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村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以文明创建为抓手 全面构建和谐新农村

——港口村县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港口村位于虹星桥镇南部,村辖区有12个自然村,1个中心村,27个承包小组,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549 亩。全村共有人口2370人,农户679户。全村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20xx年人均收入达13099元,全村拥有个、私、民营企业16家,500吨以上运输船70条。自申报创建县级文明村以来,港口村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现将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20xx年初,港口村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书记任组长,主任为副组长,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港口村村级班子健全,两委会成员 6人,党员64名,预备党员 3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后备干部2名。村班子成员积极学习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积极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无一村干部和党员受过党纪国法处分。广大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村庄整治、魅力乡村创建、现代农业、家庭工业发展和社会平安建设等方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优良成绩。群众评议满意率高达98%。

二、全面规划,发展经济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港口村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

20xx年港口村努力做好宅基地复耕工作的同时,对中心村进行了合理的规划,逐步落实宅基地复垦拆迁村民的落户建房工作,并配套建设好集镇街道。20xx年通过小集镇建设,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2070元, 20xx年集体经济收益将达到71万元左右,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099元。

港口村以发展效益农业为抓手,推进农户创新创业。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之后,港口村成功流转土地308亩,在村三委的带动下和鼓励下,6户农民承包了130亩的土地种植蔬菜、178亩土地种植花仙子菊花,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蔬菜、花仙子菊花基地,在村里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

港口村还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家庭工业为抓手,创办了联华超市、小餐馆、农贸市场等推进三产发展,创办海陆制衣、全发船厂、虹港船业、精益汽配、港兴玻璃及诚发配件等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全村拥有个、私、民营企业16家,铁驳船70艘,43200吨,较好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实现再就业。

三、营造氛围,创新举措

长期以来,港口村积极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标语,图片,宣传画等形式,在村民中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港口村利用现有的文体活动室、文明学校、篮球场和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以及在20xx年魅力乡村创建中新建成的村史陈列馆、灯光球场和乡村文化大舞台等,积极开展“八进村”活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并制定了《港口村村规民约》。全村评选有“六星级”农户126户、平

安家庭户182户、“六个奖”农户6户,通过文明创建活动,打架斗、赌博迷信等不良行为在我村渐渐消失。

20xx年初,港口村还成立了一个和谐协调小组,成员主要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人组成,专门针对村中不利村风文明建设的言和行、人和事进行协调,教育和引导农民遵守村规民约,用《村民文明公约》和《村民卫生公约》规范村民道德行为,提高村民道德素质。

四、普及教育,以文化人

港口村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全村102名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入学率为100%;农村青壮年无文盲,通过文化、科普、卫生、法律“四下乡”和镇成校、村远教平台等学习各项生产技能,提高了村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

五、注重文化,丰富生活

港口村积极主动加强基层文体阵地建设,20xx年主动争取资金10万余元加强对村文体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和阅览室,现有藏书1000余册,并在村办公室后建设了一个场地,配备一套健身器材供村民们免费使用。多次组织村民参加长跑比赛、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比赛等文体活动。每月定期组织村干部、党员、队长观看远程教育电教片,并做到有观看,有讨论,有记录。通过这种种举措,大大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六、热心公益,构建和谐

港口村679户农户,安装电话611台、有线电视616户、参加合作医疗保险2370人,改厕 610户,安装自来水 625户,实现了电话

入户率90%,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91%,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自来水入户率达92%。

七、移风易俗,关爱民生

港口村初步建立帮贫助残体系,及时了解和上报贫困、残疾群众信息,对五保户2户、民政低保对象28户、困难群众救济户20户做到应保尽保。20xx年至今,港口村无一例封建迷信活动、无一例非法传教活动,无一例计划外生育,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节俭办婚丧事,遗体火化率达100%。

八、确保治安,维护稳定

港口村成立了治保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村调解委员会主任为副组长,具体负责研究指导协调、督促创建平安港口的各项工作。

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抓好基层综治队伍网络建设,做到人员、组织、报酬、制度“四落实”,明确将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到人,坚持及时、准确排查和调处各类矛盾。

加强群治群防队伍建设,建立夜间巡逻制度。在奥运会、世博会期间专门组成巡逻队配合派出所,每天对村里进行巡逻检查。由于治安防范措施得力,整个港口村的社会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xx年至今,港口村共受理矛盾纠纷案15件,涉及邻里矛盾、家庭矛盾、宅基地纠纷和工程承包等,调解成功率为100%,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都心服口服,没有一起因调处不当或不及时而转为刑事案件的事件发生。20xx年到目前为止,共受理6件,结案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案发率有较大比例下降。

