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_校园创新项目

大学生创新项目个人总结

很高兴能够走到最后,通过参加此次大学生创新项目,让我受益匪浅。课题最后获得的成功,功劳是大家共同奋斗付出的结果,这是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学长学姐们的照顾分不开的。当然,为了此次比赛,我也付出了很多,牺牲了许多课外休闲时间,但是相比这些,我的收获远远大于失去。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获:

首先,不得不让我谈及的就是计划的重要性。在夏娜老师做初步讲解的时候我们都还是很迷茫的,毕竟是第一次做项目,还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就像是一只蚂蚁看见了一块很大很美味的粮食一样;后来是夏老师为我们指引了方向,带我们走入了GPS这个神奇的世界,也为我们打开了看世界的另一扇门,让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开阔了眼界;我们从刚开始建立计划,慢慢的一步一步去完善并走向最后,由于在刚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的计划,在后期很多组忙着更加完善的时候,我们的过程只是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这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源于我们详细的计划。在制定我们最初的开发计划的时候,我们的组长就给我们列出了详细的工作流程,使得我们的任务分解可细化到每个人每个页面。在每个里程碑之后我们都能依据实际的编程情况,制定更为详细的计划。详细至每天,每个功能点,每个文档的细节处,我们的计划不仅是口头上的协定,而是通过落实在我们的计划文档上,让每个人的工作能够落到实处,督促着大家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工作。这些计划让我们的每个模块都能落实到人,使得我们的变更和反馈能够更加及时。若没有详细的时间计划和任务计划,我们的团队再强大,都不能如此有序地完成这个项目。计划在我们这次的项目过程中起到的支柱作用,让我对GPS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

其次,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以前在上专业课时,老师上课时常教诲的经验和教训,我常常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不会发生那种错误,然而,在无论从课题任务的设计阶段还是从程序代码的实现阶段,我都通过实践深深感受到老师上课时的经验之谈,也更加巩固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打牢了专业知识基础;同时也让我们对于平时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制作GPS智能导航车的时候,我们在制作地图时对每一个点的精确定位和映射关系,使我们对于MFC的掌握和认识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那个时候我们每天都要耗费好几个小时来测学校的每一个点来制作校园的电子地图,这使我

们对于北斗星通系列的卫星接收机和处理机都有很大的了解,丰富了我的眼界和见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再次,由于课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远远大于课本所学的内容,我不得不要自学很多专业知识。我看了很多关于GPS方面的书,像《GPS卫星导航技术》、《GPS信号解码分析》、《MFC深入浅出》。在自学过程中,深化了我的专业知识内容,扩展了我的专业知识范围,在思考问题时,我不会在片面地寻找解决方法,而是多方面考虑,找出多种方法,选择最优解决办法。这对于我将来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看书是枯燥无味的,但为了解决一个难题,看完一本书,并在最终找到解决方法后的那种成就感至今仍让我回味。以前,总感觉许多很专业的问题自己遥不可及,像关于GPS导航信息的分析,关于单片机的原理,关于MFC的一些实现方法等,但自从参加经历了这次大学生创新项目后,我对专业问题的恐惧已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战胜难题的欲望和对新知识的渴望,感觉在自己的努力下来完成一个以前没遇到的问题有很强的自豪感,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专业兴趣吧。相信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这些都将成为我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并激励着我一直前进。

再次,在这个大学生创新项目中所体现的团队精神也让我为之感动。由于此次大学生创新项目时间要求比较紧,加之我们对课题的内容有许多陌生的知识领域,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学习新知识,所以任务比较紧,比较重。正因为如此,所以团队的集体智慧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们的团队中,在夏老师的指导下,由商兴奇来负责程序上一些大的问题,我和卓文伟负责一些小的问题,以及其他设备上的问题,我主要是做文字整理、测试还有卫星选择算法这一块的。正由于我们的分工明确,责任分明,所以每人都不敢懈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整个团队的效率很高,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了团队的好处,同时也让我们更好的相处,我们三个一起去找实验题材,买实验用的小车,去买一些实验设备等,教会了我如何和团队中的其他成员相处,这为将来我进入社会进入职场后打好了基础。

最后,我从大学生创新项目一开始坚持到最后,并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该项目,学习到了一种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精神,商兴奇、卓文伟我们三个人一直坚持着,纵然有的 很苦,有的时候有点累,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有很多气馁,但是我们坚信自己可以完成,坚决不能辜负了老师对我们的期望,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并没有半途而废。

