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微软总结

20xx/5/4

谢耘

出访时间:4月x日至5月x日。

出访人员:郭总,杨楠,刘宁,谢耘,郭总在香港的助理。

我这次出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我单独与微软负责具体工作的人员交流,包括微软CityNext的两个架构师,及一个在微软统一通信平台中负责视频部分的技术负责人。第二部分是陪同郭总等一起与微软相关的高层会谈,包括微软Azure,微软的托管服务,及微软的政府服务业务,包括CItyNext。

下面,将访问的情况做一个总体的总结,而不再一一记述具体的会谈内容。

从微软近几年的战略来讲,他们核心在强调四个大的方向:移动,云服务,社交与大数据。这其中移动与云服务是最核心的两个业务方向。

在社交方面,微软收购了一家公司,做企业内部社交,而没有做Facebook那样的社会性社交的计划。在大数据上,他们主要是提供基础的技术平台与产品给用户自己构架大数据应用系统。

微软的云服务Azure

在最为核心的移动与云服务方面,微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企业级基础技术平台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的云服务已经初具规模,也已经通过与21世纪互联而成功进入中国,占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在全球与其竞争的主要是Amazon,而Amazon主要还是在美国,并且面向中小企业,与微软全球出击,全面覆盖市场的策略不同。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微软的云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势头已经不是其他企业可以阻止的了。

微软在云服务方面的采取了比较灵活的策略。特别是在全球不同的地区,针对不同政府对于信息安全的要求,而设计了不同的做法。比如在欧洲,用户的数据限制在欧洲本土,只有系统的管理信息会被其全球中心读取。而在中国,通过与21世纪互联的合作,所有数据都在中国不会出境。

尽管如此,微软在中国的云服务是否会受到政治的影响还很难说。我个人觉得,一般的商业服务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但是与政府国家相关的,恐怕不太乐观。

云服务是微软志在必得的市场,是它未来生死所在。微软业务在整体上,正在从License模式向云服务模式转型。微软新的CEO原来好像就是负责云服务的。

微软在移动端的策略

在移动领域,微软非常受伤。其实不论在Pad还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微软都是最早的进入者,

但是却错过了这个市场爆发的时间点,以至于陷入被动。错过时机的原因,可能还是与微软的文化有关。微软不善于领潮,而善于第二波强攻掠地。

目前微软在移动方面的策略有两个,一个就是借整合诺基亚,进入移动终端市场。微软将所有的终端业务,包括Xbox,Pad和手机等都整合在一起。希望能在移动终端领域能有一席之地。而微软一旦占有了一个基本的份额,很可能就会借助其云端后台的实力,成为移动的老大。

微软也为上个策略的失败准备了后手,就是如果不能在移动设备上占有一席之地,则要让微软的产品,进入所有的移动平台。占据软件产品市场。

为了打入移动市场,对于屏幕在9英寸以下的设备,微软将操作系统的License全部免除。这有可能会对Android系统带来很大的冲击。

从云服务及移动端的策略来看,微软为了适应新的竞争,正在不断努力地采用更加灵活开放的方式做事。这个与微软原来的蛮横强势还是有一些变化的。

微软的CityNext

微软在智慧城市中推的是CityNext“平台”,她组合了微软在底层的产品,我个人觉得它还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技术平台,只是一个框架。在上层,它与我们一样,也是把个人,企业与政府作为三个不同的服务对象来看待,并且把个人放在了优先的地位。但是在具体的服务层面个,微软基本是靠合作伙伴。所以,他们在智慧城市领域还属于试水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平台和策略,估计后续也不会有太大的进展,因为云服务与移动端将会消耗掉微软大部分的资源。智慧城市对于微软只是一个应用领域。不会投入重兵。

微软的管理

在微软,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高管来自IBM,Oracle,Cisco等公司。从这一点上看,微软确实正在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做事。微软的文化这些年也在不断地演变,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比较技术化。