九、落实长效,美化村庄

近年来,港口村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以防洪大道为主体,三条主要道路为纽带,主道路硬化4.2公里,实现了12个自然村户户通水泥路,硬化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70%,村庄周围环境达到净化、美化,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保护良好,做到无露天粪坑,垃圾集中收集、集中运输,进行无害化处置,有专职保洁员5名,建立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农民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xx年成功通过市级卫生村验收。

十、全面参与,规范创建

港口村认真贯彻实施《湖州市文明家庭创评管理办法》,积极组织农户开展文明家庭创评活动,组织健全,评选条件和奖励办法切实可行,参与面广,效果明显,农户参与创评活动达100%,文明家庭建成率达60%。

港口村在文明村创建工作中紧紧围绕上级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多措并举,上下联动,村干共抓,全面推进我村的文明村创建工作,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虹星桥镇港口村

二〇20xx年x月

 

第二篇:港口村文化村创建工作总结

三年大跨越 再造新港口

——虹星桥镇港口村创建长兴县文化示范村工作总结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虹星桥镇港口村之所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因为有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是因为群众文化工作很活跃。

港口村位于虹星桥镇南,东靠吕山乡胥仓村,南靠西苕溪河畔,北靠观音村,西与厚全村相邻,长和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农户679户,总人口2370人,27个承包组,12个自然村,1个中心村。港口村设立村级党总支1个,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2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后备干部2名。港口村的良田总面积是3249亩,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为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2070元。港口村于20xx年被评为湖州市卫生村、县级“民主法治村”;20xx年被评为湖州市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达标村,同年又获得“三八”水利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

现将港口村开展县级文化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文化工作重视,文化氛围浓厚

创建文化示范村,构建和谐新农村。组织建设是保障、领导班子是核心、工作重视是保障。为此村委会专门派一名村委委员分管文化工作,负责抓这项工作。并由专人购置书刊、棋牌和收集资料等,保证图书室按时开放。每年党总支部对文化体育工作召开专题研究会2-3次,做到文化活动经费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每年用于文化活动的经费在3万元左右。在20xx年建立陈列展览馆和灯光球场等文体阵地,总投入资金120万元。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全村12个自然村的水泥路浇注完成率达

100%,辖区内的自然村成立保洁员队伍,落实保洁员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家家做好卫生净化池,达到村庄环境美化各项指标,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港口村设有警务室、卫生社区服务站,配备了2名夜防员,经常开展夜间巡逻,村民的安全感增强,对本村的治安情况满意率达100%。另外,村里还每年开展“星级农户奖”、“优秀家长奖”、“孝敬老人奖”、“慈善爱心奖”等活动。

二、文化设施齐全,文体功能完善

正逢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港口村抓住机遇,在创建中国“魅力乡村”的工作中,吃透精神,在中心村建立约5000㎡左右的文体活动室,320㎡的陈列展览馆,收集历史性文物藏书进馆。建立1500㎡的灯光球场和“幸福乡村大舞台”等配套设施,使之成为港口中心村的文体活动场所。这些工作都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和配合。

港口村的文化设施日渐齐全,文体功能逐步完善。一是创办了1所文明学校,聘请了老师,每年开展2次讲课和培训,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综合素质。二是创办了农民书屋,设置了阅览室、配置了电脑、增设了报刊架,每周定期开放,让村民学文化、增见识、懂法律。三是建立体育活动中心,建有1个室外篮球场,安置了一整套健身路径,配有2台乒乓球桌,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利于他们强身健体、改变陋习。四是充分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制定了《港口村文明公约》和《港口村卫生公约》,提高文化道德素养,培养村民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文明礼貌、邻里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好氛围。五是以文明示范村为标本,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六是村委工作公开亮化,港口村设有宣传栏12㎡,对本村各工程项目进行公开,对村级财务进行公开,对党务工作进行公开,还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1块,并及时更新公开内容,便于村民了解动态信息。

三、文化活动精彩,文体活动多样

港口村集体经济并不富裕,但港口的老百姓家家都算富裕,港口村有水上运输、轻纺业上百家,家庭自备轿车120辆。“物质上富了不算富,精神和物质同样富才是富”,基于这样的认识,港口村村支部和村民委坚定信心,积极为村民提供文体活动平台,着力搞活本村的各项文体活动,特别是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建立以后,经常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拔河、象棋等比赛和观看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累计每年此类活动达12次之多。今年,随着“魅力乡村”创建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又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陈列展览馆、灯光球场等配套设施。

