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学习总结

流涧小学:马红生

20xx年x月x日至23日,我们小店区中小学基地校校长有幸在教育局局长李宝贵,科长王宏娟,进修校刘秀娥科长的带领下,一行四十八人,在北师大进行了为期四天半的学习,(理论学习两天,实地考察两天,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半天),时间虽然非常短暂,然而效率却很高,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在理论的构建方面,以及实施层面还是成果展示方面,均收获颇丰!

为了提升自身的素养,为了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就感触很深的几点内容加以总结:

一、 特色校方案的制定。

1. 方案的制定要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特色既要标新立异,也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更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素养提高。特色方案的制定一定要以学校基本情况(学校现状,学校规模,学校的性质)为基础,不能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方案的制定也要结合校史,让流涧文化传承发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嘛;方案的制定更应该看到现在的不足,想到未来的挑战,不妄自菲薄,不盲目乐观,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流涧小学有着悠久的建校历史,但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没有一部完整的校史,为此我将会收集各种资料,并且聘请退休教师,撰写一部完整的校史,为创建特色校打下坚定的基础。

2.一训三风的形成。

应从学校历史的积淀中,并结合学校功能特点,区位优势等等来总结提炼,应表述一训三风的形成过程即原来的一训三风是什么现在的是什么。并说明一训三风变化的原因,最后一训三风还应该体现原生态。

3.特色学校建设。

① 取向,包括理念性和项目性。

A理念型是建构独特的理念来寻找特色的生长点。例如成功教育很难复制有创新的空间因为在理念下可以设计各类各种的制度或者项目,方法,机制,管理,策略的创新。

B项目型是依托独创的项目为突破口进行特色建设。例如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绿色教育这些很容易复制也容易被超越。 ② 前提:应从了解自己的学校开始,讲求以下原则

A学校学习成就与综合发展。

B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

C办学条件与学校环境。

D学校领导与管理。

E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学校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很重要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学校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何让管理制度落实而有效呢?1,打铁需要自身硬,改变作风自先行;外树形象强内功,身为标杆旗自红。领导班子要廉洁自律,塑好形象,树好威信,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是制度的坚强执行者,又是制度的忠实遵守者,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核心,激发广大教师自觉遵章守制的积极性。第2,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任人唯亲,不搞小圈子。敢于坚持原则,主持正义,明察秋毫,伸张正气,铁面无私,一视同仁。教育广大教师自我管理,做到既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又能够自我约束,举止有素,言行一致,表里如一。3,防止计划多,落实少;制度多,执行少;布置多,督查少;制度上墙装门面,材料入档走过

场。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每次检查有评估,有记录,有总结,真正使检查成为促进制度落实的催化剂。4,坚持制度创新。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建设要在管理中不断修改完善,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教育管理与持续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逐步建立一种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科学管理体制,并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重点是制度不仅是要求教师与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更应该是作为校长的我们应该做好表率与示范,去影响和引导教师和学生往好的方向去努力,最终形成良好的氛围,好的习惯!

制度的制定更应该以爱为基础,作为一个好的校长,需要把自己的思想在学校里加以贯彻实施,校长素质(品德修养,业务知识能力,仪表作风)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优劣,这一点是我从做报告的几位专家或校长身上感受到的,为了自己能得到教师与学生的认可与尊重,也为了让教师能够精诚团结,共建学校,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走的更长远,更为了我们的学校有个美好的明天,在此赋诗一首:

一生聚焦仁和爱,相宏图;

二娟承婧瑞与丽,逢知己。

五福临门话涛李,是荣耀;

八方慕名客晴天,缘美梦。

这首诗根据全校教职员关爱与期望,希望大家团结起来共建美好校园。

三、 学校环境建设方面

学校的环境应该处处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去营造,此次去北师大我们参观了北京一师附小,良乡四小,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等几所著名小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校园环境布置可以说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直观的空间,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比如

学校创办了读书台,书法台,动物世界,科技馆,花卉展览室,心里诊所等许多令学生感兴趣的也易于接受的平台,试想一下,有这么好的环境,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哪个孩子不愿意学习?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学校环境,是不是可以针对性的做出些调整,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孩子创建他们喜欢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喜欢学校胜过喜欢游乐场。

四、社团的建立

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我为北京小学有这么多的活动组织而惊奇,我注意到了每个学校都建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如合唱团,舞蹈社团,瑜伽社团,篮球社团......每天放学之后,学生便会投入到各式各样的社团去学习课外的东西,这样既能让学生有了活动的场所,有使他们能够学校一技之长,岂不是两全其美?