这次微软更换CEO后,盖茨将花更多的时间来参与微软的事情。据陆奇(EVP)讲,原来盖茨只花10%不到的时间,现在可能在30%左右。

盖茨不是像乔布斯那样的魅力型强势领导,但从过去这些年来看,他比较进退有度。用这样的风格来经营公司,虽然惊喜可能不多,但却比较平稳,而且可能持续性比较好。

各种管理方式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没有谁能够将所有的好处都得到,避免所有的坏处。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自己想清楚,坚持做下去。

两件趣事

1. 在从机场出来的出租车上,与司机有一段聊天。司机是印度人。他说,现在微软招聘员

工,要强行搭配白人,否则就都被中国人印度人等把工作占了。为了保持白人的比例,他们有强制性要求。记得有人讲过,美国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它国的挑战,而是其人口构成的变化。这将在长期彻底改变美国;

2. 在去美国的飞机上,看了一个穿越电影《时光恋人》,讲一个90后女孩苏琳穿越到红岩

时代,与一个出身豪门叫孙志扬的地下党相识相恋。在孙志扬决定不顾苏琳告诉他的最后必然的失败结果,决意组织大家越狱的时候,这个叫苏琳女孩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志扬说,当一件事情看似毫无希望,而你还去努力,就是坚持,还去相信,就叫做信仰。”

一个思考

在微软第一天沟通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与微软在技术上不容易合作,除了我们在用Java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

我觉得有一个因素或许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在软件方面,从业务层面到技术层面,一直都是把成本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

软件与硬件不同。做硬件系统,底层如芯片等,必须外购,不可能自己做。所以硬件的基础层就是国际水准的。而软件不同。除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不能自己做以外,其他的许多东西都可以自己开发,或者拿开源的来改。

成本优先的思路,导致我们软件必然是一种小农的思维方式,不愿意采用通用的标准产品。这样导致软件水平就一直在低端徘徊,做不出国际水准的系统。而什么都自己做的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没有把资源与精力投入到真正体现自己价值的地方。由此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拼成本,所以就做不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因为自己价值不高,所以只能继续拼成本。

要想做出国际水准的系统,从业务开始,就要改变成本压倒一切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这需要高强度的投入。如果不在投入上开始改变,我们可能就只能停留在三流的水平,不论我们的理念有多先进。

 

第二篇:出访华传总结

通过这次出访,我对我们部门与华传社联宣传部进行了比较,一下对不同处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工作方式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分工上,他们制作宣传板、海报等是部长布置好任务,规定每人要做的数量,干事之前的合作由干事资助决定,这样虽然锻炼了干事的能力,但我觉得还是不可取,这不利于部长把握整体工作,工作质量也难以保证(猜想,未见到他们的作品)。 对于喷绘等设计到软件的都是有他们部长负责,干事都没能力完成,这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部门虽然没这么夸张,但这一问题也很严重,很有必要进行专业培训。 另外还有一个共有的问题,宣传方式都是对坐入号,这表明积累还是不够,这可能对宣传的大效果不会有多大影响,但这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限制着干事的个人能力。

宣传的规章制度上他们有着很大的限制,虽然不是像规章制度表上写的那么夸张,但这确实会影响到宣传工作。我们要居安思危,现在没有宣传上过多的限制,也没有很多的商业元素,应全心全力的发展校园文化,丰富同学们的生活。

可取的是他们擅长的视频宣传这一方式,由于他们专业的原因,他们对于视频的制作、播出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硬件上不可能与他们相比,但这一方式可以实验性的采用。通过与他们较好的关系,在这一方面可以获得他们的帮助。

他们的招新方式是使我眼前一亮的,他们会对试题公开题目,作品是学生私下完成然后上交的,然后是面试。这种方式虽然不像我们这般紧密,但对于招到专业水平高的干事是很有利的,其缺点是面试花的功夫少,有才并有德的干事才是我们想要的,这要可能会产生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宣传部笔试这一环节替换为或增加专业性的考试,面试环节不变,以保证我们招到高素质的干事。

20xx/4/27

 

