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总结

勇于实践, 积极探索内涵发展之路

我校在以邓阳辉同志为校长的新领导班子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人本、科研、创新”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团结高效班子,打造和谐活力学校;健全教育科研机制,营造求是科学校风;内化校园文化品质,提升师生文明素养”的工作思路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目标,依法办学,以德治校,积极探索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寻求“二次发展”。 在课改浪潮的冲击下, 20xx年秋季,我校掀起了一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课改风暴,向全国课改名校杜郎口中学等学校学习,彻底颠覆填鸭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开创新型互动课堂——“315自主探究课堂”。为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学校设立专门的机构对课改工作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倾力抓实、步步推进: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课改研究小组;制定课改实施方案;组织教师编写了指导学生学习的《315自主探究课堂》导学案;先后多批次派人员赴宁达、杜郎口、洋思、昆山学习;组织开展了全校教工课改培训;聘请了资深退休教研员来我校指导课改工作;为推动课改实验的深入实施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课、论坛、研修、汇报课、测试、小组合作赛、展示赛、学科组团队赛课等,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坚定了教师们的课改信心,更加坚定了课改的决心。

一、抓课改过程的落实,力求课堂高效

本学期是课改的第二个学期,我们课改的重点工作就是抓课改落实及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探究出具有本学科课改特色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高效的课堂。具体从以下两方面落实。

(一)、健全制度,全面实施

为了推动课改工作深入开展,有效开展,根据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我处室制定了各项课改制度,为课改提供保障。 这些制度对学校的课改工作在学校层面、学科层面、备课组层面、个人层面提供了详细的科学规范的指导,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怎样听课、评课,怎样集体备课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参考资料,有效地推动了课改的实施。

(二)、狠抓常规,积极开展课改活动

本学期各学科组每天下午都要集体备课,各学科组每个星期都要开一堂公

开课、举行一次周末论坛,每位教师每个星期写一篇课改反思和随堂听两堂课;对教师参加各项活动都有明确要求,并纳入个人和集体考评中。积极创设教学研究的氛围,利用集体备课和课改论坛等形式促进教师开展课改研究,在教研和教学方面有所创新,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提炼,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二、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一)师生共同进步,教学模式已成雏形

一学期下来,每位教师听课普遍过了50节,多的过了100节。我本人也听了几十节课。从听课、巡课中,我发现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学案的编写质量越来越高了,做到有效与高效相结合,有的教师追问及时并将问题引领到另一高度,这样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有的教师上课很有激情;点拨到位,设计巧妙。不仅教师进步了,而且学生也进步了。学生的自觉性增强了。比如,大部分学生做导学案的时候是先看书再做,而且能独立完成,很少像原来那样只做题不看书;展示环节学生的表现更精彩,尽管无法从文字描述中全面体会学生们上课时的神采飞扬,但从他们发言的内容,对问题的分析,思维的多元开放等方面,可以感受到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个性的彰显与生命的激扬,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那份热情和欣喜。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了作用,学生们相互交流,不仅能帮助学困生进步,而且还促进了优秀生的提高。学生迸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得课堂高潮迭起。从主题班会课、小组合作赛和教师团队赛中,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师生的精彩展示。

如今的课堂 ,教师更注重的是落实,各学科已经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绝大部分学生喜欢“315”课堂,绝大部分家长也支持我校的课改。

(二)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研讨和反思,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 在课改过程中,我们注重研讨与交流,积极推广课改先进经验,切实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平时强调教师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牵强附和,强调对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地进行解释、说明、阐述;其次课改论坛观点交锋、讨论争鸣,强调不同的观点的碰撞、交锋、比较、鉴别;不作结论,各取所需,强调个人的消化吸收与别人的感受、认识、体验、经验之间进行对接、兼容、批判,保留不同意见,保护不同的见解。在学科组活动中,教师就本学科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气氛活跃。在课改论坛的总结中,有的老师写道,“此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这种参与式的科研活动,我们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有的老师说,“这次活动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受益匪浅,希

望今后多组织论坛活动,为我们提供跨学科、跨年级的交流机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

教师们经历了一次展示,都获得了一次成长;逝去的是过程,留下的却是收获和感想,在这种不断进行的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中,我校涌现出了一批精彩的课堂、一批在新课改理念下健康成长的优秀教师。

(三) 扎实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校组织教师围绕课改实验,撰写课改总结、课改论文等数百篇,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和团队赛课,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分析课堂教学是怎样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积累了大量的优秀课堂教学录像片和课例。我们还编辑了教师论文集,即《追梦的岁月》收录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及优秀导学案,为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提供了参考资料,成为指导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有力助手。

