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编写注意事项

? “QC成果编写注意事项”讲座

? QC成果分类

? 现场型

? 管理型

? 服务型

? 攻关型

? 创新型

? 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又称为普通型。

? QC小组组建及注册

? 原则: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 小组人数:3~10人为宜,宜少不宜多。

? 注册:QC小组注册登记每年进行一次;每选定一个课题,在活动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上次活动课题没有结束,

不能注册登记新课题。

? 课题注册时间距成果发表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 课题选择

? 课题来源:指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自行选择的课题。

? 针对上级主管部门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择。

? 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方面来选题。

? 从用户(下工序也是用户)不满意的问题中选题。

? 课题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 课题宜小不宜大,尽量选择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小课题的优势)

? 课题名称应一目了然地看出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两种错误偏向)

? 选题理由应直接写出选此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必长篇大论的陈述背景。

? 选题理由可使用的方法:论述、简单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分图)等。

? 现状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 用数据说话,澄清问题。搜集的数据要有客观性、可比性、时间要有约束(起止时间至少有一端要为小组活动时间所覆盖)。 ? 处理数据:对取得的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整理、分类、分层分析。

? 掌握第一手资料:亲自到现场去观察、操作、跟踪,以掌握问题的实质。

? 常用方法: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控制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法等。

? 设定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 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

? 目标要明确:用数据表达(定量值)。

? 要说明制定目标的依据:制定的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 目标设定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能超过两个。

? 所用方法:柱状图、折线图等简易图表。

? 注意:指令性课题不需要进行现状调查,可以对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找出差距。

? 例:同行先进水平、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顾客提出的要求、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 原因分析应注意的事项

?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 若在现状调查中已分析出问题的症结,就应针对这个症结来分析原因。

? 展示问题的全貌,避免遗漏。一般可以通过5M1E展开。

? 分析原因要彻底,即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具体原因为止。

? 要正确、恰当的应用统计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与关联图。

? 分析原因常用的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 确定主要原因

? 把因果图、系统图或关联图中的末端因素收集起来,对末端因素进行分析,逐条确认,找出主因。

? 确认主因的方法:现场验证(试验)、现场测试(测量数据)、调查分析(调查表)等。

? 错误:举手表决法、01打分法、按重度平分法等。

? 主因确定应根据对所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来确定,而不是它是否容易解决来确定。

? 使用的统计工具一般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散布图、正交试验设计法等。

? 制定对策

? 针对每一条主因提出对策(集思广益,可使用头脑风暴法,),不要考虑可行性,只要能解决问题都可以提出。

? 研究、确定所采取的对策:分析对策的有效性、可实施性,避免采用临时性的应急对策,尽量采用依靠小组自己的力量能做到的

对策。

? 制定对策表,按5W1H原则制定。

? 对策实施

? 严格按对策表列出的改进措施计划加以实施。

? 如有困难,可修改对策,按新对策实施。

? 实施过程可简明扼要的阐述。

? 检查效果1

? 对策全部实施完成后,进行试运行,从试运行中收集数据。

? 用实施后的数据与对策前的现状比要有明显改善。

? 用实施后的数据与小组制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如达到预期目标,可以进入下一步骤,巩固取得的效果。

? 如未达到预期目标,说明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要回到第四步,重新分析原因开始。

? 效果检查2

? 计算经济效益要实事求是,千万不可夸大;计算时间不超过活动期(包括巩固期)。

? 计算出的经济效益应减去本课题活动中的耗费,才能得出本次活动课题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 计算经济效益时要重视无形(社会、国家)效益,不要用经济效益高低来评选QC成果。

? 制定巩固措施

? 取的效果后,就要把效果维持下去,防止问题的再发生。为此制定巩固措施。

? 把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有效措施(如变更的操作方法、标准、工艺参数、规章制度等)初步纳入有关标准。

? 再到现场确认,是否执行了新的措施。

? 把巩固期内的数据进行统计,用数据说明成果的巩固状况。

? 巩固期的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说明实际运行效果是稳定的即可。

? 总结及今后打算1

? 通过此次活动,除解决本课题外还解决了哪些相关问题,还需要抓住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 检查在活动程序方面、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方面、在方法的应用方面等,明确哪些方面用的好,哪些方面尚有不足,还有哪

些新得体会等。

? 认真总结此次活动的无形效果,可从“四个意识(质量、问题、改进、参与)的提高,QCC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的信心、团队

精神的增强等方面来总结,这些随不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次活动要解决的课题。

? 总结及今后打算2

? 例:对上述各项活动的活动前、后进行自我评价,做出雷达图。

? QC小组成果

? QC小组活动取得的成果分为“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两类。

? “有形成果”易于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整理成果报告、发表交流与奖励的重点。

