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数据结构线性表总结

数据结构

第2章 线性表总结


 [m1]typedef int ElemType;

 [m2]typedef int Status;

 [m3]#define OVERFLOW -2

 [m4]#define OK 1

 [m5]i的合法值为1<=i<=ListLength_Sq(L)+1

 [m6]i的合法值为1<=i<=ListLength_Sq(L)

 [m7]#define TRUE 1

 [m8]#define FALSE 0

 [m9]要书写调用的函数void print(int &c)

{

         printf("%d ",c);

}

调用遍历表函数时的格式:ListTraverse(La,print);

…… …… 余下全文

篇二 :数据结构知识点总结

数据结构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 概 论

数据就是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的载体。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标识单位。 数据结构的定义:

·逻辑结构:从逻辑结构上描述数据,独立于计算机。·线性结构:一对一关系。 ·线性结构:多对多关系。

·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的实现。·顺序存储结构:如数组。 ·链式存储结构:如链表。

·索引存储结构:·稠密索引:每个结点都有索引项。 ·稀疏索引:每组结点都有索引项。 ·散列存储结构:如散列表。 ·数据运算。

·对数据的操作。定义在逻辑结构上,每种逻辑结构都有一个运算集合。 ·常用的有:检索、插入、删除、更新、排序。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以及在这些值上定义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结构类型:由用户借助于描述机制定义,是导出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ADT:·是抽象数据的组织和与之的操作。相当于在概念层上描述问题。 ·优点是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实现了信息隐藏。

程序设计的实质是对实际问题选择一种好的数据结构,设计一个好的算法。算法取决于数据结构。 算法是一个良定义的计算过程,以一个或多个值输入,并以一个或多个值输出。 评价算法的好坏的因素:·算法是正确的; ·执行算法的时间;

…… …… 余下全文

篇三 :数据结构-线性表,链表总结

数据结构线性表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INFEASIBLE -1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1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define LISTINCREMENT 10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Elem; int length; int listsize; }SqList;

Status InitList_Sq(SqList &L){ //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

L.elem=(ElemType*)malloc(LIST_INIT_SIZE*sizeof(ElemType)); If (L.elem==NULL)

exit(OVERFLOW); else {

L.length=0;

L.listsize=LIST_INIT_SIZE; return OK; } }

…… …… 余下全文

篇四 :数据结构总结

排序算法总结

一.综述

学的排序算法有:插入排序,合并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计数排序,基数排序。

1.所谓排序稳定就是指:如果两个数相同,对他们进行的排序结果为他们的相对顺序不变。例如A={1,2,1,2,1}这里排序之后是A = {1,1,1,2,2} 稳定就是排序后第一个1就是排序前的第一个1,第二个1就是排序前第二个1,第三个1就是排序前的第三个1。同理2也是一样。这里用颜色标明了。不稳定呢就是他们的顺序不应和开始顺序一致。也就是可能会是A={1,1,1,2,2}这样的结果。

2.原地排序:原地排序就是指不申请多余的空间来进行的排序,就是在原来的排序数据中比较和交换的排序。例如快速排序,堆排序等都是原地排序,合并排序,计数排序等不是原地排序。

3.快速排序是最好的,时间复杂度:n*log(n),不稳定排序。原地排序。适用范围广,速度快。

4.插入排序:n*n的时间复杂度,稳定排序,原地排序。

5.冒泡排序,n*n的时间复杂度,稳定排序,原地排序。因为他简单,稳定排序,而且好实现,所以用处也是比较多的。加上哨兵之后他可以提前退出。

6.选择排序,n*n的时间复杂度, 稳定排序,原地排序。选择排序就是冒泡的基本思想,从小的定位,一个一个选择,直到选择结束。他和插入排序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插入是确定一个元素的位置,而选择是确定这个位置的元素。他的好处就是每次只选择确定的元素,不会对很多数据进行交换。所以在数据交换量上应该比冒泡小。

…… …… 余下全文

篇五 :数据结构学习总结

通过一学期对《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大概的了解了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相应的一些算法。下面总结一下自己一个学期学习的收获和心得。 数据结构是什么: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数据结构往往同高效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 数据结构重要性:

