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情况总结

吉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全省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赣编办?20xx?53号)精神,我县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现将机构编制核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情况:本次核查的对象包括全县所有的行政事业

单位。全县行政单位xx个(党委xx个,政府xx个,人大xx个,政协xx个,检察院xx个,法院xx个,群众团体xx个,乡镇xx个)、事业单位xx个。

(二)编制情况:全县行政编制xx名(其中乡镇行政编制

xx名、政法专项行政编制xx名),工勤编制xx名;全县事业单位编制数xx名(部分单位未定编),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制xx、差额拨款事业编制xx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xx名。

(三)人员情况:全县行政人员xx人(其中乡镇行政人员 xx人,使用政法专项编制的行政人员xx人),工勤人员xx人;全县事业单位人员xx人,其中全额拨款人员xx人,差额拨款人员xx人,自收自支人员xx人。

(四)其它情况:全县行政机关核定领导职数xx名,配备领导人数xx人,编外聘用人员xx人,编外借用人员xx人;全县事

业单位核定领导职数xx名,配备领导人数xx人,编外聘用人员xx人,编外借用人员xx人。

二、主要做法

依照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县编办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进行汇报并根据领导指示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各单位根据要求首先进行自查,填写好《吉安县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表》,县编办根据各单位自查情况,通过“四个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编制核查工作。

一是机构编制核查与机构编制日常工作相结合。为确保核查工作准确、全面,县编办对照机构编制管理册、个人编制证以及机构编制台帐,对各单位所交的编进行全面核实,对未及时上下编的单位,督促其办理上下编手续。对于机构、编制有所调整的单位,督促其持相关材料,进行调整。

二是机构编制核查与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相结合。为确保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也是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进行全面验收,此次县编办在机构编制核查过程中重点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中明确整合、撤销的单位进行核查,对个别整合单位存在人员安排滞后的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确保人员合理安排。

三是机构编制核查与监督检查相结合。对于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对存在擅自设立内设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的情况予以纠正。

四是全面清查和实地核查相结合。县编办全面清查的基础上,对一些单位进行实地核查,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听情况介绍、个别谈话了解等方式核对相关内容。核查后的信息资料由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和实地核查人员签字,以示负责,实有人员信息在单位醒目位置公示七个工作日,接受群众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

县编委办积极围绕省、市的核查内容和要求,全面梳理、认真排查。发现如下问题:一是由于退居“二线”岗位,但是未到法定退休年龄,仍然占单位编制,进而使一线工作人员不足,部分单位采取向其他单位借用人员的办法解决,导致部分单位有混编混岗现象。二是县直行政机关存在超编的现象,致使近7年内县直机关都没有办法通过公务员考试进人,部分单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

吉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二○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情况汇报

XXX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开展20xx年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

情况报告

市编办:

根据XXX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方案的通知》(xxxx发?20xx?3号)精神,结合当前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化管理和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等工作要求,XXX编委办严格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采取集中培训、单位自查和县编委办核查的方式,按期完成了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现将核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核查情况。

1、本次核查涉及行政机构56个,其中:县委机构9个、人大机关1个、政协机关1个、县直政府工作部门21个、县直群团机构9个、15个乡镇;事业机构345个,其中:县210个,乡镇135个。现目前根据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市编委办的批复,正在对部分事业单位进行整合或撤销。

2、本次核查统计行政编制数1012名,实有1009人,其中:县直行政编制数468名,实有517人。乡镇行政编制数544名,实有492人;事业编制8256名,实有6806人,其中:县直事业编制7374名,实有5964人。乡镇事业编制882名,实有842人;工勤编制115名,实有122人,其中:县

直工勤编制50名,实有51人。乡镇工勤编制65名,实有71人。

3、本次核查统计党政群机关及乡镇部门领导职数282名,配备295名,内设机构领导职级352名,配备294名。

4、统计编外聘用人员1865人,其中公益性岗位699人,其他聘用人员1166人。

(二)使用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及数据录入工作情况。

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培训结束后,我县编委领导高度重视,对相关工作作了部署和要求,县编委办于3月x日组织召开了全县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培训会,同时将建立和完善了全县各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目录,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培训会的要求,认真填报了相关信息和资料,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编委办完善了相关录入统计汇总程序。目前县编办正在对各单位的上报信息逐人逐条复审和打印《机构编制证》。