真诚的感谢夏娜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他丰富的项目经验,还有他对项目

敏锐的洞察力,他的每一次检查都能及时地给我们反馈信息,并告诉我们要如何使得我们的项目进行地更有效率。没有忘记老师在课堂上教会我们的要简化问题,无论是我们的项目还是我们做人。我们就是照着简化项目的思想,将问题逐步分解,最终制定详细的计划而确定我们的开发。而让这一次创新项目不仅仅成为一个课程的原因就是老师一直强调的创新,让我们在做项目的同时,不断积累和学习别人的优秀技术和创新,并不断找寻我们的亮点,我们一直在努力用我们有限地技术力量使得我们的项目与众不同。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直强调每一组都可以成功,并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给予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心。

通过这次大学生创新项目,不仅从专业知识方面让我收获颇多,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也让我成熟许多。让我可以接触到了GPS这个以前很陌生的世界,相信这次的项目经验会给我们的一生带来很大的帮助的,可以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可以为我们的以后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第二篇:金工实习个人总结及创新报告

金工实习个人总结

为期三周的金工实习即将进入尾声。或许在开始之前——也就是我对这个课程,或者说短期工作还不了解的时候——我还真的希望这个传说中又苦又累的时期赶快过去;但是现在我却有些不舍。金工实习带给我的真的很多。

发自内心地讲,从技能上说,我并没有学到很多,只是在每项基本技能中体验了一点点皮毛,是的,不能用“掌握”,只能用“体验”;而且我能预想一段时间之后,缺乏长期的巩固锻炼我也会忘记的吧。因此我所说的收获应该更着重于心灵上的。

讲一讲我感触最深的吧。由于整体上工作难度不大,因此我很少觉得力不从心,甚至还曾经觉得这个小学期可以很轻松地水过去,然而焊接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看老师演示的时候,我觉得焊工除了有点小危险,并且保护措施比较严格之外并没有什么难的。但是真正轮到我做的时候问题接踵而至。

首先,由于各种焊接方法——氩弧焊、气焊、锯条电弧焊,都是需要将金属加到较高温度,并且还会伴着耀眼的光,所以我们要戴墨镜面罩这种护具,于是想要看清楚工件上的情况真的很难。说实话,焊了这么多焊件,我从来没有真正完整地看清楚任何一个焊件,都是处于“半盲”状态摸索着焊的。

其次,每一种焊接方式,对于电弧高度、焊件表面熔池情况等都有要求,且对我这种初学者来讲还真的是很难掌握。只能是照着老师的要求,体会一下感觉,如果焊上得好就记住,如果焊不好就考虑下自己哪点做不好。一次次练习后才能在考试时“碰碰运气”。

另外,焊接时经常爆出我想象不到的情况,例如接触不良、电火花飞溅??虽然我一再告诉自己,有护具没危险,但是总是处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本能地向后面躲,这样就更看不清工件的情况,出现的失误更多,并且形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一次练习就这样被毁掉了。

焊接是我相当失败的一堂课,但是给我的感悟也最多。我真的明白到,看了,学了,和自己做了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我多次看老师的示范和同学的操作,甚至在别人做的时候还能稍作指点,可是真的轮到自己的时候却像“睁眼瞎”一样,

完全摸不清状况。此时原本还成竹在胸的一套动作理论显得苍白无力,除了未知仅剩下慌乱。即使我告诉自己要放平心态,脑中努力回想示范动作,但是想要指导自己去摆出那样的姿势确实难上加难。那时候真的希望能有个人手把手地教我,帮我摆在一个正确的姿势上。

由这样的经历我又想到了今后的发展。作为一个工程力学系的学生,我相信我的理论知识将会很充分,并且我以后应该也不需要做金工实习中所接触的事情。但是实际的生产中我将会遇到更加复杂棘手的任务。那时候甚至连演示都没有,完全要从自己的认知、理解和想象出发。这是我这种从小只学习过理论的学生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吧。曾经也朦胧中对这个问题有过一定的考虑,但是都自以为可以很轻松地解决之。实习给我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不能在最近的几年培养自己转知识为应用、转认知为动手的能力,那么我很可能变成“百无一用”的“书生”。改变自己吧,就从现在开始。

我相信,如果我以后在学习过程中,多从心出发,并且多与实际情况进行联系,上面的问题会有解决的一天,而我也将摆脱学无所用的尴尬境地。

感谢学校为我们安排了这样丰富而有意义的金工小学期。

关于老师:

金工实习的这些天,老师们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钳工的柏孝友老师和铸造的王春友老师。

不可否认,金工实习中每一位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相关知识渊博的,而且对学生也很耐心,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但是这两位老师给我印象极深的原因是,首先他们对学生特别关心,每当同学遇到困难和疑惑,他们总是伸出热情的双手并且耐心地予以解答;其次,他们经验非常丰富,制作工件不墨守成规;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强烈的作为教师的责任感,这使我非常佩服和有感触。