? “无形成果”虽然不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但却在开发QC小组成员的智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才、增强集

体凝聚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往往表现在人们的精神面貌的变化上,如敬业精神、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工作技能、协作精神的增强等,人们的这种精神的、心理的积极变化,必将会对企业在经济效益方面产生更深刻、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

? QC成果报告

? 严格按活动程序进行总结。

? 把在活动中所下的功夫、努力克服困难、进行科学判断的情况总结到成果报告中去。

? 成果报告要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说明表达,尽量做到标题化、图表化、数据化,以使成果报告清晰、醒目。 ? 不要用专业技术性太强的名词术语,特别是在发表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必要的解释。

? 在成果报告的内容前面,可简要介绍QC小组组成情况、生产流程,用以说明你的课题是哪一部分发生的问题。

? QC成果发表

? 上台后先做自我介绍。发表人应是小组成员。

? 如同给听众讲故事,要语音洪亮、语言坚铭、吐字清楚、语气自信、语速有节奏。而不是背书。

? 仪态要自然大方,不要过于拘谨和紧张,即使出现错、漏处也不要紧,说声“对不起”,加以纠正补充即可。

? 对待提问答疑态度要谦虚,对提问者要有礼貌,回答问题要简洁明了。

PDCA的含义如下:

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PDCA简介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下图所示,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8个步骤。

大循环套小循环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周而复始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大环带小环

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统计的工具.

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和"七种工具"。

四个阶段就是P、D、C、A;

PDCA8个步骤

①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② 分析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③ 分析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

④ 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

--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达到什么目标? --在何处执行?

--由谁负责完成?

--什么时间完成?

--怎样执行?

⑤ 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⑥ 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⑦ 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⑧ 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通常,七种工具是指在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相关图、分层法和统计分析表等。

PDCA举例--培训下属的有效步骤

团队希望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改变人们的行为、知识、技能、态度。培育下属要遵循PDCA循环。

准备、呈现、试做、追踪

(一)确立培训的需求确立培训的需求,可分成三个档次:

如图,第一条线和第二条线之间,这就是培训需求的分水岭,目前应该具备的能力水准和未来应该具备的能力水准,这两者构成了培训需求,按培训需求可以制定培训计划。

(二)培训计划的六个层面培训计划可以分为六个层面。

员工成长5个层次PDCA例二——目标管理5W3H工作方法

按照5W3H的原则,明确工作途径,将管理与活动纳入规范,使多项工作得以坚持有序地进行。

When(何时做)Where(在哪做)Who(谁来做)What(做什么)Why(为何做)How(怎样做,依据什么,用何方法)

How much(成本、效果)How many(做到什么标准、什么程度

P ―计划阶段

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D ―执行阶段

按照制定的计划要求去做,以实现质量改进的目标。

C 一检查阶段

对照计划要求,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及时发现改进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

A -处理阶段

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定成标准、程序、制度(失败的教训也可纳入相应的标准、程序、制度),巩固成绩,克服缺点。

八个步骤:

第一步,找出问题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服务)质量问题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用数据说明,并确定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 第二步,分析原因

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尽可能将这些因素都罗列出来。

请注意:

① 要逐个问题、逐个因素详加分析。 ② 切忌主观、笼统、粗枝大叶。

第三步,确定主因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请注意:

① 影响质量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有操作者(人)、机器设备(机)、原材料(料)、工艺方法或加工方法(法)、环境条件(环)以及检测工具和检测方法(检)等。即使是管理问题,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例如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方法、使用的管理工具、人际关系等等。

② 每项大的影响因素中又包含许多小的影响因素。例如从操作者来说.既有不同操作者的区别,又有同一操作者因心理状况、身体状况变化引起的不同原因,还有诸如质量意识.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③ 在这些因素中,要全力找创影响质量的主要的、直接的因素,以便从主要因素入手解决存在的问题。

④ 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丢了西瓜捡芝麻”。

⑤ 切忌什么因素都去管,结果管不了而导致改进的失败。

第四步,制定措施

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其效果。

请注意:

①措施和活动计划要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模糊 。

②措施和活动计划具体织确“5W1H”的内容,也就是说,要回答:为什么制定这一措施计划,预计达到什么目标,在哪里执行这一措施计划,由哪个单位或哪个人来执行,何时开始、何时完成,如何执行。

