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虚词专题之“以”“而”“之”“于”

【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虚词“以”“而”“之”“于”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开篇语】:

1.导入:当下中学校园流行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复习了一周的文言文,有些同学是不是越来越明白高中语文“第一怕“名不虚传了?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这类虚词又似乎是最让人头疼的念不完的“紧箍咒”,难怪有人感叹“文言虚词,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的确,我们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有时候是不堪一击的,尤其是当我们的内心对某些事情产生畏难情绪,更加深这种脆弱性时,原本力所能及的事也可能让我们望而生畏。

帕斯卡尔紧接着为我们指点迷津了,他说:“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由于思想,我们却囊括了宇宙。”当我们运用思想试着去发现大自然的规律并因势利导,试着去克服人性中的懦弱和恐惧时,我们会发现前方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天就让我们做一颗能思想的苇草,寻找记诵和运用文言虚词的“点金术”吧!

过渡语:看这幅对联,在其末尾加上什么虚词能使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君恩深似海 (肯定语气)

臣节坚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坚如山乎 (疑问语气)

由此可见,一字之差,意思竟有天壤之别,可见选择适当的虚词对我们传情达意的辅助作用。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也非常普及。

2.总结 经史子集何其多,常见虚词二十个。之乎者也乃焉矣, 因为所以与然而。若属先得识规则,且于文中辨差别。 文言功夫当日进,书海扬帆定自得。

过渡:我们先来看看高考是怎么考察的?

分析得出:七年来,“以”考过6次,“而”考过5次,“之”出现3次,“于”“者”“其”

“与”出现2次。

本节课我们就以 “以”“而”“之”“于”这四个重点虚词为主要讲解的内容。

【重点虚词系列】

一. “以”

(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1.介词: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

(2)以资政殿学士行 “凭借??的身份”

(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在,从”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因为”“由于”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按照”

(6)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把”

2.连词:相当于“而”,回顾“而”作为连词的几种用法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并列”

(8)背晋以归梁 表顺承

(9)作《师说》以贻之 表目的“来,用来”

(10)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表因果

(11)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3.动词:

(12)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以为

(1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

(14)农民以鬻子者 “有”

(15)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率领”

4.副词

(1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5.名词

(17)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原因

6.助词:表示时间、方位、范围等

例题见《三维设计》203页

(二)规律总结:理顺《三维设计》203页分类解析

(三)课堂训练:判断“以”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

“秉烛夜游,良有以①也。”若以②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③如吾之容现于当衢, 则恐惊人。故自当以④书卷为伴,弃夷以⑤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以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以⑦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明确答案:

1 名词,可译为原因 2 动词,可译为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译为凭借

4 介词,可译为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 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 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 介词,可译为因

11 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 介词,可译为在

13 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助词,表界限或范围

15 动词,任用

二.“而”

(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连词:联系“以”作为连词的几种用法

(1)图穷而匕见 表承接“来”“就”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表并列“和”“并且”

(3)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表转折“却”;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而且”

(5)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表假设“如果”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表因果“因而”

(8)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表目的关系,“为了”“为的是”

2.代词:

(9)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3代词,通“尔”,“你”“你的”

3.助词:如“既而”“而已”等

(二)规律总结:理顺《三维设计》203页分类解析

(三)课堂训练: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 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①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②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③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④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⑤思也。三思而⑥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⑦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⑧。

1 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

5 连词,修饰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

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三.“之”

(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代词:

(1)臣请入,与之同命! “他们”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指示代词,“这”

2.助词: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的”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主谓之间,消独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7)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人又有谁愿意用洁净的身体,蒙受浑浊外物的污染呢!)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8)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音节助词,无实义。

3.动词:

(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连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 到??去

(二)规律总结:理顺《三维设计》212分类解析

(三)课堂训练: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①南海, 询于唐僧,唐僧不之②应。久之③,此僧以箪食瓢饮之④助至南海,夸之⑤于唐僧:“此何难之⑥有?”唐僧曰:“汝之⑦百折不挠, 实可钦佩。然汝之⑧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⑨乎?”

