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农业生态系统是以种植业为主题以农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组合,按照人们经济发展的莆求所构成的人工碱半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它与农业害虫发生的关系及其治理对策的理论早为生态学者所关注。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 害虫 生物多样性

1 多样性的概念和涵义

1.1 物种多样性

在一定压城内组成生物群落所有植物,动物和镦生物种类的多少是舒种多样 性的标志,其最简明的定义就是物种的丰富度,用以表达一个生物群落内组成物种及其相对致量的尺度。物种多样性及其复杂的种蔺关系,对生物群藉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关系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生态学者提出物种多样性或丰富度指鼓-优势度或均匀度指数。用以定量描述生钉群蒜的特征,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及其对志系统的影响。

(www.Lw61.com 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论文)

1.2 结构多样性

任一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并表达一定的功能.在农田昆虫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是以营养联系为基础,组成植食一肉食 (捕食和寄生)一腐食等多投食物链和食物网,像持着保持着物质代谢和能量循环的曲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网络结构越多,则动态平衡调节功能越强。结构多样性还与生境多样性有密切关系。包括适宜的土壤环境,植物种类与 形态结构,物候与营养联系,为物种提供多样化生存空间或生态位。因此,保持植物区系的多样性是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的基础。

1.3 气候多样性

气候因素是构成无机环境的基本要素和生物群落牲赖以热能调节和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所谓气候多样性是指气候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动的频率和幅度。V]Ban Emden (1974)在论述了热带和温带气候变化与农林害虫发生稳定性关系后认为,气候多样性有减少植物和动物区系,影响其生长发育,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趋势。是干扰害虫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1. 4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由于生物群落组成物种和生境类型的变化,生态系统不论从宏观和微观上都可分为若干亚系统,在农田生态系统内,种植业中的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作物生态系统都各有不同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结构。同 时又与土壤、森林、草原、水域等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各个系统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物种不断进行着种群交换和生境转移,各自 利用

自然资源,使整个系统处于有机联系状态.因此,研究农业害虫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充分了解各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制定区域性害虫治理对策。

2、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许多学者通过种植多种作物的摸拟试验和来自田间的大量词查资料,总结论述了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昆虫稳定性关系,得出了“多样性越高,稳定性的机率越大”的结论。这里所说的稳定性主要是昆虫种群很少出现或轻微的波动,经常处于经济阈值以下的平衡状态。围绕这一概念 虽然出现过争议,认为不能成成为普遍的规律,但是已为田间大量实践所支持,多数农林害虫的暴发出现在作物单一的地区。并提出不作物混作或混交林作为控制害虫的理论依据。

(www.Lw61.com 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论文)

2. 1 耕制与作物结构调着整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xx年代开始,我国农业进行了区域性的耕作调整.实行粮棉 、粮油、粮菜等间作种立体种植摸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高效农业。在长江流域棉区.麦一棉套种.蚕豆一棉花套种的棉田。早期昆虫群落结构和纯作棉田相比,物种丰富度指教(H ).麦棉套作田 (1.26)>蚕豆棉套作田 (1.16) >纯作棉田(0.058);物种优势度指数 (c). 纯 作棉田 (9.80) 蚕豆棉套作田(3.92)>麦棉套田 (3.58),这些参教说明,套作棉田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多,棉蚜数量减少,种群结构比较合理,早期棉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对棉蚜有明显的生态控制效应。 农田作物多样化使害虫数量下降的生态学机制有二个论点来解释:

(1)捕食假说

植被结构多样化为多食性害虫提供广泛的可利用的食物资源,也为多样性天敌提供了食物和补充寄主,丰富了食物链结构,有利于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2)食物资源浓度假说

多食性害虫善于发现并在大面积单一或密植的植物上产卵繁殖,而植被结构的多样化可淡化或免除害虫寻找寄主植物的刺激感应,或生境条件改变了害虫的运动行为,迁出率高而定殖率低 (Stophen,1982).

害虫的移入包括害虫个体发现寄主作物的概率和发现作物后停留其上取食和繁殖的概率两个部分。对大多数植食性害虫来说,寻觅合适的寄主植物是其生活史的重要一环,多样性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复杂的视觉和嗅觉刺激,从而扰乱害虫寻找寄主植物的正常途径。但要注意的是生物多样性的质和量需与靶害虫的定向机制相吻合,如果靶害虫的扩散能力不强,单作作物系统与问作作物系统便无太大的区别。

(www.Lw61.com 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论文)

2. 2 间插植物.“加链”抑制

根据生态学原理,插种关联植物,组建新的食物链结构,使生物资源优化配置,转化利用 ,获得多功能生态敷盏的模式已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麦田或棉田中间油菜,

以菜蚜召引食蚜蝇,蝶虫定殖,控制麦蚜,棉蚜为害,在甘蔗、玉米田插种向日葵、南瓜,为赤眼蜂提供资源,提高玉米螟卵寄生率。

2.3采取调控措施,改善农田生物群落多样性

耕作改革,作物结构调整,插种关联植物,都是从生态系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为手段,改善生物群落结构,增强系统自身调节功能。当前在农业综合防治中,尽管有多种途径和技术措施,但首先着重考虑的是化学防治和无敌保护利用的协调问题,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 天敌群落的干扰。这些措施包括 (1)掌握防治指标,减少施药次数 ;(2)施用低毒、低浓度杀虫剂;(3)施用生理选择性杀虫剂和生物制剂;(4)采用选择性施药技术,包括内服杀虫剂拌种、根施、涂茎、顶心点施等;(5)人工和耕作措施.