(三)党政内网连接开通情况。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办积极主动向编委领导请示汇报,找有关沟通协调,建成了一间达标的机要室,配备了公文传输系统,开通连接了党政内网,实现了在党政内网上业务办公。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保障,舆论先行。

根据市编办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精神,在征得县编委领导的同意后,县编委办制定了《机构编制核查实施方案》,印发了《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县编委办领导为核查工作第一负责人,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县编委办业务股室牵头负责的机构编制核查小组。同时还通过《绥阳新闻》和行政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机构编制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开展编制核查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核查不是查处、清底不是清人、管住不是管死,主要目标是摸清情况、解决问题、规范管理,从思想上解除了大家的顾虑,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为机构编制核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核准查实编制和实有人员信息。

编制与实有人员信息准确与否,是顺利推进实施实名制管理的关键。针对过去编制管理存在的人员信息数据不够真实准确的问题,这次自查和上报的信息严格要求各单位经办人必须根据组织、人事、档案等部门的相关文件填报个人信息,上报的个人信息必须经本人签字,填表人签字,单位主要领导签字盖章后方能上报。上报的信息县编办逐个机构、逐个编制、逐人进行核对,挤掉了实有人员中的“水份”。通过“地毯式”核查,逐个“过筛子”,实现了单位《机构编制证》上的人数、财政开支人数和录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网

络管理系统的人数相一致,为推进实名制管理提供了关键性支撑。

(三)实行“两证二台帐”管理。

实行 “两证二台帐”管理模式,即“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单位机构台帐”、“单位人员台帐”和“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软件,核心是以电子信息为基础,以软件系统为平台,实现一人一编一号相对应,对超编人员使用编制控制号管理,以实时监控为手段,逐步实现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四)力求审批文件的完整。

机构编制审批文件作为各单位 的“户口簿”,记载各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名称变更、成立、撤消、 合并时间,隶属关系,职权范围,编制扩大与缩小等变化情况,对各单位非常重要。这次核查工作编办作了硬性要求,对机构和人员发生变化的,必须提供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文件,否则不予办理相关手续。通过这次核查工作,各单位完善了个人档案,确保了单位机构编制审批文件的连续性、完整性,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五)结合事业清理规范工作。

根据市编委办的批复文件,撤销整合了部分“空壳类、职责混淆类、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解决了一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突出矛盾。

(六)严肃工作纪律。

县编办要求不管自查还是核查,程序必须严谨,纪律一定要严格,组织原则要明确,所属责任要清晰, 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及时请示汇报,不马虎、不大意,不弄虚作假,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实职领导改非后,未到法定退休年龄,仍然占单位编制,进而使工作人员不足,部分单位采取向其他单位借用人员的办法解决,导致部分单位混岗,进而出现编内管理人员信息与实际工作人员不相吻合。

二是20xx年县乡两级政府机构改革,超编人员向空编单位竞争上岗,由于竞争后的单位与本人专业不符,进而无法聘岗,导致少数编制结构与实际人员情况不相符的情况。

三是20xx年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原政府6个直属事业单位撤销,工作职责并入行政单位,但6个事业单位的54名参公人员归属问题没有管理权限的文件,无法归类,现目前统计到相应的行政单位的。

四、下步工作建议意见

一是上级编制部门应加大对县级的督查力度,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应做为县级四大班子调动普级考核的内容之一,从而约束县级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随意性。

二是健全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信息软件。调整软件功能,使之与年报软件功能相匹配,里面的人员信息应趋于基层,使之好用适用,早日实现系统高效运转。

三是积极破解机构编制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实职改非占编问题,县级政府机构改革造成行政超编、混岗问题,乡镇机构改革造成事业单位编制结合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建议尽快调研,加大解决力度,早日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基层实际矛盾。

XXX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xx年x月x日

XXX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