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改心得

我们的课改——敢问路在何方

9月的大连海鲜刚刚上市,出于好奇的我品尝了一些。第二天肠胃就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于是我就想,这次的培训似乎和这次短暂的尝试有些相似。课程改革确实使大连的几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提升了许多。那么他们的教学模式能否直接复制到我们的学校呢?不假思索的复制是否会引起学校的肠胃不适呢?所以我要谈的就是:我们的课改——敢问路在何方。

众所周知,从之前的北京四中、北京101中学到人大附中,再从黄岗神话到现在的河北衡水中学,一个个所谓的超级中学逐渐映入大家的眼中,这些中学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盛产高考状元和高分。于是如何提高教学成绩就成了各个学校争相研究的课题。而教学成绩是由学生的考试分数或高考分数来体现的。也就是说与其研究让教师如何教倒不如研究让学生如何学。因为好学生从来就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我们都说教无定法,可是教一定要得法。因为学生的学法取决于教师的教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课改的设计:

一、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因为假想会出现的问题而放弃,问题在实行的过程中会逐步解决。

xx年到xx年课改在新疆也有6年了,相比大连来说我们的改变小了一些,我们的创意太过保守。这次培训的确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们的灵感。在更大程度上坚定了我们的决心!课改最核心的思想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改之前最有必要的工作就是扭转教师的观念。我们要在最大的程度上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就成了我们在课改道路上的第一个绊脚石,当然也是最大的一块。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1、小鸡吃米带给我们的启发

众所周知小鸡最爱的食物是大米,如果我们用手抓住它,把它放进米缸,用手指按住它的头,试问小鸡还会吃米吗?她只会奋力挣扎、拼命抬头、拒绝吃米。这时如果我们将手放开呢?它会哆嗦一下身体,张张翅膀,然后愉快的进食。虽然它会到处乱跑,但这并不妨碍它汲取米粒。这就是课改前后我们的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他们所吸收的知识有可能会更多。我们在讲新课时、在讲习题时,不妨让学生代替教师进行讲解。遇到难点不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后叫代表发言,学生之间可以补充、可以反驳、也可以提出疑问、更可以答疑和争辩。也许有老师会认为这样的课堂能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吗?是的,前期可能不行,后期会带给我们惊喜。这也是我在第二点需要讲的。

2、轻教学进度、重学习能力的提升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给他一条鱼不如教他捕鱼的方法,不如授人与欲,不如激发他学习的欲望,不如授人与娱,不如让他欢快的毫无戒备的进入学习状态。伟大的科学家都不是教出来的,当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没人可以教他了,这时比拼的就是个人学习的能力和状态。这也就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普通科学家的区别。我们现在的教师总是纠结于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并且有个错误的观点:认为课讲完了,任务就完了。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从这一点上说,你讲完课了,学生没接受,那教学任务不也没完成吗。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就要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体现。也许在前期我们会出现一些问题或困难,比如学生不配合、学生不参与、

学生表达不清楚等等。其实学生学习不主动,并不是课改之后才有的,老式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以前是教师讲、学生听,谁学谁没学,你根本看不出来。而新课堂更注重学生活动,他能让这些问题都暴露出来。所谓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就是新课堂最大的好处。老课堂是眼不见心静,新课堂注重暴露、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也许在前期我们会比较困难、会举步维艰,但将来一定会后来居上。高考三年一盘棋,高三面临高考、高二为了高考、高一准备高考。那就让我们的准备更充分些吧!

3、改变教学模式、让更多的毕业生先怀念课堂再想念恩师。

当教师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已经毕业的学生会回来看望我们。那么有多少学生会在看我们的同时还会上我们的课呢?有经常怀念高中课堂的毕业生吗?几乎没有或者很少。这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没有让他们心向往之。我们的课堂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新课改理念下的小组授课模式是这样的:全班学生每6——8人为一组,组内学生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有,尽量平均。每组要有组织建设、小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人有事做。要有目标、公约、组名、组徽、口号等。分完后要让任课教师知道,便于课堂讨论。很多老师教不会的问题,在组内学生之间可以教会。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因人而异。

二、优秀的人总会有一个特长而异于常人。

三百多分的学生可以被211和985院校录取,五百分左右的学生可以上北大或清华。大连的普通高中又一次震撼了我。在参观了几所普通高中后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许多所学校都有一支本校的男子舞蹈队。经过介绍我才明白,各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都会特招一些有特殊才艺的学生,而非常专业的会跳舞的男生更是稀缺。所以只要上了一本线就有可能被北大或清华录取。而其他有名的一本院校门槛更低,只要够一本线的65%就可以录取。大连普通高中的理念非常清晰,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一所高中学校的男子舞蹈队非常的专业,在各大赛事上屡获大奖。成了各所高校争相录取的对象。所以培养一个特长,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当然培养学生的特长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多的是家长的因素。