一般认为,一个数据结构是由数据元素依据某种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对数据元素间逻辑关系的描述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必须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的实现形式,是其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此外讨论一个数据结构必须同时讨论在该类数据上执行的运算才有意义。一个逻辑数据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且各种存储结构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在许多类型的程序的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许多大型系统的构造经验表明,系统实现的困难程度和系统构造的质量都严重的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数据结构。许多时候,确定了数据结构后,算法就容易得到了。有些时候事情也会反过来,我们根据特定算法来选择数据结构与之适应。不论哪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了数据结构,算法也随之确定,是数据而不是算法是系统构造的关键因素。这种洞见导致了许多种软件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出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就是其中之一。

…… …… 余下全文

篇六 :数据结构(学习小结重点总结)

数据结构复习重点归纳(适于清华严版教材)

一、数据结构的章节结构及重点构成

数据结构学科的章节划分基本上为:概论,线性表,栈和队列,串,多维数组和广义表,树和二叉树

,图,查找,内排,外排,文件,动态存储分配。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校而言,“外排,文件,动态存储分配”三章基本上是不考的,在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本科教学过程中,这三章也是基本上不作讲授的。

所以,大家在这三章上可以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只要知道基本的概念即可。但是,对于报考名校特别是该校又有在试卷中对这三章进行过考核的历史,那么这部分朋友就要留意这三章了。

按照以上我们给出的章节以及对后三章的介绍,数据结构的章节比重大致为:

概论:内容很少,概念简单,分数大多只有几分,有的学校甚至不考。

线性表:基础章节,必考内容之一。考题多数为基本概念题,名校考题中,鲜有大型算法设计题。如

果有,也是与其它章节内容相结合。

栈和队列:基础章节,容易出基本概念题,必考内容之一。而栈常与其它章节配合考查,也常与递归等概念相联系进行考查。

串 :基础章节,概念较为简单。专门针对于此章的大型算法设计题很少,较常见的是根据KMP进行算法分析。多维数组及广义表 :基础章节,基于数组的算法题也是常见的,分数比例波动较大,是出题的“可选单元”或“侯补单元”。一般如果要出题,多数不会作为大题出。数组常与“查找,排序”等章节结合来作为大题考查。

…… …… 余下全文

篇七 :数据结构C章节总结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就是数据的组织形式,也可看成是包含数据结构的数据表,说明数据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或约束。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R),其中D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关系有限集合. 数据类型: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数据运算:

对数据施加的一种操作;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两个概念之间区别:简单地说,数据结构定义

了一组按某些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数组元素。数据类型不仅定义了一组带结构的数据元素,而

且还在其上定义了一组操作。

逻辑结构:我们把只表现元素之间逻辑关系,而不涉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只是理论的、反

映在纸面上的东西,这种抽象的数据结构称为逻辑结构。

物理结构:抽象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也就是映射在存储空间上的、具体的数据结构在

计算机内表示,也就是映射在存储空间上的、具体的数据结构。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

理的符号的总称;数据元素: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

理。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 …… 余下全文

篇八 :数据结构 线性表操作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线性表的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上机调试线性表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一些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将两个有序链表合并为一个有序链表

一、需求分析

1.实验程序中先创建两个有序链表,演示程序以用户和计算机的对话方式执行,即在计算机终端上显示“提示信息”之后,由用户在键盘上输入两个链表中的相应数据。

2.将两个链表合并时可按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合并,用户根据提示可选择一种排序方式。

3.程序执行命令包括:

(1)构造链表;(2)输入数据;(3)合并两个链表,根据用户需求选择一种排序方式;(4)将合并结果输出;(5)结束

4.测试数据:

链表1数据为:2,4,6,7,10

链表2数据为:1,3,5,6,7,12

按从小到达合并为:1,2,3,4,5,6,6,7,7,10,12;

按从大到小合并为:12,10,7,7,6,6,5,4,3,2,1;

二、概要设计

1.基本操作

Linklist creat()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链表,并输入数据,返回头节点指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