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总结

中国自古就以文明礼仪之邦流溢世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长,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风貌,文明的良好礼仪是优良传统的结晶。要在高中学生中贯彻文明礼仪教育,我们应该从以下入手:

一、认知明理,以形成学生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为归宿。

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灌输,教给学生应具有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上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义,识别和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养成讲文明、讲礼仪的自觉性。

我们应该抓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利用班会讨论《规范》和《南安三中在校生一日常规》使学生句句理解,时时对照,付之行动。通过学习、对照、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明的愉快情感,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想基础。

二、强化训练,开展活动,促礼仪行为规范养成

⒈注意强化方法的指导,促进礼仪养成

《规范》实施的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过程,而习惯的形成又在于训练,它的特点是规定性和重复性,对学生课堂常规、礼貌用语、学生仪表衣着,按规范性要求进行反复训练。根据学生特点,训练文明礼仪习惯,刺激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而乐于参与的良好心态,使学生在乐于参与训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⒉树立典型示范,引导礼仪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可以通过教师示范,注意师德形象,文明施教,关心热爱学生,良好的师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不仅要教学好书,更要培养好学生的思想品质,使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养成现代文明举止,树立刻苦、踏实、严谨的学风,促进良好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

⒊开展星级评比,激励竞争意识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利用学校“五杯”竞赛的时机,进行强化训练,开展 “文明之星”的评比活动。根据五项内容,天天评比、表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三、检查督导,全程渗透,强调自我教育

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特别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我们注意加强检查督导,通过检查督导,使之自我完善,在督导过程中,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育情的办法,引发学生的共鸣。

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坚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教师教书育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学前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和谐共振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入灵魂深处。

通过礼仪教育,促进了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促进了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班风进一步好转,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善了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学风。

 

第二篇: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总结

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总结

中国自古就以文明礼仪之邦流溢世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长,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风貌,文明的良好礼仪是优良传统的结晶。要在初中生中贯彻文明礼仪教育,我们应该从以下入手:

一、认知明理,以形成学生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为归宿。

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灌输,教给学生应具有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上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义,识别和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养成讲文明、讲礼仪的自觉性。

我们应该抓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利用班会讨论《规范》和《藻溪中学一日常规》使学生句句理解,时时对照,付之行动。通过学习、对照、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明的愉快情感,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想基础。

二、强化训练,开展活动,促礼仪行为规范养成

⒈注意强化方法的指导,促进礼仪养成

《规范》实施的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过程,而习惯的形成又在于训练,它的特点是规定性和重复性,对学生课堂常规、礼貌用语、学生仪表衣着,按规范性要求进行反复训练。根据学生特点,训练文明礼仪习惯,刺激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而乐于参与的良好心态,使学生在乐于参与训练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⒉树立典型示范,引导礼仪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可以通过教师示范,注意师德形象,文明施教,关心热爱学生,良好的师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不仅要教学好书,更要培养好学生的思想品质,使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养成现代文明举止,树立刻苦、踏实、严谨的学风,促进良好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

⒊开展星级评比,激励竞争意识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利用学校三项竞赛的时机,进行强化训练,开展 “文明之星”的评比活动。根据五项内容,天天评比、表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三、检查督导,全程渗透,强调自我教育

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特别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我们注意加强检查督导,通过检查督导,使之自我完善,在督导过程中,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育情的办法,引发学生的共鸣。

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坚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教师教书育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学前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和谐共振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入灵魂深处。

通过礼仪教育,促进了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促进了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班风进一步好转,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善了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学风。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