(四)得到社会各界关注,反响良好

金溪二中的“315自主探究课堂”改革,更引起了省教育厅、省教研室、市教育局、县领导和教育局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xx年元月x日,县四套班子领导莅临学校召开“推进二中课改座谈会”,这在金溪县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5月x日上午,县委副书记乐启文专程来我校了解二中课改情况;县里的其他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甚至外县、市的中小学校都相当关注二中的课改,两个学期,到二中参观考察课改就达500多人,均盛赞金溪二中为“课改先锋,同行楷模”。 另外,我们还利用《课改简报》及时通报课改前沿信息,今年的《中国教师报》(即20xx年x月x日)报道了我校的课改情况,这样更加大了对我校改革的宣传力度。

三、 课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起步阶段表现为“激动兴奋”,实践过程中表现为“困惑苦恼”,发展历程中表现为“论争反思”, 我们的课改正处于论争反思的阶段,仍在实践和探索中,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在对老师、学生、家长进行的调查和座谈中,了解到如何处理新与旧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课时不够、学生逐渐出现两极分化、课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行教学评价等问题,怎样既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又狠抓学生知识的落实,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继续编好导学案。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和路线图。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要为学生精心编写好“导学案”。“导学案”就像汽车导航仪,指引学生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朝哪个方向行驶?走哪条路便捷?在哪个路口拐弯?导航仪程序的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做好集体备课,在导学案的编制和

设计上要下功夫。

2、教师要做好“跟踪”。 所谓“跟踪”就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建立小组的竞争机制,要做好预习。预习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根据所了解的学情及时调整导学的过程。

3、活”与“实”相结合,实现高效课堂。活而不实谓之浮华,实而不活谓之呆板。“活”的过程是活学,“活”的结果是活用;“实”的结果是“实效”。因此,无论是在导学案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实中求活,活中求实。

4、继续加强小组建设。小组建设一直是我们主抓对象。为了让教师重视小组建设,我们处室每个学期都举行了小组合作赛,而且我们还从中发现了,本学期小组建设要比上学期做得更好。我们还发现,小组建设好的班级,课特别好上,就拿这个学期教师团队赛来说吧,大家公认樊亚珍老师班小组建设最好,结果余彩红老师在她班上赛课轻松获得桂冠,听课教师发现,该班学生在自学、探究、展示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是很默契,很主动,很积极的。让人感觉他们个个乐学,好学、会学。当然,小组建设是一门学问,我们只有不停地探究,才能让小组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加强班级管理,维持好课堂纪律。在三次“315”课堂学情调查中,学生都提到了课堂纪律要好。课堂中一定要做到“活”而不乱,否则实现不了高效课堂。

6、将问题当课题一样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教师感到幸福,就要尽可能把他们引领到研究上来”。何况我们课改才起步,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大家不在一起探究,想办法解决的话,那么问题会越积越多的。反之,如果大家立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话,那么最终会享受到教科研带来的幸福滋味。

7、要不断完善各种评价方案。比如,小组建设方案、课堂评价方案等。

8、成班率要降低。班额人数过大,开展探究式教学困难重重,课堂上合作学习存在着形式主义,学生探究活动时间不足、参与率不高。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了信心与希望,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正在达成广泛共识,课程改革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内心深处的教育理想与追求,课改对我们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我们在新课改的实践中,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和力量,坚持走学习、批判、实践、反思、重建、再学习的创造革新之路,坚持办大教育、办大爱教育的思想,传统与变革并举,务实与创新并行,质量与效益并重,以课改为动力,深挖潜能,完善管理,打造特色,创建品牌,实现我校

内涵式发展。

 

第二篇: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这半个学期以来,通过这次课改活动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课改课、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此期间,我们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有颇多问题的困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还学会了评价、质疑与反思;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刻的反思,下面就具体谈谈课改以来的收获和困惑:

一、课改中的收获

(一) “三导五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从而教师素质整体提高 在课改过程中,教师自觉地进行“三导五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课堂教学中的理性思考逐渐增多,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刚开始,以课改上课总是不够时间,一节课的内容两节课才完成,学生在讨论时达不到教师要的效果。后来从组长先培训,再一步步让生学会去讨论,慢慢的有了效果。教

师只有不断的思考,寻找最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

教室内从以往的"教"堂变成了"学"堂,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表明,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学生们逐渐形成了乐学、爱学、兴趣浓厚、善于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及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获得成功体验。

(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为了适应课改,促进学生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制定了小组评价表及班级评价表,每周通过评价表累分,评出课堂展示、纪律、卫生的前三名,激励学生;相应的表现较差的要惩罚。

二、问题与思考

(一)、新教材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矛盾。

新教材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课堂学习中能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学困生可能是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的现象出现。

(二)、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题策略多样化,但对于纯计算题的练习相对少,以至产生学生算得慢,容易错,计算能力较薄弱的问题不可忽视。

(三)、新教材有的内容编排较难,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认知规律。对于学生是难点,课时又少,难掌握。

(四)、教学班规模大,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商榷的问题。要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但有限的45分钟时间若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与讨论的时间又与课时进度发生矛盾,如何把握给予"时间"的度?是我们值得商榷的问题。

?????????(五)学生评价方面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做到评价上板上墙,得到认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