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科第一次月考总结

作为分班后第一次政治教学成果检测的月考成绩已经出来了,对比出题前预设的成绩分布以及高一政治备课组的五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再结合具体所任教的班级成绩,做出如下分析:

1、试卷难度的把握。遵循难度系数为0.5至0.6,平行班的平均分为60分,非平行班则70分的原则,根据高考文综政治考试大纲的考点进行出题。选择题综合了表格题、漫画题和计算题等多种类型,非选择题也包括了表格分析题、意义型和措施型题目,既有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基础观点的考察,也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绩情况却表明,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栽在选择题上,失分相当严重。可见,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基础观点掌握不够到位、认识不够全面,以致作出选择时答案也是模棱两可,准确率偏低。在非选择题上,更是损失惨重。排除部分同学完全没有认真听课和考前背书的情况,仍然有很多同学对于教师课堂讲授过程中所强调的重点问题没有留意和及时掌握消化,答题的采分点不清晰、边缘化。

2、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知识的生成,力求全面到位,以致重难点相对弱化,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讲授内容有时偏多、偏难,占据了高效训练的时间或者精讲点评的效果不明显;非选择题训练的强度和效度不足,答题技巧和规范缺乏强调。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突出“三个精讲、三个不讲”,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本框题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观点;完善和规范导学案的继续推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默写过关和高效训练”四部曲切实到位;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效课堂训练,强化答题技巧和方法。

3、在教学中普遍发现学生还没有完全转变初中的学习方法,过分依赖教师,没有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平常甚至考前也懒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以致考时脑袋里只有模糊的印象或者一片空白。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适当进行限时记忆,及时掌握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篇:高一第一次月考总结

新高一月考结束,看到不少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其中也包括中考的数学尖子生,这些学生感到很困惑:数学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成绩十分的不理想,高中数学太难了!最近走访了一些数学行家,他们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部分学生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导致初高中的衔接不好。那么,初高中的数学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呢?

首先是知识内容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难度低。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尤其是在高一,开始碰到的就是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集合、函数等概念,使一些初中数学基础很好的学生也难以适应。

其次是学法上的差异。初中是义务制教育阶段,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注意应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倡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会使自己的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

第三是教法上的差异。初中数学教学要求较低,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高中数学教学教材内涵丰富,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侧重对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四是思维要求的差异。初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形象和合情,而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抽象和理性,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在创新能力、应用意识上有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一般要求学生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因为他们做的题多。我们不是常说见多识广嘛!

我说一下我的方法:

1 上课能分清老师讲课的重点.有选择的听讲.这样可提高效率.

2 除了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主动找些练习来做,而且做完任何一道题后能,在检查一下.同时看看到底题目考了那些知识点.

3 有做笔记的习惯.把不会的和作错的题目或是好的方法记下来,平时多看看. 4 从做过的题目总结中总结方法,归结题型.

5 不会的问题要多请教老师.可以从老师那学很多巧妙的方法

6 做题要快,不然高考时是做不完的。而且要提高准确率。在一场考试中失误,粗心丢一二十分是很容易的。

7 做题要严谨。别少胳膊缺腿。这样很容易丢分的。虽说也就一两分。但一张试卷和起来就十几分了。

8 打好基础。不要因为题简单就不去做,往往越简单的题越爱丢分。很多题都是从课本例题演化来的。

9 重视选择和填空。做时要快、准。在这上面丢分就别想达到一流水平了。不会的不要马上就放弃。最后的大题都是分步得分的。

10 考试时合理分配时间,争取能做完。选择题30~35分钟 填空10分钟 简答题75~80分钟。做大题时平均一分钟使得不了一分的。考140甚至是150的关键是对速度和和准确率的把握和调节。

11 想考很高的分数就要精益求精。答题中不能出现。逻辑与推理上的漏洞。 数学辅导书是必须要有的。课本上讲的那点知识是不够用的。高一的最好还是买些基础知识讲解详细和例题比较多的辅导书好

一、辅导书对概念的理解非常准确。

讲了怎样把概念理解。分几个层次。因该注意什么。

二、辅导书知识的归纳尤其是很多规律。

教材全解上有很多基础知识的归纳。很多规律课本上是没有的,老师也没讲到的。而习题中有经常用。不然这些东西是要在错误中学习会的。

三、辅导书上对几乎所有的公式定理都给于了证明。

要想真学好就要会证明所有定理和公式。有人认为证明方法考试又不考学什么啊!错!不是不考。很多做题的过程就是再现了证明方法。也能加深对公式定理的理解。

四、经典例题对于题型给予了归纳。

例题教会了我们怎么去做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方法。一开始就要学他的这种方法。也教我们怎样去写一个题。使做题步骤规范化。虽然归纳的不是太好。可以在此基础上自己归纳。这使得数学系统化。能从整体上把握数学。

五、有课本习题答案

可以检验做的题对不对。也可以学到不少方法。还有后边的习题也要好好做一下。

实在是不会做题的话要学着看例题

我认为要这么看例题:

1、先看课本上的公式和例题、定理。明白后再看例题

2、看之前要自己动手先做一下。千万不要只是动眼看看,要真做。不会做时再看答案的解法。

3、要把自己的做法和答案对比一下,看看是哪里出的问题,然后把该知识点学会。

4、看明白后。做一下后面的变式训练和找一下同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