总之,我村一直以来重视文化发展,重视文明建设,重视文化氛围,收到村民的爱戴,得到有效的成果。

虹星桥镇港口村

20xx年x月x日

 

第三篇:建林村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建林村按照县、乡生态文明村建设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小县大城”核心战略,明确“产业升级、城市提升、城乡统筹”三大战略任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兴盛同举,以村级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班子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经过一年努力,取得了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效益,促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班子配置情况。该村现有班子成员6名,村支部3名,村委会3名,各班子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落实到岗到位,并首次将生态文明村建设纳入班子责任分工,作为工作评比和村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绿化指标情况。20xx全村森林覆盖率达100%,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80%,主要道路、河道宜绿化地段绿化率达到92%。通过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和实施,有效地增加了生态公益林区的林地面积,全村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9802亩,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增加了四周的植树面积。

(三)项目建设情况。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我村重点确定了下坑到龙坑机耕路建造、防洪堤加固、锡坑自然村农户家门口道路硬化等三个工程。

1、下坑到龙坑机耕路建造工程。预计投入资金80万元,对村主干道进行加层加固,道路工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整修道路宽4.5米、长2100米,3月开始,10月份完工。

2、防洪堤加固工程。

下坑防洪堤:已投入11万多元。面积1000立方。石头加固。1月份开始,7月份完工。

锡坑防洪堤:已投入6万多元。面积600立方。石头加固。7月份开始,9月份完工。

3、锡坑自然村农户家门口道路硬化。由县移办主持,涉及农户26户,总投资8.5万元,道路总长度1500米。

(四)文体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选派村民参加县首届全民运动会、举办全村老年人象棋赛、组建妇女广场舞队,筹备参加赤石乡第六届“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持续开展。

(五)文明户评比开展情况。通过村民小组户主会议推荐、行政村联评公示等程序,推选出了张启朝等5户分别为本村的生态文明户、致富文明户、信用文明户、文化文明户和孝老文明户。

(六)“春泥计划”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和文娱活动,改善农村未成年人的校外文化生活,切实为他们提供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二、建设成效

通过生态文明村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群众的讲文明、讲卫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改善的良性循环,为农村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1、有效地保护山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绿山步伐。植被得到了保护,减少了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山林。

2、不断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已建成村健身场地、文体活动室、生态文明宣传栏。

3、充分利用地域产业优势,发挥村民特长,开展公益林种植、茶叶种植,并鼓励开办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新模式。

4、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绿化步伐。我村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切入点,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配用清洁人员和配备清运工具,对村内公厕、健身场、办公楼等公共区域进行每天打扫,河、塘净化加快,环境洁化、美化持续提高,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河、塘净化加快,农户改厕、改栏及村建公厕改造率达80%。

5、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村社连心活动、文化进村活动,组建秧歌队、门球队、乒乓球队、老年健身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目标明确,形成齐抓共管的创建氛围。该村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列入村支部、村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研究分析全村工作形势,提出工作措施。同时,该村以远程教育为抓手,组织党员班子学习生态文明知识,1-10月份,共组织学习7期132人次,召开座谈会4次。计划今年x月组织村两委班子、党员等到北京考察生态文明建设,

借鉴成功经验,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

2、精心组织,明确载体,切实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该村把“党员先锋承诺”活动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切实把党员责任区做成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平台。一是管理服务区。把全村划分为5个服务区,按100-150人的比例,为每个服务区配置4-5人的党员服务组,再由责任党员分解落实管理工作,包括采集家庭、住房、就业、计划生育、优抚救助、医疗、教育等基本信息,把他们输入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实行常态化管理。二是环境责任区。在实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同时,不断扩大新的责任区范围,将全村2处公共场所、3处环境整治重点区纳入责任区范围,由村两委成员实施分片管理,大力开展环境绿化、美化和净化工程,增加村庄绿化面积,同时,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党员联系项目制度,及时掌握各重点建设项目在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确保各重点建设项目进度。

3、夯实群众基础,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农村建设,关键在班子,班子的根,在群众,只有根稳定了,根基牢固了,群众才会真心拥护你,班子的战斗力才会强。为进一步夯实群众基础,开展村干部定期接访、班子联系困难户等方式,多方面了解民情,建立群众利益表达和党群沟通协调互动机制,拓宽干部服务群众渠道,激发干部服务群众热情。1-10月份,班子成员接访24次31人,走访慰问退伍军人、困难户28人次。调解问题6件,服务群众40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