第三篇:出访总结

——记20xx年暑假欧洲之行

欧洲之行,在游览了5个国家之后,圆满结束了。在下飞机的那一刻,感慨良多,现在,也无限怀念那与北京有6、7个小时时差的日子。

英国,主要的游览的国家之一。从北京飞到阿姆斯特丹转机,到达英国希思罗机场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8点多了,外加上伦敦当时夜晚阴冷阴冷的天气,真让大家有点吃不消。在机场也不知道等了多久,载我们去埃塞克斯大学的大巴才姗姗来迟。又颠簸了2个多小时后才到达了埃塞克斯大学,安排了宿舍,又折腾、收拾了许久匆匆才睡下。一个人的套间虽说感觉很好很大很舒服,但是还是关了灯以后,一切,都安静下来了,还是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恐惧心理,也许是身处异国会觉得孤单的原因吧。大学的环境很好很好,有花有草,有树有湖,湖边还有可爱的小鸭子~(应该是鸭子)真心觉得身心愉悦,而且伙食也算不错,但是没办法??西餐的油太多了啊,我还是不由自主的胖了好几斤??在英国待了6、7天的时间,第一天上午还有分班考试,苦逼程度可想而之,虽然是提前告知,但还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木有啊??而且为了防止作弊居然还分了A、B卷,还有口试。被分成了三个班的我们第一天下午和第三天、第四天都在按部就班的学习,学习的氛围还是相对较轻松的,但是,我们班的难易程度还是会让我们这些初一的“小同学们”吃不消啊。

除了在大学里学习的将近三天的学习外,还有在伦敦市区游览的时间。第二天,我们就在我们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先坐大巴,再步行前往白金汉宫。在白金汉宫外面转悠了两圈,拍了拍照,还刚好赶上了士兵换岗的场面。接着又步行到了市政厅,我们在市政厅前面的广场解决掉了午饭,味道,难以恭维的午饭,又步行到了大英博物馆,路程,不短不长,虽然不太轻松,但有人陪着聊天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值得一提的是,居然就给了我们50分钟的时间游览大英博物馆!不过收获还是不小的,看到了很珍贵,很珍贵的藏品,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中国馆的藏品、大批大批的瓷器和中国画,中国内地的真品都不见得有这的多,看得我们班男同学们气愤填膺,感慨颇多。第五天,我们前往剑桥城。在剑桥城里待了很久,购物啊,照相啊,游览啊什么的,街道和中国的相比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我尤其喜欢那的电话亭,这也应该算是英国的特色之一。剑桥城里还有我在之前很想见到的康河和康桥,也许是受了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熏陶的原因吧。不过说实话,真没诗人所描写的那么美,也许和现如今的污染有很大的联系。

继而,第六天,我们乘坐欧洲之星来到了比利时,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要吃完饭的时间了,我见到了期盼已久的导游,终于可以不瞎逛悠了。分了导游,坐上大巴,向宾馆进发。导游还告诉我们,此后的这些天,一直到回北京,吃的都会是中餐,弄得我激动了半天。这一次的宾馆是两人的标准间,吼吼,终于没有孤独的感觉了,而且我们班八个女生终于凑到了一起,可以聚在一个屋子里咬耳朵了。而且,我很喜欢比利时的交通,因为都是车让人哦,十字路口经常没有红绿灯,连看都不用看直接横穿马路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车都会乖乖等着人过去才会继续行驶,话说,脾气怎么这么好,这么有耐心!?

第七天早上,我们先看了比利时世博会留下来的标志性建筑——原子球塔,照了照片,活动了一下,确实很有特色,而且和我们所住的宾馆离得很近很近。就在前一天晚上,我站在宾馆的窗户前“远眺”,就望见了那个原子球塔,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原子球塔,也不知道它有很大的来头,只是觉得夜里看它很美很美,还闪着光呢,这一点应该是其他人都没有见到的吧,应该算个特殊收获。然后,我们前往布鲁塞尔大广场,在那附近,我们还有一定的购物时间,有的同学买巧克力,事后还声称被坑了,还有比利时特色华夫饼,味道真是不错,不过,不太方便吃,比利时的冰激凌味道也很好,虽然我没吃。还有就是那个小英雄于廉的雕像,比我想象当中的小多了,看到的时候,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下午坐车前往法国,到法国时是晚上,入住的宾馆也将伴随我们3个晚上的时间。一大早,我们就前去埃菲尔铁塔。导游帮我们买了票,我们登上了铁塔的3层,真的挺美的,建筑们都变小了好几号,俯视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下午,我们又去了卢浮宫进行参观和游览。还有一个游览任务是巴黎圣母院,外面排了好长好长的队,我们女生就被这阵势吓到了,一致决定不进去游览了,况且我的相机也一星星点点丢丢的电都没有啦,所以,找了几家店就买纪念品去了。不过后来听男生们说,队虽然很长,但没五分钟就进去了,当然我也没觉得留有遗憾。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晚上和同学们闹闹玩玩,还是很充实的。

