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第二篇: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 ;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第三篇: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物理公式及图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

1、从S—t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⑵、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2、从V—t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

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加速,a<0表示减速)

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

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

⑷、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

补充: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⑴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⑵若a 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思维拓展: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如:电流强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

1、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总位移和所用总时间的比值

            

3、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位置(某时刻)的速度

           

4、加速度:指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打点时间间隔: 

  (2)、电源:低压交流电    电压:6V以下

(3)、纸袋处理:解题思想: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T

      纸带上点的求法:该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点前后相邻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加速度的求法::纸带上连续两段的差)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

     (2)、位移:

     (3)、速度与位移:

     (4)、自由落体运动:速度:      位移:

三、相互作用

  (1)、重力:

   (2)、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

   (3)、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根据平衡力特点计算

   (4)、滑动摩擦力:

   (5)、力的合成:两个力的合力的范围:

                  的大小:

四、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2)、超重:      失重:

五、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                 

 ①、规律: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速度

                  位移

  ②、合速度的大小:

              方向:

(2)、圆周运动:

      线速度:物体运动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角速度:物体运动转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r:圆周的半径)

(3)、向心加速度:

(4)、向心力:

(5)、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①汽车平弯道转弯: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

     ②轨道的弯道(图1所示):火车重力G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③拱形桥(图2所示):重力G和支持力的和合            力提供向心力。     

 ④凹形桥(如图3所示):重力G和支持力的和合力提供向心力。            

      ⑤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航天员重力G=mg和航天器对航天员支持力的和合力提供向心力。

         (当时,航天员对航天器座舱的压力)

  (6)、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设周期为T,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做如下补充。

        

①、线速度:    角速度:   频率:

      ②、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合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发生变化。

          角速度,动能,周期,频率不变。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2)、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3)、计算地球的质量(M):不考虑地球转的影响,以地面上的物体(m)为研究对象,其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黄金代换)

                              

  (4)、计算太阳的质量(M):设M为太阳的质量,m是某个行星的质量,r是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v,w分别表示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太阳的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运动的向心力。则: 得:

                    或者:得:

  (5)、第一宇宙速度(v):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①、计算:地球质量为M,地球附近的物体的质量为m,其速度为v,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得:

           或者:     得:

       ②、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环绕速度。

七、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功的计算式:

                     是F与的夹角)

   (2)、功率(P):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定义式: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3)、重力是能():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4)、弹性势能():(x是弹簧的改变量 )

   (5)、功与速度的关系:(功正比与速度的平方)

   (6)、动能():

   (7)、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公式:

   (8)、机械能守恒定律:

表述1: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公式:

         表述2: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公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