反观我们,这里的学生我能感觉到不是快乐的学习,而是被逼迫工的姓名特点所作,表达了我对的,甚至有些痛苦的在学习,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学习形式单调而造成,我想改变这一现状,我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创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社团,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者就像其中一位校长讲的,即使某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到什么,也应该让孩子在课外学会些什么。是的,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也许某些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上不得要领,为何非让他做一些实在做不出的事情呢?还不如让他学一些他能学会的东西。也许这就叫做各有所长吧!为此,我计划结合我校的实际创设健美操社团,科技馆,学生合唱队,乒乓球社团,文学社团,书法社,校园广播站,葫芦丝社团,威风锣鼓队,绘画兴趣小组等。这些社团的成立必将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必将让学生全面发展,必将给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阳光与活力。

五、家校联系

不少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自己就万事大吉了,而不管孩子道德品质如何,不管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相辅相成,加强它们之间的沟通互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做到:。

1,成立家长委员会。

以学校为单位组成家长委员会,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家长,也可聘请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它参与学校大型的教育活动和重要的“第二渠道”活动;也常到学校听课,检查教师、学生的教与学情况,指导课外活动,重视学生在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家长咨询委员会,为家庭教育提供咨询。

2,利用家长会,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的动向、理论,提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列举古今中外家长重视教育孩子的事例;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使家校双方取得共识,使家长认识到只有家校结合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家校结合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3,家访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窃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通过普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实践证明,高度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总之这次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遇。社会发展

局和教育管理中心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使我们不仅收获了丰盛的知识还提高了业务素质。让我开阔了眼见,丰富了知识,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通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将学以致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大胆尝试,努力实践,辛勤工作,争创佳绩。

 

第二篇:北大学习总结

北京大学校长高级研修学习体会

北京大学是中国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她耀目的华彩是我难以触及的,走进北大的课堂也是难以想象的。感谢福田区教育局领导,让我们这些长期在基础教育战线上工作的老师们有机会走进北大,成为北大的一名短期学员。坐在北大的教室里,聆听大师们的教诲,领略中国顶尖大学中学者们的风采,充分享受着“心灵的鸡汤”。

15天的学习,北大教育学院培训部安排了《中国国情分析》《 阅读,与经典同行 》《创造学校公共生活与学校文化》《美不胜收是京剧》《中国传统画之境》《给基础教育以一个灿烂的未来》《完善自我,积极应对》《学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解读学校文化》《佛陀与佛学》《人力资源管理》等22个丰富多彩的专题讲座。此外,我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聆听了室内音乐会,看了京剧《曙色紫禁城》,参观了北大校史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圆明园和清华大学。给我们授课的教授、专家学贯中西、见解独到,大师们的铮铮风骨、坦荡情怀,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在思想、学术(科技)和文化领域“登高望远天地宽”的心旷神怡。

一、 感受北大文化

无论谁走进北大这个古朴的校园,都会被她美丽的自然风光迷住,都会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北大博大精深的校园文化。

北大的校园文化有:心系天下、爱国爱民的政治文化;爱之发微、迢迢远照的道德文化;民主科学、薪火相传的学术(科技)文化;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实践文化;知识起家、文化创新的创业文化;还有多种多样的文体文化、网络文化、社团文化、院系文化和组织文化等。可谓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透过北大的校园文化,我看到了北大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

学术是北大的灵魂。薪火相传的学术,构筑起北大往日的崇高与神圣,也续写着北大明天的光荣和梦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传承不衰的风气。在这种风气熏陶下,形成了北大人面对挑战敢为先锋、永不退缩的独立人格精神。无论是从给我们讲课的教授们身上,还是在校园里结识的退休高教授、心理学骆正教授身上,都能感受到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传承。

二、 领略大师风采

在北大学习,认识了北大,感受了北大。北大的光辉历史、伟大精神、勃勃生机和宏伟目标,震撼人、启迪人、激励人。一百多年来,这里聚集了众多的著名学者、专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涌现了大批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孙家鼐、蔡元培、梁启超、鲁迅、李四光、胡适、叶圣陶、林语堂、徐悲鸿、朱光潜、华罗庚、钱伟长……北大昔日的辉煌,在于她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昔日的北大铸就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即锐意进取、奋不顾身和

敢当先锋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营造了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氛围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

在北大学习,有幸听到著名教授学者的授课,零距离接触到这些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很受教育和启发。他们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我们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教授们都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与我们交流诚恳耐心。他们讲理论深入浅出,批时弊一针见血,做研究严谨求实,不畏权势,不附风雅,敢于坚持己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北大教授学问的博大精深,对事业的孜孜追求,让我们领略到了北大学者们精神风貌和大师风采。

三、 拓宽知识视野

这次有机会来到北大学习,安排的课程和讲座都是拓展知识,扩大视野的,十分新鲜和富有挑战性。求知要讲究方法,有人教诲和无人教诲,效果不一样;有名师指点和无名师指点,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的北大,是一所著名学府、知识殿堂。这里大师云集,学子聪慧;这里专家讲座,名流演讲;这里信息汇聚,学术自由;尤其是,这里有光辉的历史,凝重的文化等。在北大求学,聆听教授们的演讲,接触最前沿的科学与思想,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花同样的时间,甚至更少时间,就能比在其它许多地方学到更多的知识,吸取更多的智慧,解决更多的疑惑,进而我们就能站在较高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是高效的,有益的。

北大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让我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在我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增加了一段让我魂牵梦绕的经历,它也让我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一次感谢北大教育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感谢陶老师(班主任)对我们的关心帮和助,感谢所有为我们上课的教授,谢谢您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