三、没有完美的教学模式。

没有哪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就课改的现阶段而言,这种启发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可能更适合培养学生的能力。每一次的课程改革都与当下的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社会在变、思想在变、观念在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当然开创一个适应当前环境的授课模式不是常人都能做到的,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让我们做一个好的领悟者和实践者吧。

 

第二篇:初中课改心得1

初中数学课改心得

20xx年x月双河中学 郭秀丽

做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新课程的教学。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就近两年多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 改革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知识、技能的多少和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基于这一认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标准粗线条地确定为五个方面: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程度;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是否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

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这一项指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启发,敢于发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现情况,评价学生智力潜能是否得到较好的发挥。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学生尊重别人、取长补短,合作学习习惯养成的情况和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特别是学生独立构建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逐渐受了新的教学思想,驾驭课堂和管理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对改革很有兴趣,因此保证了实验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大胆慎重地改革教材

任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应该说是一套很不错的教材,但我总感觉它的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有些零散,为此,我在反复研究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原来的教材,并对它们进行有理有序的整合。使它既能体现新课程的标准,又使知识变得系统,从而体现数学的逻辑美以及严密性。如:在九年级第二十一章分式中的“分式的的乘除法”接着是“分式的加减”、“分式的混合运算”、“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再接着才是“负指数和科学记数法”,我觉得应该把“负指数和科学记数法”这一节直接放在“分式的的乘除法”,这样学生学习负指数就觉得比较自然并且容易接受。因此我就这样对教材处理一下,效果果真不错。

三、探索新的课堂组织形式

大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但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要想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不改变长期延续的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很难办到的。为此,我积极探索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重点加强小组研讨的学习方式,相对削弱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创新见解。如:在教学课题学习“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时,教师提出问题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 先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① 先小组讨论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形成小组意见; ② 小组合作亲手做一做;③ 在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制作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的方法,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实际上,在上这一节课时,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想法独特大胆,很有新意。除了我们原先设定的方法外,有一小组在列表统计了各组的数据之后,学生观察发现长方体的容积会随高h(即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的减小而变大时,继续减小高,体积反而变小。有一个学生想到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幸运52》中的猜价格:高了或低了。他们将数据两边夹,与已找到的较大的体积比,最后找出精确到0.1的、能使无盖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大的h。在这节课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创新见解。

四、逐步推行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问题是观念的转变问题。目前不少教师还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做其实把一种"隐形的"、宝贵的东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我通过探索,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一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同时,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逐步推开了探索式、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具体从三个方面实施。

1.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知识,学习方法,增长智慧。这里说的智力活动,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动手操作、独立观察、引起思考的实际活动,激起学生自主地钻研和创新,经过群体的交流,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使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给每个4人小组发了一套特别的画圆工具--一个图钉、一条短线绳、一个铅笔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

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难以完成。就是合作,在运用图钉、线绳和铅笔头的综合操作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地画出一个圆,它便增加了吸引力,从而深刻体验了画圆时各要素的作用。因此,学生在讨论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时,学生们有感而发,有话可言,表现出异常的积极。再转入学习用圆规画圆时,才感到发自内心地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停手地找规律,急切想掌握它。这样的课不管对学生来讲,还是对老师来讲,都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2.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来提是比较容易的,但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从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我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验、摸索、总结,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起一套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实验班初步形成的教学思路是"问题情景--操作、探讨、交流--总结、应用、拓宽"。经反复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过去上复习课,老师系统整理知识,学生听完后,完成一些相应的习题,总结一下,就算是复习告终了。复习课的改革多年来一直是一个难点。但在我们的实验班上大改过去的上法,知识的脉络由学生分小组独立整理,练习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设计,交流练习。就拿四边形这一节复习课来说吧。学生用表格、迷宫图、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整理思路,不管那种形式,都把这一单元的知识联

系、解题规律揭示得清清楚楚。在交流过程中,还允许同学们提出问题,进行答辩,关键的环节还能举例说明,再加上巧妙的练习设计,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赞扬,使这节复习课上出了情趣,上出了深度。学生们在学习潜力和学习方法上的出色表现。3.积极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提倡办好三件事:一是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必要时,可以下位,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大声争辩;二是理解学生,允许学生用自然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学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师,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天空,让他们用"探究"这一支点去"撬起"整个知识王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