以上四步是 P ― 计划阶段的具体化。

第五步,执行计划

按既定的措施计划进行实施,也就是 D ― 执行阶段。

请注意:执行中若发现新的问题或情况发生变化(如人员变动),应及时修改措施计划。

第六步,检查效果

根据措施计划的要求,检查、验证实际执行的结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就是 C ― 检查阶段。

请注意:

①检查效果要对照措施计划中规定的目标进行。

②检查效果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夸大,也不得缩小,未完全达到目标也没有关系。

第七步,纳入标准

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纳入有关标准、规程、制度之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请注意:

①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下决心,否则质量改进就失去了意义。

②在涉及更改标准、程序、制度时应慎重,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多次 PDCA 循环加以验证,而且还要按 GB / T 19000 一 ISO 9000 族标准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③非书面的巩固措施有时也是必要的。

第八步,遗留问题根据检查的结果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分析因质量改进造成的新问题,把它们转到下一次 PDCA 循环的第一步去。请注意:

①对遗留问题应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充分看到成绩,不要因为遗留问题而打击了对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影响了士气;另一方面又不能盲目乐观,对遗留的问题视而不见。

②质量改进之所以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就在于任何质量改进都可能有遗留问题,进一步改进质量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

第七、八两步是 A ― 处理阶段的具体化。

说明:四个阶段必须遵循,不能跨越;八个步骤可增可减,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篇:QC小组成果报告注意事项

QC小组成果报告注意事项

QC小组成果报告是QC小组活动课题全过程的总结和真实写照,因此,要求成果报告的整理人要掌握:

1、大量QC小组活动的基础材料;

2、整理成果报告的要求。

下面根据QC小组活动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参与QC小组活动辅导,就整理成果报告的要求、内容谈一些意见,供同行们参考。

一、 基本要求

1、文字要精练。

2、程序要清楚,逻辑性要强也就是说成果报告的整个过程要体现出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3、能用图表、示意图等形象化方式表达的尽量使用图表,而不用文字叙述。

4、成果报告要真实,不允许“倒装”和“穿鞋戴帽”。

5、要根据课题内容抓住重点,详略得当,整个成果要突出一条主线,即:找主要问题,找主要原因,针对要因制订对策,实施对策,要围绕课题的中心内容来阐述小组活动,切忌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6、科技名词和术语应采用通用的统一名词,对专业性很强的名词要进行必要的解释。

7、计量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8、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有你们小组自己的特色与特点。

例如:创新型课题你的创新点在哪;攻关型课题你攻的什么关。

二、 整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灵活运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十个步骤(创新型八步)。

2、整理成果报告不能就事论事。要提炼、加工、选择最能代表活动水平、最有说服力和最精彩的内容报告出来。

2、每一步骤之间要有过渡,要前后呼应。

3、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

三、 目前成果报告存在的共性问题

1、机械地按程序编写,千篇一律,一个模式。

2、文字多图表少。

3、中心问题不突出。

4、逻辑性不强,前后不协调。

5、缺乏用数据说话。

6、工具运用不当,出现错误较多。

四、 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QC小组活动是按PCD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而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是依据活动过程整理的。因此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也应体现PCDA循环过程。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1.小组概况

企业概况或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用户需求简况。

1) 内容:

(1)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工程)的简介。

(2)小组概况

1小组名称;

2小组成立时间;

3课题名称;

4课题注册编号;

5小组活动起止时间;

6小组类型(攻关型、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创新型);

7人员结构及文化结构;

8组内活动分工;

9QC理论培训时间等。

2)常见问题

(1)缺少注册号;(2)缺少课题类型;(3)缺少小组活动起止时间;(4)受QC教育应在48小时以上;(5)缺少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分工。

2、选题理由

1)应阐述的主要内容:

(1)企业实现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

(2)市场管销、用户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工作、生产(服务)现场的薄弱环节,以及质量、消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注意:不同的课题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理由,不要求面面俱到。

2)阐述的方法

(1)突出主要矛盾的写法。

(2)用数据说话。

(3)防止条款的罗列。

(4)采用数理统计工具和图表、示意图表达。

3)常用的选题工具:

(1)矩阵图;(2)雷达图;(3)排列图;(4)简易图表(折线图、饼分图等)。

3.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确定主要问题,是对选题理由的详细说明及具体依据,是原因分析的基础,是制订目标的依据。因此该部分是整个成果报告的关键,一般也是小组活动中工作量较大的部分。

1)主要内容 :

主要介绍小组进行了哪些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从而找出1-2个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比如:开展了哪些调查活动,查阅哪些资料,进行了哪些现场观测调查,征求了哪些服务对象的意见与建议,调查活动采用了什么方法,方式,如何进行的调查等。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事实。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并经过计算和分析后对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等。