1 动词,到,往

2 代词,他

3 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这样,这些

5 代词,这件事

6 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的;

9 人称代词,我

dān sì piáo yǐn 人们将“一箪食,一瓢饮”简化成“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 过:过分

将:岂。“难道”你难道可以傲慢地对待我,讥笑我吗?——

四.“于”

(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介词:

(1)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第一个,从;第二个,比

(3)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在??方面

(4)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向

(5)业精于勤,荒于嬉。; “由于”

(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被”

(7)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跟,同”

(8)从径道亡,归壁于赵。 “到”

(9)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于

(二)规律总结:理顺《三维设计》211页分类解析

(三)课堂训练:判断“于”在文段中的意义。

“黄鸟于①飞, 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②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 于③今已十载,

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 其鸣之美则倍于④昔。吾乡之美已闻于⑤四方。世人皆欲老于⑥吾乡,此乃多人言于⑦我也,非吾杜撰耳。于⑧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于⑨是,不亦乐乎?

1 助词,动词词头

2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 介词,可译为到

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 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6 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

7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

8 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

9 于:介词,可译为在 是:代词,可译为这

【结语】

这节课我们以点带面,复习了4个山东省常考的虚词“以”“而”“之”“于”,我们从所学文章和几篇课外文言文中选择了一些较典型的句子,目的在于帮助大家查漏补缺,拓展延伸,通过大家的练习反馈,也可看出大家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得较为丰富了。我想问问大家,前面进行的哪一部分让你印象深刻?对,最后的文言语段。我们可以想一想:掌握文言文虚词知识的“点金术”到底是什么?对,是实践。以上的文段正是当代文言文爱好者们的杰作,通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我们知道,人是一颗会思想的苇草,如果不能改变某些知识枯燥的本质,那就改变我们的思想,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只要有思想,文言文也能推陈出新。

像我们这位同学,也是在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里自娱自乐,用较为简单的文言文记录了她20xx年生活的几个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

乐而开笑

一日早上,吾身着一黄色上衣入校门,达哥见之,惊呼:“啊,香蕉!”吾无语。下午,达哥着一黑绿条纹衣入班,吾忽忆起一物,大呼曰:“西瓜!”众皆愕然。忖之,乐而开笑。

是夜,吾独身骑车过一无人小道,夜深如墨,忽闻墙角有呼吸之声,吾背汗毛乍起,两股战战,几欲速走。忽而一物从墙角奔出,吾悚然,细观之,乃一黑毛小犬,回想呼吸之声殆此犬所发,又思吾平日号称胆大如牛者,而今作鼠辈状,忖之,乐而开笑。

有一兄,非亲非故,两周未有短信往来,昨日忽收其信,信中尽言其过,懊悔之情,溢于言表。阅毕,吾茫然。已而恍然大悟。盖吾对其视而不见,而其亦以真心待吾,故有此信。忖之,乐而开笑。

吾同桌,名曰“巧儿”,减肥中,求吾每日监督之。今日忽见其于口中猛塞零食,吾惊呼:“汝何为?”巧儿惊起,俄而以手捶吾,曰:“是汝之过也。”吾思之,乐而开笑。

吾后桌,可人也。某日生物课后,此女持所做豆腐归,置之窗台。今日忽听其自语道:“此乃绿毛,白毛安在?”其痴真之性情可见一斑。吾忖之,乐而开笑。

作此文后,吾思师阅毕之纠结状,又乐而开笑矣。

大家可以借鉴同学的思路,用我们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写出自己的感悟。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文言文虚词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表示并列时 ,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八)表示目的关系。如: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③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quot;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1.动词:(1)做。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成为。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3)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4)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5)通"谓"。可译为"说"。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1)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促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给,替。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园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3)向,对。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

1.介词。(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作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x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quot;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quot;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疱丁解牛》)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与(欤)

"与"可作动词。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

1.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如: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2.助词。通常写作"欤"。

(一)助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如: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选择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疑问中有推测)

(二)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如: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奉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相关推荐