在法国的最后一天,上午参观凡尔赛宫,凡尔赛宫门口的队那叫个长啊,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到了里面,还有讲解的耳机,但还是时间原因,参观不完想去的地方,而且里面的镜廊让我挺失望的,通过语文书上《凡尔赛宫》的描写本以为镜廊很美很美,满怀期待去的,但实际和我想象的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没有时间去参观花园,也算是留下了一个遗憾吧。下午又前往协和广场,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一致想到了协和医院。协和广场的中心有一个方尖碑,站在方尖碑的正前方,是巴黎中轴线,向前远眺,就能看到一个小小的凯旋门,和很长很长的香榭丽舍大街(只是据导游说的,具体我也没怎么看见,也不知道我眼神是不是真的不好)。同时也去看了凯旋门,但因为时间紧迫且购物欲望强烈,更可气的是,我相机落车上了,所以也没上去看看,男生们倒是看了,也不知道感想如何。 之后的一天早上就出发了,坐大巴8个小时到了德国的法兰克福,到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导游安排了购物时间,而且把我吃冰激凌的瘾给勾了出来,好像总共吃了2、3个呢,还好没有肚子疼。除此之外也没其他的活动了,这一天就荒废了啊??在大巴车上睡的我头昏脑胀的。

第二天到了克隆,上午参观科隆大教堂,没有进去看看也挺可惜的,午饭在教堂旁边解决掉了,下午坐车就坐车去了荷兰的风车村。风车村的景致还是很不错的,有好多小木屋和风车,各有各的用途,我也没怎么搞清楚。在里面,我们观看了制作木鞋的简易全过程,还是让人叹为观止的。顺便买了点纪念品,还有荷兰的奶酪也是很著名的,有试吃的,但是味道我实在难以接受。晚上就回宾馆休息了,这也是我们在欧洲的最后住的一个晚上,大家也都各怀心事入睡了。

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先送走了第一班飞机的同学们,继而导游送我们去购物,车上环境很微妙,不同与往日。这次的购物,除了我们8个女生依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外,还有几个班里的男生也一同前往,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啊。不过,转的有点转向,结果呢,是找到了家超市,几乎人人买了盒冰激凌,但时间紧迫且不让带上车,买大盒的某位男同志,吃的那叫个纠结。下午荷兰机场又转悠了许久,打印登机牌和托运行李可是我们自己办的呢,这个时候导游就已经悄然消失了,我们下午四点多才登上了回北京的飞机。

飞行过程中还是十分无趣的,所以只能吃了睡睡了吃,又是数个小时的机程,到北京时已经是北京时间8点左右了,按照惯例,取回托运的箱子,可是我的箱子却在所有人都找到自己箱子后还仍然杳无音信,这让我挺着急的,不过拿着行李的一张小条,到行李问讯处查了一下,被告知了一个不知道算是好还是坏的消息:我的箱子明天才能送到,机场会派人送到我家里。登记了住址和联系电话后脑子有点蒙,我爸见到我也满腹疑虑的盯了我很久,见到亲人的感觉真爽啊,在欧洲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有点想家,毕竟是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出门在外这么久,虽然有自己很熟悉的同学们老师们的陪伴,但想家应该也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不过北京的天气真的是闷热闷热的,没有欧洲的天气宜人,而且因为怕在飞机上觉得冷,特意穿的长裤,刚下飞机便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多么不明智的举动。

无论如何,还是到家了,还是家里比较舒心啊,虽然还会时不时的怀念这段一生中也少有的经历,想到这些快乐的时光,发现的一些我从来没发觉美好的事物,也不虚此行,也算是给自己积累了经验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