站、马路上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也许可以少做一些志愿者工作,多去享受假期好时光。但是,他们却愿意花费一些假期时间,在不同的地方帮助别人,为社会尽一份力。这样的行为,正是使“德行因美而益彰”,应该得到人们的称赞和支持。

培根对于美的表现的一些观点在人们的审美和艺术作品中也有展现。有许多人认为男人高个子长腿、女人大眼睛细腰是美的,而这些美体现在与普通人不同的身体结构中。我曾学过绘画。在画画的时候,老师经常叫我们多从远处检查画作,因为离得远就可以更好地观察整体。如果画画时不注重整体,物体的外形就无法被画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