因此我推荐这两位老师。

金工实习创新报告

对比普通铸工和消失模铸造这两种工艺,我发现之所以后者能够加工复杂细致可以直接使用的工件,而前者的优势仅在于能够加工体积较大结构简单的粗制工件。

在制作以及出成品阶段,我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砂箱造型铸造的时候,很容易由于浇注速度与各种浇道位置深度搭配得不和谐,金属液还没流到工件就在浇道凝固了,导致工件不完整甚至根本不出现(事实上我本人遇到过这种情况)。再如消失模铸造,尽管前期可以很细致地做出模子,上表面涂料的时候也能够刷得完整,不过进入砂箱抽气后浇注,还是会出现沙子粘连等现象,这大大地影响了工件的美观,也为后面的加工带来了不便。另外,正如第一段中提到的,这两种铸造法都无法同时保证工件精细复杂程度和体积。

针对上面所说的状况,我课下进行了一些思考。我发现之所以普通方法无法制作复杂产品,是因为结构复杂了模子不容易取,而消失模恰恰省去了取模的工序。消失模之所以无法制作超大型工件,是因为模具较软,结构不似木头、整块塑料或者金属般坚固,另外对成品的精度要求高。如果工件体积大,一则容易变形,二则为了避免出现浇注不透的现象,所需要的浇注口一定很多,这样就为后期的加工带来麻烦。

对于上面的问题以及原因我认为是有办法解决的,那便是将两种方法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首先,相比工件的大小,我们很多时候更在意工件的结构和精度,因此消失模应该被当作一个工艺基础。

其次,考虑到两种工艺共同存在的一个浇注效果问题,我认为可以改常见的单向浇注为四向乃至多向浇注。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1. 对于结构细致,尤其是细致端远离常规单浇注口的工件,的确能够通过改变放置方向来使得状况稍有缓解。但是如果工件各向都有结构过于细致的部分,就极有可能会在浇注过程中“牺牲”掉一部分。如果改换多个方向同时或者轮流浇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

2. 如果工件某方向过长,那么或许金属熔液在到达远端的时候就已经凝固。如果提前在其它方向上开一些处于中间位置的的浇注口,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注口

与最远目的地的距离。

3. 本次课的经验表明,同一轴向上浇注口越多,取下工件时越麻烦,有各种不顺手的情况;然而本报告中的方法可以将相近数量的浇注口平均地转移到其他轴向,为后期加工提供了方便。

再有,对于模具坚固性的问题,也应该进行讨论和解决。现在使用的方法是在发泡塑料的外表面涂一层涂料(或许是泥浆)。涂的时候我便觉得我的工件随时都有散架的危险。这时我打算借鉴普通的砂箱铸造方法。砂箱造型中的模具多数是坚固且结构平衡的,通常由一块或几块整形材料加工而成,不像粘接制成的发泡塑料模具稳定性和强度都很差。这里我认为需要些材料方面的专业知识,短时间内我无法找到十分具体的方案。

我的设想是,有一种材料,室温干燥(或者其他某种情况下)是低强度的,一旦经历某种变化(如加潮退潮、加热等)就会产生永久性的变性,有比较高的强度,并且在接口处有较强的接合性。这里并不要求它能够承受锤压等高强度冲击,只需要它能够在长度与直径之比较大时仍然保持不变形不断裂,即自身的稳定性较高。于是模具就具备了普通铸模坚固的特点,即使体积较大也可以制作。

上网查阅资料后,我发现了一种令我较为满意的材料——PPS聚苯撑硫。这种材料坚固,不热稳定性好(这就意味着连隔层都不用涂了),能承受200℃高温(即对金属熔浆不能抵抗,同样能够拥有消失模的特点);虽然没有理想中不同条件下变性的性能,但是它可以溶解于类似于浓硫酸或胺类等物质,于是这些物质既可以用来切割母材,也可用作粘合剂。粘合上后,可以通过加入其他化学物质消除粘合剂对材料的影响,最理想的情况是可以产生类PPS结构的聚合物以及氨或水等对材料无影响且易于排放的物质,这样接口就会较为坚固,明显强于通常的粘胶方法(如涂胶水)。

查阅之余,我又联想到了实习开始时接触到的一种先进技术,通过一层层铺膜来制作精密的样品。我认为虽然那种技术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宜批量生产,但是进行样品试做或极精密小批量生产是可行的,精准度会高于上面的拼接方法。

对于铸造方法我所能想到的就是这些,我本人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成本问题,不过成本可以通过熟练技术来降低,所以试行阶段并不是十分关键的制约因素。希望这些都是有应用价值并且可行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