2)应注意的问题:

(1)必要时要简介课题的工艺过程或专业特点。

(2)注意说明调查方法的客观性、可信度、代表性。

(3)注意时间性。

(4)杜绝“三无”即:无调查方法、无数据、无分析。

(5)主要问题不可确定过多,一般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防止主题分散,针对性不强。

3)现状调查常用工具:

(1)调查表

(2)各种示意图及简易图表

(3)各种原始记录、运行记录等数据表格

4.确定目标及目标值

设定小组活动的目标值既反映了小组活动明确的目的性,同时又符合质量管理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基本要求,可以使小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从而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1)主要内容

针对主要问题的现状,设定本课题通过活动后将主要问题解决或改善到什么程度。 一是对于指令性课题,目标值放在选题理由之后。

二是对于自选课题,目标值放在现状调查之后。

2)设定方法

依据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

依据企业同类产品已达到的质量水平。

依据同行业达到的水平。

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

用户或国家的质量要求、企业或部门领导的指令。

3)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值应合情合理,过高难以实现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过低会使小组成员觉得组织活动没有必要。

目标值要量化。目标值应和课题相统一。

目标:非创新型课题目标值不可设的太多,一般以1个为好,创新型课程目标可超过2个。 目标值的可行性分析要避免空话、套话。现场型可不进行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要客观、全面透彻。

5.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现状调查的深入,也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关键是正确表达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关系。

1)应注意的问题:

(1)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2)从可以设想的所有角度收集可能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展示问题的全貌。

(3)原因分析要彻底。

(4)要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

2)原因分析的工具:

(1)因果图;(2)系统图;(3)关联图;(4)流程图;

亲和图一般不用于原因分析场合

6.确定主要原因

经过原因分析后,找出了各种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

1)确认要因采用的方法

(1)现场直接观测;(2)散布图法;(3)试验设计、方差分析;(4)假设检验。

2)主要内容

(1)确定要因的方法及结果;

(2)确定要因的验证方案。如采用的方法、抽样的数量、方法、时间、地点等;

(3)验证的简要过程及结论。

3)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要因要有定量的验证,不能只是定性;

(2)确定的要因因果图中的末端原因,关联图中的末端原因或主要的中间原因;

(3)要因确定的数量不能过多,一般不超过5个为佳;

(4)确定后的要因要在工具图表中做出标记,以示区别。

7.制订对策

针对确定的影响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策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改进方案和活动计划,使主要问题得到解决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针对每个要因制订目标值;

(2)制订改进的措施。如操作方法、技能、设备、工艺、管理方法内容、服务项目、标准等;

(3)对策、措施要分开,对策表明干什么,措施表明怎么干,措施越详细越好。并确定责任人,规定完成的时间,必要时确定检查人。

1)常用方法

(1)对策表

包括:序号、项目、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完成时间。

(2)树图与矩阵图联合运用。

对策表中的要因、对策、目标和措施、完成时间用目的手段型树图展开,对责任人用矩阵图表示。

2)应注意的问题

(1)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定的要因,二者必须对应;

(2)对策是要因项目的改进方法或手段;

(3)分目标是针对每一要因所设定的改进要求。目标要尽量量化;

(4)措施项目是针对为改变现状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步骤,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5)措施的责任人不要求体现QC小组的全员。

8.实施对策

本部分主要介绍按制订的对策进行实施的情况及实施的效果。

1)应注意的问题:

(1)有的成果报告不介绍实施情况,只用按对策如期完成一句话带过;

(2)实施情况和前后内容不对应;

(3)要尽量采用数据,图表说明问题。

2)常用方法

(1)PDPC法;(2)箭条图;(3)甘特图。

9.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是整个成果的高潮,是体现小组成绩的具体显示,因此要客观实际,全面体现课题的活动成果。

1)内容

(1)检查对比活动前后主要问题现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目标的实现情况;

(2)检查其他相关指标的改进效果。

2)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与课题的主要问题和总目标相对应;

(2)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取得的成果要有有关部门的认证;

(3)经济效益要有计算依据,对经济效益的计算应按《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10.巩固措施

1)主要内容

(1)逐条列出新增、更改文件的编号、名称及内容;

(2)简要介绍实施这些文件的其他相关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巩固括施必须是本次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2)涉及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的修订、新增应说明编号、名称及相关内容;

(3)不能抽象,笼统、无可操作性。

11.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这部分是成果的结尾,它的作用应是使听众明确成果主旨,加深印象,增强信服力和令人回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