3 生物多样性对天敌的影响

田地中和区域内的植被多样性可增加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所需的基本资源,使得天

 

第二篇: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学院

护理专业

论文题目: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专 业:

毕业论文年x月20xx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VI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预防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的原因。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xx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98例。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xx年。

1.3 临床表现下肢趾端疼痛、怕冷、皮肤苍白或发绀、肢端凉、水肿或干枯、颜色变暗、皮肤瘙痒,病足麻木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也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严重者皮肤出现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等。

1.2 诱因鞋内异物损伤2O例,足癣感染10例,烫伤1O例,剪趾甲伤10例,搓伤15例,局部外伤20例,搔抓伤lO例。不明原因55例。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和效果;向患者讲解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解除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并督促和指导患者按医嘱规范治疗和用药 。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指导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教会患者自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2 严格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饮食、锻炼计划。再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作用,使患者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2.3 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避免引起的再次损伤和感染。趾甲不宜过长,定期修剪,防止损伤。患者穿鞋、袜应清洁、柔软、轻便、舒适透气,不能擦伤皮肤,避免烫伤或摔伤,注意保持皮肤完整 。糖尿病患者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在40℃ ~80℃ ,每次洗脚不超过10 min,洗完后用软毛巾擦干并检查足部。足部出现破溃或水疱时及时到医院诊治,清洁换药,选择有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2.4 局部护理根据溃疡深度、面积大小、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来决定换药次数进行局部用药 。采用蚕食清创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用庆大霉素16万u、山莨菪碱10mg、胰岛素8 u加生理盐水湿敷,每天换药一次。加强患肢的运动,以防肌肉的萎缩,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指导患者每天仰卧床上,作上、下肢连续屈伸运动,20~30 min,非负重运动和足部按摩。

2.5 心理护理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可引起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增高,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足部的肉芽生长,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6 注意事项①识别糖尿病足的先兆症状,如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局部感觉减退,有麻木或针刺感觉;② 了解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如遇到意外伤、鞋磨伤、烫伤、足癣等处理不当,均可导致足部溃疡、坏疽的发生;鞋、袜要宽松、柔软、透气,鞋带勿系的过紧;③温水洗脚后用软布吸干,认真检查足部,按摩足部以及下肢,注意涂润滑剂保护;④ 保持皮肤完整,防止冻伤、烫伤、擦伤的发生。

2.7 运动指导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血糖黏稠度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3 讨论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因长期高浓度葡萄糖致下肢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强血管收缩,同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不良,毛细血管底膜增生,导致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血管腔变窄。血管功能异常,血液黏滞度增高,易致血栓形成,使下肢组织营养障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坏疽。治疗不及时,护理不适当或者保守治疗无效而且坏疽边界不清楚,将进行截肢术。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口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

老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均符合19xx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08例;年龄60—86岁;病程1—3O年。空腹血糖(10.8 4-3.61)mmol/L,餐后血糖(16.6 4-2.8)mmol/L,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可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体重下降;善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视力模糊等。

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主要有: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多,往往因病程长,用药多而出现忧虑、抑郁心理,易产生消极情绪,有时拒绝服药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控制血糖对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因素等。耐心向患者说明糖尿病只要坚持治疗,合理控制饮食,就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2 饮食护理多数老年患者摄人肉、鱼、蛋、食油较多,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故应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和铁,增加磷的摄人,其可提高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防止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总热量每天三餐各占三分之一,或少食多餐,使糖分平均分配。禁食糖果、糕点;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饮食以少盐清淡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少食松花蛋黄、少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少食肥肉、动物油等。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记录每天出入量,定期复查血糖、尿糖、24 h尿糖定量,观察病情转归,定期测量体重,发现病情变化,应遵医嘱适当改变进食量。

2.3 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对胰岛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将更多的皮下注射储存的胰岛素调动到血液中,使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无心脏禁忌证或严重合并症,每天进行适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体操、蹬车等运动是有益的,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运动锻炼。不宜空腹运动,长时间运动者应适当增加食量。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但活动要以不感觉疲累为主,运动时手边要备有糖块或饼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觉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食用,以预防或减轻低血糖症状。

2.4 药物指导及护理 降糖药: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为Ⅱ型糖尿病,常常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剂量数据、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经饮食控制无效的肥胖患者及饮食控制加磺脲类降糖药未能控制血糖的非肥胖患者,可选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代谢障碍,机体抵抗力降低,易遭受细菌感染,须严格无菌操作;老年人体内环境稳定性降低,一些患者对胰岛素较敏感,胰岛素一二个u之差即可出现低血糖或酮症,因此胰岛素注射剂量须准确。注射时选择皮肤松弛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局部组织硬化影响吸收。在饭前30 min注射胰岛素,注射后要密切观察有无胰岛素过量所至的低血糖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时,需注意充分补液,纠正脱水,同时选用普通胰岛素小剂量连续静脉滴注,降低血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补液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补液的成分和速度。

2.5 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及血液内含糖量较正常人高,细菌繁殖力强;机体形成抗体能力较正常时低,且白细胞杀菌力与吞噬力均降低,易出现皮肤瘙痒与感染,且感染后不易康复。注意指导患者勤洗澡、勤更换衣物,用温和的洗浴用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天以温水洗脚,以柔软浅色毛巾擦干,同时检查足部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治疗。注意检查和保护皮肤的完整性,减少或去除因小伤口未及时治愈而造成截肢的后果;每天按时翻身,按摩皮肤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发生。

3 小结

老年糖尿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掌握、控制疾病的主动权。总之,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地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